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之志章第三:志向明确的人才能成大器

黑夜里一艘船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如果没有灯塔的指引,它就不可能找到方向和停靠的港湾,甚至一不小心触到礁石,还有灭顶的危险。人生一世就犹如夜里行船,而我们的志向和目标就是指引我们顺利到达成功彼岸的灯塔。

1.没有无边的欲望所以活着不累

【原典】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张氏注曰】

人性清净,本无系累;嗜欲所牵,舍己逐物。

【王氏点评】

远声色,无患于己;纵骄奢,必伤其身。虚华所好,可以断除;贪爱生欲,可以禁绝,若不断除色欲,恐闭塞自己。聪明人被虚名、欲色所染污,必不能正心、洁己;若除所好,心清志广,绝色欲,无污累。

【译释】

禁绝无益的爱好,克制色欲的贪婪,这样可以让自己轻轻松松过一生。

红尘滚滚,熙熙攘攘。很多人整天奔波劳碌,以获取更多的金钱,再沉浸在消费的快感中,填充自己物欲的沟壑。挣钱、消费构成了无限循环的生活链条。然而,很多时候,当我们拥有太多花钱买来的东西时,却忽略了不用花钱买的享受——大自然。我们的人生都充满矛盾:有些东西看似毫不起眼,却无比珍贵,有些享受如此简单,众人却不知领略或无暇顾及。很多人过于沉迷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之中,真正的生活却被抛掷到脑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或悲哀。

解读

享受生活但不要被生活所累

翻开诗仙李白的《襄阳歌》,有一句叫“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醒时的太白可能还想着建功立业,大展一番抱负,可酒后的太白肯定是最能体会人间极乐的,抛开一切,大自然的幽静和美丽给了他无限的享受。此时,他不再想着生不得志的抑郁和悲愤,只体悟着宇宙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斯美景。

与此遥相呼应的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一次,亚历山大大帝和哲学家邂逅,当时哲学家正躺着晒太阳。大帝说:“朕即亚历山大。”哲人答道:“我是狗崽子第欧根尼。”再问:“我有什么可以为你效劳的?”答:“请不要挡住我的太阳。”多么曼妙的回答。他该是和太白一样,也正在享受着不用一钱买的午后和煦的阳光。无怪乎亚历山大大帝当时叹道:“我如果不是亚历山大,我便愿意我是第欧根尼。”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这个被雅典美少年崇拜的偶像,长得却像个丑陋的脚夫:秃顶,宽脸,扁阔的鼻子,整年光着脚,裹一条褴褛的长袍,在街头游说。走过市场,看了琳琅满目的货物,他吃惊地说:“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用不着的!”是的,他用不着,因为他有智慧,而智慧是自足的。若问何为智慧,希腊哲人们往往反过来断定自足即智慧。

在他们看来,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人已被神遗弃,全能和不朽均成梦想,唯在自由这一点上尚可与神比攀。

苏格拉底说得简明扼要:“一无所需最像神。”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既无恒产,又无妻室,全身心沉浸在哲理的探究中。亚里士多德则反复论证哲学思辨乃唯一的无所待之乐,因其自足性而成为人唯一可能过上的“神圣的生活”。

明末文人洪应明在他的《菜根谭》中对这种立身处世的行云流水般的意念,有一些精妙的表述或形容: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度寒潭,雁度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清风拂过竹林的时候,竹子会发出刷刷的声响,但清风过后竹林便变得寂静无声;当鸿雁飞渡清寒的潭面时潭水中会倒映出鸿雁的英姿,但鸿雁过后潭面上便不再有任何鸿雁的影子。所以修养高深的君子只有在事情到来的时候才显露出他的本性,表白他的心迹,事情一过去,他的内心也就立即恢复了空灵平静。

一个人若达到了如此的境界,就会自得其乐,不会因得失荣辱而耿耿于怀。反之,就难以体验到工作与人生的乐趣;更严重者,则会执着于贪念,使人生面临着重重的危机。

2.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原典】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张氏注曰】

禳,犹祈禳而去之也。非至于无,抑恶至于无,损过可以无禳尔。

【王氏点评】

心欲安静,当可戒其非为;身若无过,必以断除其恶。非理不行,非善不为;不行非理,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译释】

面对诱惑时,抑制自己贪婪的念头,自然可以避免过失和灾祸。

富贵,功名,利禄,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无处不在。

人都喜欢富贵而厌恶贫贱。然而富贵的求取、贫贱的摆脱,都应该经由正道。君子所应走的正道是什么呢?是“仁”。这种说法可能会让一些人失笑,他们认为这是与现实相脱节的。

富与贵的诱惑,摆脱贫贱的要求,其力量实在太大了,是许多人想用毕生的努力达到的。许多人就是因为抵挡不住“诱惑”和“要求”而不择手段,走上犯罪的道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从一定意义上讲,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是一个金钱观、人生观问题,更蕴含了当人面对眼前的诱惑时,该怎样进行选择这一现实命题。诱惑往往造成短视,因此,许多时候,我们不应该认为吃亏就是傻;也不应该认为一时得了好处是走了大运,行得通,其实很可能因此而失去了得到更大好处的机会,甚至,你吃下的甜饽饽正是一个无法挣脱的圈套。

解读

不赚黑心钱不做一锤子买卖

每一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利益,上了当不可能无所觉察,受了损失不可能无动于衷。正如美国著名总统罗斯福所说:“你能在某个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所以,损人利己的险恶之徒,迟早会自受其损,尤其是对于经商的人来说。

作为一个精明的人,被人称为“比猴子还要精”,你从不干“使自己吃亏的事情”,你总能把其他人“傻帽儿”般地骗得一愣一愣而不察觉。从小你就被认为是经商的料,“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经商似乎是你天才的职业,于是,长大后,你当了商人,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利用你精明的大脑,去大展你的宏图。但是,你失败了,你在商场上一再受挫。这是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你太过精明了,从而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你要记住诚实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别人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傻。现代社会,你一旦失去了信誉,那么你也就失去了一切成功的机会。

归根到底,这还是一个“德”的问题,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必须以客户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但还有一种“一锤子”买卖的做法,是想一脚上岸、一步到位,这个“商态”同样是不可取的。《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纬萧得珠”的故事,说的正是“一锤子”买卖的危害性。

