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煎蛋,拿风险换美味

传言

“单面煎鸡蛋无法彻底杀死蛋内的残留细菌,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中毒现象。除此之外,生蛋白还会阻碍身体吸收维生素H,如严重的话,会导致皮疹、皮肤炎、脱发等状况。”

许多爱好这种美食的人不禁很纠结:这是真的吗?

鸡蛋是一种比较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的食品。如果母鸡完全健康,刚刚下的鸡蛋中倒也不会有过多细菌。不过,这种理想情况毕竟不大可靠,通常的母鸡体内可能会有一些致病细菌。而这些致病细菌会转移到鸡蛋当中。

鸡蛋壳本身具有很好的通透性。鸡蛋离开母鸡之后,细菌也很容易穿过蛋壳污染鸡蛋。2010年10月份,美国爆发了一起鸡蛋被沙门菌污染的事件,被召回的鸡蛋总数多达5亿只。(见本书第2章《五亿只鸡蛋被召回——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吗?》一文。)

虽然不见得所有的鸡蛋都被致病细菌污染,这种可能性却始终是存在的。鸡蛋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沙门菌,污染鸡蛋之后无色无味,不进行专业检测无法分辨。而且,鸡蛋中是否带有致病细菌,跟养殖方式无关。有机鸡蛋、走地鸡蛋等“高档鸡蛋”,感染细菌的可能性与工业化生产的鸡蛋相比,完全不会更低。

消费者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鸡蛋充分煮熟。这些细菌对于温度的耐受性都不高,通过充分加热,基本上可以把它们剿灭。美国农业部的推荐是,鸡蛋制品加热到160华氏度(约等于71摄氏度)以上。在这个温度下,蛋黄也就凝固了。日常生活中,可以把“蛋黄完全凝固”当作鸡蛋“熟透”的标志。

单面煎蛋通常是把鸡蛋放在煎锅内,煎到一面稍微凝固,而蛋黄还处于“溏心”状态,甚至上表面的蛋白都还没有凝固。单面煎蛋的爱好者,跟“溏心鸡蛋”的爱好者一样,认为这样的鸡蛋味道好、营养成分损失少。

因为鸡蛋的凝固温度大概在62摄氏度。显然,单面煎蛋不会实现有效灭菌。如果你正好碰上了被污染的鸡蛋,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细菌污染是食品安全事故最常见的原因。按照美国疾控中心的估计,美国每年的沙门菌感染可能多达140万人次,导致大约400人死亡。当然,这还包括其他食物导致的沙门菌感染。人体被感染之后,通常在8~72小时出现症状,一般是腹泻、腹痛、发热等。多数人即使不进行治疗,这些症状也可以在4~7天之后消失。不过,如果感染者是老人、小孩、孕妇、病人等免疫力比较弱的人群,就可能比较严重,甚至死亡。

生的鸡蛋蛋白中有一种成分会阻碍生物素的吸收。生物素是一种B族维生素,又叫维生素B7或者维生素H。它在鸡蛋黄中比较丰富。不过,如果吃生鸡蛋,不仅鸡蛋中的生物素难以吸收,其他食物中的生物素也被抑制。如果连续几个月每天吃两个甚至更多的生鸡蛋,就可能导致生物素严重缺乏,出现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脱发、头发褪色,以及眼睛、鼻子、嘴等处出现红色鳞屑性皮疹等。

此外,鸡蛋蛋白中还有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如果没有被加热失活,就可能抑制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活性,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不过,考虑到人们的食物中会含有大量蛋白,而这种抑制只是有一定的程度,倒也不算是大问题。

所以,网上的这种传说基本是正确的。虽然不是所有鸡蛋中都会有致病细菌,但是单面煎蛋确实面临残留细菌的致病风险。而且,生鸡蛋会抑制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如果长期经常地使用生鸡蛋,可能会导致生物素缺乏而危害健康。单面煎蛋,并不是“一定”会导致这些结果,但是确实增加了健康风险。

《吃的真相3:带你认清“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