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鲁承祖用铁錾敲了敲地面,发出的是空闷的金属撞击声,这地面原来也是金属的,却一时看不出是什么金属。而且这里的地面是架空的,下面有夹层或者密室。
现在的“阳鱼眼”就象像只金属盒,不更像只锅,一只有盖的锅。它正放在炉火上面烧煮,烧煮鲁一弃他们三个。
烧煮美味是需要很多种调料的,首先是油,所谓油烹水煮嘛。而这里的烧煮没有油,水倒是不缺。地面上的大洞慢慢涌出两股火红的水流,那水在翻腾着,像是刚刚烧开。水本身并不红的,是水中漂浮滚动的魔菊把这水流映照得火红。不知道为什么,这水中的魔菊和铜镜铜顶上粘附的魔菊不大一样,它们不是暗红的,它们是火红火红的,而且特别的亮。
火红的水流和滴淌的铜汁混合在一起了,所经之处,铜镜纷纷倒落在水流之中,很快就溶化不见。而铜镜上粘附的魔菊掉落其中后,马上也变得火红,变得明亮。
“原来这就是遇水旺,魔菊遇到水不灭,反而会烧得更旺,温度也更高。魔菊温度一高,烧熔铜镜的速度也就更快。”眼前的景象给了正在琢磨文字意思的鲁一弃一个答案。
知道了答案,也就意味着绝望。
“阳鱼眼”中现在是热浪滚滚。地面的温度在不断变热,地面上的洞口在逐渐扩大,地面从洞口处也开始在溶化了。流淌着的热流其势头也越来越凶猛,纠裹着地面上的铜汁和不断倒落溶化的铜镜朝鲁一弃他们包绕过来。
面前是火海油锅一般,背后铜镜竖立铁壁一般,暗处还有鬼魅般的“百岁婴”在伺机给予致命一击。
鲁一弃他们再次无路可逃,再次必死无疑。
第二十五节:院中院
当年离开家的路是那么难,现在回家的路更加难。鲁承祖抹去一把汗,长叹了一口气,他现在最后悔的是把一弃带上这条死亡之路。他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只是自己这唯一的侄子,他年轻的生命才刚刚有点绚丽的色彩,却要溶入这片刺目的血红之中。他现在能做些什么?什么都做不了。也许可以期盼,期盼奇迹的再次出现。他定定地看着“阳鱼眼”的鱼尾部,那里的铜镜也在溶化,但并没有出现当年那样可脱出的缺口,很明显,坎子面没有破。他知道,照这样溶化下去,那缺口迟早会出现。但他们肯定是等不到了,就算能等到,那混合了铜汁的热流也早就把那鱼尾处覆盖,无法过去了。
“要是现在那里能破开就好了”鲁承祖自言自语的说道。
鲁一弃把背心处被“百岁婴”撕破了大洞的棉袄脱下,是由于他已经热得不行,也是由于要给独眼的背部垫点东西,不然独眼就要被烤焦了。他听到了大伯的话,他顺着大伯的目光望去,那里是阳鱼的鱼尾部。他又看了一下地面上流淌的火红热流和熔滴的铜汁,这些还没有完全覆盖整个“阳鱼眼”,他们还有途径到达那里。
“那里真可以出去?”鲁一弃边把独眼拉起边问道,他知道如果不抓紧时间,那路径就要被热流覆盖啦。
“我当年就是从相同方位的缺口逃出去的,可现在那里没有缺口。”鲁承祖沉重的说道。
“这么说,那里应该有条活路,至少也是个薄弱处,也许可以炸开它。”鲁一弃不太习惯说坎子行的切口,其实活路叫缺儿,薄弱处叫空儿。
边说着话,鲁一弃边把独眼背在身上,现在的情形真是不能有一点耽搁了。
他们开始向鱼尾处移动,鲁一弃背着独眼。鲁承祖一手拄着自己的铁錾,一手撑着独眼的“雨金刚”。他们尽可能快地移动,因为通往那里的路径就要被热流覆盖了,因为脚下的地面已经烫得站不住脚了。
路走了一半,鲁一弃忽然站住了,他回头,双眼望着大伯,很镇定也很平静地问了一句:“还回家吗?”
