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三章

愚痴的人觉得黄金最珍贵,聪明的人知道石头有时比黄金珍贵,智者金石同一观。

安之

宋朝有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

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

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着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

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这个简短的禅宗公案,给我们一些深刻的生活哲学,就是“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求人不如求己”,这三个从生活里来的智慧,其实是一贯相通的,它是说:只有在宁静平安的心境里,人才会生出更清澈的智慧,不至于因生活的奔波在红尘里迷失。

如何才能求到宁静平安的心境呢?

答案是“求人不如求已”。

我们求人的地方愈少,依赖人的地方愈少,我们就更能看清人间世相,维持一种平安欢喜的心情。观世音菩萨念自己的佛号得大自在,我们如果每天多一分反观自照,我们就会多一分自在,而一个自在的人,就会像古代的禅师触机都是智慧,那是由于他心有所安,包容广大万事万物自然都有一个智慧的定位了。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册王氏所写的《华严经解相》给他看,并对苏东坡说:“这位王公修道已到了极致了。”

苏东坡就问宋宝国说:“华严经一共有八十卷,王氏怎么只解了一卷呢?”

宝国说:“王氏对我说,只有这一卷是佛语奥妙,其余的都只是菩萨所说的话,没有什么可观。”

东坡听了,心里觉得非常奇怪,就说:“我从大藏经里取几句佛陀说的话,再取几句菩萨说的话放在里面,你能分辨出其中哪些是佛说或菩萨说的吗?”

“我不能分辨。”宋宝国说。

“不仅你不能分辨,王氏也不能分辨。我从前住在岐下,听说沂阳的猪肉味道最美,就派人去买一头猪回来,派去的人买好猪那天喝醉了。他买的猪也跑了,他只好随便买一头来给我,我不知道他带给我的不是沂阳猪。结果我就用那头猪来请客,告诉大家那是好不容易从沂阳带来的猪,所有的客人吃了都大大叫好,认为是别地猪肉不能相比的美味;后来我派去的人承认沂阳猪跑掉了,所有的客人吃了都感到非常惭愧。

“从前买猪的事情,使我悟到,如果人一念清净,墙壁瓦砾都说无上法,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即使像买猪肉、娼妓唱歌这种卑微的事也能令人开悟。像王氏所说的,佛语奥妙,菩萨不能相比,这就偈吃猪肉的客人一样,不是痴人说梦吗?”

宋宝国听了大表赞同说:“是呀!是呀!”

苏东坡用猪肉的比喻来破除对佛法的谬见,虽然有点过度,却颇有深意,就是一念清净的人见什么都是清净,心中有佛,所见皆是佛法,心中无佛,即使是佛亲口所说,我们也不能领会它的奥妙。有智慧的人,瓦砾对他都是无上法,没有智慧的人,无上法对他也是瓦砾。

愚痴的人觉得黄金最珍贵,聪明的人知道石头有时比黄金珍贵,智者金石同一观。

苏东坡体会到这个道理,曾经写过两首有智慧的诗,后来成为中国名诗,一首是: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另一首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惜缘

苏东坡的朋友柳子玉,山水草木妙绝一时,子玉的儿子名唤子文,在京师得到一幅画,拿来给苏东坡题诗,苏东坡一看,原来这幅画大有来历。

传说,唐朝开元年间,房琯与道士邢和璞出游,经过夏口村,进入一座废弃的佛寺,两人坐在松树下谈天。邢和璞叫人挖地,挖出了一个古瓮,瓮中有一幅娄师德送给永禅师的画,和璞就问房琯:“你想起这件事了吗?”

房琯惆怅地忆起自己的前生原来是永禅师。

原来柳子玉本来有埋在瓮中那画的临本。而子文所求到的那幅正是真迹。

要给这幅画题诗的时候,苏东坡突然想起天祐六年三月十九日的一个梦,那时他从杭州回京,夜宿吴松江上。他梦到方外的朋友仲殊禅师带一把琴来看他,弹起来声音非常奇特,苏东坡仔细看那把琴只有十三弦,破得很厉害,不禁叹惜不已。

仲舒说:“虽然破损了,还是可以修理呀!”

东坡说:“只可惜只有十三弦,又能奈何?”

仲舒没有回答,只吟了一首诗:

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只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

苏东坡隐隐约约感觉到,仲舒的意思是自己乃邢和璞所转世,但不确定,就醒了。

第二天,苏东坡白天睡觉又做同一个梦,仲舒禅师又诵了同一首诗,他惊醒过来的时候,正好仲舒来访,感觉到那么真实,仿佛不是梦境,以这个梦问仲舒,仲舒说:“我不知道呀!”

苏东坡于是在画上题了一首诗: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挂起来的新琴,琴声还没有进到木头里去,可惜世人却偏爱这种新声音的追逐。旧的破琴虽然只有十三弦,其音节却像玉佩铮琮,琴意与情意都非常丰沛。可是世上的人都像房琯一样,轮回在流俗里面,不能知道无弦琴的曲调了。

苏东坡的感喟真是令人神伤,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都是由因缘和成的,我们固然不能知悉前世有埋画、破琴的因缘,但也不能不爱惜今生今世的因缘,唯有惜缘的人才能在无弦的琴里,也能听到佩玉一样的音声!

附记:近读明朝徐长孺所辑的《东坡禅喜集》,有一些是坊间东坡记及诗文集中所没有的故事,非常有趣,随手剪裁,翻译了三则,名为“东坡三章”。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五日

《凤眼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