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状态

释义

箪,是指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箪食瓢饮”意思是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旧指安贫乐道,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也指生活贫苦。

辨析

“食”字有两个读音sì和shí,读sì时的意思是喂养,提供食物;读shí时的意思是吃,食用,或指名词食物。“箪食瓢饮”中“食”的意思是吃,而不是喂,因此读作shí,而不读作sì。

起源与演变

“箪”,从竹,单声。《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笥(sì)也”,本义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箪食瓢饮”一词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说颜回每天有一口饭吃,有一点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世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安贫乐道,泰然处之,依然能保持自己好学的乐趣,真是贤德呀。从此“箪食瓢饮”用来形容安贫乐道的生活。

例句

而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巷。

班固《汉书·货殖传》

字里字外

人都说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孔子最中意的便是颜回。

颜回,字子渊,十四岁便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跟随。在孔门众多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夸奖他“好学”,而且还称他为“仁人”。

颜回是个智者,天性豁达,丝毫不在意名利二字,安于清贫,追求平淡真实的生活,享受问道的快乐。孔子也赞叹他“贤哉,回也”。

他为人谦逊,对孔子异常尊敬。在孔子四处游说,四处碰壁,被广受质疑之时,他也依旧坚信孔子的理想与智慧,与之共同进退。

他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具备君子四德,因此被后世尊为“复圣”。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人之首。

他勤勉好学,二十九岁时头发就已花白,为整理《易经》,呕心沥血,过劳而亡,比孔子还要先死去。当时,孔子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就更加亲近我,之后再没有发现如同颜回一样好学的人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