鲁承祖愣住了,现在这个节骨眼还问这样的问题,这个自己养大的侄子在这一天里给了他太大的惊异和不懂,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只好反问了一句:“还能回吗?”
鲁一弃背着独眼往回走,他们回到原来呆的地方。鲁承祖跟在后面,他不知道一弃要干什么,但他知道必须跟着他走。通往鱼尾的所有路径渐渐被翻腾的热流和滴淌的铜汁覆盖,他们已经失去了唯一一个逃出的机会。
鲁一弃重新把独眼放下,从大伯手中拿过“雨金刚”把它撑好,挡在独眼身前。他示意大伯也躲到“雨金刚”的背后。鲁承祖有些艰难的蹲下身子,浑身的疼痛和灼人的热浪让他感觉到呼吸困难。
鲁一弃站在东南方向的一块铜镜面前。他掏出手枪,装满子弹,但他并没有开枪,而是盯住那面镜子,仿佛在欣赏镜子中自己的身影。鲁承祖和独眼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们有些着急,热流已经相距不远,地面更是烫如烤板,独眼贴着地面的黑包布已经开始冒起白烟,随时都会燃起明火。
在看不到的地方也有人在着急,那人是为热流铜汁流淌得不够快而着急。他同样不清楚鲁一弃要干什么,但已经有四个“百岁婴”按他的意思守候在那块铜镜背后,随时可以杀出。
鲁一弃举起枪,忽然侧身跑动,非常快速。跑动的方向是东北方向。
枪响了,他一边跑一边开枪。子弹射中东北角的一块铜镜,这铜镜曾经有“百岁婴”进出过,就算不是缺儿,也至少是个空儿。所谓空儿其实就是坎面儿暗藏扣子的地方,也包括扣子撒出通道中的微小空档,以及扣子发挥作用的边缘区域。鲁一弃刚才站在东南方的铜镜前,这铜镜就是个空儿,现在他枪击的铜镜也是个空。这就像技击招法一样,花式越多,漏洞也就越多;这坎面儿中的扣子越多,空儿也就越多。
和刚才枪击倒悬“百岁婴”一样,那铜镜上击穿的圆孔很整齐,没有四散的裂纹。鲁一弃跑出六步,打了六枪。六个圆孔一个接着一个,连成一个弧形,再要有两颗子弹,那弧形就可以变成一个圆,就可以把一块小铜镜从大铜镜上分离出来。
可是鲁一弃枪里没子弹了,他也来不及装子弹。他冲到铜镜前面,举枪柄就砸。他必须快,他必须在暗藏之人没看出意图前完成要做的事,他必须在“百岁婴”接到指令赶到这面镜子背后前做完这件事。
暗藏的人没明白鲁一弃要干什么,但他还是发出指令,四个“百岁婴”也已经快速移位,到达东北的铜镜背面。
铜镜上的弧形被砸得朝里弯倒了一些,鲁一弃掏出手雷,拉开保险,塞在这个弯道的弧形空隙中。暗藏的人明白了鲁一弃的意图,可是他不知道用怎样的指令让“百岁婴”把那冒烟的圆黑东西弄走。
手雷爆炸了,就在鲁一弃也躲避到“雨金刚”后的一瞬间爆炸了。铜镜的碎片如同雨点一样四溅,爆炸的气浪差点把“雨金刚”掀飞。鲁承祖和独眼死死抓住伞把和伞骨,“雨金刚”这才稳在那里挡住无数的铜镜碎片。
爆炸的气浪刚刚平息,鲁一弃就把手枪装满子弹冲到炸出的缺口前。缺口外倒躺着四个“百岁婴”在挣扎、在抽搐。他们的脸上身上插满了铜镜的碎片,被气浪震出鲜血从七窍中流淌出来。
鲁一弃马上赶回,背起独眼,往缺口跑去。他们才到缺口的处。热流和铜汁就已经把刚才停留的地方覆盖,鲁一弃的棉袄在血红的热浪中冒了个火苗就不见了。
