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也不知道楚帝与项羽等人是无意还是有心,刘远将颍川郡让出去之后,实际上他的领地就跟“豫王”里的“豫”字八竿子打不着了,实际上衡山郡和南郡在上古九州里算是荆州的地盘,按照这个道理,封号也应该叫“荆王”或者“衡山王”之类的,而不是豫王。

但是既然现在已经册封了,诏令也绝对没有收回去的道理,刘远就这么将错就错地用下来。

正式搬迁至邾县之后,所有人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

首先原来的衡山郡守府要改成豫王府。

作为一方霸主,府邸的规格当然不可能跟郡守府一样,但是现在前线攻陷南阳的战事进一步吃紧,谁也没有时间去监工改造,刘远也不想把财力人力浪费在这上面,所以根本修都没修,只是让人将牌匾换下而已。

其次是跟随人员的安置问题。

张氏和刘桢等人不必说,自然是跟着入住豫王府,但是其他人,像刘薪刘弛,以及张氏的娘家人,还有宋谐他们这些人的家眷等等,甚至是跟随刘远同来的世族百姓,都需要另外安排住处。

这份重任落在了安正和吴虞等人的头上,要知道衡山郡也是有本地世族的,所以好的地方一般都被占了,刘远要是不想引起这些人的反对,就不可能强夺民居,这就需要另外想办法妥善安置,饶是安正和吴虞心思细密,办事可靠,也忙得焦头烂额,脚不沾地,甚至差点闹出矛盾。

然后是治地的管理。

相比前面那个问题,这简直不算是问题了,有颍川郡的治理经验在先,刘远完全可以依样画葫芦,颁布善政,收服人心,再也不必像在颍川郡那样一点点地摸索,生怕行差踏错。

不过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南阳郡的战事如今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在刘远与众人的商议下,大家一致认为拿下南阳郡势在必行,只有得到南阳了,才能往西更进一步,再从丹水武关直取骊山,赶在其他人之前进入咸阳。

是的,解决了章邯之后,各路诸侯都卯足了劲,一路扫荡秦军余孽,直奔咸阳而去,为了鼓励众人早日消灭秦廷,楚帝已经下令,谁先入咸阳,咸阳就归谁,这让很多人都红了眼,有的甚至日夜赶路,迫不及待想要抢先进咸阳。

战国时,各国各有自己的都城,这些都城无不是交通便利的战略要地,但是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下令整修全国道路,这使得不管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咸阳都成了全天下的中心,得到咸阳自然就意味着能够得到这块风水宝地,更不要说秦王宫自秦始皇开始,就珍藏了多少从六国搜刮来的宝物,加上秦国代代的传承,简直可以说集天下财富于一身,也就怪不得大家都想成为第一个占领咸阳的人了。

别人想,刘远当然也想,所以他现在必须打通南阳这条路,才能西进,否则如果和别人一样走函谷关,那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去捡漏了,这不是刘远原本的目的,自从让出颍川郡之后,他虽然脸上笑呵呵,心里却一直憋着一把火,做梦都想抢先攻占咸阳,最好还能顺便把自以为胜券在握的项羽气个半死。

在这种战意如虹的攻势下,加上缺乏强有力的后援,南阳郡孤木难支,节节败退,终于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南阳郡郡守杨膘与郡尉韩山终于被迫投降,许众芳终于拿下了南阳郡,而已经晋升为百将的刘楠因为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还受了不轻的伤。

刘桢听说刘楠受伤的消息时,已经是次年春天的事情了。

刘楠本人根本没把自己受伤的事情当回事,也不想家人担心,所以不肯让许众芳往外传,还是许众芳回来述职汇报时不小心说漏嘴的刘楠并没有跟着他回来,他依然留在军队里,显然已经待出乐趣了,但是正如刘桢很想念兄长,时常托人带信带物一样,刘楠同样也很想念妹妹,这一次他就托人带回了一封信。

刘楠不爱读书,所幸在乡学待的那几年还有点用处,不至于让他成为文盲,所以寄回来的信虽然字迹很丑,也谈不上文采,刘桢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她将信逐字逐句地看完,然后抬起头,这才注意到帮刘楠带信回来的人。

