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也听说过古玩闹灵的事,所以回去之后就凭记忆,开始把以前听过的怪事,给仔细回忆了一遍。然后又仔细的筛选,一家家的去调查,想看看哪家还在继续闹灵。
当然,阴物可不是那么好找的,很多传的沸沸扬扬的怪事,大都是人民群众杜撰,并没有真实根据。
不过这李麻子耐心极大,最后愣是让他从上百条信息中,找到了一条线索!
在他的老家,有一件事儿特别出名。
清末时期,本地有一户名门望族,那户人家的族长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女儿送到了皇宫,做了溥仪的妃子。
清朝灭亡的以后,妃子被一个老太监给护送回了老家,回来时,还拉了一马车皇宫里的宝贝。
结果那户人家还没高兴多久,全国再次爆发了战乱,战乱中,家族里的宝贝差不多被抢了个干净,只有一件很奇怪的青花瓷保留了下来。
而庞大的家族,到如今也只剩下了一个懒汉。
庄稼长了草都不去除,一年到头就收个现成的,算是把这个家族给彻底败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小贩听说这户人家有宝贝,就来他家里收。那懒汉一听说家里那个古怪的青花瓷能卖两千块,当即就爽快的给卖掉了。
不过卖掉之后,就开始出现怪事,每天他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上都会鲜血淋漓,出现一道道血口子,就好像是有人用指甲盖挠的一样。
而且更恐怖的是,在他受伤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痛觉。
原本认为是谁在搞恶作剧,所以懒汉把门窗都死死的锁上,甚至在所有出入口,都绑上了头发丝儿。要是有人闯进来,头发丝儿肯定会断!
可没想到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懒汉发现自己身上的伤更多了,后脊梁骨上,一道触目惊心的五指抓痕,触目惊心,粉红色的肉都翻了出来。
而再看绑在门上的头发丝儿,竟纹丝不动,房间里也没有进过人的迹象。
这懒汉当即就傻了眼,他知道肯定是那青花瓷在作怪。因为祖上有训,这件青花瓷,是传家之宝,代代相传,哪怕是走投无路,也要以性命保青花瓷。
否则,必遭血光之灾。
懒汉哪怕再贪财,在生命面前,也不得不慎重啊。
好在骗走青花瓷的是本地人的一个亲戚,懒汉软磨硬泡,没事儿就在那户人家门口骂娘,说丧气话,那户人家缠不过,终于还是把东西还给了他。
说来也奇怪,自打那之后,懒汉就再也没碰到过类似的事儿。
为了增加这件事的可信度,李麻子再三跟我说,这件事儿当时传的很玄乎,附近十里八村都知道,甚至还有一家报纸去做了采访。
李麻子也是上次无意间想起的,于是就到懒汉家里走了一趟。而这一趟他还真没白跑,因为他发现,懒汉最近又开始遇到怪事了!
每天根本不敢睡觉,因为一睡觉,第二天醒来浑身就被挠的血淋淋的。
可是,懒汉得了上次的教训,将青花瓷保护的好好的,又是怎么得罪了这东西呢?
李麻子当即意识到,这青花瓷可能是一件阴物,就告诉那懒汉,说可以找专业人士解决这件事。
李麻子自个儿开店,在村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他一句话,就赢得了懒汉的信任。
我却听的有点毛骨悚然,说道:“李麻子啊李麻子,你可有点不太厚道!上次的事儿,差点就丢掉了小命,这次竟然还敢找这么凶的东西。”
“绣花鞋只能让人梦游,却不能害人性命,而这东西竟然可以直接伤到人,想必来头不小啊!”
李麻子有点错愕:“张家小哥,不是吧,上次我看你本事挺大的啊。”
我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一行有三不收,分别是伤人性命者不收,乱人气运者不收,吸人精血者不收。你这一样东西,就占了两大禁忌啊!伤人性命,吸人精血,这事儿我管不了。”
李麻子立刻苦苦哀求起来:“张家小哥,这事儿你不管不行啊,我都在他面前夸下海口了!大不了咱们过去看看,管得了就管,管不了就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找刺激了。”
“我们还有一条规矩,就是阴物买卖,要么一辈子不插手,一插手就要管一辈子……”我冷笑道。
“你们这行怎么到处都是规矩?得了小哥,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这算计客人的本事咋能用到我身上呢?太让我伤心了,咱不五五分成了,你六我四行了吧。”李麻子说道。
“这不是钱的事儿。”
“你七我三,这总行了吧?”
“成交。”
“尼玛。”
事不宜迟,我们当即就开着车,前往李麻子老家。, .
第七章 人头青
李麻子老家就在河南开封,上回刚刚去过,倒也算是认识路。
他的父母早死,现在就剩二婶一个亲戚。
所以来的时候我特地提了一兜营养品,把二婶她老人家给感动的热泪盈眶,非要留我们吃晚饭,不过被我婉拒了。
李麻子知道村里条件差,卫生条件也不好,来的时候就买了不少的速食食品,泡面火腿速热米饭之类的东西。
简单在车上吃过饭后,我们就直接去了懒汉家。
现在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懒汉着实是懒,非但自己穿的破破烂烂,顶着一个鸡窝头,屋子里也乱糟糟的,简直就没地方站人。
更恶心的是房间里还散发出一股弄弄的酸臭味,熏得我情不自禁的捂住了鼻子。
李麻子当即就站在院子里骂了起来,那懒汉却只是冲我们傻笑:“李哥,你别骂了,我都习惯这味道了,你让我去大城市里住,我还不习惯呢。”
看李麻子还准备继续骂,我干脆拦住李麻子,说道:“正事要紧,先去看看那青花瓷再说。”
青花瓷被懒汉摆在了卧室,我们一掀门帘,就看了个对眼。
《阴间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