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端午

说到儿时对端午节的记忆,首先映入脑海的应该是粽子的味道。端午的头几天大人们已经把江米、小枣、苇叶子全都准备妥当了,端午节当天去上学的时候,奶奶已经坐在院子里开始包了,等到中午放学,满胡同各家各户都飘来了粽子的清香。虽说家家都包粽子,但也免不了礼尚往来,街坊邻居要互相馈赠一番,我们这些小孩就是交流的使者,家大人拿个碗,里面放上几个粽子,会告诉孩子:“去!给西屋的大爷送去!”孩子们对于这种事当然也乐此不疲。

而稀奇的是,包粽子用的原料各家各户都是一般无二,可是每家做出的味道还是不一样。中午美美地吃上几个大粽子,孩子喜欢甜食,甚至觉得味道不足还要蘸着白糖吃。粽子的甜美还在唇齿之间,下午上课时老师便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端午的来历,因为端午的节俗有了粽子这么一个代表,我们倒也乐得听听它的历史。

关于端午的来历其实传说甚广,端午节也是中国名称最多的节日。“端”乃是开端之意,而“端五”就是五月开端的第一个初五,民间传说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日是五月初五,为了避讳才改成“端午”,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但鄙人倒觉得不足为信,若是为了避讳,那中国的数学里是不是也要避掉“五”这个数呢?实则是因为按照中国古老的天干地支,在十二地支里,“五月”也是“午月”,再加之“五”与“午”又是同音,所以得名“端午”。

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生于湖北秭归,有满腔的爱国之情和广博的才学,受到了楚怀王的器重,担任左徒之职,这个职位仅次于宰相;但不料想屈原遭到佞臣嫉妒,楚怀王听信谗言从而疏远屈原,太子兰当政之后干脆就把屈原流放了,在流放途中屈原听闻秦国连连打败楚国,屈原感到万念俱灰,写下绝笔《怀沙》之后,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自尽。后来百姓们得知,争相驾船相救,从此演变出了端午的龙舟竞渡,但当时的乡亲们最终还是没有把屈原救上来,所以百姓怕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往江中投粽子,这种民俗食品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屈原本不是投江自尽的,而是被暗杀的,暗杀的人把屈原装进了一个口袋里,又在里面塞了大量的石块,然后系上袋口投入江中,百姓有人看到这一幕,但是谁也不敢说,于是做出了粽子这种食品以示暗喻,包粽子用的苇子叶就是口袋,里面放的小枣代表石块,放在水里煮就代表屈原是这样被扔进江里的。这种说法在民间也流传甚广,但是鉴于屈原的气节,大家还是愿意相信屈原是自己怀石投江而并非被人杀害。

除了纪念屈原,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为纪念曹娥。曹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孝女,她的父亲在汉安帝永初二年(108年)五月初五迎波神的时候被卷进了江里,曹娥沿江哭号不绝,连续数日之后才找到父亲浮上来的尸体,曹娥的这种孝也感动了世人。这两则故事是儿时听得最多的,长大之后再想来,端午其实也不失为一个以“忠”和“孝”为主题的节日。

在北京端午节也叫作“讨债节”和“谢师节”,因为北京讲究“三节”,也就是正月节(春节)、五月节(端午节)、八月节(中秋节)。老北京的小买卖一般很少有赊账的,因为本小利薄需要马上回笼资金,但是大生意可以赊账,不过清账也有规定,就是每年这三节是算账的日子,端午节在三节之内,所以也叫“讨债节”。而“谢师节”也关系到老北京的民俗,旧京拜师学艺讲究三年零一节就可以出师了,而这“一节”说的正是端午节,受师父三年多的教导,学会了吃饭的本事,理所应当学成之后设摆谢师宴,这就是“谢师节”的由来。

说到老北京端午的习俗可谓五花八门,装饰上有五毒荷包,就是绣着蝎子、蜈蚣、蟾蜍、壁虎、长虫(蛇)的荷包;手腕上系五彩绳;门口贴剪纸的葫芦,这个一般旧京的妇女都会剪,用彩纸剪成葫芦形,再在葫芦上剪出五毒的图案,寓意五毒都被收进了葫芦里,保佑一家平安,而葫芦又有福禄的谐音,寓意吉祥。端午节正是毒虫活跃的月份,这些装饰也是寄托了百姓祈求平安的心态。

斗草也是端午特有的习俗,端午是采草药的时节,斗草也分“文斗”和“武斗”,文斗就是对花草的名字,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就有关于斗草的描写;而武斗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京孩子叫——拔老根儿,用叶梗或是草扣在一起互相拽,看谁的先断。清代的《群婴斗草图》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景象。但是我们小的时候又有了新招,为了自己的老根儿百战百胜,有用盐水泡的,更有甚者放在鞋窠里,效果固然不错,但味道也难以恭维。

有句老北京话叫“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这就要提到旧京的一样东西了——蛤蟆墨。端午节当天一大清早,人们就去郊外河边逮癞蛤蟆,拿回家往蛤蟆肚子里塞墨,那时候用的不是墨汁而是墨块儿,然后把塞了墨的癞蛤蟆放在太阳下晒干,现在看来手段有些残忍,但早年间都说这样的墨能治病,当然是真是假亦或药效如何,我不敢妄言,此事并非我所亲眼见到,也只是听老辈儿人提及而已。

《街角的老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