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又据说是在地球上,由极低等的生物发展起来的,可是不幸得很,人类对于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并不适应。地球上许多地方,夏天,气温常在摄氏三十五度以上,那就使人感到极度的不适,尤其,在这样的气温之下,还要在烈日下工作的话。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陈克生,他都没有理由在这样的炎热天气,在烈日下工作的。
先说他自己:陈克生,男,二十八岁,身高一八四公分,体重七十公斤(这是男性的标准身形,有这种体型的男性,全身没有多余脂肪,肌肉发展均匀,是人体美的典型)。学历,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该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已发表的论文,被学术界所公认。他是好几家大学和许多研究所争相聘请的对象。
他未婚,貌相说不上特别英俊,但是这样的青年,自然英气勃勃,得人喜爱。
若按他的家庭背景,更没有理由他会要在烈日之下工作,汗出如浆,连睁开眼来都有困难,那种被酷热逼得连气都喘不过来的滋味,真不好受。
他的父亲,是著名的法学专家,有着最高法律工作衔头,有一所全城最大规模的法律事务工作所。
陈健南大律师的大名,家喻户晓,自然收入极丰,不比一般豪富逊色。据说,单是一个财团(这个财团由苏氏兄弟经营)付给他的法律常年顾问费,以美金算,高达八位数字。
陈克生是陈健南的独子,陈克生只有一个妹妹,母亲早丧,他父亲陈大律师,并未续弦,只是和若干女性维持着并不公开的一种关系。
陈克生的背景和他本身,介绍得差不多了,像这样的一个人,有甚么必要在烈日下工作?若说工作是为了金钱和生活,那两者对他来说,简直一点也不成问题。若说工作是为了兴趣,那更叫人难以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何兴趣之有?酷热简直叫人如同置身于炼狱。
而且,陈克生此际在从事的工作,还相当古怪——自然是由于他这种身份的人,从事这种工作,才觉得古怪,如果正是这一行的工人,自然也不算甚么了!陈克生这时,正在指挥挖掘海沙!有点很难想像,是不是?挖掘海沙!海沙并不用人力挖掘,而是通过一艘海沙挖掘船来进行的。
一艘海沙挖掘船,有挖掘海沙的装置,把在海床中的沙,用强力的吸泵吸上来,经过清理的过程,然后再从一根管子中喷出来,喷到运载船上运走。
当海沙自直径二十公分的管子喷射出来的时候,发出轰轰发发的声音,也十分壮观。
通常,喷出海沙的管子,大约是三公尺长,海沙喷出的时候,呈抛物线,大约喷落在离挖掘船船舷有六七公尺处。一般来说,装载船就停在这个距离,好让海沙落在装载船之中。
整个过程,十分简单,需要做的是,先选择一个适宜挖掘海沙的地方,这样的海域,大多数离岸不是很远,海水也不是很深。
而陈克这时在进行的海域,却离岸相当远,所以他的挖掘船的吸沙装置,也特别强烈,一开动,机器的声响震耳欲聋,烈日当空,海面上一点风也没有,汗水之中,都带着盐花,黏乎乎地,用手一搓,可以搓出一层盐来,皮肤上也都起了很多小红粒,有时痒,有时刺痛,被晒久了的皮肤,还有一种开裂的疼痛,所以船上的工人,尽管酷热,也都穿着长袖衣服,戴着大大的草帽。
这时,如果有海沙挖掘的行家经过这里,一定会以为指挥工作的人是神经病。
因为这时,在管子中喷出来的海沙,并不是落在装载船的舱中,而是落在一张张开来的大网之上,那大网的网丝制造,圆形,直径约是两公尺,网的孔眼相当大,每一个,都有十公分直径——如同拳头般大小。
那也就是说,喷出来的沙,落到了网上,立时又从网眼中漏下去,再落到海中,只有比网眼更大的东西,才会留在网上。
这种情形,若是看在精于海中打捞的人的眼中,倒是一下子就可以明白;那是在打捞甚么东西,一般来说,若是在海底的沙中,发现了沉船,要打捞沉船中的遗物,就用这个办法。
而且,也可以知道,要打捞的东西,一定比网眼大,不然,就徒劳无功了!
陈克生这时,那么辛苦工作的目的,正是想在这一带的海域中,打捞一些东西!
他要打捞的是甚么呢?必须从头说来。能吸引了他这样的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在这种环境之下挥汗如雨地工作,自然是:他想在海洋中找出来的东西,非同小可!
陈克生取得了博士衔头之后,他的父亲曾和他有过一番对话。
作为大律师,陈健南对于海洋生物所知十分有限,正像一个海洋生物专家对复杂的法律所知不多一样,所以他们父子两人的对话,十分有趣。
陈健南晃着酒杯,站在阳台的玻璃门之后,望着小半个城市的璀璨夜景,呷了一口酒,问他的儿子:“毕业了,也当了博士,有甚么打算?”
陈克生挥着手——他有运动家的体格,也有一刻都不肯安静的性格,在真正无事可为的时候,他甚至会原地跑步。他的回答是:“本城有一个私人的水产研究所,极具规模,主持人叫胡怀玉,是一个十分有资格的专家,学校方面的几个教授,一致推荐我去见他,他会安排适当的工作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