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Ⅲ 为什么这场战争没白打

一百多年后我们再去回看这场厮杀惨烈的南北战争,它的基本格局就是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一个人爱吃狗肉,他的邻居们围着他谩骂,他不堪其扰,说我要搬离这个小区。邻居们说,不行,我们是一个共同体,你怎么能背叛呢?不能走。这时候激怒了谁?小区的保安。保安说我也不同意吃狗肉啊,但是你干涉他搬家的权利,这事儿不行。如果你们非要剥夺他离开这个小区的自由,对不起,我要站在他这一边跟你们打。最后的结果呢,就是在群殴的时候小区保安被打得最狠,这个“保安”就是弗吉尼亚。

网友PK

@阿魂儿:

罗老师,我对您这期的观点有些不同看法。1.当时南方人的意识形态您不了解,这就好像新中国建立以前一夫多妻还没有被完全废除一样,之前的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也没什么人质疑一夫多妻。2.在下愚见,当时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是不能体现当时战争力量的强弱的。南方提出独立以及后来的直面战争,其实更佳的解释是有欧洲势力经济支持的。3.黄世仁与白毛女确实天生一对,但是请注意,黄世仁是要抢而不是娶。4.南北双方谁死得多谁死得少这点应无法考证了,其原因很简单,北方是胜利者、强势群体,弱势群体不只是没有话语权,其实也没有知情权。而北方为何要宣传南方死得少呢?很简单,得政权者要想稳固政权,最好的做法不是打压,而是怀柔。

如果非要说南北战争谁占理儿?至少在当事人看来,南方人觉得自己有更大的理儿,这个理儿有好多方面。比如说战争是在我们土地上打的,我亲眼看到我的家乡被你们焚毁,看着自己的兄弟战死在沙场,南方人被激发起来的那种勇气和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我只不过是想过自由的日子,你们不让我们过,凭什么?要知道,当时南方真正的奴隶主有多少?不到人口总数的5%,很少的一些人。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士兵勇敢地冲上了战场?因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要正义、要自由、要独立,这是他们在心中竖起一杆在风中猎猎飘扬的战旗,他们觉得在道德上他们完全占优势。

网友点赞

@卡尔梅林:

罗胖是罗永浩、郭德纲之外,我第三个吃饭必听的人。下饭!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说到历史的一个残酷之处,历史的趋势从来不是以谁占理儿来决定它的走向,历史是按力量对比来决定的。当时南北方之间的力量实在不成比例,北方太强大了,它的工业是南方的近十倍,产值15亿美元,而南方工业产值只有1.5亿美元;北方的工人有130万人,南方的制造业的工人是11万人。

可是南方有什么?不仅有血气之勇,还有历史和文化沉淀下来的一种尚武精神。南方可能什么数字都不如北方,但是有一个数字比北方多,就是南方的军校数量是北方的五倍,而且南方诞生了大量优秀的将领,包括我们前面讲的罗伯特·李这些人。你去看南北战争的历史,五年惨烈的厮杀,几乎每一场战斗,即使是南方失败的战斗,南方死的人都比北方少。所以在每一场具体的战术层面分析,南方似乎都领先一筹。

可是没办法,北方整体实力太强。打一个比方,我和郭敬明打架,假设他是一个武林高手,你说我一胖子跟一武林高手瘦子打,我能用什么策略呢?把他摁住,然后一屁股坐死他啊。所以打到后来,北方说在具体的战术技巧上我是不如你,不过没关系,咱们拼总体实力。就像我们下象棋最好面对高手最好的策略就是对子儿啊,我损失一个车你损失一个车,但是对你是不划算的。所以,北方就拼命采取“对子儿”的策略,以至于后来在南方开始实行焦土战略。