那缺口不大,但很适合“百岁婴”进出。旁边的铜镜背后是厚厚的砖岩,幸亏是找对地方,不然就算炸碎铜镜还是无法脱出。
鲁一弃先钻出去,然后才能把独眼接出来,最后是鲁承祖在一弃的帮助下爬出来。鲁一弃顺便朝“阳鱼眼”里瞧了最后一眼,热流和铜汁已经覆盖了整个坎面,中间的地面已经溶化并向下塌陷,屋顶的铜汁如下小雨一样滴下。这里真的成了一个魔鬼的炼炉,恶鬼的火窟。
缺口外面是一道高墙,黑乎乎的,看不出到底有多高,抬头往上,只能看到有一些小雪花从上面的黑暗中飘下。鲁一弃辨别了一下方向,背着独眼顺高墙往右走去。鲁承祖还是一手拄铁錾,一手撑“雨金刚”跟在后面。他们脚下不停,连绕了好几个弯。终于走不动了,鲁一弃和鲁承祖都累得喘声如牛,于是不约而同的停住脚步。
鲁一弃没有放下独眼,他知道这里不能久留,他只要能喘口气。
“一弃啊,这路对吗?”鲁承祖一边喘一边问。
鲁一弃没回答,好一阵后,等呼吸平稳了些,他才说道:“大伯,你从前破鱼尾脱出,是离家而走。今天我们是要回家,所以要破鱼额而出。这墙是沿鱼脊绕向而砌,出来后往右是东北方向。如果阴阳鱼外有八卦图外布的话,我们所走方向应该是坤位。八卦的坤卦是六个阴爻,阴爻其形中断却正好表明是活路一条。”
“对家会不会又反其道而行?让我们自投死路?”鲁承祖对没有实际经验的侄子还是不怎么放心,刚才在“阴鱼口”选择进口时,他听从了侄子的见解,可是却走入了一个没有活路的坎子面。
“应该不会,你说过,你当年出来时第一道坎就是‘阳鱼眼’,我们进来那它就应该是最后一道坎。既然在它外面再也无坎了,那对家的布置就该重新合正位,因为这路他们是留给自己走的,在他们预计中,根本就没想过会有其他人能闯入到这一步。”从鲁一弃的语气里可以听出,他对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很自信。
歇息了一会儿,他们继续往前走,虽然鲁承祖对侄子有些不放心,但他也真是没有更为高明的见解。
没走多远,他们真的看到了一个简单门楼,那是二进院的门楼吗?是的!应该是的。
鲁一弃他们气喘吁吁、跌跌撞撞地来到门口。那是座和一般人家一样普通的门楼,显得很单薄,和两边高大的围墙极不相称。在门口一眼就可以看出二进院子也是宽大异常,所以配上这么扇门真有点肥牛配樱桃口的感觉。
如此单薄的构造是很难布置坎面的,而且按照鲁一弃的分析,这门是给对家自己走的,那就更不会有坎面儿布置。所以他们很从容地站在了门口。
门是大开着的,透过稀疏飘落的小雪花,从门外隐隐可以看到二进院里依稀有个建筑,那建筑给鲁一弃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吸引力。于是鲁一弃想都没想就迈步走到了门里。
他看清了那座建筑,是个小宅院,一个和北平许多平常人家差不多的四合院,一个被四合院包围其中的四合院。
这就是我的家?这就是我的家!没等大伯开口,鲁一弃的感觉就给了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
“放下我!”鲁一弃背着的独眼边说话边挣扎着要下来。“我不能进去。”
鲁一弃很奇怪:“为什么?”
