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酒

所谓“醒酒”,最早只是换瓶而已。欧洲的酒窖湿度高,酒藏久了,瓶子上会附着灰尘和霉菌,喝的时候取出来,打开瓶塞或者用火钳从颈部掰开,将酒换到玻璃或水晶容器里,既美观又符合餐桌礼仪,而且酒陈年后还有酒渣,这样刚好也可以将酒液和沉淀分离。这个操作翻译作“滗酒”倒是贴切。后来发现酒刚倒出来会有不太好的味道,换了容器和空气接触一会儿之后才变得愉悦。

这就是喝酒时候“醒酒”这个动作的来源。

于是形成传统,醒酒的动作便成为酒店、餐厅酒水类服务生的一个服务项目,成为餐桌礼仪的一部分。也是葡萄酒爱好者强迫症般在喝酒开瓶后必做的一个举动。

也是一场机缘,有这样的一个人,在朋友的饭局上,遇到一位葡萄酒玩家,带了一瓶波尔多列级名庄跟大家分享,本是慷慨的事,开瓶时却语带惋惜:这酒需要提前四小时开瓶醒酒才会好喝,现在没达到最好的状态。

言者无心,而听者却是拥有四百多项发明专利,善于在生活中察觉灵感,被誉为“发明狂人”的李卫忠先生。

经过调研,他了解到在饮用葡萄酒的时候,温度、湿度、气压都会影响酒的风味与口感,醒酒的过程就是氧化的过程,那么空气质量也会对酒造成影响,由是又一款发明逐渐明朗、清晰、成形了——要做的产品就是能够提取出高纯度、高净度且干燥的氧气,然后让其恒压、均匀地与酒液发生接触,提升氧化效率并稳定醒酒效果。

李卫忠先生及其团队很快就投入到产品的研发、测试中。第一次公开测试,他请来澳洲、德国、美国、法国、英国专家共同体验,当时只有美国专家说好;第三次测试,再次请来六位葡萄酒专家,其中五位都肯定产品的醒酒效果。——终于,历经数年的努力,世界上第一款“智能侍酒师”诞生了。

醒酒真的能带给酒这么大的变化?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要看什么酒,同时也要看品酒者的感受,看其能否分辨这变化使酒变得更好了,还是仅仅只是有了变化而已。我们往往太容易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变得大吃一惊。

最近一次的品酒会上,能明显感觉到醒酒效果和有醒酒必要的是自己一向喜爱的“鹿跃23号桶”2010年份。鹿跃酒庄是纳帕谷成名最早的第一批酒庄,业已成为葡萄酒行家、爱好者心目中美国顶级酒款之一,被收藏者热捧。对于自己的风格,酒庄常常用“隐藏在天鹅绒手套里的一只铁拳”来诠释其外柔内刚的特性。

我的第一轮品酒笔记是:香气开放,如红色浆果、桑葚等,入口紧凑、柔软,甜感好,如同一位迷人的美女!本来这是很专业的品酒场合,酒应该吐掉,但是这酒让人忍不住要喝下去,你会觉得破例是值得的。

第二轮:香气完全不同,有皮革、老酒的气息,果味隐蔽,入口框架宏大,丹宁强壮,这完全是男人的感觉!

第一轮是一个半小时之前开瓶、醒过的酒,第二轮则是刚开瓶直接入杯的酒。同样的酒竟然是完全不同的风貌。

我听说国内外一众酒类专家为“智能侍酒师”背书,也试过它醒过的红葡萄酒、白兰地,甚至茅台酒。变化肯定是有,但是不是让酒变得更好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验证。我们常说酒的好坏只有打开喝过才知道。对于这部机器,我忍不住坏坏地想:它的好也得亲手拆开一台,看看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才知道。

《鼻舌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