这是一个年轻人,身上穿的同样也是百将的甲胄,看上去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俊秀的眉目因为战火的淬炼而变得锐利分明,但身上却不见郭质那般的意气风发的张扬,气质仿佛已经完全沉淀下来,不似粗莽的武夫,倒像文武双全的儒将。

百将是下级军官,职位不高,但是刘楠不肯倚仗刘远的关系,非要从最低级别的伍长做起,按照战功来升级,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伍长升至百将,也是非常迅猛的速度了,足以说明这个人的杰出。

而眼前这个人,据刘楠信上所说,是跟他一起入伍,一起训练,一起上战场的好兄弟,两人之间是过命的交情,让刘桢要待他如兄长,不可轻慢无礼。

对方是跟着许众芳一道回来的,见过了刘远之后,因为要帮刘楠带信,又特地过来见了她,眼下任刘桢打量半天,也未曾露出恼色。

以老哥的资质,能跟这样一个人相交,倒是他的福气了。刘桢不厚道地想道,然后扬起可爱的笑容:“请问你就是陈家阿兄吗?”

“是。”陈素笑了笑,笑容一下子软化了他作为武将的凌厉气势,变得温和起来。“小娘子无须多礼,唤我子望便可。”

刘桢第一印象便觉得此人很好相处,又不像一般武将给人咄咄逼人或粗鲁无礼的感觉,反倒让人觉得如沐春风,难怪自家兄长会与他交好。

“那子望也可喊我阿桢或仁静。”刘桢老实不客气,除非像宋谐安正这样的长辈,否则大她几岁的,像郭质,姬辞,一律都被她直呼其名,她还真不习惯逢人就喊阿兄,即使这是时人的习惯。

陈素点点头,笑道:“阿桢,你阿兄很是想念你,可惜他常年身在战场,即便是想给你买礼物,也无甚可买,只好寄信回来,他还托我带了些钱财回来……”说完他就在兜里掏啊掏,掏出一个麻布粗制的袋子,递给他。

刘桢接过一掂量,被里面沉甸甸的分量吓了一跳,打开一看,全是成色上好,制作精细的半两钱秦朝虽然已经摇摇欲坠,可最流行的还是这种钱币,而且现在各方诸侯已经开始自己铸币了,谁的半两钱制得好,被人民群众认可,就能流传越广,但是这样也有一个弊端,做得太好的钱,往往容易被世族大户拿去收藏起来,也会导致世面流通的减少。

所以刘桢手里这些半两钱,看得出都是刘楠精心攒下来的。

“怎么这么多?”她吃惊极了。

陈素笑了笑:“我既是阿楠的好友,便也如同你阿兄一般,理当给你见面礼的,可我们常年待在战场,俸钱也无处可用,便攒了这些,你一并拿着罢,有什么想买的尽可去买。”

随着刘远地位的提升,这几年逢年过节总会有人上门送礼,身为刘远的长女,刘桢当然也不会被落下忽略,所以刘桢自己也攒了不少私房钱,以至于已经对“礼物”和“钱财”一类免疫了,不似最开始的时候时时刻刻有危机感,恨不得体己钱再多一些才好。

但此时收到这份毫不出奇的礼物,她却觉得心里陡然涌出一股暖流,几乎要将整个人淹没。

想想多久之前,她那位不省心的兄长,还曾经不负责任地抛下全家偷偷跑到前线去,只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但现在竟然也开始会为别人考虑,给妹妹寄信寄礼物回来了。

刘桢觉得自己现在这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欣慰心情貌似有点不对,她深吸了口气,捺下眼角的酸涩:“谢谢你,子望,阿兄他还好吗?我听说他受伤了,是不是很严重?”

陈素道:“他伤在肩胛上,养了三个月,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因为怕你们担心,所以才未与你说,他听说他走了之后,你独自面对董翳叛军的事情,心里很是愧疚,每每都要自责一番。”

刘桢简直太欣慰了有没有!能够得到刘楠的一句自责,也不枉费她成日在老爹面前帮兄长说好话缓和他们父子俩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看来刘楠出去这一趟,真的是有长进了!