古时候,在某地一条大河边,住着一户以经营草织品为生的商贩,他们每天把岸边人家用蒿草织成的草箱收购运到城里去卖,以此赚钱养家糊口,尽管生意做得不大,但也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有一天,商贩的儿子纬萧在河里游泳,偶然从河底捞得一颗价值千金的龙珠。一家人十分高兴,纬萧对父亲说:“你成年累月卖蒿箱,纵然累断筋骨也只能吃糠咽菜,还不如到大河深处去捞龙珠,拿到市场去卖,必定发财!”但商贩不同意儿子的意见,并对儿子讲了一通道理。做生意如同做其他事一样,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暂时的利益而忽略潜在的危险。一分生意三分险,对每一种生意,我们既要考虑到赚钱的结果,也要考虑到赔钱的下场,即使在眼前效果十分诱人的情况下,也必须从坏处打算,掂量一下该不该冒这个风险。倘若觉得某一笔生意赚钱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赔了,损失最多只占资金的一部分,那么,这样的风险可以一冒;反之,一旦失败则全盘皆输的风险,则绝对不可冒,况且你所得到的那颗龙珠,长在大河深渊黑龙的嘴里,你之所以能够得到它,是黑龙在沉睡的时候,不小心从嘴里吐出来的。一旦再下河去捞珠,遇见黑龙正愁不见偷珠的对象时,必然把你连骨头带肉吞到肚子里去,到那时不仅捞不到珍珠,还会把性命赔进去。

当然,这仅是一则寓言。在商战中,从来就没有“搏到尽头”的可能,聪明的人总会客观分析事物,既能看到有利的一面,也会估计到不利的一面。商品社会市场经济永远充满变数,今天赚钱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赔,今天热销的产品,说不定明天就会变成“死货”。因此,赚就赚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钱,要走正道,要放眼长远,绝不损人利己,做那些愚蠢的“一锤子”买卖。

3.贪酒近色坏了好名声

【原典】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张氏注曰】

色败精,精耗则害神;酒败神,神伤则害精。

【王氏点评】

酒能乱性,色能败身。性乱,思虑不明;神损,行事不清。若能省酒、戒色,心神必然清爽、分明,然后无昏聋之过。

【译释】

远离酒色,人生才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平安一生。

玩乐不上瘾,饮酒不贪杯,好色而不淫,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喝酒误事的现象常有,但在酒桌上不贪杯者鲜见。贪色之徒多是碌碌无为之愚蠢之辈,忠奸不分,庸贤不辨,凡能讨自己欢心,奉送美色者就重用之,除此之外一切都不重要。这样的人江山难保,事业也不会长久。

解读

贪酒恋色者亡国

因贪恋酒色而亡国者,历史上不乏其人。

陈后主名叔宝,字元秀,是宣帝的嫡长子。太建元年,后主被立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正月甲寅,宣帝崩。三天后,太子在太极前殿即位。

当时的局面似乎比较稳定,后主便日益骄纵,不思外难,沉溺在酒色中,不理朝政。

后隋文帝得知此事,以替天行道之名欲灭之。

三年春正月初一,朝会时,大雾弥漫。后主一直昏睡,该吃午饭时才起身。这一天,隋将贺若弼自广陵渡江,韩擒虎自横江渡江,利用清晨顺利地攻克了采石,进而攻下姑孰。这时贺若弼也攻下了京口,沿江戍守者望风而逃。贺若弼分兵切断通往曲阿城的要道后,攻入曲阿城。采石戍主徐子建到京城告急。

很快,韩擒虎率兵自新林抵达石子冈,镇东大将军任忠投降,并引导韩擒虎由朱雀航到达宫城,自南掖门进入。城内的文武百官都逃出来了,只有尚书仆射袁宪、后阁舍人夏侯公韵侍奉在后主身边。

迫于无奈,后主在井中躲了起来。接着隋军士兵对着井口呼叫后主,后主不应。他们便要往里面扔石头,这才听到后主的叫声。当隋军士兵用绳子把后主拉出井后,才发现原来后主与张贵妃在一起。

三月,后主与王公百官由建邺出发,来到长安。被宽赦后,隋文帝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几次引见,在三品官员的行列。每次有后主参与的宴会,隋文帝怕后主伤心,令不奏吴地乐曲。后来,监守后主的官员报告道:“叔宝说,既然没有官职,每次参与朝拜时,请求能有一品官的名号。”隋文帝说:“叔宝全无心肝。”

监守官员又说:“叔宝常沉醉,很少有醒的时候。”隋文帝让人限制他的饮酒,但接着又说:“任其性,不然,何以度日。”不久,文帝又问监守官员叔宝的嗜好。回答说:“嗜酒。”“饮酒多少?”回答道:“与子弟们一天能吃一石。”隋文帝大惊。

后主随从文帝往东方巡视时,登芒山,陪文帝饮酒,赋诗道:“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上表请文帝封禅,文帝答诏谦让不许。后来隋文帝来到仁寿宫,常陪同宴饮,到后主出去时,隋文帝看着他说道:“此人败亡难道不是由于酒吗?有作诗工夫,何如思虑时事。当贺若弼渡江到京时,有人用密信向宫中告急,叔宝因为饮酒,便不拆阅。高颖进到宫中时,那封密信还在床下,未开封。这真可笑,这是天亡陈国,也是酒亡陈国。”

可见酒色这些东西,偶尔为之也未尝不可,但若像陈后主那样沉溺于其中,则轻者伤身,重者误事亡国,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4.远离是非之地才能保身无误

【原典】

避嫌远疑,所以无误。

【张氏注曰】

于迹无嫌,于心无疑,事乃不误尔。

【王氏点评】

知人所嫌,远者无危,识人所疑,避者无害,韩信不远高祖而亡。若是嫌而不避,疑而不远,必招祸患,为人要省嫌疑道理。

【译释】

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周围环境的险恶,谨慎行事,才能避免误身误事。

世道艰难,仕途险恶。做人应该德行纯厚一点,但是不能做毫无防人之心的烂好人,善良也该有点分寸,把自己的仁义善良暴露在小人面前,就是在自取伤害。因此,记得提醒自己:生活是残酷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解读

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说人心向善,但由于环境使然,那“病入膏肓”的恶人在良心未发现之前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内心有多么险恶。一般情况下,善良的人都是不设防的,在善良的人眼里,世间所有的人和事都应该是美好的。恶人有时恰恰会利用这一点,把善良人的本性当作他们手中的刀,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去伤害善良的人。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广为人知。东郭先生对狼也讲仁义,结果险些送命。在生活中,如果行善不分对象,同样是错误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因为缺少防人之心而受到伤害的事例屡见不鲜。

