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吃米饭好处多

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去餐馆,随处可见米的身影。虽然大米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不是很高,但因其食用量大,也是具有很高营养功效的,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中医则认为大米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认为多食能令人“强身好颜色”。

但是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大米,一粒小小的大米,其实大有学问,有的入口绵软,有的筋道耐嚼;有的干爽成粒,有的黏软香糯,而且营养成分也有所区别。

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米粒粒形呈细长或长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后出饭率高,黏性较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颜色以白色透明的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籼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2,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黏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中的蛋白质虽然只占7%,但因吃粳米的人数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粳米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也比较全面,还含有脂肪、钙、磷、铁及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糯米:又称江米,呈乳白色,不透明,煮后透明,黏性大,胀性小,一般不做主食,多用制作糕点、粽子、元宵等,以及作酿酒的原料。糯米也有籼粳之分。籼粳米粒形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的,黏性大,粳糯米一般为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的,黏性大,米质优于籼粳米。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

上述3种大米以籼米和粳米尤为重要,尤以籼米的贸易量为最大,平时我们所吃的也是以籼米居多,于是有人就担心长期吃一种米是不是会营养不全面,吃得不健康。其实无论是偏向哪一种米,只要吃得科学都可以吃得健康。

如何科学地吃米饭才健康

★ 营养米饭需“粗细”搭配

所谓粗,就是尽量减少精白米饭,它们的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一些营养保健价值特别高的米,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虽说有益健康,但每天吃百分之百的糙米饭,很多人口感上还是觉得不适,难以长期坚持。因此,在煮饭的时候不妨用部分“粗”粮和大米合作,这样不仅口感较好而且营养也更丰富全面了。这里提醒您煮粗米饭时最好先把“粗”米放在水里泡一夜,以便煮的时候与米同时熟。

★ 健康米饭需“淡”一点

“淡”一点就是做米饭时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后血脂更多地升高。因此,最好少吃炒饭,另外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也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不利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然而,在米饭中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间加入蔬菜和生鱼一类的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则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应,并能帮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鱼也是对心血管有利的食材。只要同时不吃过咸的菜肴,紫菜饭卷是相当适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 “五颜六色”米饭也风流

白米饭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营养价值。比如说,煮饭时加入绿色的豌豆、橙红色的胡萝卜、黄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美观,又提供了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成分,特别有利于预防眼睛的衰老。

★ 吃米带点糠,更有利健康

常吃精白米不利于健康。精白米的糠麸明显减少,其中的纤维素也会减少,膳食中缺乏食物纤维,是导致结肠癌、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以及便秘、痔疮等病直接或间接的病因。所以,“吃米带点糠,更有利健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精白米的营养不及糙米和标准米。加工越精细的米、面所含的维生素就越少,营养价值不及糙米粗面。但米、面如果加工过分粗糙,所制出的食物感官也不好,会降低消化吸收率。从营养角度来看,标准米、标准粉更符合人体需要。

大米饭是多数中国人每天要吃的主食,如果掌握吃米饭的健康原则,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就能起到防病抗衰的作用,对慢性病人极为有益。

生活小贴士

稻米的额外功用

稻米经加工后也可像面包糠一样作为油炸粉之用,而将一团饭粒放进冰箱后可拿来吸掉热油中的油渣。除了食用方面的功能外,稻米也对果物有催熟作用,将生果放在米缸中可以令其更快熟透。米对美容也有许多帮助,稻米糊就是一种保养品,而稻米磨成的粉末则可制成蜜粉,均对滋润和护肤养颜有美容功效。

《柴米油盐酱醋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