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金花笺[29]

一、时代和主要内容

金花笺照北京习惯称呼是“描金花笺”,比较旧的称呼应当是“泥金银画绢”或“泥金银粉蜡笺”。原材料包括有绢和纸,一般多原大六尺幅或八尺幅,仿澄心堂的一种则是斗方式,大小在二尺内。制作时代多在十七世纪后期和十八世纪前期。主题图案的表现方法大致可分成两种形式:一是在彩色纸绢上用金银粉加绘各种生色折枝花,一是在彩色纸绢上作各种疏朗串枝花或满地如意云,再适当加上各种龙凤、八吉祥或花鸟蝴蝶图案。反映到这种彩色鲜明的纸绢上的,不论是庄严堂皇的龙凤,还是生动活泼的花鸟蜂蝶,看来却给人一个共同的愉快印象,即画面充满生意活跃的气氛,它具有一种十八世纪文人画家绝办不到,惟有工人艺术家才会有的,豪放中包含有精细、秀美中又十分谨严的装饰艺术风格。特别是整幅纸张的装饰效果,显得极其谨严完整,部分花鸟却又自由活泼,相互调和得恰到好处,它的产生虽在二百年前,到现在仍使人感到十分新鲜。

这些纸绢似创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当时多是特意为宫廷殿堂中书写宜春帖子诗词或填补墙壁廊柱空白,也作画幅上额或手卷引首用的,在悬挂时可起屏风画作用,有的位置就等于屏风。宋代以来,人称黄筌父子在屏风上作花鸟画为“铺殿花”,语气中实含有讽刺。其实照目前看来,倒正说明了这类画的长处是笔墨扎实,毫不苟且,因之装饰效果特别强。十七、十八世纪以来,金花笺上的花鸟云龙,长处还是照旧,应属于“铺殿花”一个分支。作者部分是清代宫廷中如意馆工师,部分是苏州工匠。在苏州织造上奏文件中,有一份关于同治八年制造五色蜡笺工料价目,十分重要。价目是:

计细洁独幅双料两面纯蜡笺,每张工料银五两玖分。

又洒金蜡笺,每张加真金箔洒金工料一两一钱五分二厘,每张工料银六两二钱四分二厘。

又五色洒金绢,每张长一丈六尺,宽六尺,每尺用加重细洁纯净骨力绢,需银一两,颜料练染工银三钱,真金箔一钱四分七厘,洒金工银三分一厘,每尺银一两四钱七分八厘,每张银二十三两六钱四分八厘。

文件中说的是比较一般的洒金纸绢,由此可推知,十八世纪以来,加工极多的泥金绘画纸绢,当时价格必然更贵。如把这个价目和绸缎价目相比较,当时特别讲究的石青装花缎子,不过一两七钱银子一尺,最高级的天鹅绒,只三两五钱银子一尺,这种加金纸绢价格之高可见一斑。

画师姓名我们目前知道的虽不多,但艺术风格则可从花笺本身一望而知:早期多接近蒋廷锡父子,较晚又和邹一桂有些相通,山水画笔法则像张宗苍、董诰。这情形十分自然。因为作者既然多是如意馆工师或苏州画工,艺术风格受宫廷画师影响,是不足为奇的,特别是容易受后来做宰相的蒋廷锡画风的影响。但是如从图案布局效果看来,这些画却早已大大超过了他们,每一幅画都注意到整体效果和部分的相互关系,节奏感极强,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泥金银技术在一般工艺上的发展

泥金银技术比较普遍地使用到丝绸衣物、木漆家具和其他各方面,是在唐、宋两代,即公元六七世纪到十二世纪。明杨慎引《唐六典》,称唐人服饰用金计十四种,宋王栐著《燕翼贻谋录》,则说北宋时用金已到十八种,各有名目开列。今本《唐六典》并无用金十四种的名称,其他唐、宋以来类书也少称引。从名目分析,杨说恐怕只是据王栐著作附会,不很可信。但唐代泥金、缕金、捻金诸法用于妇女歌衫舞裙之多样化,则从当时诗文中可以说明。时间更早一些,如《南齐书·舆服志》《东宫旧事》《邺中记》和曹操《上杂物疏》均提及金银绘画器物,可知至晚在东汉时,泥金银绘画技术,就已应用到工艺各部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中。