“规矩,是规矩。”独眼嘴里的规矩是江湖规矩,也是倪家规矩。江湖上门派之间,是不可以到对方总堂和内祠的。而倪家的规矩是不得进人家祖屋的,祖屋都有这家祖宗魂灵和家神护佑,会对干盗墓的不利。
鲁一弃虽然不是江湖人,但他知道江湖上有些规矩是比生命都重要的。他把独眼放下,安置在内侧台阶下面。他从大伯那里要过来“雨金刚”和“尸犬石”。他把“雨金刚”放在独眼身边,把“尸犬石”放在独眼掌心,然后把独眼手掌握得紧紧的。
鲁一弃的心中有种难言的酸楚,但他说话的语气却是异常地平静:“你躺着别乱动,触电后恢复的心跳和呼吸随时可能再次停止。我很快就回来带你出去。”
独眼却笑了笑,没说话。可就在鲁一弃要站起离去的瞬间,独眼一把抓住鲁一弃手臂:“你没说尸偶如何发声。”
鲁一弃摇摇头说道:“你这人呀,知道八音盒吗?回去我送你一个,你一看就知道了。所以你一定要保住性命,不然我的八音盒就不知道该送给谁了。”
“给我!”独眼很坚决地说“我死,放我墓里,也让我后辈同道不至于走空。”
“那我给你多搞个尸偶陪葬。”鲁一弃也笑了。
“快走吧,辰光不早了。”鲁承祖在催促,语气很是焦躁不安。说完这话,他就头也不回地向那四合院走去,脚步虽然一瘸一拐的却走得十分坚定。
鲁一弃也站起身来,他看到独眼嘴巴夸张地开合了一下,却没发出声音。独眼焦黑的右手食指僵硬地斜斜指着一个方向。鲁一弃不用顺这手指的方向看,就已经知道他指的是鲁承祖,但独眼所做口形是什么意思,他却没看出来。独眼的嘴巴又很夸张的动了一下,依旧没有声音。这次鲁一弃看出那口形是什么意思,所以他对独眼也夸张地做了个口形。
独眼看到鲁一弃做出的口形。他嘴角牵拉了个不太明显的笑意,然后缓慢地拖起身上的黑包布把自己连头带脸都盖了起来。
鲁一弃走出好几步,他再次回头看了看躺在那里的独眼。裹在黑包布里的独眼一动也不动,就像是一具待葬的尸体。小雪花飘落在黑布上,再滚落堆积在黑布的皱褶里,在独眼身上勾画成几道浅浅的白色沟槽。他忽然觉得有一些寒冷,不禁打个寒颤。他和鲁承祖的棉袄在“阳鱼眼”都被烧掉了,他们现在身上只剩下残破的小褂子和贴身衣物。
鲁一弃站在小四合院的门口,他却没有回到家的激动,这院中四合院的门楼很小,大门紧闭着。门的两边有一副对联:“定方园不舍规矩,执大工难得心性。”上有一横批:“匠心慧和”。从这对联可以看出这里是一个工匠世家。
很明显,鲁承祖倒是真的到家了。他走上台阶,在大门的环扣上摆弄了几下,大门被打开了。鲁承祖只把门推开一个不大的间隙,侧着身子挤了进去。鲁一弃也跟了进去。进来后的鲁承祖并没有马上往里走,而是重新把门关上,把门栓插好,然后从门框边的墙缝里拉出一根马尾弦,系扣在门栓尾部的小孔里。
鲁一弃知道,大伯这是在拉弦布坎。鲁承祖的动作很快,布完一道坎子就马上往里走。过影壁墙时,把墙角往上第四砖翻身布了二道坎。其实鲁承祖心里知道,这些坎不大可能挡住对家的闯入,他只是想多争取一点时间,他不清楚鲁一弃在这里需要多久才能找到感觉。
鲁一弃跟在大伯背后,他没说一句话,他也帮不上忙,只是默默地看着大伯熟练地操作。然而他还是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劲。只是意识中模糊的觉察,却没有发现到。他看看大伯,他希望大伯能发现点什么。而鲁承祖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情,他拖着伤重的身体,在垂花门的背后扳井字格为口子格,布下了第三道坎。
