影响布列松一生的影像

今天,很多影坛上十分重要的摄影新锐,说起他们为什么会决定走向摄影这一途时,总是这么说着:

在19××年,我第一次看到布列松的照片时,才整个知道“摄影”就是我要用生命去履行的工作……

No.1 斯噶尼克湖边的黑人男孩

No.2 丝袜面具的脸孔,1931

No.3 巴黎圣拉萨车站后方,1932

布列松也不例外,他正是受到一张照片所传达的影像震撼,而改变整个命运的。在布列松家的饭厅墙上,有一张照片被夹在许多东、西名家的绘画作品中,这是一帧20世纪30年代的复制品。每当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挂着这幅摄影作品时,他都这么回答: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时,就一直深受其影响的影像。它使我决定走入摄影。

在普遍易见的资料中,布列松都显得有点故意不说出这是何许人的杰作,仿佛担心他的一句话会使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前辈,立刻走红起来一般。

不过,他也有说漏嘴的时候(在所有的访问中,他只提过一回)。这位匈牙利摄影家马丁·莫恩卡齐是个鲜为人知的人。这张照片拍的是三个小孩奔向大海的情景。然而在所有的评介讨论中,都从来没有将这张照片刊登出来,又是令人一头雾水。

经过几年的多方留意,笔者终于在瑞士的Camera杂志上(1979.12)找到这张被印成扑克牌大小的照片,也才知道莫恩卡齐的一点点资料:他生于1896年,只比布列松大十二岁,算是同年代的影像工作者。莫恩卡齐死于1963年,活了六十七岁。布列松在1974年被访问时才正式提到他,而那时他已死了十一年之久,早就被世人忘得一干二净了,根本无缘因“影响了布列松一生”而沾上半点福分。

《斯噶尼克湖边的黑人男孩》是这张照片的标题。它的现形,让人完全明了:原来布列松的风格形成是有源头的。布列松的“决定性时刻”哲学,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来解释就是: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而这种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形态转瞬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刻。

我们细看这张照片:三个小孩赤裸着身子,他们的体态、步伐、双手垂摆或上扬的姿势,以及三个人重叠的透视,加上三个人的视线(虽然是背面,也能感觉到)和海浪冲上来的动态,都在黄金比例的长方形框框内,呈现无懈可击的完美组合。这种极度饱和的影像,令人根本无法想象它们彼此的关系还会有其他组合的可能性。这就是“决定性时刻”的真髓。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位没人敢批评的超级大师,从默默无闻的摄影作品中得到了启示。然后,他开始制造了无数张令所有人都震撼无比的影像。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