工作勤恳,任劳任怨的张轻进入公司营销部后,一直努力工作,创造了不少佳绩。没想到,公司调来一位新经理,提出人事改革建议,而他的第一把火就烧到营销部头上,从部门主管到员工,全部换成新经理的嫡系部队,张轻被调到调研部做分析员。张轻怎么也想不通,无论工作态度还是业务能力,自己都没得说,曾共过事的现任副总还直说要提拔他做副手。可如今到底怎么了?自己究竟把谁得罪了?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做出这个决定的正是他一直深信不疑的那位副总。

生活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严酷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生活的严酷去否定生活的美好,我们也不能因为生活的美好而不去正视生活的严酷。

活在世界上,我们必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一定会遇到许多风险。但是,如果缺乏对自己基本负责的态度和对内外风险的防范之心,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情感、事业等多方面的破坏。

如何保护自己,让自己的生命、事业等都得到必要保证,这就是基本的“生存智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我们的生存智慧之一。

这句中国人的“古训”,充分说明了对待他人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对待他人,不应该存有伤害之心;另一方面,当对他人没有足够了解时,需对他人有所防备,防备他人存有坑害自己的心。

战国时,楚王非常宠爱一位叫郑袖的美女。后来,楚王又得到一位新美人,便冷落了郑袖。郑袖是一个非常工于心计的女人,便暗暗筹划算计新美人。

郑袖先是想尽办法与新美人亲近。新美人对郑袖的热情没有任何怀疑,反倒心生感激。有一天,郑袖悄悄告诉美人:楚王心情不好时,如果看到女人掩鼻遮口的羞涩模样,就会开心。

新美人信以为真,每当楚王心情不好时,便做出掩鼻遮口的羞涩模样来。楚王觉得奇怪,郑袖乘机告诉楚王:新来的美人私下说,大王身上有臭气,见面时得掩着鼻子才行。

楚王一听,怒不可遏,便令人割掉美人的鼻子,赶出宫去。于是,郑袖又夺回了楚王的宠爱。

善良无论如何没有错,但是再善良的心也应该披上一件自卫的外衣。人生一世受伤是难免的,但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的善良成为他人手中的刀,反过来伤害了自己。

5.博学多问微言修身

【原典】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张氏注曰】

有圣贤之质,而不广之以学问,弗勉故也。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微而不彰。

【王氏点评】

欲明性理,必须广览经书;通晓疑难,当以遵师礼问。若能讲明经书,通晓疑难,自然心明智广。行高以修其身,言微以守其道;若知诸事休夸说,行将出来,人自知道。若是先说却不能行,此谓言行不相顾也。聪明之人,若有涵养,简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译释】

博学而多问,这样的人知识将更加广博。身处高位仍然谦虚慎言,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修身。

那些真正的学术大家几乎都保持这样的本色,尽管已经学富五车,但仍然谦虚好问。这是一种明智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修养。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孔子认为,要想获取知识,就必须多听多看。听人说话是一种学问,有一句话叫作“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果只听某一方的意见,而忽视了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则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要想明白事情的真正面貌,就必须两边的意见综合比较地听才行。

解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虚心求教、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可以以善者为师,还可以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

现在,我们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例如,在一个班级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写了一手好字;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阅读了大量的古今诗词;有的通晓中外地理;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这些同学学习,不就可以使我们——这置身于万绿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另外,这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很有裨益的。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容易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或者喜欢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较。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比自己优秀、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宽于责己而严于责人;看不起有缺点和错误的人;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不照自己,只照他人。这样做,既阻碍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有的甚至会发生冲突。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6.恭俭谦约才能守住幸福

【原典】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张氏注曰】

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道;商鞅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有穷者,俱非计也。

【王氏点评】

恭敬先行礼义,俭用自然常足;谨身不遭祸患,必无虚谬。恭、俭、谨、约四件若能谨守、依行,可以保守终身无患。所以,智谋深广,立事成功;德高远虑,必无祸患。人若深谋远虑,所以事理皆合于道;随机应变,无有穷尽。

【译释】

恭谨自持,勤俭节约,所以才能守身不辱;想得长远一点,深谋远虑,这样可以不至于困危。

宋儒汪信民曾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节制而俭朴的生活能磨炼意志,锻炼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使人们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直前。如果在个人生活上,迷恋于吃喝玩乐,既消磨人的意志,又会分散工作精力,这样的人终将难成大器,甚至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清朝的吴敬梓,虽终生未有功名,但其穷而不堕志,乐观陶然地在别人的“怜悯”眼光中做自己喜欢的一切。应该说,他们的精神有某种相通之处。

解读

俭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说:“俭,德之共也。”俭朴的生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品质。生活俭朴的人具有顽强的意志,能经受得住艰苦的磨炼,胸怀开阔。无心于考虑物质生活,更不会受钱财的诱惑。物质生活条件的好坏,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因此,这种人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也有清新的生活情趣。

司马光是北宋的宰相,历史学家,名重一时,可是,他却从来不摆阔。他给儿子司马康的信中说:“许多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我却认为节俭朴素才算美。尽管别人笑我顽固,我却不认为这是我的缺点。孔子说:‘奢侈豪华容易骄傲,节俭朴素容易固陋。与其骄傲,宁可固陋。’他又说:‘一个人因为俭约犯过失的事是很少见的。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却又以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和他讲学问的。’可见,古人是以俭约为美德的。现在的人却讥笑、指责朴素节约的人,这真是奇怪的事!”

司马光在信中批评了当时奢侈淫靡之风,并引述了几位以俭朴著称的人的故事。

宋仁宗时,张知白当了宰相之后,其生活水平仍然像布衣时一样。有人说他:“你收入不少,生活却这样俭朴,外面人说你是‘公孙布被’呢!”公孙指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弘,当时汲黯批评他:“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张知白听了这位好心人的话后说:“以我的收入,全家锦衣玉食都可以做到。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像我今天这样的收入,不可能永远维持。一旦收入不如今天了,家人又过惯了奢侈生活,那怎么得了呢?无论我在不在职,生前死后,我们都保持这个标准,不受影响,不是很好吗?”

