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中的致癌物值得担心吗?

2012年3月,可乐再次遭遇“致癌危机”。前文提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发布了一份公告,宣称在可乐中发现了大剂量的致癌物4-甲基咪唑。该组织以此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施压,要求禁用含有该致癌物的焦糖色素。

焦糖色素是什么?

可乐需要使用焦糖色素,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色素,基本的制造原理是“焦糖化反应”,就是把碳水化合物进行高温加热,得到棕褐色的物质。烤面包的时候表面变色即这种反应的结果。焦糖色素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它详细的产生机制与组成。

工业上生产焦糖色素经过了反应条件的优化,跟烤面包有较大不同。除了加入碳水化合物和加热,还会加入其他助剂来控制反应的方向,获得不同的产物。按照反应原料和条件的不同,焦糖色素被分成了4类。可乐中使用的是第4类。第4类焦糖色素在生产中使用亚硫酸铵作为助剂。它对酸有很好的稳定性,因而才可以用于可乐这类酸性饮料。亚硫酸铵会导致一些副反应的发生,4-甲基咪唑就是其中的一种副产物。

安全性如何?

科学界对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当充分。对第4类焦糖色素,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制定的安全标准是每天每千克体重不超过200毫克。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相当于每天10克以上。因为它只是色素,用量有限,所以在食品中也就用不着“限量”。中国的标准是“按需使用”,而美国给予了“一般认为安全”的分类,意为厂家正常使用即可。加拿大、欧盟也都把它作为很安全的食品色素。

作为副产物,4-甲基咪唑在焦糖色素中的含量跟具体的产品有关,欧盟规定不能超过250ppm。针对4-甲基咪唑的安全性也有过不少研究。较早的研究发现不良作用的剂量都比较大,远远高于食品中可能的含量。“致癌”的担忧来源于2007年的一项研究。

这是一项比较初步的动物实验。它观察到了高剂量的4-甲基咪唑对“某些种类”老鼠的致癌作用,但并不是每种老鼠都发生了癌变。它没有提供致癌的机制,也无法推知在人体中的情况会如何。

同一研究,不同解读

根据这种不确定性较多的大剂量动物实验结果,来估计小剂量下对人体的影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一切都只能基于各种“假定”来进行计算。同一项研究,不同的专业人员和机构,会采用不同的“假定”,就会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美国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的推测结果是“平均每天吃16微克4-甲基咪唑,一人一生中癌症发生风险会增加十万分之一”。这个“每天16微克”的“安全标准”,低于人们从可乐中摄取的4-甲基咪唑。

“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是一民间消费者权益机构,并不具有专业权威性。他们检测了可乐中的4-甲基咪唑含量,引用加州政府的那个限量标准,从而得出“可乐致癌”的结论。公平地说,他们是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一种专业解读,并非造谣。

然而加州的那个规定不仅受到了食品行业的质疑与反对,也没有得到其他权威机构的认同。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发言人道格拉斯·卡拉斯(Douglas Kara)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称,他们“不认为这种物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任何直接危险,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才能引发与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研究中啮齿类动物程度类似的致癌风险”。欧洲食品安全局也在2011年发表了一份“科学观点”,对焦糖色素的安全性进行了“重新审查”,结论是其中的4-甲基咪唑“不是问题”(原文为not of concern)。

还要不要喝可乐?

“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一直反对合成色素,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引用一些不成熟的科学研究结果来要求FDA禁用各种合成色素。这次的可乐事件只是他们的“再一次努力”。

根据目前这些研究结论,此“致癌指控”不大可能得到支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数据也不足以得出“禁用”的结论。当然,总有一些消费者会因为“万一他们是对的”或者“没有确切证据不等于不存在”而忧心忡忡。这本身也无可厚非。还需要注意的是,含有4-甲基咪唑的第4类焦糖色素并不只用于可乐。按照中国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它可以用于糖果、饼干、调味料、饮料、酒、烘烤食品等二十多类食品中。如果一一拒绝,那么很多加工食品、饮料、酒类都不能幸免了。

可乐本身并不是一种好的饮料。不管含糖还是无糖,它都仅仅只是一种“好喝的水”而已。不喝,并没有什么遗憾;要喝,也不见得有什么危害。套用一句管理局常说的话:根据目前的信息,消费者没有必要因为“科学中心”的这一指控去改变自己喝或者不喝可乐的习惯。

后记

可乐公司后来发表声明,将采取新工艺新配方降低可乐中的4-甲基咪唑含量。态度和做法当然值得称道。不过,这仅仅是一种市场行为,一是为了打消公众的顾虑,二是显示企业“重视安全”的形象。许多人把这解读为“致癌的证据”,并不合理。食品生产商的目标是把更多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所以,不管消费者的看法是否理性是否科学,他们都会去迎合。

《吃的真相3:带你认清“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