北方的总司令是格兰特将军*,他是总体战的第一代发明人,后来美国人说的核威慑战略,其实都可以看到格兰特将军战略的影子。北方还有一个将领叫谢尔曼,他有一句名言说:这种战争就叫地狱,凡是能够支持对方战斗的所有资源、物资、人,我只要看到就杀光、烧光。

小编补充:格兰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期任联邦军总司令,屡建奇功。但能征惯战并不等于善于理政,格兰特的平平政绩与他的赫赫战功成为明显对照。特别是在第二次总统任期内,他对南方奴隶主妥协让步以及对贪污腐化的属员采取姑息纵容态度,引起了选民的普遍不满。格兰特卸职后曾周游世界,并想在政治上东山再起,但未能如愿。晚年经商失败,抑郁病逝。

虽然我们在南北战争当中没有看到对人民的大量屠杀,因为毕竟都是美国人,同文同种;但是对于财产的毁灭是残酷的。所以谢尔曼还讲过一句话:这种战争根本不是军队和军队之间的战争,它是我们面对人民的战争,我们必须把对方支援战争所有的潜力打掉,我们才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南北战争其实挺有意思的,双方的首都其实离得特别近,北方的首都是华盛顿,在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边境上。南方的首都叫里士满,距离华盛顿有多远?170公里。大概相当于北京到唐山的距离,是非常近的。所以北方人当时觉得,常备军也在我们手里,我们也快速征召了这么多军队,那就直接打过去,把它的首都拿下,把总统一抓,南方群龙无首,我们自然就打赢了嘛。

小编补充:谢尔曼1820出生于俄亥俄州的兰开斯特,1840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后,先后在各地服役。内战结束后不久,谢尔曼被提拔为中将;1869年升任上将,并成为联邦军队总司令,之后的14年他一直担任此职,在此期间他参与制定了进攻并屠杀印第安人的军事行动,这成为他人生的污点。

北方当时是真的没把这事儿看得太严重。林肯总统发第一次征兵令的时候,好像只征了大概七万人,征兵的期限只有三个月,他认为三个月足够了。所以一开始北方非常轻敌,北方第一次向南方进军的时候,华盛顿的很多居民居然带着野餐包,携老扶幼出来观战说:我们打南方人去了,把他拿下哦!结果越过边境,刚走到了30英里的地方,南方人就开始组织强烈反击,在和平中生活了那么多年的美国人第一次看到炮声隆隆、血肉模糊,北方大兵彻底溃败。南北战争成为一个悲剧,从此就再也不能避免了。

所以后来有历史学家就说,如果林肯能够预见到这场战争要持续五年,死75万人,估计林肯当年都会不打这场战争。可是战争就是这样,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人刚开始逗着玩儿,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结果打急了,最后不把一方打倒在地另一方是不会停手的。战争是魔鬼,一旦你把它放出这个瓶子,它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行。

伟大的结局

如果南北战争仅仅是一百多年前,在另一个大洲的两拨人各自认为自己有理,然后杀得血流成河的故事,我觉得对今天的人类和我们中国人来说一点儿意义都没有,之所以要说南北战争,是因为我们要聚焦南北战争结束的那些瞬间。

罗伯特·李与格兰特握手

在我看过的所有战争当中,南北战争最奇怪的是它的结束方式。在那一天,罗伯特·李将军向格兰特将军交出了自己的佩剑,南方认输。要知道,美国没有战犯法庭,没有战犯管理所,没有监禁,没有枪决,没有绞刑。所有俘虏的士兵复员回家,脱离联邦的各州回归联邦,没有惩罚,就这样结束了。罗伯特·李将军后来还当了华盛顿大学的校长,所以今天华盛顿大学的全名叫华盛顿·李大学。他后来变身成为一个教育家,在美国人心目当中,他个人的品德是非常崇高的。

知识补充:

@最伟大的投降者:

