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里仁第四

世风败坏,责任在谁?责任在“我”

原文

《里仁篇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华杉详解

上一章《八佾》讲礼乐,又讲礼乐之本,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礼乐之本。这一章,就讲仁。

“里”,二十五家为一里,今天很多街道地名还用这个里字,比如北京的曙光西里、珠海的湖湾里。邻里关系,就是这个里。

“里仁为美”,什么样的里弄是最美的呢?有仁厚之风的里弄最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如果选择居所、买房子,不选在风俗仁厚的地方,那就是不智啊!“知”,念智。

仁厚之里,在家庭,夫妻和睦、父子相亲、兄弟相爱。在邻舍,出入相依,患难相助,没有残忍浮薄之人。对来访者,热情招呼,一家有客自远方来,左邻右舍跟着不亦乐乎。

今天中国社会,残忍刻薄的事太多,老人倒地没人扶。佛山那个市场,小孩被车撞了,左邻右舍的人都视而不见。

怎么办?从自己开始办,自己做一个仁厚之人。

有人说,电梯里,陌生老外之间相遇,就点头致意打招呼,很美。中国人,礼仪之邦,却都板着脸不认人,不美。那就自己先做一个仁厚的美人,主动向人致意。碰见老外,都知道人家风俗,都微笑致意。碰到同胞,自己就板起脸,还觉得对方没向自己致意,中国风俗没外国好。如何改善呢?先要求自己,大声打招呼,大声喊:“你好!”对方没有不笑脸回应的。

中国世风败坏,责任在谁?在“我”!每个人都觉得“责任在我”,世风就会日上。

君子不怕吃亏,最怕占人便宜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华杉详解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约”,节约的约,这里是穷困的意思。

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安处在穷困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不要原则,不择手段要改变;也不能长期安处在富贵安乐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要骄奢淫逸。

这就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仁则心安,不仁则不安,仁,是他的本心、本性。智慧的人,知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知道仁义的价值和利益,所以也按仁德的标准来行。

这仁者和智者的区别,就是《中庸》里说的“生知安行”和“学知利行”。仁者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不行仁德,自己不安。智者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因为聪明,知道了仁德的意义、价值和利益,所以能约束要求自己。不管是“生知安行”,还是“学知利行”,只要行了,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我们做事求什么?

求心安。

我喜欢讲一个“吃亏论”——

小人怕吃亏,一旦吃了亏,心不安,痛苦愤懑,恨不得要爆炸,马上要找回来。小人如果占了便宜,他心里美滋滋的舒坦!

君子相反,君子不怕吃亏,最怕占人便宜,一旦觉得自己占了别人便宜,浑身难受,坐立不安,马上要加倍还给别人。而如果吃了亏,则心中安然,因为觉得不小心占别人便宜的风险降低了。为降低占别人便宜的风险,君子会主动先找点亏吃了,垫垫肚子。

这里君子和小人,追求的都是一个事——心安,但获得心安的价值观不一样。

我们为什么老说做人太累,是因为自己有了私心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华杉详解

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欢某人,能真心地厌恶某人。

好恶之心,人人都有。但是自己先有了私心,好恶也不得其正。因为有所谋求,或有所顾虑,喜欢的,不敢表白;厌恶的,假装附和。

我们为什么老说做人太累,是因为自己有了私心,有了谋求顾忌,那就累了。无欲则刚,无求则乐,少一分私心,就多一分自由快乐。王阳明说他的修行法:减一分人欲,便多一分天理。只是减,何等简易洒脱!

