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这状况我越想越觉得惊悚,不过我并没有去问,因为无论过程怎样,坏人已经得到了应有惩罚。
当地的活儿结束了以后我们就去了另一处地方,这次是在城市,而且是一处景色优美的旅游城市,叫绿觉城,这位捐资人就是王天明那位开宾馆的大哥,而他捐资修庙的原因我会在后面告诉大家,因为直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麻烦到底在哪儿。
当地又名“九龙围”,因为城市周边有九座大小不一的山,是典型的丘陵盆地地貌,绿觉城虽然不大,却是通往黄河流域的门户,历史上曾爆发过众多可歌可泣的战斗。
但凡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必然庙宇众多,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我也说不清,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这次我们要修的庙在名为烈女岗的山中,绿觉城周围的九座山都属于当地的旅游景点,并不算广阔的山而周围水土肥厚,每一座山上植被都很茂盛。
既然是景点自然少不了人,一年四季人来人往,不过相比较其它八座山头,烈女岗的人就少了很多,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是上午,虽然远处的山头无法看见,但附近两座山却看得清清楚楚,只见茂密的植物中人影绰绰,甚至还有高手在山顶放风筝。
而烈女岗根本看不到半个人影,山顶那座红墙黄瓦的古庙就越发显得明显。
之所以没有人是因为山脚入口处拦着一道近三米高的铁丝网。
我在施工队里的工作就是杂役,跑腿的活儿都是我来干,所以就找到当地负责园林治安的工作人员,塞给他们两包香烟后那人说了封锁上山道路的缘由。
话说起来就比较久远了,据说是在宋朝时期,辽金八万大军北下攻打绿觉城,却被韩世忠将军以五千军马大破于九龙滩头,随后败逃的辽军残部重新集结后经过商议都觉得这一仗打的实在窝囊,于是商议趁宋军刚刚大胜放松警惕时来个突然袭击。
而宋军以绝对劣势兵力大破辽军之后,确实放松了警惕,辽军也非夜晚突袭,而是挑选精兵化装成当地百姓,混入城内伺机烧杀,等大军重回理应外和拿下绿觉城。
他们想的是挺好,但当天却出了意外,当地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玉兰外出采花,随行共有九人,七女两男,一行人去的就是距离最近的烈女岗。
宋朝时这座山不叫烈女岗,当时还没有名称,九人刚刚来到山脚下就被化装成百姓的辽军军人给发现了。
这次来的全是敢死队,因为进了城后就是别人的地盘,虽然杀些普通的百姓不是问题,可一旦城门关上了就算自己的军队能攻下城池,他们这些人只怕都没有命在。
死士的心理和正常人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寿命很快就要结束,他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放纵自己,曾经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现在都能做了。
一群年轻且身强力壮久禁**的死士看到七名如花般娇嫩的姑娘自然是情不自禁,于是这些人如狼似虎的扑了上去……
虽然他们是放纵了一把,但也暴露了身份,两名男家丁本来就是保护姑娘的练家子,虽然不可能打过许多人,但逃跑还是不成问题的,绿觉城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立刻关闭城门严防死守了。
而辽军眼看奸计无法得逞,就想了一个更缺德的点子,他们将被糟蹋的七名女子带上烈女岗的山顶处,并搭建了七座木台,将七人架在木台上,这样做是为了让城里的百姓都能看到。
