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莫忘初心

2013年8月9日,敦煌。

是夜,微凉,夜空蓝得像海。

站在这个安静的小机场上,高耸的塔灯放出一片黄色的光晕,仿佛置身于时空穿越之所在。

白天,《罗辑思维》刚刚完成了“史上最无理的会员招募计划”。短短6小时,5500个天南海北的朋友聚合在了一起。

此刻,罗振宇在美国。我则要参加一个名为“玄奘之路”的挑战赛,接下来的四天里,在三藏法师行走过的戈壁徒步108公里。

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写下一句话:“到敦煌,定心。借一盏灯,照亮《罗辑思维》的前路。”

初心在何处,灯就在何处。

2012年10月18日,我和罗振宇,第一次相约“夜观天象”。

清冷月光下的道路清晰可见。

我曾是一个媒体民工,他也是。

不同之处在于,以前他是搞电视的,口活吃饭。我是做杂志的,写字刨食。

相同之处在于,大爷都是干腻味了憋屈坏了跑出来的。不做制片人,也不再当主编。

我开了一个传播公司,他跑江湖当顾问培训主持。

那天晚上,我们一块喝茶。

举杯感慨,世道变了。

十年前,地铁里人人端着一份报纸;今天,你我手里都不止是一个屏幕,不光是智能手机还有平板。

十年前,十亿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同一档新闻联播同一台春晚。今天,人人都是媒体,每个人都在创造分享内容。你联系的节点越多你所看到的世界越大。

信息封闭的时代,权威自上而下,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信息民主的时代,没有“权威”,只有“信任”。没有“信任”,没有“参与”。

中国300个电视台,2000家报社,1万种杂志,还有多少可以靠广告模式生存?

元芳,有人说“传统媒体已死”,你怎么看?

大人,老兵不死,他们只是凋零。

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本身零价值,信息渠道也不再值钱。传播的枢纽是魅力人格体。

啥叫魅力人格体?有种,有趣,有料。

去掉虚伪的客观中立,就是热血、主观、真实。

以前在传统媒体的时候,几十几百甚至数千号人吃着大锅饭,人人都是这个组织的马甲。

罗胖告诉我,2008年他离开央视,举目自愁,不知道哪里还有一个可以每月发他10000元工资的地方。

而今天,我们越来越确信,只要你是一个鲜活的肉身,在互联网时代就不愁兑现不了你的价值。

美国的未来学家凯文·凯利有个理论叫作“1000个铁杆粉丝”。不管你是《江南style》还是旭日阳刚。只要你能创造高质量的内容,借助社会化传播的通路,拥有1000个愿意为你一年付出100美金的粉丝,你就能在美国过上体面的生活。

罗胖和我很想就此实践一下。

他的小小希望,是可以实现《罗辑思维》中念兹在兹的“U盘化生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而我干吗不创建一个为“魅力人格体”服务的组织:帮助像他这样有本事的朋友们逃离传统媒体,转型成为真正的自媒体。实现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于是,2012年12月21日,传说中的世界末日那一天,《罗辑思维》问世了。

从此,每天早上打开微信就会有一个60秒语音的马桶伴侣,每周五,一个叫罗振宇的歪嘴胖子在镜头前唠叨“歪理邪说”。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优酷上线的那个早上,我们的团队都怀着忐忑的心情看着播出数字的增长,不停刷新着网友们的点评。这番体验,即使对于我们两个有过10多年媒体经验的人都是全新的。

时光飞快,一晃已经10个月。

《罗辑思维》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我们的视频在优酷有了4000多万次的播放,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有了70多万好友的关注。我们招募了第一批会员。一颗小小的种子,正迎着互联网的轻风成长。

我们自知,大家爱的不仅是罗胖的歪嘴肉身凡胎。大家更爱的是《罗辑思维》里展现的那个魅力人格体,寄托着我们对知识、自由、未来、独立的向往。

我们发现,我们找到了所谓自媒体的方便法门,其实就是8个字: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2013年8月14日,当我和一群创业者们共同走完108公里的荒漠,再看到老罗的时候,我告诉他,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理想行动坚持。

莫忘初心,《罗辑思维》是一个要跨越十年的互联网实验。它不仅仅是一个脱口秀,一个自媒体。我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有灵魂的知识社群,一帮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茫茫人海中,《罗辑思维》想找到这样一帮朋友,十六个字概括: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

十万同道,我们不知道这样的要求算不算高?这样的一群人如果真能通过互联网聚集在一起,究竟能发生什么?值得想象和期待。

公元627年,一个叫玄奘的和尚出玉门关,陪伴他的只有古道西风瘦马。

三藏法师只有目标和愿力,没有清晰明确的路线图。在接下来的万里跋涉中,我所体验过的不过是其中非常短的一段而已。

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坚忍之心、必胜之心,他做不到,我们更不可能做到。

《罗辑思维》已经出发在途,我们不会再回头。

如果你们盼着《罗辑思维》成,《罗辑思维》就一定能够成。

《罗辑思维:有种、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