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老婆婆浑浊的眼睛眯了眯,回忆着以往的经历。
  “整个屋子就只有一个角落是不漏水的。阿英姐很聪明,他把神像前的那一张大神台移了过去。当时的我害怕的和她说:‘阿英姐,我们这样子会不会冲撞了神佛呀!’阿英姐和我说:‘那都是迷信的东西,你咋怎么信呢,以后可不允许你这么迷信了,现在是新社会?’”
  老婆婆抽了两口水烟,烟雾缓缓在空中飘散。她看了我一眼,回忆道:“那时阿英姐教训我的时候,就好像家中的姐姐教训自己的妹妹,语气中虽然带着责备,但更多的是关心。”
  “呵呵,不管有没有佛,当时你们的处境这样做是可以理解了。就算佛祖真的有灵,也不会怪罪你们!”我苦涩的笑着,心中说不出的惆怅。张了张口想说些什么,但是话到嘴边,我却无言与对,只好静静的听老婆婆说他们的故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浪费这么多时间去听一个老人说她的回忆,如果我还有点职业道德,我现在应该马上回到黄家大宅,摆阵,画符去对付黄英这即将到来的鬼魂才是。
  可我就是听了,愿意去听,并且用心去听着,听一个老人说她的往事,了解一个含辛茹苦养大她的儿子却被他儿子无情抛弃的老母亲的故事。
  老婆婆的思绪踌躇了许久,才缓缓的又开口说起了她的回忆。
  “那时候,阿英姐让我不要迷信,我信了。可过了好久好久,我发现阿英姐悄悄的到那间庙里,求菩萨原谅她当时的无奈之举,如果要怪罪就怪她好了,不关梅子的事”梅子是眼前这位老婆婆的名字。她说在他们安顿下来之后,黄英曾经无数次到那庙宇中去参拜,求菩萨原谅她的冲犯,一个如此痴迷,信佛的人。当时能说出如此违心的话,安慰自己的妹妹,事后又和佛祈祷,把一切的罪过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可见黄英是多么的重情重义。
  “后来呢?”我向老婆婆问道,这个故事吸引了我,让我欲罢不能的想知道后来的事情,那位可怜的老母亲年轻的时候竟然有如此辛酸的遭遇。
  然而老婆婆却没有理会我的话,或许她深深的陷入了回忆里面。她从和黄英躲进破庙里避雨那一个晚上说起,她说那一晚,她们把神台搬过去庙里唯一不漏水的地方。然而那张神台虽然大,容纳两个人却略显不足,那一天晚上,黄英为了让老婆婆睡的安稳,把神台上的大半位置让给了老婆婆,自己的一小半身子却露出了神台外。
  而且,神台边缘上的天花板是漏水的,黄英就这样被雨淋着,睡了一晚上。
  听到这里,我更加急切的想知道接下来的事情,你们想想,一个身体强壮的人,被雨淋了一个夜晚,身体都会因为承受不住风寒的侵袭而得病,何况黄英一个弱女子。
  事实上正如我所料,她们醒来时的第二天,黄英真的发烧了,还是高烧的那种。而这位老婆婆为了给黄英治病,做了一件愚蠢的事。老婆婆身上身无分文,但这阻挡不了她急切想救这位姐姐的心。她干了一件愚蠢的事,没有钱,她就到药店里面去偷药。老婆婆说起这事时,她满脸的忏悔,她不识字,当时在药店里面偷药却偷错了药,不仅没有治好黄英的病,还差点把待她如妹妹的黄英害死了。
  “你知道吗?小伙子,那是我一身最后悔的事情!我害得阿英姐落下了病根,害得她哮喘一辈子!你知道吗?我好后悔呀!”老婆婆哽咽着,摸着眼泪,就好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子。
  我叹了口气,上前安慰她说:“老婆婆,你不要太自责。黄英婆婆她不会怪你的,如果我有这样一个弟弟,在我病危的时候他冒着危险去给我偷药。哪怕我死了,我也不会怪他。”我说的是实话,或许很多人认为偷窃不对,你不应该这样教你的弟弟。但我告诉你,我也是一个把道德底线放在一个很高位置的人。
  如果我的兄弟,我的朋友,和我沦落到那番境地。哪怕我去偷,去抢,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救他。当你落到同样的境遇时,有那么一个兄弟,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你偷药,你不要责备他傻,也不要像古人一般迂腐的骂他。试想,一个自命清高,为了所谓的道德底线却置兄弟于不顾的人,把病着的兄弟放于一旁,这样的人,你会认为他很正义吗?