辽国人提出条件,如果不开城门就活活烧死七名女孩。
这一幕城里的老百姓看的是清清楚楚,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但结果也是明摆着的,守城将领不可能因为七个女人就开城投降,结果这七个无辜的女孩在父老乡亲的面前被烧成了枯骨。
而辽军再一次无功而返后当地守军为了给自己台阶下就将山命名为“烈女岗”,那意思是七个女孩是为了守住绿觉城而壮烈牺牲的。
这个封号虽然荒唐可笑,但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说那七个苦命的女子命中该有此劫。
而七名女子死后山里便开始怪事频发,这在当地县志是有明确记载的,据说只要是有满族血统的人上山就会遇到怪事。
保安告诉我五年前有一个东北人应聘园区保安,他自称是汉族人,可是干了五天他就把腿给摔断了,他说在烈女岗无意中看到了一块暗褐色的大石头,结果没等他把脑袋转开,这石头就“舒展开”了,原来是一个浑身长满结痂嘴巴咧到耳朵根子的怪人,当时把他给吓得,差点没疯了,逃跑时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腿。
事后经过调查这位“汉人”其实姓那,是个纯血统满人,之所以隐瞒民族来这儿应聘就是闲的没事和朋友打赌,结果闹了个鸡飞蛋打,但也亲身经历了这件邪性的事儿。
遇到类似事情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如果有携带东北地产物的人上山也会遇到稀奇古怪的状况,后来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当地园林部门就把这座山给封了。
山上这座庙名为“身隐寺”,据说是元朝以为看破红尘的大人物退居后在此建庙皈依,而从寺庙建成后烈女岗确实平静了一段日子,直到民国时期才又闹了起来,当时身隐寺里的和尚一夜之间消失无踪,自此小小一座山头整日鬼哭狼嚎,这在当时县志中是有明确记载的,久而久之这座庙也就荒废了。
当然修庙作为一项有意义的行为,各级地方政府还是非常支持的,所以很快园林部门一位负责景区管理的干部就来到了现场,两方交谈之后,他再三告诫说上山有危险,让我们千万要注意安全,此外非汉族人不能上山,具有东北特色的物品不能携带上山。
我们仔细做了盘查,确定都是汉人,也没有携带“违禁物品”,于是景区安排两名工作人员替我们打开铁门。
一路走的是小心翼翼,就怕遇到古怪,万幸一路上还算是平安,估计那些被迫殉国的女子对于同族人还是比较“照顾”的,所以我们畅通无阻的到了“隐身寺”。
寺庙规模不小,以阁为主体,是前阁后殿的布局,我们上台阶时在第一节、第六节台阶都是跪地三拜,这是修庙的规矩,台阶第一级意味着“一心一意”,第六级则是“六六大顺”,在进入庙门后只要有焚香炉就必须焚香祭拜,之后才能观察庙堂主体。
随后我们大致看了一下,山门后是观音阁,阁后为七佛殿、殿后为法堂,然后是僧众休息的场所,整个布局错落有致,看过之后老爸赞道:“这是一座上乘的寺庙建筑,真可惜。”
牛根生道:“这座庙流传到今也有几百年了,能保留下来就算是不易,等咱们修好了,将来肯定能恢复香火。”
鲁莽且想当法师想昏了头的牛根生吃了一次亏后“大彻大悟”,再不想不切实际的事情,能踏实下来,他干活倒也是一把好手。
“这座庙主体结构我看没什么问题,主要就是年代久远,承重墙需要加固,宝刹上的木条需要更换,此外就是一些细节上的修补活了,没什么复杂的,咱们准备一下动手干活。”工程队长陈升道。
遇到保存完整的寺庙,第一步骤是清理佛像本身和佛殿内的积灰,必须打扫干净才能展开修补工作,这是我们和装修公司最大的区别。
而我被分配去打扫弥勒殿,端着梯子和清扫工具进了佛堂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手握降魔杵的韦陀神像。
韦陀是佛的护法神,一般神像都在弥勒佛身后,见到他我知道自己走错了位置,从后门进了佛殿,赶紧规规矩矩退出去,绕到前门往里走。
