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据秦老师介绍,桃源村小学很小,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校长,几十个学生,学生都是村里的孩子,除了秦老师之外,还有一个陶老师,俩人都是义务教师,没有工资,只有很少的补贴,平时也要种植果园,赖以度日。
我们应该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师致敬,那些默默无名的人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从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之后,千百年来,不少文人墨客都曾考证过这个世外桃源究竟在什么地方,然而始终没有定论。目前全国有30多个地方在争“桃花源”这个名分,甚至台湾也有桃花源,都是希望为当地经济带来收益。
武陵县是第一个向联合国申报桃花源文化遗产的地区。
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斥以巨资打造桃花源风景区,武陵县以“世外桃源”作为当地旅游招牌,吸引游客以及海内外商贾开发投资。整个景区分三期工程建设,打造了数十个景点,例如烂柯亭、秦人洞、豁然台、蟠桃瑶池、桃花山庄、采菊书院、九曲竹廊、五柳湖、迷津渡、钓鱼潭等。
拆迁安置是第一期工程的重点,桃源村即在拆迁重建范围。政府许诺了优厚条件,按照“以房易房”的原则,为村民在城里补偿安置,还为村民交纳养老保险以及租房补贴,然而,当地民风不愿意搬走,没有一个人在合同上签名,甚至就连村长也带头抵制拆迁。
当地民风彪悍,曾经有个小偷进村偷牛被人打死,哥哥去领尸体,又被村民打死。
政府第一次强制拆迁时被村民拿着锄头赶跑了,还堵上了路,打伤拆迁人员数名。警方抓走了村长,村民开始聚集在县委大院前抗议,但被公安驱散。
苏眉拿起个大桃子,一边吃一边说:为什么拒绝呢,城市里的条件不是更好吗?
秦老师不屑的说:你以为人人都想去你们城里呢?
秦老师开始像给小学生上课那样讲解起《桃花源记》,“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桃花源几乎寄托了中国人所有的梦想,没有战争,男耕女织,无都市之喧嚣,无尘世之烦扰。为什么《桃花源记》那么有名,因为这片世外桃源是中国人心中理想的世界。
村民们种桃为生,虽不富裕,但生活幸福。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时时刻刻感受着忧虑和不安。那些冷漠的钢筋水泥居民楼里,人们住了几年也不知道左邻右舍是什么人。隔壁打出人命,邻居依然房门紧闭,无人过问。
桃源村的村民即使搬进城里,也是一群住在城市里的农民。
他们靠山吃饭,靠水生存,搬到城市也就失去了生活保障,在这个大学生都很难找到工作的时代,小贩上街摆摊还会被城管掀翻摊子,那些村民们在城里如何适应,怎样生活?
梁教授看了看周围说:这里确实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春天的时候应该很美,对吧?
秦老师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说道:何止春天,一年四季,说出来你都不信,我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山路边的菊花,池塘边的竹子,还有漫山遍野的桃花。
苏眉说:我相信。
包斩说道:那人皮稻草人,放在桃园里,我猜,不是为了吓鸟,而是为了吓人。
画龙问道:究竟是谁杀害的杨科长呢?
秦老师变得面有惧色,点了点头,他讲起一件事。
在人皮草人案发的前一天,香港开发商在桃源乡吴乡长、旅游局杨科长、拆迁办主任的陪同下,考察了桃源村的旅游发展前景,他们一致认为,打造桃花源风景线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能造福几代人,还能使当地经济迅速发展。
县电视台的记者跟踪报道,摄像机对着几个大腹便便的官员,身后还有一些给他们打伞的人,他们叉着腰,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有个画面没有出现在晚间的新闻中,记者当时采访了一位在路边熬制松香的群众,那人带着帽子和口罩,穿一身绿军装,摄像机对着他,而他却看着吴乡长、杨科长以及拆迁办主任,记者问他对当地发展旅游怎么看,他笑呵呵地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说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