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杯子泡茶,又一个不靠谱的试验

2014年冬天,央视记者做了个“不锈钢杯子泡茶试验”,说是用不锈钢杯子泡茶72小时之后,杯子出现了“腐蚀”。然后“专家解释”说不锈钢中含有铬,会释放到茶水中。因为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于是得出结论“不能用不锈钢杯子泡茶,有毒!”。这一惊人的结论加上十分具有可操作性的“健康指南”,自然分外吸引眼球,大小媒体纷纷转载。

然而,这个试验以及解释,都完全不靠谱!

首先,记者仅凭自己的肉眼去判断“腐蚀”基本算是“先定罪后查案”的方式。要腐蚀不锈钢,需要强腐蚀条件很长时间,才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结果。而茶水接近中性,离子强度也很低,几乎不具有腐蚀性,更不可能在几十个小时内导致可见的腐蚀。实际上,食品生产中大量的设备都是不锈钢的,酸性更高、时间更长,如果几十个小时泡茶就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那么那些设备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换了。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积在杯子上被记者当作了“腐蚀”。

其次,“专家解释”如果不是被断章取义,就是专家没有表达清楚。不锈钢中的确含有铬,铬在理论上也有可能迁移到水中。但是,用于餐饮容器的不锈钢有国家标准,规定了在特定条件下的迁移量。那个容许的迁移量本身就远远低于可能危害健康的量,而现实中盛装的食物(比如茶水)远比国标测定时的“特定条件”要温和。也就是说,现实中正常盛装食物,即使会有铬的析出,也远远到不了“有害”的量。

很多媒体喜欢做一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试验”,得出惊人的结论。如果再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生活指南,就更加吸引眼球。在这个“不锈钢泡茶有毒”的试验之前,还有过“燃烧面条”“茶水验尿”“冰块细菌”等等。每一个媒体自我设计得出惊人结论的试验,无一例外都被指出存在各种漏洞。

食品检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为食品的成分复杂,任何检测——即使在外行看起来很简单的检测,也都存在着很多可能干扰从而使结果存疑。食品中的各项指标,都有明确的标准检测方法。只有使用该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才能用于讨论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果不是法定方法——即使是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更先进”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也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用于判定是否违规。

其次,如果要把实验结果用于判定是否合法,实验操作需要是专业检测人员。如果检测机构没有经过监管部门认证,即使是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的检测结果也不具有法律效力——这样的结果向社会公布,可能造成误导。

第三,“专家解释”必须要有实际测量值和法定标准值的比较才有意义。食物是如此复杂的体系,在如今越来越先进的检测技术下,检测出“有害成分”完全正常。离开了剂量来泛泛而谈“危害”,只具有吓唬公众的意义。

媒体愿意去用实际数据去报道新闻,本身值得鼓励。但是,数据的获取和解读,都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不是记者们想当然就可以做到的。如果不能从取样、检测、数据解读的整个过程中,都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仅仅凭着记者的“一腔热情”去想当然地做实验,只能得到没有意义的结果,和误导公众的结论。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