这虽然是小到不能再小的细节,但作为我们这样的匠人都必须注意,因为进入佛门或是道门,都必须要有一颗极其虔诚的心,否则在工作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我转了一圈从正门而入,可是进去后我就傻眼了。
因为我又看到了韦陀的神像。
24、布施饿鬼
难道刚才是我看花了眼?想到这儿我退出去又从之前那道门进入。
果不其然看到的还是韦陀神像。
稀奇古怪的状况在修缮古庙的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谁也说不好其中缘由,或许是因为此地仍有法力罩护缘故吧。
所以我也没感觉到害怕,将物品放下后拜了几拜,随后就去找宁陵生说了情况。
宁陵生没说别的,而是让我先去帮人清理别的佛殿。
之后忙忙碌碌一直到中午,基本上除了弥勒殿其余佛殿都已打扫干净,清扫出来的灰尘我们会洒在植被茂盛的区域。
这种事说起来也很奇怪,在别的地儿视为垃圾的灰尘,只要是从佛殿里清扫出的,对于植物生长能起到促进,那效果比肥料都要明显,这也算是我们的工作经验之一。
之后我和宁陵生来到了弥勒殿,也没进去,以顺时针的方向绕了一圈后宁陵生似乎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先去吃饭。”
荤腥的东西是绝不能在寺庙内烧煮的,所以厨子是在远离寺庙两三百米的地儿搭的灶,而我们坐在另一边的树林里休息聊天,还没说几句话就见两名烧饭的厨子慌慌张张跑了过来道:“闹鬼了、闹鬼了。”
我们本来神经就高度紧张,一听这声音每个人都条件反射的坐直了身体。
只见伙夫老李跑的满脸通红、气喘吁吁道:“你们快过去看看,这事儿、我他妈这辈子就没见过。”
他的表情十分惊骇,语调更是慌张的不成样,宁陵生也没问情况,带着我们去了烧饭的地方,随后我就看到了极为怪异的一幕。
山里搭灶就是泥巴地里掏个洞,上面垒几块砖头,坑中点火,锅具摆在砖头上,只见洞里的火势旺盛,老李正在煮一锅鱼汤,汤水早就沸腾了,煮出的蛋白质溶解在汤水里形成了类似牛奶的白色。
然而就是这样一锅滚开的汤却没有半丝热气冒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锅冷水在翻腾。
可是当我们把手伸往锅面却能感受到明显的热量。
除此以外,一锅沸腾的奶白色鱼汤没有半点味道,就像是一锅煮开的白开水。
我们这些人没有谁是不开眼的“小白丁”,所以除了厨子呼呼喘气,所有人都平静的看着宁陵生。
他想了想抬手将整锅鱼汤倒入土地里道:“老李啊,你再炒个菜吧。”
老李用他颤抖的手倒入了菜油,片刻之后能清楚的看到菜油冒出了青烟,可是当他把菜倒入炒锅内,翻炒几遍出水后,烟气顿时消失了。
烟气消失之初还能闻到淡淡的菜香,但很快香气就荡然无存,只有一股股的热气。
宁陵生眉头紧锁他抄起锅倒出炒菜道:“再来一次。”
老李满脖子都是冷汗,他哆嗦着又炒了一份土豆丝。
不出意外,菜倒入锅内之后,当烟气转成了水汽,烟雾和菜的味道再度同时消失了。
当啷一声,宁陵生端起炒锅将锅远远丢入树林中,接着抬脚将篝火踩灭道:“这座山有饿死鬼作祟。”
现场顿时没了声音,我则暗中瑟瑟发抖。
修庙人对于鬼神之说历来是坚信不疑的,所以对于宁陵生所说的“饿死鬼”我们都知道是怎么一会事。
宁陵生曾经说过饿死鬼浑身腊黄,除了肚子身体其余部位都是干瘪无肉的,可肚子却又圆又大,饿死鬼总是处在饥饿的状态,见到任何食物都会狼吞虎咽的吃进肚子里,但随即又会全部吐出来,所以无论怎么吃都无法填保肚子,永远处在饥饿的状态。
而饿死鬼最喜去的就是每天晚上都有剩菜,且从不收拾摆放在餐桌上的人家,进入后它会毫不客气的将桌上所有剩菜吞咽、吐出翻来覆去几遍,所以如果家里有了剩菜最好的处理手段要么就倒了,要么就用另一只碗卡住菜碗,绝不能就这么放在桌上,因为那样你很有可能吃的就是“呕吐过的食物”。
可是之前我们一直把“饿死鬼”的行为当故事听,难道今天就被我们给碰到了?