张知白确实是深谋远虑的,他看到了别人平时想不到、看不到的地方。

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曾经在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在位时连续执政。然而,他的妻妾没有穿过绸衣服,他家里的马没有用粮食喂过。别人知道后,都说他是忠于公室的。

晋武帝时的太尉何曾,生活十分奢侈豪华,每天光吃饭就要用一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他的子孙也极其奢侈,结果一个个都破了家。到了晋怀帝的时候,“何氏灭亡无遗焉。”

司马光说,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他希望司马康不但自己记住这些事例和道理,身体力行,而且还要向子孙后代进行这样的教育。

是俭是奢,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或品德问题,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问题,真正的智者总能宁俭不奢,不仅一生平安快乐,也能留下令人景仰的美名。纵观古今,那种追求奢华、生活糜烂的人,到头来总落得身败名裂,走向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深渊。

7.亲友正直自己也不至于误入歧途

【原典】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张氏注曰】

闻誉而喜者,不可以得友直。极高明而道中庸,圣贤之所以接人也。高明者,圣人之所独;中庸者,众人之所同也。

【王氏点评】

父母生其身,师友长其智。有仁义、德行贤人,常要亲近正直、忠诚,多行敬爱;若有差错,必然劝谏、提说此;结交必择良友,若遇患难,递相扶持。亲近忠正之人,学问忠正之道;恭敬德行之士,讲明德行之理。此是接引后人,止恶行善之法。

【译释】

有仁慈、正直的朋友相伴左右,这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帮助。接近那些正直忠诚的人,并原谅、宽恕他们的不敬和冒犯,这是待人处世之道。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判断一个人的人品,首先要看他有什么样的朋友,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解读

交朋友是一门大学问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里孔子教了我们交朋友的标准。有三种朋友是有益的,当然这里的益不是指利益,而是对辅助自身的仁德修养有益。分别是正直无邪的朋友,诚实守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交多少个都不嫌多。另外有三种人,是不宜结交的,和他们相处久了,近墨者黑,会有损自身的品德修养,分别是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孔子千年前的教诲到现在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时刻谨记于心。首先,我们要学会判断,什么是益友。然后还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虚荣,因为这三种损友,都是善于说好听的话,惯常讨人喜欢的,而谁都喜欢被人奉承,喜欢听顺风话,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做到“闻过则喜”,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要学会判断什么人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是一门大学问。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在宦官缪贤的门下做舍人的时候,缪贤曾经有罪,暗地里打算逃往燕国。蔺相如问他:“您怎么知道燕王一定会收留您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跟随赵王与燕王会见于边境之上,燕王私下里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我深交。因此,我想逃往燕国。”蔺相如阻止他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当时又被赵王宠爱,所以燕王想同您深交。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去往燕国。燕王害怕赵王,他必定不敢收留你,而且恐怕会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您不如脱衣露体背着斧子去向赵王请罪。只有这样,才能幸免。”缪贤听从了蔺相如的计策,果然获得了赵王的赦免。

春秋时晋国的中行文子逃亡,经过一个县城。侍从说:“这里有大人的老朋友,为什么不休息一下,等待后面的车子呢?”文子说:“我爱好音乐,这个朋友就送我名琴;我喜爱美玉,这个朋友就送我玉环。这是个只会投合我来求取好处而不会规劝我改过的人。我怕他也会用以前对我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于是迅速离开。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扣下文子后面的两部车子献给他的新主子。

蔺相如能在燕王的殷勤中看出祸患,救了缪贤一命;中行文子在落难之时能够推断出“老友”的出卖,避免了被其落井下石的灾难,这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锦上添花的朋友未必是真朋友,当某位朋友对你,尤其是你正处高位时,刻意投其所好,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结交你,而不是看重你这个人本身。这类朋友很难在你危难之时施以援手。

东晋的大将军王敦,生前权势熏天,向他卖乖讨好的人遍地都是,其中王舒是最殷勤的一个。而有个叫王彬的太守,独独不买王敦的账,王敦对王彬很是不满,于是两人交恶。后来王敦死后遭到清算,他的家人王含想去投奔王舒。王含的儿子王应则劝他去投奔王彬。王含说:“大将军平时同王彬的关系怎么样?你还想去归附他!”王应说:“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应当去投奔王彬。江州王彬面对着别人的强势,不趋炎附势,这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比得上的;他看到别人衰败危急的时候,必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荆州王舒,做事墨守成规,又怎能破格行事呢?”王含没听儿子的话,投奔了王舒。王舒终于把王含父子沉没到江中。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要来投奔自己,便偷偷地准备了船只在江边等候。没有等到王含父子的到来,王彬深深地感到遗憾。

能够雪中送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危难时,曾被怀疑的朋友往往成为救星,十分“信赖”的朋友却往往背叛你。这是因为人在有权得志的时候,有些小人会看重你的权势而虚伪地溜须拍马,他们不讲原则地百般迎合,而真正的朋友怕你吃亏,则会以诚来告诫你。

8.任用人才要量其所能

【原典】

任材使能,所以济世。

【张氏注曰】

应变之谓材,可用之谓能。材者,任之而不可使;能者,使之而不可任,此用人之术也。

【王氏点评】

量才用人,事无不办;委使贤能,功无不成;若能任用才能之人,可以济时利务。例如,汉高祖用张良、陈平之计,韩信、英布之能,成立大汉天下。

【译释】

任用人才的时候如果能做到量才适用,那就可以取得大的成就。

清代思想家魏源讲过这样一段话:“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长中之短,不知人之短中之长,则不可以选人。”所以,作为人事管理者,在用人上,一定要深知人,并且要善选人。比如,对于遇事爱钻牛角尖者,你不妨安排他去考勤;对于脾气太犟、争强好胜者,你可以安排他去当攻坚突击队队长;对于办事婆婆妈妈、爱“蘑菇”者,你最好让他去抓劳保;对于能言善辩喜聊天者,你可以让他去搞公关接待。

在日常的人事管理当中,如果坚持了这一原则,将使组织发挥出最高效能。

解读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在现实当中,关于什么是人才,存在一定误解,很多企业曾在人力资源选拔上深陷学历、能力经验、素质等硬性条件中不能自拔。从初中到高中、中专再到大专、本科,现在动不动就是研究生、博士了。当然,社会上人们学历的普遍提高,反映出教育的发展和全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管理者在选人时开始追求高学历,他们认为学历就等于能力,学历高能力就高。然而,有经验的管理者都知道,事实上并非如此。

其实,学历只能证明一个人过去受教育的程度,并不能说明他就学识渊博,也不能因此就认定他能力非凡。学历与能力之间不一定成正比,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学历低也不一定能力低。也就是说,学历并不代表学识,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有能力而无学历的智者,可以说不胜枚举,如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瑞典大科学家诺贝尔、俄国文学大师高尔基,还有当代集企业家、发明家于一身的IT界精英,世界第一首富比尔·盖茨等都是没有高学历的人,但是他们创造的举世公认的非凡成就,是无人能够匹敌的,我们能说他们没有能力吗?

