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覆盖:互联网这样成为新土壤

很多年前,卡尔维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开始但没有结束的故事构成的世界里。”他因此写了《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好像看到了40年后开始的漫漫旅程。

2012年,段永朝和姜奇平在对话集《新物种起源》中提出,“机器丰富人的机能,商业法则证明人的天性,数学公式增添人的胆识,新的物种已然诞生”。五年过去了,互联网再也不需要证明,互联网新物种则是对互联网作为新土壤的物种推演。京东从2010年资金链被质疑到2017年6月市值突破600亿美元,滴滴从2014年随时摇摇欲坠到2017年6月出行平台估值500亿美元。越来越快的认知升级加速了新的商业想象,舒适区不断被突破。德里达的《分歧与重复》中提到:“差异与分歧如狂风暴雨,它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那种人们用以整合的同质性。”幸或不幸,互联网成为新土壤,我们赶上了新物种大爆炸。

社交网络与短视频、直播重新定义流量,也重新定义意义。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数据重新定义增长,也重新定义品类。

新物种就是以互联网连接单元为基因、算法体系为骨干、数据为细胞、场景为动力的新意义形态。本书正是从商业物种的重新定义出发,希望给出的商业方法关键词能够帮助有志于成为新物种的创变者无畏出发。

│新智人是最重要的新物种形态

这种统一性在商业思想家吴伯凡看来,是ABC——AI、Big Data、Cloud,如果加上一个D——Design,那么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设计力共同赋能新场景日新月异。

一般认为,技术迭代推动这一轮生活方式变革,进而促成了商业底层结构的重组。另一种观点是,技术深入渗透连接的自然人正日益呈现新的心智模型与行为模式。人的进化抑或变异才是商业活动的最大变量。在互联网移民与万物互联的原住民之间,隔着1000个iPad或iPhone使用者。人的屏化和触摸化让购物更聪明,也让资讯信息流成为最重要的时间指标,内容分发之于搜索引擎是百度的情非得已,也是人性使然。算法驱动之于资讯编辑是今日头条的顺势而为,更是技术意志。

从人的角度关注新物种,沿袭赫拉利的智人表述,只有定义新智人是最重要的新物种形态,我们才能管窥新物种大爆炸的商业逻辑和未来走向。新智人首先是技术赋能并加持的自然人,当然还包括生物机器人和机器人。这一轮新物种大爆炸的标志恰恰是以数据为能源,技术连接体系为社会基础设施,人机交互为场景驱动力的新智人养成。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认知

新物种正在遇上一面墙,这面墙是固有认知,如同区块链技术遇到的央行金本位体系,关于信任,是温度和情感,还是数字和去中介?这面墙是既得利益、加盟体系,还希望在层层加价中苟延残喘,低估了信息的对称速度,也低估了互联网扁平化的能力。这面墙是组织惯性、按部就班,研发、生产、渠道、销售,不习惯柔性化,不习惯以用户为中心。这面墙是战略的懒惰,贪恋爆品,不习惯勤奋,不习惯迭代,不习惯变换姿势。

越过山丘,翻越新物种遇上的墙,亚马逊会超越B2C电商,成为人工智能开放引擎网络;特斯拉会超越电动汽车,占据新能源品类;美团点评会超越O2O,为本地商业赋能;摩拜会超越共享单车,互联网金融与物联网基础设施双星闪耀;Airbnb会超越短租解决方案,借由生活方式输出共享型社交网络;韩都衣舍会超越时尚云,让小组制和供应链自由产生化学反应。只有想象能够突破新物种遇上的墙,唯有创意可以打开新物种时代。

商业模式的升级是什么?认知升级。

消费升级的实质是什么?审美升级。

│液态组织改变我们看待资源和处置资源的能力

不再是根系连接,而是漂泊感和群体性孤独的去中心化。过往,我们用自由换取安全感,需要秩序,我们认为这就是现代性。现在,互联网释放并连接彼此,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我们试图通过互联网承担更多的连接责任和社交态度,进而形成明确的道德水准。即便在商业领域,每个人也都在成为更快速的变化者与移动者。

组织固化的趋势反向消解,液态组织和液态商业文明开始蔚为大观。今天看待资源和价值的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本质性的位移。管理学提出资源基础观,在这种逆转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出新资源基础观:关于新物种商业,判断资源价值的维度是DICC——Data(数据)、Intelligence(智能)、Connection(连接)、Community(社群)。在DICC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新物种方法系列关键词:反经验、意义覆盖、更细节、场景流、在线信用、设计力、混合内容、人格化。场景实验室围绕本书关键词研发《造物学:新物种商业方法》课程,延请诸多名师精心打磨的新物种方法体系,并与《哈佛商业评论》合作研发新物种案例知识产品《甦》。感谢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分众传媒、财讯传媒和一汽-大众奥迪的大力支持。感谢场景实验室各位小伙伴的持续激荡:创业维艰,其命维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是的,面对未知,我们杀鸡用牛刀。

2017年7月

《新物种爆炸:认知升级时代的新商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