  至少我不这么认为。虽然眼前这位老婆婆差点害死了她的姐姐,但我认为她没有错,顶多是好心办坏事而已。
  “那老婆婆,后来呢?后来黄英婆婆怎么样了,她又是怎么生下黄振的呢?”很急迫的,我追问着老婆婆。
  老婆婆含着泪,哽咽着。岁月让她憔悴,让她的回忆模糊。可是她依旧记得她与黄英的每一件事,还很清晰。
  后来,黄英病的越来越厉害了。老婆婆很着急,却无计可施。她像很多人求救,跪着去求那些她不认识的人。可碰到的钉子越来越多,没有人,愿意去帮助这一对可怜的姐妹。
  到了最后,老婆婆实在无计可施了。只好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卖身葬姐”老婆婆生活的那个年代属于改革开放不久,人们的思想还很闭塞,她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奇怪。
  幸好,老天终于没有放弃这一对苦命的姐妹。在老婆婆扭扭曲曲的写着卖身葬姐这几个大字的牌子,放在街上的时候。终于有一位好心人收留了她们,还帮黄英治好了病。老婆婆告诉我,那是一个好人,是一个餐馆的老板。然而世事真是奇妙,收留这对可怜姐妹的餐馆,竟然就是我刚刚吃饭的那馆子。
  我抬眼望去,只见馆子的前面摆放着一个锅炉,这是一个露天的厨房,菜都是在外面炒的,而站在锅炉前的是一个和我一般大的中年男子,满头热汗的在炒着菜,老婆婆说这是那餐馆老板的儿子。那餐馆的老板,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我听了之后,毫不犹豫的走上前去,对那正在吵菜的中年男子说:“老板,我要十分快餐,打包带走。”
  他不可思议的看着我:“十份快餐,先生你吃得完吗?”中年男子面相敦厚,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福缘深重,虽然目前很是平凡,但却是枯木逢春的命格。有父荫相助,再加上他也是心地善良之人。到了50岁之后,却会发财致富,贵不可言。
  我笑了笑对这中年老板说:“那是给我朋家人打包的,我害怕不够吃呢!”
  “好咧,先生你先等等,马上好,我给你放多点料子。”中年老板拿起锅铲,手忙脚乱的忙了起来。
  说完这些之后,我再回头,坐在一张脏兮兮的椅子上,继续听老婆婆说她与黄英之间的故事。
第151章 一碗炒饭(1)
  “老婆婆,你悠着点,慢慢的说!”我轻轻抚摸着这位老人的背,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老婆婆突然之间猛烈的咳嗽起来。
  她喝了一口水,深沉的回忆道:“那时候阿英姐的病被治好了,老板也收留了我们,让我们得以有一个栖身之地。钱虽然不多,但我们终于不用过流离失所的生活了,我和阿英姐很开心,很开心,谁知道,后来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杀千刀的混蛋!呜呜……”老婆婆突然之间嚎啕大哭。
  “什么样的事情?黄英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追问着老婆婆,语气很急切。虽然我不知道接下来发生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事情,可我听着她的语气,我知道,接下来的事情一定不是好事,这位苦命的姐妹,或许说黄英,又遭难了。
  如果可以给我选择,我宁愿不要我那该死的,无比准确的预感。老婆婆的话告诉我,我又再次猜对了。
  在她和黄英尘埃落定之后,本来以为终于摆脱了那些苦难的日子,没想到噩梦再次降临到黄英身上。