美国南北战争后期,南方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面对着正面战场的大势已去,断然拒绝了邦联议会全面游击战的建议,他说:“游击战将把妇女、儿童和老人卷入暴力,造成整个美利坚的道德沦丧,这不是先辈们当年争取独立的意愿!所以我宁可被敌人吊死在绞架上也绝不采取它”。最后李将军向北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投降,并提出唯一的要求,自己可以任凭处置,但要求給这两万多名南军战士签署发放遣散证明,以保证他们回家的安全并不得没收他们的武器。之后格兰特将军看了李将军的信非常感动,亲自签署两万多张遣散证明,其中包括给李将军的一张。在投降日当天躬身退回了李将军递上的佩剑并亲自以军礼致敬目送李将军上马离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我想这跟美国文化和美国人奉行的准则也许有关系,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还必须看到一些关键时刻、关键人的作用,这个人就是林肯。林肯坚定地告诉他周围所有的人,不要惩罚,我们已经承受了这么多创伤和分裂,我们现在要的是一次美国的融合,而不是继续分裂,也不是所谓的仇恨。所以后来有的历史学家说,林肯总统遇刺之后,真正感觉到庆幸的未必是南方的那些奴隶主,比奴隶主们更高兴的,也许是北方的那些强硬要求惩罚南方的人士。

你看,一个政治人物在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就是这样体现出他的作用的。南北战争不是以哪一方战胜了哪一方为结果的战争,不是在血泊中真理摇摇晃晃站起来的战争,而是当双方都握有真理,两兄弟之间打了一架之后,最后握手言和、两方的真理都被两方共同接受的一场战争。

林肯在葛底里斯堡演说

最后让我们把镜头推到1863年11月19号,在葛底斯堡的那一场演说,那是一场何等著名的演说啊。葛底斯堡战役是南北战争的转折性战役,从此南方败相已露。几个月之后,当北方人把他们牺牲的士兵埋葬在葛底斯堡公墓的时候,林肯总统来到这里做了一场著名的演说。其实当时这场演说是很不成功的,因为大家都在等总统来,前面有一个著名的演说家讲了两个小时,就这场战役的性质,歌颂亡灵,憎恨敌人等内容讲了两个多小时。然后就轮到总统了,大家正准备让总统再讲两个小时,结果总统就讲了两分钟就结束了。很多人根本就还没反应过来,以至于当时很多人都嘲笑说,这是一个什么乱七八糟的演说啊。

网友反对

@SmartLaw:

这些关键的人也许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不得不这么做,由于美国建国的特点,也有当时基于美国的制度约束,林肯总统难以像其他国家的领袖通常所做的,在战后以压倒性优势,在排山倒海的舆论宣传配合下,把南方“叛乱者”们从上到下作一番彻底清算。比如清理叛乱参与者,以战争罪、叛乱罪、刑事罪等等,处理一大批南方的“后患”。并且在舆论上颂扬北方的平叛的功绩,把南方定在一个罪恶滔天的位置上,永世不得翻身。林肯总统不能任意这样做,不过,林肯总统本人对于战后南方问题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时势造英雄,甚至是人们需要英雄而创造英雄。每个国家为了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总会神化一些领袖。

而恰恰是这个演说,成为美国历史上,甚至是人类政治演说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演说。这次演说简短到什么程度?它只有两分钟,它没有局限在具体的战争上,而是直接跳到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上,这就出现了美国政治史上那三个著名的短语:of the people、by the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你看,兄弟双方打了一架,但是不是以哪方的道理胜出而结束,最后是大家把所有的道理放在一起,我们共同确定今后生活的那些基本准则,这就是南北战争的真正价值。

说到这儿,我脑子当中突然冒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我唯一担心的事情是,我们未来的生活能不能对得起我们曾经承受的那些苦难”。南北战争是美国的,但是这个教训留给了全人类,包括我们中国人。

(本章社群编辑:Hello-J)

罗胖荐书:《我也有一个梦想》

作者:林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4-08

推荐语:在法制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怎么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战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社会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罗辑思维2:有种、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