相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他们却能力平平,一事无成,毫无建树。

很多企业家认为,招聘人才的目的不是把他们的高学历、高素质、丰富经验作为摆设和炫耀,而是希望他们的学历、素质、经验能够为企业所用,给企业带来价值。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目标,那高学历、高素质、丰富经验与无用便是等同,因此,适合才是最重要的,适合岗位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上马杀贼,则书生肯定不胜任,但是如果让书生写奏章,作诗赋,则立刻显示出他的专业优势,说不定倚马千言可待。

这样说来,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并不是由他自身决定的,而是由选择他的人决定的,看这个选择的人有没有能力将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在企业不怎么突出的人,换个环境就脱胎换骨了。

很多事实都可以证明,学历只是表明了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多煲了几个时辰的未必都是靓汤,多读了几年书,未必人人都已修成屠龙正果,个个都是经天纬地之才。在很多单位,“高学历”并没有发挥大作用,更没有带来“高回报”。

学历只是选人的一个因素,并不是选拔人才的全部或者唯一手段。企业在选人时,绝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只要他能拿出良好的可行性计划,只要他是有能力的人,无论什么学历都可以用。对那些没有为企业做贡献却拿张文凭就讲条件的人,英明的企业领导者的回答就是“NO”!

9.打击恶人谗言才能防止混乱

【原典】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张氏注曰】

谗言恶行,乱之根也。

【王氏点评】

奸邪当道,逞凶恶而强为;谗佞居官,仗势力以专权;不用忠良,其邦昏乱。仗势力专权,轻灭贤士,家国危亡;若能俦绝邪恶之徒,远去奸谗小辈,自然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译释】

震慑阴险之徒,痛斥小人的谗言,这样的领导才能控制局势,避免混乱。

谗言始于小人,任谗言摆布者多无善终。无论在什么时代,小人都是制造混乱的罪魁祸首。

孔子说:“世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逊,远之则怨。”世上什么人都有,当然小人也比比皆是。小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你这辈子叫小人盯上了,那么肯定就麻烦大了。小人没有什么事好做,因此他可以专心致志地琢磨你,并把这当作专业。

“小人”没有特别的样子,脸上也没写上“小人”二字,有些“小人”甚至还长得帅,有口才也有内才,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根本让你想象不到。

解读

识破小人的嘴脸才可以拨乱反正

几乎所有的御人之道都要求管理者不拘小节和宽宏大量。的确,这些都作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但你不能幻想着每个人都能像你那样大度。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一样,鱼龙混杂,免不了有一些小人之辈。如果管理者一味地宽宏大量,对这伙小人也掉以轻心,那结果只能让你在阴沟里翻船。

一般来讲,小人祸害别人的方法现列举如下,以供你及早识破他们的险恶之处。

栽诬。即把自己的过失转嫁给他人,诬陷他人。武则天得宠于唐高宗李治,被立为昭仪,便暗结内外,潜斥皇后。皇后虽然上了年纪,但皇上还没有废除她的意思。刚好武则天生下一女,皇后怜悯她便去看看,皇后出门后,武则天偷偷掐死女儿,再用被子盖上。皇上来看时昭仪欢笑,打开被子发现女儿已死,武则天装出惊恐万状,啼哭不已。皇上问左右可有人来过,左右说皇后才来过。皇上大怒说:“皇后杀死我女儿!”武则天乘机哭诉皇后的罪状。皇后有口难言,无以自明。皇上顿生废除皇后的念头。

造怨。即假借其人怨恨,挑其与他人矛盾,假他人之手以去我之政敌。唐高宗时,高力士得宠,王毛仲对之却十分鄙视,稍不如意,便破口大骂。高力士对他颇为不满,屡进谗言。刚好毛仲妻生一男孩,三日后,皇上命高力士代表皇上赐毛仲酒馔、金帛等物,并授予毛仲刚生的孩子五品官。高力士回来后,皇上问:“毛仲喜欢吗?”高力士说:“毛仲抱着儿子对我说:‘我孩子能作三品官!’”皇上大怒说:“过去诛杀韦民时,他就心持两端,我都没有追究,今日还拿毛孩怨我!”于是,将王毛仲贬为兖州别驾。

怵患。即伪造某人之阴谋,挑起人主的猜忌,谓其隐患而加害之。明朝初年刘基(即刘伯温)曾上书说瓯、括之间有块地叫谈洋,南与福建交界,盐盗盛行,社会混乱,要求在这里设巡检司把守,以治其乱。胡惟庸当时以左丞掌省事,他却说谈洋之地有王气,刘基想霸占作为自己的基地,但当时臣民不同意,刘基便请求设立巡检司将臣民赶走。明太祖朱元璋听信谗言,虽然没有怪罪刘基,但内心却颇存疑忌,解除了刘基的职务。之后,胡惟庸当了宰相,刘基气得生病,到家后,病得更重,最后不治而亡。

买毁。即用金钱来收买敌人,使其诋毁上级将领,然后再行反间计。战国时,秦国派王翦与端和共同率兵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抵抗。秦国方面则派人与赵王嬖臣郭开金接触,使郭开金攻击李牧和司马尚,讲他俩的坏话,说他俩打算谋反。赵王知道后,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去取而代之,李牧拒不听命,赵王便派人将李牧逮捕杀害,同时也废除司马尚的职位。后来,秦国军队大破赵军,赵王也做了俘虏。

阴陷。即暗地教人写匿名信,罗列罪状,揭露当权者及其至亲,以激起当权者的愤怒,然后旁敲侧击,嫁祸于竞争对手。唐时,武三思为离间中宗与张柬之等五王关系,便暗地叫人上奏皇上,诉说皇后秽行于天津桥,请皇上废黜皇后。皇上十分气愤,命御史大夫李承嘉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承嘉奏道:“此事乃敬辉、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已、崔玄韦教人所为,他们虽称为黜皇后,实际上是要谋反,我建议将他们诛灭九族。”三思还派人暗地做工作,教侍御史郑音加以宣扬。皇上命司法部门审理。最后,将敬辉、张柬之等五王长期流放边疆。为避免后患,武三思还先后派人刺杀五王。

可见,小人为了自己的目的都是不择手段的。所以,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为了自己和企业的利益,必须小心谨慎,处理好和“小人”的关系。

聪明的管理者之所以能妥善处理和“小人”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不得罪他们。一般来说,“小人”比“君子”敏感,心里也比较自卑,因此你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们,尤其不要为了“正义”而去揭发他们,那只会伤害了你自己!自古以来,君子常常斗不过小人,让有力量的人去处理吧!