对仁德之人来说,喜欢的,就是我要发扬光大的,我必光明正大地喜欢。厌恶的,必是我希望人人厌弃的,我必拿麦克风表达我的厌恶。

所以说仁者必有勇。心中有了仁,有了价值观,就对世界有了要求,有了责任心,有了勇气。

钱穆说,如果人人都能明明白白拿出一颗仁德之心,把自己的好恶直接表达出来,则人道自臻光明,风俗自臻纯美,人群形成一正义快乐的人群,而恶不能留存。

反过来,那不仁之人,心所喜,不能好;心所厌,不能恶。连好恶都不得其正。慢慢地,心退化了,良知退化了,勇气、心气都没有了,觉不出好恶,觉不出是非,于是变得没有人格。

“仁人志士”的原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闹革命,就是立志做个好人,自己不要变坏而已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华杉详解

朱熹注解说,有志于仁,他的心诚在于仁,那就不会去做恶事。

杨氏注解说,有志于仁者,有时候做事过分,不恰当,那是有的,要说恶行,那一定没有。

这里是讲“仁人志士”,仁人志士这个词的原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就是有志于做一个仁者,有仁德,有节操。志,不是立志改变世界,是立志做个好人。

曾经很火的一段北大法律系女生演讲视频,正应了这句话,那姑娘说:“年轻人如何能改变这个国家?我们能有多大力量,能做多大事?但我们至少可以做一点——就是我自己不要变坏!”

那姑娘,就是仁人志士,就是有志于仁者,她毕业了,或许没有成为一个优秀法官,但也不至于有太大恶行。

这句话,孔子是勉励人,要立志做个好人,要有追求,要对自己有要求。

社会需要的,首先不是改变世界的人,而是人人都能立志自己做个好人。

我处理这个事情,如果和圣人一样,那我就是圣人了!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华杉详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说,富贵是人人所想要的,但如果不是正道得来,那我不要。

这不一定是捡来、偷来、骗来、抢来,而是说那不是我该得的,它自己来了,那我“不处也”,“处”,安住的意思,我不要,因为不能安处这富贵。

比如是人家给的,但我觉得我不该得,是不是他搞错了呢?心中不安,不能安处。

这就像前面说的“吃亏论”,不怕吃了别人的亏,就怕不小心让别人吃了自己亏。不怕没得到该得的,就怕拿了不该拿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反过来,贫贱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人人都想摆脱贫贱,但如果以不义之道脱贫,那我还是不要脱贫吧!

总之是安贫乐道,审富贵而安贫贱。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如果违背了仁,“恶乎成名”?那怎么能被称为君子啊?

“终食之间”,一顿饭工夫。“造次”,匆忙。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工夫是违背了仁的,匆忙急遽之时仍是仁,颠沛流离之时仍是仁。从富贵、贫贱的取舍之间,以至于穿衣吃饭之常、匆忙急遽之时,颠沛流离之中,也不会“去仁”,不会放弃仁。

我们有时候会说:“喂!我跟你说!我不管了哈!”这时候是啥?不管啥?事实上就是准备“去仁”了,不管什么仁不仁了。给自己壮胆,准备干坏事,伤害他人。

所以孔子用了“去仁”两个字,深可玩味。不是要你“取仁”,而是叫你不要“去仁”。因为仁本来就在你身上。

你自己愿意怎么要求自己,你自己想明白,别去要求别人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

“好仁者,无以尚之。”喜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没有了。他真知道仁德之美好,天下之物无以加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厌恶不仁德的人,必能绝去不仁之事。因为有一点不仁在他身上,他就浑身难受,自己受不了,必欲去之,才能心安。

所以仁德是一种好恶,如王阳明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到美女,自然就喜欢,至少也多看两眼。闻到臭狗屎,马上掩鼻而过。成为好恶,就能成为生理反射。

当然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好色这一点,每个人都一致,但在好德上,喜好的人就不多了。

王阳明又说了,一样的,人们都是像好色一样好德的,每个人都有良知。比如一个贼,被抓住了,你骂他是贼,他却不会爱听,不会觉得很自豪,他不愿意被骂作贼,这就是良知未泯,他也是好德的。

就像我们去看电影,每一个观众都是站在好人一方的,没谁看电影希望大结局是坏人获胜的吧?所以每个人都有正义之心。

那为什么仁德之人那么少呢?是因为私欲所蔽,做不到。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又说了,做不到?那有人肯花工夫用一天的时间来行仁德吗?你下功夫试试看,我没见过说下功夫去做,还力有不足做不到的。

善恶是全世界哲学家永恒的话题。这里插播一下荣格的观点。

荣格还在少年时代,就怀疑伊甸园的故事,那个蛇的问题,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引诱,犯下了原罪。荣格说,那上帝不知道蛇吗?上帝不知道蛇会引诱他吗?上帝既然是创始者,安排一切,显然那蛇的存在,和蛇要干什么,都是上帝安排的!上帝就是要人行恶!上帝是赞成恶的!

