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释义】

上等的“德”不有意识地追求德,而是自然行德,德能够随时权变,随时更新,所以是真正的有德;下等的“德”有意识地保持德,容易造成对某种具体形态的德的拘执,结果德不能因顺自然而调整和更新,所以实质上是无德。

上等的“德”因顺自然不另有所为,所以不做有局限性之为。下等的“德”无为不是出于顺自然,而是把无为当做一个对象去刻意追求。其表面看在追求无为,其实仍是有为。

上等的“仁”做好事只是为了爱他人,没有具体目的。上等的“义”做好事是要有所虑,即因时因事因人。

上等的“礼”讲求礼尚往来。若来而不往,则撸起胳膊强行拽人,怒其不懂礼。

所以实在做不到“道”就追求“德”,实在做不到“德”就追求“仁”,实在做不到“仁”就追求“义”,实在做不到“义”就追求“礼”。“礼”的出现说明:“忠信”非常稀少,乱的开端出现了。

自认为观念比世人超前,因而不愿顺自然,其实得到的只是“道”的某些特殊表现。虽然花哨,但毕竟不是“道”本身,不厚实,不牢靠。陶醉于此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居于厚实的“道”,不陶醉于做成的几件具体的事情。要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要表面的花架子。总之,不沉溺于“道”的表现形式,而要“道”本身。

【启示】

本文从“道”、“德”、“仁”、“义”、“礼”几个层次诠释了道的几个境界,道的形态越趋于有形,就越难把握真正的“道”,“道”不需用条条框框来约束。

【致用】

本章讲的是“道”、“德”、“仁”、“义”、“礼”几个层次的境界。“德”是“道”的体现;“仁”是“德”的体现;“义”是“仁”的体现;“礼”是“义”的体现。所有这些环节对于落实“道”都是必要的。但也要看到,这些环节越往下越具体,越往下应用的范围越窄,越往下越外化,越往下越固定,越往下越僵化,所以越往下脱离“道”的危险越大。“礼”已是外表固定的条条,反映出人的内心已不好测度,只好用条规从外部加以约束。由“道”到“礼”,环节越多,越有可能弱化“道”、扭曲“道”,甚至抛弃“道”。因此,需要加大“道”向每一个环节渗透的力度,特别是“礼”的环节。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