但是,最早使用在什么时候,如仅从文献寻觅,是无从得到正确解答的。数年前,长沙战国楚墓出了几个透雕棺板,前年信阳长台关楚墓出了个彩绘漆棺和大型彩绘漆案,上面都发现有泥金银加工、绘饰精美活泼的云龙凤图案,因此才知道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当装饰艺术部门正流行把黄金和新发现的白银应用到镶嵌工艺各方面时,同时也就发明了把金银箔做成极细粉末,用作绘画材料,使用于漆工艺上,增加它的艺术光彩。这是公元前四五世纪的事情。

用金银在各色笺纸上作书画,也由来已久。文献著录则始于汉晋方士用各色绸帛、笺纸书写重要经疏。这个方法一直被沿袭下来,直到十九世纪不废。直接施用于服饰上则晋南北朝是个重要阶段。当时由于宗教迷信,使得许多统治者近于疯狂地把所占有的大量金银去谄媚神佛,装饰庙宇。除佛身装金外,还广泛应用于建筑彩绘、帐帷旗幡各方面。因佛披金襕袈裟传说流行,捻金织、绣、绘、串枝宝相花披肩于是产生,随后且由佛身转用到人身的披肩上。唐代的服饰广泛用金,就是在这个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发展。绘画中则创造了金碧山水一格,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别地位。

笺纸上加金花,也在许多方面应用。李肇《翰林志》即说过:

凡将相告身,用金花五色绫笺。

又《杨妃外传》称,李白题牡丹诗,即用金花笺。

唐人重蜀中薛涛笺,据《牧竖闲谈》记载,则当时除十色笺外,还有“金沙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凤纸、绫纹纸”等。这些特种笺纸,显然有好些是加金的。

《步非烟传》称:

以金凤笺写诗。

明陈眉公《妮古录》则称:

宋颜方叔尝创制诸色笺,并砑花竹、鳞羽、山水、人物,精妙如画。亦有金缕五色描成者。

元费著作《蜀笺谱》称:

青白笺、学士笺及仿苏笺杂色粉纸,名“假苏笺”,皆印金银花于上。和苏笺不同处,为苏笺多布纹,假苏笺为罗纹。

且说:

蜀中也仿澄心堂,中等则名玉水,冷金为最下。

明屠隆《考槃余事》谈宋纸,上说及团花笺和金花笺,并说元时绍兴纸加工的有“彩色粉笺、蜡笺、花笺、罗纹笺”。明代则有“细密洒金五色粉笺、五色大帘纸洒金笺、印金五色花笺”。吴中则有“无纹洒金笺”。《成都古今记》亦称除十样彩色蛮笺外,还有金沙、流沙、彩露、金粉、冷金诸种金银加工纸。范成大《吴船录》,曾见白水寺写经,是用银泥在碧唾纸上书写,卷首还用金作图画。大约和近年发现虎丘塔中写经、上海文管会藏开宝时写经同属一式。宋袁褧《枫窗小牍》则说:

皇朝玉牒多书于销金花白罗纸上。

《宋史·舆服志》也说宋官诰内部必用泥金银云凤罗绫纸,张数不同。除上面记载,反映宋代纸上加金银花已相当普遍外,即在民间遇有喜庆事,也流行用梅红纸上加销金绘“富贵如意”“满池娇”“宜男百子”等当时流行的吉祥图案。男女订婚交换庚帖,一般还必须用泥金银绘龙凤图案。由此得知,宋代虽然禁用金银的法令特别多,却正反映社会上用金实在相当普遍,难于禁止。王栐也以为当时是:

上行下效,禁者自禁而用者自用。

又宋代以来日用描金漆器早已成社会习惯,所以《梦粱录》记南宋临安市容时,日用漆器商行,“犀毗”和“金漆”即各不相同,分别营业,可见当时金漆行销之广和产量之多。宋李诫《营造法式》并曾记载有建筑上油漆彩绘用金分量及做法。

契丹、女真、蒙古等族,从九世纪以来,在北方政权前后相接,计五个世纪,使用金银作建筑装饰,虽未必即超过唐、宋,惟服饰上用金银风气,则显然是同样在发展中。特别是金、元两代,把使用织金丝绸衣物、帷帐作为一种奢侈的享受,且用花朵大小定官品尊卑,服饰用金因之必然进一步扩大。陶宗仪著《辍耕录》还把元时漆器上用金技术过程加以详细叙述。到明代,漆工艺专著《髹饰录》问世时,更发展了漆器上用金的种类名目。举凡明、清以来使用在金花纸绢上的各种加工方法,差不多在同时或更早都已使用到描金漆加工艺术上。综合研究必有助于对金花笺纸材料的理解和认识。