荣格很激动,他认为他真正懂得了上帝,可以和上帝单独对话了。

这有点像《浮士德》,上帝同意魔鬼来和浮士德交易,歌德说上帝让魔鬼来搅和搅和,让人精神精神,恶的引诱刺激,也成为一种体验、一种训练、一种修行。

荣格到了晚年,八十多岁了,他又讨论到善恶的问题。他说:“伦理的标准存在一种简单的看法,即善具有一种绝对命令的力量,而所谓恶则可以坚决地加以避免。善恶首先是一种判断,但所有人的判断都难免有谬误,因此我们无法相信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我们仍然需要随时做出伦理上的决定。

“道德信条总是假装精确地知道何为善何为恶的样子,但我们一旦知道这种基础是何等不确定,伦理上的决定,就变成一种主观、创造性的行为了。

“所以个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亦即需要最大限度地懂得他自己的完整性,他必须无情地知道自己能为善到什么程度,又能做些什么恶,并且小心地加以提防。这二者都是他天性中的成分,而且这二者都肯定能在他身上显露出来,要是他想——像他所应该的那样——不自欺欺人或异想天开地生活的话。”

荣格能有这些看法,一方面他自己的私德不算太“好”,他放纵了自己的欲。另一方面,他是精神病医生,见到了太多病人,都是被善恶标准的压力逼疯的。而治疗首先就是要接受自己,接受了,病就好了。

荣格的观点是,降低一下道德标准,更“人性化”一点。

善恶是一种标准,是一种好恶,也是认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又能接受自己。

今天我们的社会好用道德的标准来攻击他人,这是最大的恶!你自己愿意怎么要求自己,自己想明白,别去要求别人。

从一个人犯的错,可以看出他是什么人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华杉详解

孔子说,人犯的错误,各有各的不同种类。看他犯什么样的错,就知道他心目中仁的分数了。这里的“党”,是种类。

为什么要观过呢,因为做好事是功德,人人都想做。而做坏事,犯错误,人人都想避免。这个大家都懂的,都一样。那么一个人在哪些方面,到什么程度,会向私欲投降,犯下过错,就可以看出他心目中仁义的价值分量了。

这和前面的“去仁论”是一件事,在什么情况,到什么程度会“去仁”,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底线。看一个人的过错,可以知道他的底线在哪。

不过呢,读书是切己体察,我们还是别急着去看别人犯什么错,评判他是什么人。先捋一捋自己犯的错,想想自己是什么人。

不知道,本来就是人生的意义和游戏的乐趣,都知道了,真就可以结束了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华杉详解

这是《论语》中的千古名句之一了。

“道”,是事物当然之理,人生之大道。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道。追求什么道呢,宋儒张载有一句话,概括了儒家追求的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是为往圣继绝学;把尧、舜、文王、武王、周公之道,发扬光大,这是为万世开太平。正如他所说:“虽百世可知也。”再过一百代人,也不过如此。

但是,他没有机会啊!颠沛流离十几年,没能施展他的抱负。

他羡慕管仲,因为管仲得了机会辅佐齐桓公。他也赞赏管仲,因为管仲成就了民富国强的霸业。但他也说“管仲之器小哉”,说管仲器局不够,因为人亡政息,得三十年富强而已,没有为万世开太平。

那孔子自己的器局够不够呢?他的“道”能不能为万世开太平呢?他没试过,他自己也不知道啊!

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无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说不定哪天就死了!那我到死也不知道!

如果今天早上让我知道了,让我晚上就死,我也认了!