这时的鲁承祖已经累得呼呼直喘,再加上身体的伤痛,热汗夹杂着冷汗一起流下。鲁一弃知道大伯现在是极度的疲劳和虚弱。从头更未到闯入到现在,他们水米未进。而且还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和全力搏杀中。更重要的是大伯已经几度受伤。
院子里,鲁承祖想再布一个“形影双迷障”,就俯身去移动一个海棠花的花盆,可是没能移得动。鲁一弃正想过去帮他,他却摇摇头放弃了:“算了,还是快进去吧。多这么一道坎也不见得能阻了他们多少辰光。”
两个人没再动任何东西,他们直接就来到正房门口。鲁承祖拿“活舌钩针”小心地挑开了门环上的“蹄踏蝴蝶扣”,走进不是很大的正房。正房里很暗,鲁承祖却似乎都能看得清楚。他没任何磕碰就把房里的几盏烛火点着了。正房里登时一亮。一块巨大堂匾出现在鲁一弃的面前。
正房厅堂的中央檐梁上悬挂着巨大堂匾,上面写有两个篆体金字,那金色由于时间的久远已经变得黯淡。但字体却是有力有骨形神兼备。鲁一弃认得,这两个篆字是“般门”。这这两个字让鲁一弃既感到很熟悉,又感到距离非常遥远。
面对正屋里的每一物,鲁承祖却是感慨万千:“二十多年了!这里倒是都没变。”
这句话鲁一弃听得有些不对滋味,眉头不由一皱。他又看了看“般门”那块匾额,再看看大伯的脸,欲言又止,欲言再止,终于忍不住了……
“别问,先拜门宗祖先。”鲁承祖看出侄子有强烈的解疑**,他面色凝重的制止了。现在已经不需要问任何问题了,如果鲁一弃真的有超凡灵性,一会儿之后他什么都知道了。如果他没那天赋,那他真是少知一点好一点。
鲁一弃走到正屋中间摆放的祭桌前,祭桌上有好多块牌位,而中间最大一块上只有七个字“祖师匠神般公位”。鲁一弃从旁边的香筒里抽出三支香,随手摸了一下祭桌面。然后划着洋火,点燃那三支香,恭恭敬敬地将香插在香炉里。在祭桌前面有一个拜垫,鲁一弃扑倒在拜垫之上,连磕三个重重的头。做完这些,鲁一弃觉得有一些重要情况必须对大伯说,却再次被大伯止住。
鲁承祖示意一弃站起身来。然后他走了过去,用手中拄着的铁錾拨开拜垫,拜垫下是青石铺成的地面。鲁承祖又小心翼翼地从脖子上取下一个挂件。鲁一弃跟着大伯许多年,却从不知道大伯戴着这么个挂件。
当那挂件从大伯胸前拉出时,鲁一弃见到一团灵动跳耀的气息,气息中有暗红、暗绿、米白三种色彩在流动。那是一枚玉石雕成的斧头,没有柄,造型很写意,手法也很简单。那玉石古锈斑驳,温厚润泽。从外相做工就可以看出是古时玉件留传到今,而不是古玉留今再做的物件。
鲁一弃知道,玉件的贵重首先是看它的年代久远和文化底蕴,是否有名人标识。其次才看它的润泽程度,也就是行中说的几分毫、几分透。一般来说越是古物越不可能有十分精巧的雕刻。所以远古留下的珍稀玉器多是外相朴拙无华的玉玦、玉环,也有少数其他形状用途的玉件儿。这样的东西往往都能赚到大钱。而现在大伯手中的这枚玉斧,可以说是个少见的极品。
鲁承祖弯腰,找到拜垫下青石地面上一个不大的口子。鲁承祖把这玉斧的斧口从这口子中轻轻插入。玉斧滑入口中,正好把那口子塞得没一丝缝隙。鲁承祖左右手抓住系在斧子背后的挂绳,往外绷紧,然后旋拉了个一百八十度。
