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为刘若英期待一场婚礼

很熟悉刘若英。《少女小渔》里她硬是把严歌苓小说里的上海世故女子演出了无邪和清纯。《人间四月天》更是穿一身奶奶压箱底的老旗袍戳在那里就是怨妇。听了很多她的歌,因为她翻唱的多是我喜欢的日本组合KIRORO的原曲。所以很固执地在心里给了她一个固执的形象,小家碧玉,眉眼剔透,目光灵动,不合时宜地古典,死脑筋,表情封闭且有过度保护自己的倾向。而且总是把她和台湾女作家张曼娟想到一起,她们的磁场接近。所以,难免张曼娟总是和爱情错身,而刘若英则在许下30岁前嫁人的宏愿之后还是没把自己嫁出去。
    《征婚启事》是个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简单的电影。刘若英在电影里,重复地在同一间茶馆的不同角落见不同的征婚对象。场景不变,所以取景不同。情节不多,所以拍法花哨。故事结构简洁,调子也很明朗。一样米养百样人,有拿出鞋子要她试的变态,有坚持自己是男人的同性恋,有皮条客,有推销防狼商品的推销员,有扮成瘸子的演员,有和母亲一起来的神经病患者,有只给观众后脑勺的配音演员,有找一夜情伴侣还理直气壮的厚颜男子,有身后一群同学吃吃笑的高中生,有年过半百的小学老师,还有陪父亲来征婚的儿子,有刚出狱的男人……简直是浓墨重彩的台北大都市的众生相,合着白先勇的小说名字《台北人》(台北男人)。征婚是夸张喜剧的,刘若英在电影中的生活却很低调。她每天给一个人讲电话留言汇报情况,隔些时间,和她的大学老师谈心,像看心理医生那样。听这些电话和谈话,我们慢慢明白,她刚失恋,她爱上了一个有家的男人。征婚这个极端的方式,是她自我治疗的过程。她和刚出狱的男人发生了一夜情。然后,有一天,一直没人接听的电话接了起来,男人的妻子说,我丈夫来跟我谈离婚的路上,飞机失事。
    整个故事是很清新的,不落俗套。一点小小的心思,一直潜伏在水底的心事,给了故事新鲜的血色。底牌尽管有点牵强,但很讨好。整个电影热热闹闹的喜庆突然冲得冷下来,清净下来,却不至于自怜自伤。哀而不伤,是很好的境界。刘若英的演技是好的,自然并且自如。导演陈国富以为是新人,名字不熟,后来才知道是台湾新浪潮的老鸟,也就不奇怪能拍出如此成熟的电影了。另外,在电影里能看见很多熟面孔,比如金世杰、小毕等等。毕竟在单纯靠对白的戏里,得硬拼功力才行。
    电影的最后,刘若英演的女人故事已经结束,那个出狱的男人故事却刚开始。他开始新的等待,新的情结,新的循环。
    在新的《涩女郎》里,刘若英再度饰演一个恨嫁女子。真难为她。我开始为她期待一场婚礼,小小的,在青草地。她穿白纱裙,宾客的笑容都温馨。

《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