我们需要攀比的不是财富,而是自身的进步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有志之士,既然有心追求道,而又以自己衣食之奉不如他人为耻的,那就没必要跟他谈论道了。

有志于道是什么呢,就是有自己的追求,有使命感,知道自己是干吗的,踏踏实实干自己的事儿,不和别人攀比。

攀比财富是这世上最可怜之事,我将之命名为“乞丐心态”。为什么叫乞丐心态呢,就是那个著名的故事,乞丐不会和百万富翁攀比,他只跟旁边那个乞丐攀比。所以当我们攀比,我们都是先排除一大堆人自己比不了,没资格比,然后自己选择一个攀比对象,咬着劲儿比。那不可怜吗?

有人拿攀比当动力,那是因为他没找到更大的动力。这动力就是使命感。

什么叫有志之士,有志之士就是有使命感,知道自己要干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有贡献的人,我聚焦于我的使命和责任,内心坚定,生知安行,与天地对话,在历史中找自己的位置,眼睛盯着自己身后的未来,要死而不亡,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继续影响和贡献。

这样的人,眼里哪看得见隔壁张老三买了什么车呢?如果他来跟我谈论隔壁张老三的新车,我还跟他论什么道呢?

君子心中只有义,没有羡慕嫉妒恨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华杉详解

“适”,念敌,敌视。“莫”,同慕,羡慕。

君子对天下之事,没有什么存心敌视的,也没有什么倾心羡慕的,只以义为标准。

这是接上文,耻于恶衣恶食,就是羡慕别人比自己有钱。君子不羡慕别人什么,更不会嫉恨。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和义理的标准,坦荡光明,平和安心。

这里说明一下,这一句我的理解,和朱熹不一样。朱熹注,“适”,是《春秋》中“吾谁适从”的“适”。“莫”,是不肯。“比”,是从。

他就解到这儿,如果我们把他的解翻成白话文,就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非要怎样干,也不会非不肯怎样干,一切以义为标准。”

朱熹接着记录了谢氏的一段注解和评论:

“适”,是可。“莫”,是不可。无可无不可,没有道理规矩,那不是猖狂恣意吗?这是佛家的所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之说,儒家圣人怎么能这样呢?不一样!圣人之学,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

谢氏提出了问题,又强行把圈画圆了。但读起来怎么也不太顺溜,不太让人服气。

清儒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重新训诂,解读了这一句:“适”(繁体写作“適”),就是敌,仇敌的意思。“莫”,是羡慕。无敌无慕,“义之与比,是言好恶得其正也”。不敌视谁,也不羡慕谁,一切以义为标准,所以情绪好恶,都得其正。

拿贫富来说,我既不羡慕别人富,也不仇富,只以义为标准。

得其正,致中和,就是中庸之道。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或敌视别人,加起来就是羡慕嫉妒恨,这是最糟糕的情绪好恶。企业经营也是一样,要盯着消费者,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这是义。不要老盯着所谓竞争对手,要超过谁——这是羡慕,要打败谁——这是仇视,这都是心不正。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趋利与避害,君子任何事先避害,小人则见利亡命,甚至没什么利他也要亡命,没有避害的意识。如《中庸》所言,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忌惮也!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华杉详解

“怀”,是思念,念念不忘,随时高度关注。

“君子怀德”,君子念念不忘都是德,关注自己,管住自己,做事尽量不要有私心,处理事情要合情、合义、合理,唯恐自己处理得不对,成为不肖之人。

“小人怀土”,“土”,是所居处之安。小人溺于安逸。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方便,就怎么来,其他的都不管。

简单地说,君子自律,小人任性。

“君子怀刑”,“刑”,是法度。君子念念不忘国家的法度,唯恐自己犯法而成为有罪之人。

“小人怀惠”,“怀惠”,就是贪利。小人念念不忘都是利,所以脑子里就装不下法度,啥都不管了。为什么我们说有的人法律观念淡漠,因为他利欲观太强了,把脑子都胀满了,就没地方留给法律了。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只是道德标准和人生追求,也是不同的思维方式,趋利与避害,君子任何事先考虑避害,小人则见小利亡命,甚至没什么利他也要亡命,没有避害的意识。比如前段时间新闻中有个肇事者,交警不让他左转,他却要强闯,以至于把交警拖行致死,闯下弥天大祸。这就是小人不可思议的思维方式。

如《中庸》所言,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忌惮也!