做完这些,鲁承祖直起腰退后两步,鲁一弃见大伯退后,他也往后退了挪动了些。这一刻,鲁一弃忽然感觉很紧张,他已经不像在大门口那样没有丝毫回家的激动。他心中忽然冒出一种难言慌乱,那是一种近家情怯般的慌乱。他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很响,一声,两声……当第五声响起的时候,青石地面也发出一阵很响的声音。那玉斧插入的前面旋开了挺大个圆形洞口。
正房里的烛光照不到圆洞下面,鲁承祖不用看就知道那里面很黑很黑。他清楚那烛光的确照不到圆洞下面,就连洞口边缘都照不到。
可是鲁一弃没觉得那洞里黑。就在这洞口开启的同时,鲁一弃眼中却见到一蓬紫气喷涌而出,紫气中华光四溢、瑞气纵横。这是宝气,这就是宝气,鲁一弃根本不需要静心凝目细细感觉,紫色云霞般的宝气已经把他包绕其中。那紫色气息在升腾,在起伏,在洞口处如莲花般绽开,回旋着的紫色光环在正屋中层层叠叠,一**散开。
鲁承祖没有那样的感觉,他根本无法体会到一弃现在拥有的世界,但他从一弃脸上表情看出了异样。他没说一句话,他看着自己的侄子如同着魔了一般直往那圆洞中走去。
第二十六节: 三圣石
一书得观机巧授,千古留名两工匠;
福兮祸兮皆造化,天宝八方定凡疆。
风水学有阳宅与阴宅之分。多少寻求家兴族旺之人一般都在阴宅上做文章,千方百计要给祖坟点一个藏风聚气、显龙卧虎的好穴。其实阳宅的风水对福祸运道的影响更大,而且阳宅本身的环境地点构造布置与居住之人的心理、生理都有着很大关联。所以,古时富贵讲究人家都挑选水活路通、依邻丰荣的地方建阳宅,而且在建宅时还要在风水眼上安置镇宅重宝。
但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这风水是会变化的。比如说这依靠丰荣,宅子所依之山丘、树林本身就有四季枯荣的变化。而所安置的重宝,不管是何种极至宝物,它瑞祥宝气的护佑也是有变化的。这些宝物一般是一百年瑞气腾跃,可保家、人皆旺;一百年瑞气平和,那样家道也就平常,无富贵也无贫灾;再有一百年则瑞气尽敛,宝物自身需吸收日月天地之精华,此时宝物则无护佑之功了。所以,人们常讲富不过三代,就是此种原由。
鲁一弃走下圆洞,那下面有青石铺就的台阶可拾级而下。越往下走,那腾跃起伏的紫色气息倒反而淡了、暗了。底下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鲁一弃没有一点感觉,他只能清晰的看见那层层紫气是从一块黝黑大石上升腾而出。
那石头有床榻大小,朝上一面看上去挺平整,象一块石坪。鲁一弃心中莫名地感到这石头很亲切,很温馨,是他的一个起点,也是他的一个归宿,真的和梦中家有一样的感觉。他仿佛觉得自己前世也是一块石头,是从这大石上掉下的一个棱角。
鲁一弃走了过去,没有踌躇,没有犹豫。它的心中有不可名状的依恋和兴奋,他伸出双臂,那手臂间是抚摸的渴望和拥抱的冲动。
手指轻轻落在石头上面,很小心,很温柔,就像是在抚摸情人的身体。石头的手感很润泽细腻,但它的表面并不光滑,布满凸凹的纹路。那些纹路像文字,也像图画,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手指在拂拭,在抚摸,在划描,在感觉。那些纹路他似曾相识,却又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他把自己的脸颊轻轻靠在石面上。一瞬间,他感觉脑海中许多的线条文字图案在飞舞盘旋,那些记忆中曾经不懂不认识不理解的东西全汇聚在一起,一幅画面出现在他面前:山峦起伏,林茂塬翠,一条奔腾的大河岸边,柳树拂扬。仿佛有三位古服高髻之人,他们盘腿坐在一方大石之上,他们手舞足蹈,指点天地山河,在论说着什么。
