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狱

一、为自己减刑

我经常收到各地读者的来信,多数是谈读书体会的。多少年下来,作了一个统计,来信中谈得最多的,竟然是那篇又短又不著名的《为自己减刑》。发信最多的地方,竟然是监狱。

那篇文章,讲述了已在《谢家门孔》中提过的一件事:我曾写纸条劝说一位被关进监狱的官员,在里边把外语学好。几年后他刑满释放,第一个电话就打给我,说他在监狱里完成了一部重要书籍的翻译。他在电话里的声音,兴高采烈。

不久我见到了他。他穿着牛仔服,挎着照相机,步履轻捷灵敏,看上去比进监狱前年轻了很多。

我想,虽然司法没有给他减刑,他却为自己减了刑,减得所剩无几。

这让我想起了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度日如年,偶然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茨威格所写的棋谱,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这种“棋谱”让人摆脱世俗的时空,进入到一个自设的赛场。

其实,天下种种专业,百般嗜好,都能让人专注投入,紧张求索,忘却周遭,也都是大大小小的“棋谱”。

那位在监狱里学了几年外语的前任官员,外语成了他的“棋谱”。这让他几乎“脱离”了所处的环境,看到的只是一步步战机。于是,自己也就成了将军。

但是,监狱里毕竟容易产生一次次切实的心理痛苦。能够拔离痛苦自任将军,也是一种精神素养。因此我当面表扬那位前任官员:“你能做到这样,别的犯人做不到,还是因为你原来的内心格局比较宏大。”

那位前任官员一笑,说:“有可能比原来更加宏大。”

“比原来更加宏大?”我有点好奇。

“原来的格局,虽然不小,但还是受着职务、权力、人际关系的重重束缚。进了监狱,这些束缚全都没有了,反而可以想一些人生的根本问题,想一想凶吉祸福、是非善恶、轻重虚实,产生了一种被剥除后的宏大。”他说。

他这番话,实在说得很好。不错,只要换一个方位观察就能发现,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无形的“高墙”和“铁窗”,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另类监狱”。不必说这位前任官员提到的“职务、权力、人际关系”了,即便是官僚体系之外的普通民众,也整天为小小的名利而折腾得筋疲力尽,所以中国古语中有“名缰利锁”这种说法,完全把名利看作了捆押罪犯的缰绳和锁链。只不过,这种“罪犯”是自任、自判、自惩、自押的,明明做了“罪犯”还在街市间洋洋得意。

这位前任官员还把自己所获得的健康心态,传播给了其他监友。常有一些官员犯事入监后哭哭啼啼、捶胸顿足,他就轻轻地站到他们面前。终于,哭声变成了惊口叫:“部长,你……?”

“要算官职,我在外面比你大得多吧?我都那么平静,你还闹腾什么?”

这样的劝说,效果当然很好。

后来,监狱管理部门只要遇到那些过度抑郁的犯人,就会请这位前任官员出来“做思想工作”。

据他自己说,他在里面的一番番开导,比原来在礼堂里给上千人做报告,水平高多了,效果也好多了。

这我相信。

《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