什么都照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干,那怨恨你的人就多了

取利是为自身谋,招怨太多则适得其反,身家性命皆不得保。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华杉详解

“放”,是依照,一切依照自己的利益来行事,那就会招致怨恨。

张居正讲解说,人能好义,则处事公平,人皆悦服。如果利心太重,什么都照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干,利归了你,害就归了别人,那怨恨你的人就多了。你放利而行,本来是为自己谋身谋利,但至于多怨,又岂是保身全家之道呢?

礼的根本精神是让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华杉详解

朱熹注:“让者,礼之实也。”

谦让,是礼的实际态度和行为表现。人都想自己得好处,对自己所得不满意,就要争,一争,就血气翻涌,头破血流。所以制定礼,就是制定各人本分规矩,谁该处什么位置,该得什么待遇,谁先谁后,谁听谁的,都给你安排好。有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就谁也别争。

这个,到加拿大看交通规则,是最生动的教育。各种路口,各种情况,谁让谁,谁先走,都有非常细致的规定。比如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四面来的车,都必须先完全停下,相互看看,然后谁先到,谁先走,这就不会抢道。比如过转盘路,那转盘里如果有车正在转,你就必须停下,不能进去,等他转出去了,你才能进去,这就不会有去不同方向的车在转盘路里“拧麻花”。种种细致如麻的规定,覆盖所有情况,看了这交通规则,你觉得这路上要想出个交通事故,真的是很不容易!

“礼”,就是社会的交通规则。这规则的核心,就是秩序、次序,何种身份,或何种情况下,谁让谁。

规则不能覆盖所有的情况,所以每个人必须有让的精神,就是儒家的“温良恭俭让”。

有一个社会学理论,叫“不公平幻觉”。每个人都有“不公平幻觉”。比如公司奖金分配,拿得少的,当然觉得不公平,拿得多的就觉得公平吗?不,他很可能觉得,比起自己的贡献来,分配差距还不够大。

不公平幻觉,对公司不满的,或愤而离职。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政治不满的,就要上街游行了。

所以要有让的精神,如果两个人的利益分配,你让了他,你认了,让了。同时你认为他应该感激你,对吧?

不对,根据不公平幻觉理论,其实他也认为是他让了你,觉得你应该感激他。

当你们知道了对方的态度,不由得莫名惊诧——什么?!我的天哪!

懂得了不公平幻觉理论,你别急着下结论“他怎么这样”,要真心认识到你认为是你在让他,这可能是你的幻觉,至少有幻觉成分,你们俩都有幻觉成分。

你俩到底是谁让了谁?没有答案,每个人,你们俩,和旁观者,都各有各的答案,你的朋友,答案和你相近;他的朋友,答案和他相近。此处推荐看黑泽明电影《罗生门》。

懂得了不公平幻觉理论,就懂得了礼让的精神。你让就让了,找和平,别找公平。巴勒斯坦问题为什么世世代代解决不了?因为双方都不相让,都在找自己心目中的公平,不找和平,不妥协。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何有”,是有什么困难呢?

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吗?如果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都不相让,那礼的虚文又有什么意义。

“让”,是相互的,所谓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上下相敬,温良恭俭让,一国和谐。

实胜于名为善,名胜于实为耻

君子最怕自己名不副实,始终警醒关注的,是自己的名气不要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才能。小人没有真才实学,拼命炒作自己贴现利益。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华杉详解

朱熹注:“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

君子不担心自己没职位,担心的是自己凭什么在这职位上。君子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担心的是,自己有什么才德值得让人知道。

程颐注:“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君子追求的,都是自己做到,不怪别人。

这还是强调儒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管出现任何问题,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你管不了别人,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除了自欺欺人,没任何积极意义。

《论语正义》说,君子能成为可贵之人,但不能让别人以我为贵;能做值得信赖的人,但没法让别人一定信赖自己;能做可用之才,但没法让别人一定重用自己。所以君子耻于自己没修为,不耻于被诬蔑;耻于自己没本事,不耻于没机会施展;君子不为虚名所诱,也不怕人诽谤。君子率道而行,端正自己,不为外物倾侧。

所以也有“君子不辩污”之说。我们若被人误解、诬蔑、诽谤,难免愤然反击。君子则根本不在乎。为什么不在乎,因为不关注。若是关注,也是关注自己。你诬蔑诽谤我,必没人相信,你自己打自己脸而已。若别人居然相信,则必是我自己有问题,我得赶紧检讨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哪有工夫搭理你呢?