  那时候的黄英虽然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女人,可也颇有几分姿色。也就是这几分姿色,导致她被一个附近的痞子盯上了。
  那痞子叫黄三,是附近一带臭名远扬的流氓,平日里偷呃拐骗,无恶不作,偷到了钱,不是去吸毒就是去嫖娼,甚至于,这黄三痞子把自己的母亲,妹妹都卖了,为了就是能有一点儿资本去赌博。
  有一次,这黄三路过这小餐馆,盯上了正在招呼客人的黄英,并且上前说一些荤段子,出言调戏黄英,手脚还不规矩。但却被餐馆的老板恶狠狠的打了一顿。
  黄三仍然死不悔改,他依旧趁着每天没人的时候来非礼黄英,有一次他甚至趁着餐馆没人,欲向黄英施暴,但黄英虽然是个弱女子,性子也很烈。拿起砧板上的菜刀就这样一挥,切断了黄三的一个手指头,黄三捂着那流血的手指头嚎啕大喊。而黄英则趁此机会跑出餐馆外面大声呼救。
  问询而来的众人把这黄三逮住,并且报了警,也因为这样,这黄三从此对砍断他一根手指的黄英怀恨在心,祸根也就这样埋下了。
  再后来,黄英经人介绍交了一个男朋友,那时候也没什么恋爱一说,都是相亲为多。两人一看顺眼了就认识认识一段时间,接着觉得合适也就谈婚论嫁呗。
  可偏偏,就在黄英准备结婚的前三天,她从外面回来的一个夜晚。在餐馆前面的一个小巷子被凯视她多时的黄英抓住了,也就在那个夜晚。黄三强暴了即将新婚的黄英。
  那个年代,贞操观念都比较强。女孩子遭此厄难,不仅仅没有得到众人的谅解,不理解的人还视黄英为瘟神。可能你们不信,但事实就是这样,包括黄英的男朋友,听到黄英遭遇了这趟事情,连给出的聘礼都不收回了,丢下一句:“我不能取不贞洁的女人。”接着扬长而去。
  “真是个苦命的女人!”听了黄英的遭遇,我悠然长叹了一句。
  “那时候,黄英一定很痛苦吧?”我又问道。
  “是啊!”老婆婆也叹了口气:“那时候黄英姐还看不开要寻死呢?我只好整天的守着她,后来,虽然她不寻死了,可整个人就好像一个傻子一样,话也不说,可把我吓坏了!”
  逢此厄难,黄英痛不欲生,几次欲上吊自杀,幸好都被老婆婆和餐馆的老板及时拦了下来。但一个花寇年华的少女,遇到这样悲惨的事情,叫她如何能够看得开。
  黄英的心灵,或者是身体,都收到了极大的伤害,从此支护,她整个人失去了生气,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分别。虽然黄三已经受到了制裁,甚至因为欠下高利贷被追债的人砍死,可并不代表着,这就能弥补黄英这可怜女子所受的伤害。
  “那时候,黄英姐总是这样失神,双眼无神的呆呆望着天。眼睛都失去了色彩,饭也不吃。我们怎么劝她都不听,一心想着寻死!”老婆婆一点一滴的回忆,记得无比清晰。
  或许等时间久了,黄英可以从这个噩梦中慢慢的走出去。但她没有料到,噩梦才刚刚开始,但这个噩梦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希望了几十年,到头来是更大的绝望。
  她有了,后来,黄英发现自己怀了孩子,虽然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混账,可那毕竟是黄英的亲骨肉。在发现自己怀了身孕之后,黄英的眸间渐渐有了色彩,她怎么也不肯打掉自己的孩子,说什么也不肯。到最后,还是餐馆的老板好心,买下了餐馆旁边的那个小屋子,把黄英安顿了下来,也就是先前老婆婆指给我看的那间小屋子。
  黄振,也就是在那个小屋子出生的,和母亲两人在那小屋子里相守了几十年的岁月。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单亲母亲,可想她独力养育着这个孩子,活着是多么的艰难。
《茅山道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