保持距离。别和小人过度亲近,保持淡淡的上下关系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过疏远,好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似的,否则他们会这样想:“你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你就要倒霉了。

小心说话。说些“今天天气很好”的话就可以了,如果谈了别人的隐私,谈了某人的不是,或是发了某些牢骚不平,这些话很可能会变成他们兴风作浪和整你的资料。

不要有利益瓜葛。小人常成群结党,霸占利益,形成势力,如果你功夫还没练到家,就千万不要靠近他们来获得利益,因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们必会要求相当的回报,甚至黏着你不放,到时你想脱身都不可能!

吃些小亏无妨。“小人”有时也会因无心之过而伤害了你。如果是小亏,就算了,因为你找他们不但讨不到公道,反而会结下更大的仇。所以,原谅他们吧!

忍无可忍且时机成熟时予以铲除。当小人欺你太甚或者在你的组织中已经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而你也有实力铲除对方,并且有把握不留下后患,那就不要心慈手软了。要记住,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在任何时候都是行不通的。你唯有正视小人,并干净利落地将之摆平,方能避免阴沟里翻船。

10.学习古人的经验才能不迷惑

【原典】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张氏注曰】

因古人之迹,推古人之心,以验方今之事,岂有惑哉?

【王氏点评】

始皇暴虐行无道而丧国,高祖宽洪,施仁德以兴邦。古时圣君贤相,宜正心修身,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今时君臣,若学古人,肯正心修身,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若将眼前公事,比并古时之理,推求成败之由,必无惑乱。

【译释】

用古人的经验指导今天的行为,这样才能明辨是非,远离灾祸。

如果社会充满浮躁的气氛,那么身处其中的人们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恣意妄为。他们目空一切,把先辈们留下的明训忘之脑后,以至于“前车倒了千千辆,后车到此还复然。”这样下去,人们永远都是糊里糊涂地生活,也永远没有进步可言。

解读

悲剧已经发生不要再重蹈覆辙

功名利禄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太多的人在逐权的道路上折戟沉沙,更多的后来人不思悔悟。这样的悲剧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在这个问题上,一个女人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后汉孝明帝的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十四岁入太子宫为太子妃,明帝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儿子章帝即位后,因为年纪小,马皇后临朝称制,处理国家大事,史称明德马后。

章帝和自己的几个舅舅感情很好,便想依照惯例,封自己的几个舅舅为侯,太后却坚决不同意。

章帝向母亲请求说:“从西汉以来,国舅封侯和皇子封王已经是国家的制度,您自持逊让却让儿子背上亏负舅家的名声。”并早在建朝初期,阴、郭两家的国舅都得以封侯为例子。

马太后耐心解释说:“我并不是想得谦让的美名,让皇上落个刻薄的名声,而是鉴于西汉那些后族几乎没有不因荣宠过盛而导致灭亡的,阴、郭两家乃是先皇的后族,我也不敢比,先帝在封皇子为王时,国土和赋税收入比建武时期减少了一半,我曾问过先帝为何这样做,先帝说:‘我的儿子怎敢和先皇的儿子一样。’此言我一直铭记,然则我的娘家又怎敢和阴、郭这些开国的后族相比。”

这一年大旱,有一名投机官员想趁势讨好皇上和后族,便上奏说天灾乃是因为不封国舅为侯之故。

马太后看后大怒,下诏严词斥责:“你不过讨好我而已,怎敢妄言天灾与不封侯有关。汉成帝时,一日之间封王家五人为侯,当时大风拔树,黄雾四塞,这才是天灾示警,乃是后族过盛,乾纲不振之故,终于导致王莽篡汉之祸,从没听说后族谦逊守礼而导致天灾的。”大臣们见太后执意坚决,便没人再敢做这种投机生意了。

章帝总觉得舅舅不封侯,自己心有愧疚。大臣们碰了钉子不敢说话,便亲自向母后苦苦哀求:“舅舅们年纪都大了,身体又多病。万一有所不讳,生前得不到封典,儿子可要抱憾终生了。”

马太后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实在拗不过儿子,只好同意章帝封自己的兄弟们为侯,常为此郁郁不乐。

临下诏册封的前一天,马太后把自己的兄弟们召进宫,告诫他们切忌权势过大,自蹈覆亡之祸。

马太后的兄弟们体会到太后的良苦用心,第二天接受封爵后,便坚决辞去在朝中的职务,以列侯归第。

后汉选择皇后大多是开国功臣之家,主要是邓、马、窦、梁四家,而邓、梁、窦之族因权势过盛而遭灭门之祸,只有马氏一族谨守礼节,不敢稍有逾越,得以保全。

明德马皇后能深明古今成败大义,她在位期间,始终压制自己娘家的势力,既不是不爱富贵,更不是不愿意娘家与自己同享富贵,而是深知富贵乃祸患之门,稍有闪失便会有不忍言之大祸,真是明理达义。

东汉的思想家王符曾经有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君主娇宠自己喜爱的贵臣和一般人养育婴儿犯同样的过错,人们喂养婴儿总是担心他吃不饱,尽量多给奶水吃。君主娇宠贵臣也总是嫌给予的权力不够大,财物不够多,所以无限制地赏赐财物,增大权柄,而婴儿因吃得过饱经常生病甚至夭折,贵臣也因权势过盛,财物过多而积成罪恶,经常会招来祸患甚至灭亡。比喻浅显通俗,可谓一语中的。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后人到此宜明鉴”。

11.凡事三思而行

【原典】

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张氏注曰】

执一尺之度,而天下之长短尽在是矣。仓卒事物之来,而应之无穷者,揆度有数也。

【王氏点评】

料事于未行之先,应机于仓卒之际,先能料量眼前时务,后有定度所行事体。凡百事务,要先算计,料量已定,然后却行,临时必无差错。

【译释】

在做事之前多一些谋划,这样才能处乱不惊,临危不乱。这就是高明的管理和做事之道。

看高手下棋,绝对是一种享受。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而且为下一步甚至是下几步如何去走都做好了铺垫。这不是随手拈来的棋路,他们在走每一步时都能精确地算计,整个棋路的发展都在他们心中把握着,这样胜算的机会就大得多。

做事如下棋,一个有作为的人做出每一个行动之时都能精准地预测。他们会预测到这个行动将会带来什么后果,以及如何利用这个后果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拥有了这种能力,对你整个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读

多算胜,少算不胜

《孙子》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由此观之,胜负见矣。”这里的“算”是指“算计”,也就是事前有充分的计划。算计多的一方稳操胜券,而算计较少的一方则难免见负。