《庄子》里有一句话,也可做注脚,叫“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就是说你要做好事,不要做那些为了让别人说你好而做的事。人们往往追求自贤之行太多,开会就讨论“我们做点什么事能提升我们公司形象”,这就是自贤之行,是岳不群的思维方式,属于伪君子。开会讨论“我们还能为顾客、为社会创造多少附加价值”,这是行贤,是真君子。后一条做了,前一条自然有了。没有后一条,成天研究前一条,没有效果就算了,惹一身骚更不值。

学习难在一以贯之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华杉详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参”,是曾子的名字。孔子对他说:曾参啊,我的道,就是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唯”,唯唯诺诺的唯。意思就是“是啊”。曾子说:“是啊!是啊!”

这一以贯之,是儒家的一贯思想。“贯”,三层含义:

一是贯穿、贯通,一个思想,贯穿所有的思想,融会贯通,所有的道理,都是一个道理。

二是贯彻,把一个东西贯彻到底,不要东想西想。孔子跟子贡也说过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所以懂得多么?

子贡曰:“然,非与?”是啊!不是吗?!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当然不是!我是一以贯之!不要今天学这,明天学那,要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一以贯之,按一个道理去做。

贯,还有第三层含义,一以贯之,就是一贯之,一贯如此,专注坚持。不管世事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别人怎样,不管多少诱惑,我的原则,一贯如此。就像孔子说的,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君子就见用于世,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我不投机、不参与,我闭嘴,明哲保身,但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总结就是,融会贯通,贯彻到底,一贯坚持。

学习不难,难在一以贯之。因为真正学到,学通了,不容易;学到了还能做到,照那样去贯彻,不容易;做到了,还能坚持不变,不受外部环境诱惑影响,那更不容易。

“子出”,孔子说完,出去了。

门人问曰:“何谓也?”同学们问曾子:“老师刚才说的啥意思?一以贯之啥呀?”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的道,就是忠恕之道而已。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

万事都忠于自己,再将心比心,用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我想要的,努力帮助别人也得到。我不想要的,不把它加之于别人。

原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华杉详解

曾子一句话就总结了孔子之道,就是忠恕而已。这忠恕之道,就是儒家之道了。

“忠”,是中心,忠于谁呢?首先是忠于自己,中自己的心。“恕”,是如心,别人的心,就如同我的心。忠恕之道,简单地说就是将心比心,以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忠”是积极的一面,我想要的,也努力帮助别人得到。因为他的心和我一样。都是人,我想要的,他也想要。

“恕”是消极的一面,我不想要的,也别让它落在别人头上。因为他的心和我一样,都是人,我不想要的,他也不想要。

孔子解释“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想有所作为,也让别人有所作为;你想发达,也让别人发达。这就是忠。

所以儒家讲忠不是单方面的臣忠君、下忠上。儒家思想对任何人,都是要他要求自己。

孔子解释“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意落到自己头上的事,不要加之于别人。

张居正注解说,一个人的心,就是千万人的心。我心里想要的,也就是人心都想要的。如果真实无妄地尽自己的心,念念都出于忠心,便能推己及人,事事都符合恕道。可见千万人的心与我自己的心都相通。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就是问自己的心,将心比心罢了。

安心做事,接受结果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华杉详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一般人都不爱听,或胡乱点头:“嗯!嗯!”却不往心里去体会。因为人人都想要利呀!你说要利就是小人,要义才是君子,那我就只能是小人了。这义利之辨,若是被解成君子就不要利,只要义,那便成了伪君子。

“喻”,是知晓、明白。喻于义,就是把义不义弄明白;喻于利,就是把有没有利弄明白。君子喻于义,君子做事,必辨其是非,合于义就做,不合于义就不做。有义有利,则取。不义之财,不取。

小人喻于利,小人做事,只计较利,对自己有利就做,别说对别人义不义,对自己的后果都顾不上,所谓小人无忌惮也,见小利而亡命也!

