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zhāo齑jī暮mù盐yán

释义

形容生活贫苦。

名家解读

“齑”是指腌菜,早上吃腌菜拌饭,晚饭就蘸点盐,形容生活非常穷苦。“朝齑暮盐”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名作《送穷文》,原文写道:“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与“朝齑暮盐”类似的还有一个成语,就是“划粥断齑”,说的是北宋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郦波)

辨析

“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所以后来引申为“细碎”的意思。“齑”音jī,注意不要读成qí。

你知道吗?

齑大约在先秦时期出现。北魏《齐民要术》中,记录着一种叫八和齑的菜,是将大蒜、生姜、橘皮、白梅、粳米饭等食材在臼中捣碎后加醋搅拌做成的。唐宋以后,齑大体没什么变化,但偶尔会有人用齑做汤,叫作汤齑。

字里字外

宋代名相范仲淹幼时丧父,母亲被迫改嫁,少年时期继父家境贫寒,生活异常清苦。但他非常有志气,曾经为了读书学习而“划粥断齑”。

根据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记载,范仲淹少年时在醴泉寺读书,开始时每天都自带米粮,交给寺院的厨房帮忙做熟,然后每当寺院钟声响起,就与和尚们一起吃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都在专心苦读,经常听不到寺里的钟声,忘了吃饭休息。负责做饭的和尚看他辛苦,主动把饭送给他吃,可是这又让范仲淹过意不去。因此,他自备了小锅,自己做饭。

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天晚上都会边读书边煮米粥。等粥熬好了,通常也到了午夜,他便和衣休息。第二天一大早爬起来,锅里的米粥都已经凉透,凝固成了圆圆的一坨。他便用小刀把凝固的粥块分成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权当一天的食物。白天他去读书时,会顺便拔几样野菜带回来。吃饭时,他会把野菜切成细末,加一点食盐搅拌好,拿来就饭吃。这就是“划粥断齑”。这样做,既简单,又省时、省力、省钱。范仲淹就这样在艰苦的条件下,发愤图强,励志精进,在醴泉寺读了三年书。

后来,范仲淹在北宋政坛和文坛上都大放异彩,终成一代伟人。而他“划粥断齑”的往事也因此流传千古,为后世所传颂。

例句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去了农村工作,那时候朝齑暮盐,日子过得确实艰苦。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