他不由一惊,把脸离开石头。眼前依旧是黝黑大石放出淡淡紫光,刚才的幻境已消失无踪。而那幻境对于他来说,感觉是那么的真实,像是看到一幅画,像是在读一本书,像是推开赏景的窗。他有些不由自主地再次把脸贴上去,幻境又出现了。这次他没有马上离开,他对那幻境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同时他感觉自己有溶入这石头的强烈**,而这石头也有一种力量在吸引他容纳他。
鲁一弃再次离开那石头,并且退后了一大步。但此时他的目光变得迷离,似看非看;他的表情很茫然,无喜无悲,无嗔无欢。他慢慢褪去身上所有衣物,赤条条如刚出世的婴儿般。他重新走向那块大石,他俯向石面,把整个身体蜷伏在石面上。那姿势是母亲腹中胎儿的姿势。
是的,鲁一弃这一刻没有了自己的思维,他的脑中只有无数的文字图案线条在飞舞盘旋,有大石上的,也有他见过记得的那些古玉、石片上的。他也没有了初冬寒冷的感觉,只感觉到母体般的温暖。他现在就是个重新回归母体的胎儿,感受着母体带给他的另一个世界……
两千四百年前,鲁国有一名工匠叫公输般,是一位宅心仁厚、匠心独具的大匠。他遍走天下,建屋架桥,修路造庙。同时访名匠高人,求学过人技艺。不管他走到何处,身后都跟着一位道人,从早到晚都手持一管笔,像是记写些什么。
公输般与道人并不相识,他也不知道这道人是什么时候跟在自己后面的。而且那道人好像不会说话,与公输般从未有过一句交流。公输般心地仁厚,对这些方外之人很是客气,每次息工吃饭都邀道人同桌共食,而且都是让道人先吃。就连主人家敬奉的师父饭,开、收工宴,也是把那道人让在上座。那道人跟在公输般背后足有三年,公输般的弟子门人都管那道人叫笔道人。
公元前450年,楚王将发兵去攻打宋国。请公输般到楚国制造攻城器具。公输般虽不愿,可是却无法拒绝楚王。当时墨家始祖墨翟便冒着被杀的危险,来到楚国劝阻楚王进攻宋国。楚王不允。墨翟便言楚国无法攻入宋国,因为他已经派遣禽滑厘率领墨门三百名弟子,带着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守城器械去宋国协助守城。楚王不信墨翟的守城器械可以敌过公输般的攻城器械。于是命二人演示一番。公输般运用各种器械和方法,对其九攻,墨翟则一一化解,予以九守。楚王见公输般的器械果然无法攻破墨翟的防御,便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墨翟出了楚王宫殿,公输般却在宫外等候。他邀墨翟来到一个僻静之处,摆出攻城九变之法,墨翟看后大惊,此九变他无一能解。公输般言曰:此九变之法非我所能,我可带你见设九变之人。墨翟随之欣然前往。
一条大河边,远处有山峦叠嶂,近处有绿原丛林。在翠绿柳树之下,黝黑大石之上,盘坐着笔道人。笔道人微笑着示意公输般和墨翟也坐上大石,然后取出一幅帛卷在大石上摊开,让二人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