君子喻于义,就不会为利所迷惑,也不会迷失方向,专注坚持于自己的使命。

小人喻于利,就像猴子掰苞米,今天干这,明天干那,每天都在找机会。

因为孔子、孟子都老把义和利放在一起说,给人感觉形成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人们就不太好接受。回顾历史,多少大恶人,也荣华富贵,还得以善终,人们心里,就难免觉得还是利重要。

义和利没有必然联系。利,是你自己的本事和机缘,义,是价值观的选择和做事的态度、原则。

君子喻于义而不喻于利的价值在哪里呢?或者说,义的“利”在哪里呢?

在于心安。

喻于利,不等于你就能得利,反而是患得患失,诚惶诚恐,心不安,各种纠结,各种焦虑,各种废动作、乱动作,最后一无所获,悔之不及。

喻于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专注坚持于自己的使命,能抓住机会,能拒绝诱惑,生知安行,不疾而速,静候佳音。

有人又要问了,静候佳音,这样行吗?如果坚持了一辈子,也没佳音,没有成功呢?

那就接受结果。

人们总是对结果不接受,总是想改变结果。但为改变结果做出的各种折腾,往往并不能改变结果,而是越陷越深,越挣扎离目标越远。

君子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是安心做自己的事罢了。

安心做事,接受结果,这是君子喻于义,对自己心理健康的最大价值。

你是缺钱还是缺德?是见贤思齐,还是见钱思齐?

一般说来,见贤思齐,每个人都大概晓得。见不贤而省察自己,就很少有人有这意识。而这后一条,比前一条有价值得多!这样你既能宽容他人,又能检讨自己,天地完全不一样。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华杉详解

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赶紧对照检查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这是儒家的“学习学”,自修心法,无论看什么,都对照自己看。看书,是切己体察,对照自己看;看别人,也是切己体察,他好的地方,我能不能学,他不好的地方,我有没有,如有,能不能改。

张居正讲解说,人之自修,磨砺之功,尽在自己身上;而观察别人,正可帮助自己。看见有德的贤人,我就想:“善本吾性,事在人为,他有这等贤德,我怎么不能呢?”于是勉力奋发,一定要和他一样才罢。看见无德不贤的人,心里就厌恶他。但如果只是厌恶,甚至轻蔑、讥讽、痛骂,那只是又害了自己的德性而已,要自家省察说:“自知甚难,他这么缺德还不自知,干出这样的事。他这毛病,莫不会我也有吧?”发现有——其实多半都有——马上就改。

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则每个人,无论贤愚,都是你的学习对象,那进步还不快吗?

一般来说,见贤思齐,每个人都大概晓得。见不贤而省察自己,就很少有人有这意识。而这后一条,比前一条有价值得多!这样你既能宽容他人,又能检讨自己,天地完全不一样。

我们往往都觉得自己缺钱,别人缺德,所以不注意见贤思齐,成天琢磨的都是见钱思齐。其实我们自己就缺德,最缺的就是德,每个人都缺德,缺德比缺钱缺得厉害。

觉得自己缺钱,就小人喻于利,不择手段追求钱;觉得自己缺德,就君子喻于义,时时刻刻追求德。不要把缺德当骂人话,认识到自己缺德,着急自己怎么这么缺德,进步就快了。

孔子讲孝敬父母的四个要点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华杉详解

这是孔子讲孝敬父母的四个要点。

第一条,“事父母几谏”。“几”,念平声,轻微、婉转的意思。侍奉父母,看见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轻微婉转地谏劝。“见志不从”,如果他们不听我的,不听就算了,“又敬不违”,还是恭恭敬敬,不触犯他们。“劳而不怨”,虽然忧愁,但是不怨恨。这条针对性很强,因为人们很容易因为跟父母的意见冲突,就心生怨恨。

