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反思:仅仅优化是不够的

中国企业管理的领军人张瑞敏提过:“当前的企业和经济学界有一个现象就是,全世界都在学管理,但是现在大家都感觉往前走不动了。”

索尼前董事长出井伸之曾感慨,“新一代基于互联网DNA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所有传统的产品公司,都只能沦为这种新型用户平台级公司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

2010年,与迈克尔·哈默合著《企业再造》一书的詹姆斯·钱皮总结说:“当今企业管理所涵盖的那些基础范畴的理论,已经没有太多可以创新的空间。”

《追求卓越》自1982年出版后,全球发行量高达千万册。但其作者汤姆J.彼得斯在这本书出版20年之际,却发出了《真诚的忏悔》一文:“第一条新原则是什么?是GAK!(God Alone Knows,即‘天知道’)……这全是重大试验,是还在进行中的工作,是一个变化着的盛宴,一个实时的进化故事。有人告诉你他知道会出现什么吗?别信他!第二条原则是:SAV(Screw Around Vigorously,即‘大胆闯’)……现在,很多人在担心如何清理这场由.COM崩盘引起的过度混乱的局面……不管这些.COM公司让我们付出什么代价,都是低廉的……过去4年我们学到的东西比商业史上任何时期学到的都要多。”

种种反思与困惑,并非始于21世纪。

20世纪80~90年代,僵化的科层制就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发达国家也曾出现一波波大规模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的创新与推广,如Workflow(工作流管理)、Benchmarking(标杆管理)、BPR(业务流程再造)等。但人们似乎很难证明这些管理革新是否真的提升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工业时代的组织管理范式正在走过成熟期。仅仅进行组织管理上的优化是远远不够的。

《互联网+:从IT到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