三、金花笺在工艺上的特征

金花笺一般性加金技术处理,根据明、清材料分析,大致不外三式:

一、小片密集纸面如雨雪,通称“销金”“屑金”或“雨金”,即普通“洒金”。

二、大片分布纸面如雪片,则称“大片金”,又通称“片金”,一般也称“洒金”。

三、全部用金的,即称“冷金”(在丝绸中则称为“浑金”)。冷金中又分有纹、无纹二种,并有布纹、罗纹区别。这部门生产,宋、明以来苏、蜀工人都有贡献,贡献特别大的是苏州工人。纸绢生产属于苏州织造管辖范围,这是过去不知道的。

明、清花笺制作,按其艺术特征,可分成几个阶段:

一、显然属于明代的,计有朱红、深青及明黄、沉檀四色。材料多不上蜡,属于粉地纸绢类,花多比较草率大派,银已泛黑,折枝和龙形与明代锦缎、瓷器纹样相通。

二、明清之际的,多作各种浅粉色地子薄花绢,用金银粉末特别精神,画笔设计也格外秀雅,和同时描金瓷上花纹近似。

三、乾隆时期的,多五色相配搭,外用黄色粗花绫裹成一轴。纸料比较坚实,花纹却较板滞,但图案组织还是极富巧思。

四、道光、同治以后的,纸张多较薄,色料俱差,金银色均浅淡,画笔也日益简率。

从材料性质说,大致也可以分成三种:

一、细绢上加彩粉地加金银绘。

二、彩粉地加金银绘。

三、彩粉蜡地加金银绘。

如从花纹区别,大体有如下各种:

一、各种如意云中加龙凤、狮球或八吉祥折枝花。

二、散装生色折枝花。

三、各式卷草串枝花加龙凤、狮球、八吉祥、博古图。

从花纹上看,云多作骨朵如意云形的,清代虽还沿用,其实是明式,和明云缎花纹相似。至于细如飘带不规则五彩流云,则是清式。云中有蝙蝠,如“洪福齐天”,必是清代。其中又有早晚,从蝙蝠形状可知。龙多竖发猪嘴(所谓猪婆龙),凤作细颈秀目,并有摇曳生姿云样长尾,即非明也是清初仿,和瓷器一样。博古图主题是康熙所特有,道光也有仿效。细金屑薄粉笺多属康熙,有各种浅色的。另外还有一种斗方式金花笺,纸下角加有一个长方条朱红色木戳,作“乾隆年仿澄心堂纸”八字,上用细泥金银绘花鸟、松竹、山水、折枝花,纸分粉笺和蜡笺两种,粉笺较精,多紧厚结实如玉版。又有一种作“仿照体仁殿制”字样,纸式相同。我疑心这类笺纸是明宣德时制作,清代才加上金花的。还有一种斗方式作冰梅花纹的,所见计有二式:

一种是在银白薄蜡纸上用金银绘冰梅,加小方戳则称“玉梅花笺”,创始于康熙,乾隆时还在复制。

一种是薄棉茧纸,花纹透明,尺码较小,五色俱备,生产时代当在明、清之际,或明代南方工人本于“纸帐梅花”旧说,专为裱糊窗槅用的。

四、一点意见

纸是祖国劳动人民伟大发明之一,它的主要成就,首先是在科学文化传播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其次是由于特种加工。又产生了许多精美特出的纸张,在艺术史的进展上做出了特别的贡献。泥金银花笺则在制作技术上和绘画艺术上,都反映出十八世纪前后制纸工人技术和民间画师艺术的结合,值得予以应有重视,但是在古代艺术研究领域里,这一部分材料却往往被忽略。这牵涉到对绘画艺术的看法问题。照旧的看法,什么文人墨客,随便即兴涂抹几笔,稍有些新意思,一经著录,就引起收藏家的注意关心。至于这种工艺画,不拘当时用过多少心血,有何艺术成就,也被认为是一些工匠作品,不值得注意。照个人理解,从这些工艺画的艺术成就本身,以及从它对今后轻工业生产各部门进行平面装饰设计时的参考价值来看,都应加以认真的整理研究,才对得起这部分优秀遗产。

《中国文物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