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王猛听后瞠目结舌,愣愣道:难怪你的医术这么神奇了,敢情都是外经里学的啊。
你要替我保守这个秘密。我提醒王猛。
王猛认真的点了点头说:废话,这个当然了,对了,如果这地图是藏真迹的地方,那我们岂不是要去云南了?
虽然我爹没有明确的说这是藏外经的地方,但地图藏在夹层里,又用这么隐晦的方式标注了地址,肯定不简单,无论如何也要去一趟云南了,不过在去之前还有些事要解决。我沉声道。
什么事?王猛问。
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唐老板的死亡真相,唐老板虽然是个盗墓贼,但他收留了我们,对我们有恩,我们必须要查出真相;第二件事就是刘老爷子身体里为什么会有虫卵,如果不查清楚,我们一走老爷子又被人下了虫卵,那我们岂不是白给他治病了,而且刘局长说过找不到我肯定找到古董店,到时候会连累唐莺。我说。
王猛若有所思的说:那只好等这两件事办完了在去云南了。
嗯,时间不早了赶紧睡觉吧。我打了个哈欠说。
就在我们两人要睡觉的时候,前面的店铺里突然传来了打碎东西的动静,我和王猛惊了一下,赶紧端着煤油灯就去了店铺。
在煤油灯昏黄光线的映衬下我们被店铺里的景象吓呆了,店铺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密密麻麻的爬满了千足虫,所有的物品上全是,一个瓷瓶因为不堪虫子的重负摔到了地上,那些蠕动的千足虫瞬间就让我的汗毛竖起来了。
妈的,这是怎么回事啊!王猛惊呼道。
唐莺听到惊呼也马上出来了,看到这情景也是吓了一跳,我反应过来赶紧示意退回来关上门,然后我们三人找来毯子把门缝给堵上了。
唐莺大惊失色说:这这是怎么了?
我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那些千足虫跟虫卵里出来的一样,对方有心要置老爷子于死地,而我治好了老爷子的背疽,又剜了虫卵,等于破坏了他的计划,他这是盯上我找上门了。
我把情况跟王猛和唐莺一解释,王猛急道:那该怎么办啊?
对方不现身,我也不清楚他想干什么。我一时也有些没辙了。
跟我来,走后门。唐莺想了想说。
我们跟着唐莺来到了后门,不过后门刚打开就看到了一个穿着苗族服饰的少年站在门口,他斜挎着一个军绿色帆布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冷若冰霜的盯着我们。
把东西还给我。少年伸出了手。
我一时愣住了,想不起来拿了他什么东西。
把虫子还给我。少年又说。
我这才明白了过来,赶紧掏出那个装着千足虫的玻璃瓶递了过去。
少年接过瓶子装进了包里,盯着我冷漠的问: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事?
我不是破坏你的事,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我说。
少年露出了狐疑的表情,似乎不相信我的话,眼前这个少年看上去并没有恶意,我镇定了下来问道:老爷子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你为什么要害他?
我的事不用你管,总之你要是再敢破坏我的事我一定不放过你。少年说完就拿出一支精致小竹笛吹了两声,但我听不到任何声音,吹完后少年就调头跑了,我追出去的时候他已经消失着夜色中了。
等我们返回店铺的时候,千足虫正如潮水般退去,从门缝、窗缝中挤了出去,不消几分钟一只也没剩下。
我们三个惊魂未定的坐了下来,王猛吁着气说:他真厉害,能够让虫子听他的话,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这应该不是蛊术,蛊术没这么强大。唐莺皱眉说。
那是什么?王猛好奇的问。
不知道,我没听我爸说过有什么民间奇术能控制虫子的。唐莺茫然的摇了摇头。
我想起刚才少年吹笛子的一幕就明白了,他是用那只笛子控制千足虫的,可我并没有听到笛子出声,这让我很奇怪,但现在不是纠结他是怎么控制虫子的时候,从刚才他的眼神中看的出来,他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过老爷子。
折腾了半宿我们重新睡下的时候都能听见鸡叫了。
等我们起来的时候唐莺已经不见了,我和王猛帮着把店铺给开了,没多一会唐莺提着菜篮子回来了,原来她是买菜去了。
唐莺将菜放好走进柜台小声说:我早上打听过了,明叔晚上要去邙山,我爸走了他成了大厨,洛阳一带的盗墓贼都归他管了,你说的对,我爸的死很蹊跷,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我们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晚上跟踪刘明去邙山看个究竟。
白天我就去搞清楚老爷子和那少年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我来到了警察局,警察局里的人都知道我治好了局长父亲的病,奉我如上宾,二话不说就把我带进了办公室,只是刘国邦没在办公室里,我只好坐着等了。
大概十多分钟后刘国邦回来了,看到我客气的说:不好意思小兄弟,刚在开会,对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老爷子好些了吗?我问道。
第9章 认亲
托你的福好多了,只是伤口还没愈合疼的老头直叫,我已经买了消炎和止疼的药,情况好一些了。刘国邦说。
我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明了来意,刘国邦得知从他父亲的背里取出了一个虫卵很吃惊,问道: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
那天刚做完手术不想节外生枝,现在的关键问题不在找这个下虫卵的人,而是老爷子和你到底得罪了什么人。我说。
刘国邦沉思了一会嘀咕道:难怪你那天问我有没有仇人。
对方是个苗族少年。我补充了一句。
刘国邦突然表情木然的愣住了,随后拍了下额头像是恍然大悟了,说:难道是她?
谁?我追问道。
陈年往事有点难以启齿啊。刘国邦为难道。
我不做声看着刘国邦,他叹了口气开始了叙述。
《黄帝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