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jīn帻zé

释义

指古代男子戴的头巾。

名家解读

“綦(qí)巾”这个词指的也是巾帻。在书写“巾帻”一词时,“巾”不要写成“衣襟”的“襟”,或者写成“衿”,这都是不对的。要注意“巾帻”是戴在头上的,不是光指一块布,还有“帽子”这样一层意思在里面。(张一清)

辨析

“巾”的甲骨文字形,像是用带子系吊的一块下垂的布,其本义是用布帛制作的系佩饰物。“帻”是形声字,从巾,责声,本义是“头巾”。“帻”读作zé,不要读成zè或zì。

你知道吗?

在我国浙江省临海市市区东南隅有一座“巾子山”,这座山高百余米,两峰耸立,中垂凹谷,整座山的形状宛如古代士人的头巾。相传皇华真人在这里炼丹、修道,在他得道升天时,不小心坠下巾帻而化成了这座山。于是,这座山就叫“巾子山”。山中有一方石壁,上面刻有三个遒劲的草书字“遗巾处”。

字里字外

在我国古代,头巾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对于劳动人民而言,在夏季佩戴头巾,是为了在地里劳作时免受炎热太阳光的炙烤,而在冬季佩戴头巾可以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此外,我国古人蓄发,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有所损毁则是对父母的不孝。所以,古人不论男女都要蓄发,作为上古五刑之一的“髡刑”就是将有罪之人的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所以,从束发的作用来讲,头巾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西汉之前,束发裹额而成的具有帽子形状的头巾只为平民所用,所以有“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的说法。有一个词语叫“黔首”,是我国秦朝时对百姓的称呼,它的由来也与“头巾”相关。黔的本义是“黑色”,由于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认为秦是水德,所以崇尚黑色,以黑色为尊贵的颜色。在秦朝,人们的衣饰皆崇尚黑色,平民用黑巾裹头。后来,“黔首”就成了百姓的代称。

中国古代朝代众多,巾帻的种类也有很多。例如,西晋末年有一种佩戴时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它的前面呈半圆形平顶,后面升起呈斜坡形尖突,这叫作平巾帻。软翅纱巾是唐代帝王使用的一种便帽,外形与乌纱帽相似,巾后垂有软脚,左右缀巾一对。东坡巾是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的一种硬裹巾,相传是宋代苏东坡所戴。

例句

干(gàn)戴上巾帻,潜步出帐。

罗贯中《三国演义》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