可问题是这次也不是剩菜,而是刚入锅的菜,难道此地的饿死鬼“不守规矩”?
见我们没人说话宁陵生道:“你们不相信?”
“宁总,不是我们不信,这大白天的上哪闹鬼,您这也、也……”牛根生算是比较“正直”的,他表达了自己对于此说法的不信任。
“我知道你们不信,但很快你们就会相信了。”宁陵生笑道。
“大哥就算我们信了,这庙里真有饿死鬼咱们怎么办?找个道士……”
“你给我住嘴。”不等王殿臣把话说完宁陵生厉声喝止,王殿臣吐了吐舌头,一缩脑袋不说话了。
“大家千万记住,咱们眼前是在佛门道场讨生活的人,所谓六道众生皆普渡,山门中千万不要说驱邪避凶的话,小心把自己舌头嚼碎了咽下去。”宁陵生一句话说的我汗毛凛凛。
说罢他对厨师道:“麻烦你两位去弄十八道菜,三荤腥,十五道素材,再买十八盏深色的菜盘。”
等两人离开后问道:“宁哥,咱这是要干吗?”
宁陵生道:“既然到了人家的山头,想要做事就得请它给个面子了,所以菜是用来布施的,希望能让它心满意足别再为难咱们了。”
“这七位姑娘死后怎么会成了饿死鬼?这和她们身份也不相符啊?”我好奇的道。
“身后之人咱们就不要在议论了,这道布施做过,就能有结果。”
厨师办了菜品和盆子回来后所有人帮忙洗菜、搭灶,很快厨师就抡开了勺子,叮铃咣啷一阵响后十八道菜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泥巴地上,仍旧是没有丝毫热气。
宁陵生做了个手势我们所有人静悄悄的躲进了树林中。
说也奇怪,到了晚上再看盘子里的菜虽然一点没少,却变得十分干瘪,就像菜汁被吸干了一般,最明显的就是红烧肉,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肉出锅时一块块亮晶晶的就像抹了蜜,多汁饱满,此刻所有肉块黑乎乎的就像烤糊了一般,且蔫吧瘫软的就像牛皮糖。
不等我们发表“感叹”,宁陵生挥挥手道:“挖坑连菜带盘子一起埋了。”之后我们下山在山脚下搭建的帐篷休息。
第二天依旧没有开工,继续十八个菜品,整整齐齐摆在山路上,到晚上把瘪缩的菜连盘子一起埋了。
周而复始四天后老李炒菜时终于有白烟冒出了。
宁陵生一拍手道:“这顿饭可以自己吃了,吃完干活。”
所有人饱餐一顿后齐聚弥勒殿,这次再进去所见就是弥勒佛像了,宁陵生道:“清理灰尘时一定要仔细,手脚不要太重,如果见到什么怪事情不要大惊小怪,惊扰了佛祖可就是我们的罪过了了。”
之后扫地的、擦窗户的都忙活开了,而我则搬了把梯子清理佛殿的斗梁。
梯子并不高,所以即便我站在最高一级也只有举起双手才能勉强碰到斗梁顶部,于是用脚盘着梯子一边向前挪动,一边擦拭斗梁顶部的灰尘。
走到殿中的位置我手忽然碰到一个硬邦邦、毛茸茸的东西,一时没反应过来,我还用手摸了摸,越摸感觉越像是一个人的脑袋。
猛然间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差点从梯子上掉下来,看见我的异动,工友们都凑过来问怎么回事,我蹲在梯子上指着斗梁道:“那上面有人。”
凭我的手感,断定这肯定是人,因为我摸得是头顶心的位置,而且这个人是秃头。
一个秃头悄无声息的躲在我头顶。这一幕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25、女歌手
宁陵生稳稳的走过来道:“别慌,没什么大不了。”说罢拿着一把高出斗梁的靠梯架在斗梁上顺梯子爬了上去。
看他脑袋高过斗梁,我深吸了口气道:“是不是人?”
《古庙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