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释义】

此言“圣人”如何面世。“美”、“恶”、“善”、“不善”等对立面的转化从纵向(即时间)角度展示“道”的运动。“道”不是走直线,而是在“美”、“恶”、“善”、“不善”一张一弛中向前推进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立面的相互规定从横向(即空间)角度展示“道”的存在。“道”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由“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立要素相和合而成。有的版本在此之后有“恒也”两字,有的没有。笔者认为,即便书本上没有,从语气和意思看还是有的。“恒也”表明,上述时间和空间的纵横关系是“道”的稳定不变的内容。

一般人只知一味求“美”、求“善”,殊不知“恶”、“不善”是追求“道”的层次的“美”、“善”所不可缺的。同样,“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也都是追求“道”所不可缺,不可去一取一。“圣人”之圣在于从“道”的角度顺势而动,当“美”则“美”,当“恶”则“恶”,当“善”则“善”,当“不善”则“不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当怎样构成就怎样构成,不为逞己欲己能而于大道之外另有所作为。大道运行,圣人顺之而已,不当创造者、拥有者、主宰者、居功者。

【启示】

美好的事物因为有了丑恶才突显其美好,我们所认为的矛盾其实并不对立,两者相调和才能显现道的真谛。圣人绝不是死守美好事物的居功者,他们懂得顺道而行。

【致用】

圣人于对立面各方无所固执,只因顺其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面对符合大趋势的“不善”,宁可舍弃低层次的“善”。对于事物的构成,圣人不追求单一,而是善于利用对立要素相互和合,组合出更大的合力。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