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哈哈,心领了,震梁。”杜成拍拍他,“医生说得很清楚—我有糖尿病,这次的问题出在肝上。治肝,肾就完蛋;治肾,肝就完蛋—两边不讨好。”
“不行!”段洪庆摇头,“你给我老老实实待在医院里,准备手术,费用局里出。”
“拉倒吧,没意义。”杜成在自己身上比画着,“都这岁数了还要挨一刀,又放疗又化疗的,好人也折腾废了,再说,也是白花钱。”
“那就硬挺着?”段洪庆瞪起眼睛,“别他妈争了,听我的。”
“问题是我没事啊。”杜成双手一摊,“前几天我不是还能跑能跳的?我干了一辈子刑警,你让我在医院里待着,待不住啊!”
“你少废话!”段洪庆一挥手,“先给我休息几天再说。”
杜成还要分辩,高亮就闯了进来。
“医生来查房了。”
警察们迅速行动起来,开窗,丢烟头。
半分钟不到,医生就走进了病房。一进门,他就吸吸鼻子,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这么多人?”他不满地扫视着病房里的警察,“还抽烟,杜成你不要命了?”
“就抽了一根。”杜成嘿嘿笑着,冲张震梁使了个眼色。
张震梁心领神会,起身把那个装着烟头的矿泉水瓶藏在身后。
“都出去,都出去。”医生不耐烦地挥挥手。
段洪庆站起来,对医生赔着笑脸:“医生您多费心。”
说罢,他转头面向杜成:“你好好休息—敢跑我就关你禁闭。”
杜成挽起袖子,准备让护士量血压:“我在医院里和关禁闭有什么区别啊?”
段洪庆不说话,伸出手点点杜成,大有警告之意。
“行行行。”杜成无奈,“我听话,成了吧?”
段洪庆的脸色稍有缓和,回身示意大家出去。警察们七嘴八舌地和杜成告别。张震梁又凑过来说:“师父,明天我再来看你。”
“甭来了。”杜成摆摆手,“先把案子处理完再说,滚蛋吧。”
张震梁拍拍他的肩膀,跟着段洪庆出了病房。
杜成躺回病床,老老实实地任医生摆布。
量完血压和体温,开始输液。医生又嘱咐了几句,杜成心不在焉地听着,不时嗯啊地答应。
医生和护士走后,偌大的病房里只剩下杜成一个人。他缩进被子里,目不转睛地盯着输液管里汩汩流动的药液。
躺了半天,他才感觉到右肩膀下有硬物,掏出来一看,原来是那半包中南海。杜成仰起身子向门口瞄了瞄,抽出一根烟点燃。
烟气袅袅上升。杜成半眯着眼,看着淡蓝色的烟雾在眼前旋转、消散。
要死了。
这个消息很突兀,但并不让他恐惧。
从警三十多年,也不是一次两次面对生死关头了。
1988年在处理一起家暴时,施暴的丈夫突然点燃汽油。
1997年围剿本市最大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被五连发猎枪打中。
2002年抓捕一名抢劫犯,被嫌疑人抱着摔下高架桥。
2007年在某商业银行内解救人质,面对身缠炸药包的绑匪。
……
这次是躲不过去了。
杜成的嘴角微微上扬。死,并不可怕。他在二十三年前就已经死了。
对他而言,那是一条渴望已久的归途。
走进教室,魏炯挑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偷偷拿出一杯尚有余温的豆浆喝起来。八点刚过,身材矮胖、梳着齐耳短发的女教师走上讲台。魏炯叼着吸管,从背包里拿出土地法教材,看到封皮的一刹那,忽然想起一件事。
他在教室里四处张望一圈,果真没有发现岳筱慧。
还真逃课啊。魏炯暗笑。教土地法学的王教授被学生们戏称为“土地奶奶”,是法学院的“名捕”之一,不仅给学生挂科时心狠手辣,而且每节课必点名,三次缺勤的学生直接就被取消考试资格了。
果不其然,“土地奶奶”喝了口茶水,就慢条斯理地拿出教学手册,开始点名。
应答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魏炯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岳筱慧曾说让室友帮忙打个掩护,也不知道这个“掩护”该怎么打。
很快,“土地奶奶”叫到了岳筱慧的名字,一声闷闷的“到”在后排响起。
魏炯大为惊讶,循声望去。一个长发女生把脸躲在打开的教材后面,刚刚把捂住嘴的手放下来。
“土地奶奶”抬起头,似乎有些犹疑:“岳筱慧,站起来。”
长发女生不敢再应声,低头不语。教室里响起小小的哄笑声。
“土地奶奶”板起脸:“刚才是谁替岳筱慧答到的?”
长发女生一脸无辜状,跟着周围的同学一起四处张望。魏炯尽力不看向她,心里说这叫什么掩护啊,烂透了。
“土地奶奶”见没人出来自首,也无意再深究,拿出钢笔在岳筱慧的名字旁打上一个叉。
《殉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