战术要依情势的变化而定,整个战争的大局,事先必须要有充分的计划,战前的计划多,才会获胜,计划少则不易胜利,这就是计划求胜的道理。

没有把握的战争不可能一直侥幸获胜,终究会碰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当我们有什么行动时,最好还是经过精确的算计后,有制胜的把握再动手,也就是有了比较大的“胜算”再行动。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有资格被尊为“名将”的人,都有个大原则,即不勉强应战,或者发动毫无胜算的战争。如三国时的曹操便是一例。他的作战方式被誉为“军无幸胜”。所谓的“幸胜”,便是侥幸获胜,即依赖敌人的疏忽而获胜。实际上,曹操的制胜手段绝非如此,而是确实掌握相当的胜算,依照作战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稳稳当当地获取胜利。

虽说要经过精确的算计才能胜算,然而管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胜算。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人为的因素,诸如情感因素在内,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胜算,无法确实地掌握。不过,我们可以把握一个原则,即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胜算,才可以行事。

而要做到有把握,就必须知彼知己。话虽然很容易理解,实际做起来却颇难。处于现代社会中的管理者,均应以此话来时时提醒自己,无论做何种事均应做好事前的调查工作,切实客观地认清双方的具体情况,才能获胜。

经营管理有时候还是需要运用“不败”的战术来稳固现况。就像打球一样,即使我方遥遥领先,仍需奋力前进,掌握得分的机会。荀子说:“无急胜而忘败。”即在胜利的时候,别忘了失败的滋味。有的人在胜利的情况下得意忘形,麻痹大意,结果铸成意想不到的过错。须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预先设想万一失败的情况,事先准备好应对之策。拿企业经营来讲,一个企业管理者在从事经营时,必须事先做最坏的打算,拟好对策,务必使损失减至最低限度。如此一来,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致命的伤害,这一点至关重要。就管理者个人来讲,如果有了心理上的准备,情绪上就会放松,遇到问题也会稳稳当当地解决。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拥有思维缜密的习惯,在采取行动之时,把每一步都精确地算计好,至少有七分胜算才可行动做事,这样才能避免在整个大势上出现差错。“一着棋错,满盘皆输”,这句名言管理者不可不记。

12.懂得权变才能解开很多死结

【原典】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张氏注曰】

有正、有变、有权、有经。方其正,有所不能行,则变而归之于正也;方其经,有所不能用,则权而归之于经也。

【王氏点评】

施设赏罚,在一时之权变;辨别善恶,出一时之聪明。有谋智、权变之人,必能体察善恶,辨别是非。从权行政,通机达变,便可解人所结冤仇。

【译释】

管人做事要懂得随机应变,这样才能化解很多难解之事。不能因为手中有了权力或者因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强,就顽固不化、一意孤行,这样是没有出路的。

作为道家先哲,老子在为人处世的屈伸方面有这么一个著名的观点——“曲则全,枉则直”。他认为能够经受得住委屈,才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能够弯曲,才能有一展宏图的机会。

老子的这一观点,正是我们为人处世时须时刻牢记的人生大智慧。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公与压迫,倘若仅凭一时之气奋起反抗,往往解决不了事情,反而会造成更不利的局面。

大丈夫能屈能伸,没有胜算的时候,就不能去硬拼,只能隐忍,隐忍并不可耻,只要在这段时间内积蓄力量,待形势一变,必能稳操胜券。

解读

管人管事要善于“变”

自然万物、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依照自身内在的规律运行。天体有天体的运行轨迹,社会有社会的发展轨迹,生命也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所以,万事万物不变只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什么都在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过有的变化大,表象鲜明,有的变化微妙,表象模糊而已。尊重客观规律,进一步说就是尊重变化。顺其自然,就是顺应变化,应时而变。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无论思想多么局限,但“变”这一客观事实是许多人都意识到并反复论述过的。“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朝代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自然“国无常强,无常弱”,强国和弱国也是“无常”的,在一定条件下,强可以变弱,弱国也可以强盛起来。《孙子兵法》中关于强弱、常势、常形等,也注述得相当精彩,“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乱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金、木、水、火、土五行,春、夏、秋、冬四时,哪有不变之理,连日月星辰都有短长、圆缺,何况其他事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变”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应变”则是管理者能力的表现。现代人们的工作行为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势、心理、关系等。因此,管理者管理下属的工作行为,以及由此调整工作计划、目标和办法都是常见之事。这就需要管理者提高应变能力,做到头脑灵活,及时找对策。

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不断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领导行为的能力,也是确保管理者获得圆满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

如果管理者的思维方法都是沿着既成的模式和程序而进行思维活动,那就等于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抑制了自由创造的生机,使之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这与管理者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是不适应的。因此,要想提高应变能力,我们在改造常规思维(而不是抛弃)的同时,必须学会非常规性思维。

在一般情况下,按规范办事并没有错。但是,当原有的规范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时,仍然图省事,照规范行事,就可能犯大错误,吃大亏。而且,任何规范都是针对一般情况讲的,它不可能包括事物的所有可能性。当出现了特殊情况,需要采取特殊的对策时,就要有冲破规范的勇气。一个称职的管理者,遇事要善于和敢于拿出自己的创见和办法,才能开创新局面。“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具有应变能力的管理者,不例行公事,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能够从表面“平静”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对改革中遇到的新事物、新工作,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分析,勇于开拓,大胆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对已取得的成绩,不满足、不陶醉,能够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不得意忘形,能透过成绩找差距、挖隐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对应变管理运用自如。应变是由人的意识所支配的,因此,应变首先是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即思维性应变。一个人必须思路广阔、头脑灵活、敏捷好动、审时静思,方能在变化中取得主动权。

13.说话到位而无过可以避免灾祸

【原典】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

【张氏注曰】

君子语默以时,出处以道;括囊而不见其美,顺会而不发其机,所以免咎。

【王氏点评】

口招祸之门,舌乃斩身之刀;若能藏舌缄口,必无伤身之祸患。为官长之人,不合说的却说,招惹怪责;合说的不说,挫了机会。慎理而行,必无灾咎。

【译释】

心中有数,闭口不言,凡事能顺长时机,这样可以远怨无咎。

管好自己的口舌就能避灾免祸,儒家智慧提倡“少言”、“慎言”,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很多时候都存在“祸从口出”的情况,因此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场合是很重要的。孔子认为,应该与人交谈沟通的时候却没有这样做,就失去了结交朋友的机会,可能与一个真正有益于自己的朋友失之交臂。还有一个经常犯错误的地方是,说话不看对象,把话对不该说的人说。聪明的人能够看出哪种人才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朋友、真正的英雄,所以,他能做到既不失去结交朋友的机会,也不会对道不同的人浪费言辞,说错话。