第二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不要出远门,如果需要出,必须让父母明确知道你在哪儿,说去深圳,就不要跑去北京;说去北京,就不要其实在上海。总之要父母随时能找到你,有需要时你能赶回来。现代社会通信手段先进,不管去哪,每天跟父母通电话,就不会出现父母去世了都不知道的悲剧。

张居正还补充讲一点:“古之孝子,不登高,不临深,出必告,反必面。”

先说这“出必告,反必面”。出门时一定跟父母说一声,我去哪里哪里,去哪个同学家玩,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回来时则马上去父母房间报个到——我回来啦!我也是这么要求我孩子的。孔子讲孝,首先不是你能为父母做什么贡献,而是你不要让父母替你操心。

再说这“不登高,不临深”。就是不会去登珠穆朗玛峰,也不会跑到万丈深渊边上站着。总之不去做有生命危险的极限或探险运动。那运动有危险,再怎么好玩儿,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丢下父母怎么办?不去。

第三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个在第一章讲过了,不重复。

第四条,“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也因为父母的衰老而恐惧,来日无多,随时就可能子欲孝而亲不在,能不惧吗?

这个问题可以问问自己,说不清父母多少岁,说不准儿子是在上几年级,这样的“成功人士”今天不少呢!

“实在”,是人的最大价值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华杉详解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躬”,是躬行。“逮”,是及。古人不轻易说话,因为怕说出来了,又没做到,那是很可耻的事呀!

我们这方面习惯不好,经常说一些自己都不当真的客套话、场面话、空话、糊弄话、和稀泥话,大家习惯了,对方也不当真。不过,如果你能自己改一改,自己把自己的话当真,就能体会到别人把你的话当真的效果。

“以约失之者鲜矣。”“约”,是约束。约束自己,收敛,不要放纵。节制欲望是约,遵规守矩是约,谨言慎行是约,信守承诺是约。

能小心谨慎约束自己而出差失的人是很少的。

不能约束自己,就容易出差错,容易闯大祸。喝酒注意约束一下自己,就不会喝伤了身体甚至喝死了人。工作也要注意约束一下自己,就不会过劳死。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nè),是迟钝的意思。说话很容易,所以要迟钝。身体力行很难,所以要敏捷。问题总是出在说到了,事情没做到。话一个不注意就说得过了头,做呢,使劲注意,拼命努力,还是做得不够。

知道这一点,话就不要说得太满,而行动要努力,要敏捷。言能顾行,行能顾言,就是实实在在的君子。

做个实在人,“实在”,是人的最大价值。做人不实在,就没价值。人人说你实在!就是最有价值的评价了。

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华杉详解

“德不孤,必有邻。”有德之人,必不会孤单,一定有人来亲近他。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都在寻找同类。你若是有德之人,自然就有有德之人向你靠拢,你会发现满世界都是好人,好人多得不得了。

反过来,你若发现满世界都是坏人,这世界已经没好人,糟糕!原因只有一个——你自己是坏人。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言偃,孔门十哲之一。

“数”,是烦琐,啰啰唆唆,黏黏糊糊,贴着人家,逼促对方。

侍奉君王,你如果太烦琐,逼促他,就会自取其辱。对待朋友,你如果太烦琐,逼促他,就反而会被疏远。

靠近他人,要有一定距离,逼得太紧,适得其反。

胡寅注解说:向君王进谏,他不听,就应该自己走开;引导朋友向善,他不听,就应该停止。如果烦琐啰唆逼促对方,则言者轻,听者厌。那是求荣反而受羞辱,求亲反而被疏远,没理由这样啊。

范宁注解说,君臣也好,朋友也好,也是以义相和,不相和,就不要和了。

我们对朋友,对老板,对客户,都是一个道理,别黏黏糊糊往人家身上贴。你觉得我有价值,我就把价值发挥出来给你。你觉得我没价值,我转身就走,不烦你。这是自重,也才让人尊重。

《华杉讲透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