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首先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最起码,刘楠已经迈出了这一步。

陈素看见她感动交加的复杂神情,不由噗嗤一笑。

他一直便听刘楠说自己有个少年老成的阿妹,性子有多么好,人有多么聪明,刘楠念叨得多了,饶是陈素这样没什么好奇心的人也想见一见了,结果今日一见……

明明稚嫩未褪的脸上却写着“老怀大慰”,怎么看都令人想要发笑。

真是……可爱。

刘桢回过神,对陈素道:“子望既是来了,不若就在此住几天罢,也好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陈素摇摇头:“多谢你的好意,不过大军马上就要开拔,我也得追随许将军左右。”

刘桢啊了一声,立时明白他所指为何。

攻陷南阳郡之后,刘远就准备向武关进发了,希望能抢在所有人面前先入咸阳,所以这一次他必然是要亲征的,至于许众芳的队伍,他们刚刚攻下南阳不久,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顺便帮刘远看好地盘,所以在刘远出发之后,许众芳也要马上回到南阳镇守。

在想起这回事之后,刘桢就道:“你且稍等!”

然后便起身,蹬蹬蹬往里屋跑去。

独余陈素正坐在厅堂,望着外面梨花簌簌地落下,覆满一地的素白。

他想起刘桢白嫩嫩像包子一样的脸蛋,不由莞尔。

阿津守在门外,偷偷地觑了一眼,心想这位陈百将生得真是好看,根本不像外面那些武夫。

不一会儿,刘桢就回来了,手里还捏着两个绣囊。

绣囊做得得很精致,上面绣的是桂花当然不是刘桢绣的,她对女红一事既无天分,也无爱好,秦末即使男女尊卑已经形成规则,可也不像明清那样将女红当成衡量女子是否贤惠的标准,贫家女子学会女红,当然有助于持家,但是到了刘远如今的地位,刘桢刘婉等人爱学不学,连张氏都不会强迫她们。

绣囊不止一个,不过其余的她也都分别送给刘远等人了,剩下这两个,她本没想到陈素的出现,所以打算给自己留一个的。

刘桢笑嘻嘻道:“这里面放的是我从黄帝庙里求来的符箓,据说可以保佑平安的,子望与阿兄,你们二人正好一人一个!”

陈素微微一笑,没有客气:“那就多谢你了。”

陈素没有虚言,刚来不过两日,许众芳他们又要走了,一起出发的还有刘远率领的豫军,两者同样要前往南阳,但对于刘远来说,南阳只是中转站,他的最终目的,是咸阳。

这次出征的阵仗很大,几乎半城相送,张氏带着刘桢他们亲自送到了城门口,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从他们眼前陆续行过,渐行渐远,在视线中一点点变小,直到再也看不见,鲜红的旌旗却依旧残留在每个人的心底。

人群中不时传出啜泣声,皆是那些有家人在军伍服役的家眷。

张氏低下头悄悄拭泪。

连刘婉和刘槿的脸上也难掩失落。

从刘远封王的那一刻起,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是一条不归路。

要么胜,要么败。

没有第三条路。

“愿阿父得胜归来!三叔,子望,你们保重啊!”

刘桢双手拢着嘴巴,突然喊了起来。

她的举动像是打开一个闸门,不少人也开始跟着喊起来。

“阿狗,你要平安回来啊!”

“良人,孩子还在家里等着你呐!”

“大兄保重啊!”

此起彼伏,一声声的呐喊,寄托着一个个的期盼。

风卷起尘土飞扬起来,迷乱了他们的眼睛。

刘远一走,府里就又剩张氏当家作主了。

饶是再不成器的人,经过这么久的历练,也该似模似样了。张氏越来越有当家主母的风范,除了一身珠翠将平凡的容貌堆叠出气势,她处事也可算公允,起码并没有苛待刘远后院里那些姬妾。

一年前有孕的谢姓姬妾在刘远出发前不久诞下了一女,取名媗,而在刘远走后不久,又传出姬妾陶氏有孕的消息。

陶氏,便是宋弘的生母。

姬妾有孕,这个消息稀松平常,但也足以令平静的水面微微泛起涟漪。

《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