解读

多听,多看,少说

有人把语言形容成刀剑一样,因此愈显得慎言的重要。孔子是一个非常慎言的人,他待人诚恳恭谦,看起来好像不善言辞,但在公开场合里,他又非常能言善辩。所以,孔子一直在陈说一个道理:“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人的脸孔上,有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却只有一张嘴巴,这奇妙的组合,蕴含着很深的意义,就是告诫人们要多听,多看,少说。

《伊索寓言》中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还是舌头。”中国还有句谚语:背后骂我的人怕我,当面夸我的人看不起我。因此,人要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管住自己的舌头。

范雎在卫国见到秦王,尽管秦王求教再三,他都沉默不语;诸葛亮在荆州,刘琦也是多次请教,诸葛亮同样再三不肯说。最后到了偏僻的一座阁楼上,去了楼梯,范雎和诸葛亮才分别对秦王和刘琦指示今后方向,所以历史上的“去梯言”,就表示慎言的意思。

东晋时代的王献之,一日偕同两个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去拜访东晋当代名人谢安。徽之、操之两人放言高论,目空四海,只有献之三言两语,不肯多说。三人告辞以后,有人问谢安,王家三兄弟谁优谁劣?谢安淡淡说道:慎言最好!

有些人喜欢信口雌黄,好谈论是非,说三道四,大放厥词,谬发议论,有时候危言耸听、故弄玄虚、轻口薄言、冷语冰人,这种习惯对于人生是有害无益的,必须注重改变。

14.坚守信念才能立功

【原典】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张氏注曰】

橛橛者,有所恃而不可摇;梗梗者,有所立而不可挠。孜孜者,勤之又勤;淑淑者,善之又善。立功莫如有守,保终莫如无过也。

【王氏点评】

君不行仁,当要直言、苦谏;国若昏乱,以道摄正、安民。未行法度,先立纪纲;纪纲既立,法度自行。上能匡君、正国,下能恤军、爱民。心无私徇,事理分明,人若处心公正,能为敢做,便可立功成事。诚意正心,修身之本;克己复礼,养德之先。为官掌法之时,虑国不能治,民不能安;常怀奉政谨慎之心,居安虑危,得宠思辱,便是保终无祸患。

【译释】

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所干扰,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孜孜以求,勤恳敬业,这样才能善始善终。

在开放的社会与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远大而宏伟的目标;但无论你所树立的是怎样的理想,信念坚定、不以物移,应该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如此,才会使自己的理想实现,不会一直遥遥无期。

解读

不管别人怎么说只管专心做自己的事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与人相见,三两句话就说起别人来了,这是很平常的事;而且越是有名的人,甚至越是伟大的人物,毁或誉也就越多。一个真正干事业的人,不应轻易相信别人的议论,不要计较别人的毁誉,而是应该专心干自己的事,踏实走自己的路。同时对于别人,也不应当因个人恩怨进行不切实际的诋毁和赞誉。这既是一种做人的道德原则,也是一种处世的方法和策略。

在这方面,汉末时管宁“志于道”的坚定信念,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生于延熙元年(158年),卒于正始二年(241年)。

管宁家里很穷,而且他十六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可怜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父,可是管宁一文不取,只凭借自己的实际财力安葬了父亲。

管宁好学,结交了几个后来很著名的学友,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都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人在园中锄草,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华歆、管宁他们平日读书养性,就是要摒除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作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看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

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人的生命财产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带就更没法再待下去了。管宁、邴原还有王烈几个人相约,到比较安全的辽东去避难。当时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很有统治能力,而且辽东地理位置偏僻,战乱没有波及,是一个理想的避难地。至于管宁几个人,在中原的名气很大,公孙度是知道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专门腾出驿馆请他们居住。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谈了谈经典学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闭口不谈。拜见过公孙度以后,管宁没有再住驿馆,而是找了一处荒山野谷,自己搭个简易房子、挖个土窑居住。公孙度死后,他儿子公孙康掌了权,野心比他父亲还要大,成天想着海外称王的美事。他想给管宁封个官,让管宁辅佐他,可是慑于管宁的贤名,硬是开不了口。曹操做司空后,下令征辟管宁入朝,公孙康把诏命压下不宣布,管宁当然也不会知道了。中原局势稳定以后,许多流民都返乡了。但管宁依然不动,安居辽东。不久辽东的局势也有了变化,公孙康死后,他弟弟公孙恭继位,这个人身体有病,生性懦弱,没有统治能力,而公孙康的私生儿子公孙渊偏偏是个雄才,不安于下位。管宁看到辽东快要乱了,这才带着家属乘船回中原。公孙恭亲自送他,赠送了许多礼物,管宁先收了,出发时,连同公孙度、公孙康以前的赠物,全部留下来,一介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算起来,他在辽东整整生活了三十七年。

船队在海上航行时,遇到风暴,大部分船都沉没了,管宁坐的这只船也很危险,但是管宁从容不迫,好像没发生事情一样。这时,奇迹发生了,夜幕中突然出现了一点亮光,给船只指引方向,到达了一处荒岛,这才转危为安。当时人们发现,岛上没有居民,也没有点火的痕迹,这光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把它解释为奇迹,并说这是管宁的“积善之应”。管宁的回乡,名义上是奉了魏文帝的征辟诏书,实际上是躲避即将到来的辽东之难。但回到故乡以后,魏文帝就下诏封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推辞,说自己老了,实在没什么才能,要求皇帝放过他。可是皇帝偏偏不肯放过他,魏文帝死后,魏明帝又多次征召他,华歆、王朗、陈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复地推荐管宁,华歆还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让于管宁。管宁呢,则是一律推辞,到死也没有答应出仕。

当然,要求现代人去像管宁那样做,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有些不符合实际。但他那种即使是“务虚”也坚定不移的精神,应值得我们去学习。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无处不在的诱惑常常使我们陷入犹豫和迷失之中,令我们向着目标的努力半途而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淡泊明志,不以物移,确实是成就一番远大事业的保证。

人贵有志。但“志”对于人来说,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符号和标记。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理想和生活目标,就要对它负责;这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在追求事业理想的过程中,坚毅自信、果敢不疑,不随波逐流,不轻信盲从,这些都是必要必需的品质。倘若总在口头上谈理想谈得眉飞色舞,临到阵前却又害怕艰苦,埋怨没有锦衣玉食,那么这种人要么是懦夫,要么是伪君子,不仅不宜与之“论道”,甚至连与之交友都要三思。而对于自身,更要时时自查自省,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毛病,以防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

《素书全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