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本身真的是一种胜利吗?

他就像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地和严阵以待的王作战,这残局持续了50年,而对峙本身就是胜利。

——北岛

刚刚从欧洲归来,去了德国和西班牙。走在欧洲宁静的田园小城里,一次次地被打动,静静地想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话题。1870年,中国开始洋务运动,德国刚刚被俾斯麦统一;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西班牙结束了佛朗哥的独裁统治;而今,德国与西班牙早已完成市场化改造,而我们还蹒跚在路上。若以时间而论,我们实在无法用“迟到”为自己找借口。

1966年的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国家历史中的一道伤口。在那一年的8月5日,毛泽东贴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里,他8次登上天安门,接见了1300万人次的红卫兵。从此拉开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想当年,这些热血沸腾的学生喊着“造反有理”的口号,把教室砸得稀巴烂,将自己的老师绑起来批斗,用皮带抽打他们,然后再冲进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寺庙,将佛像、书籍等文物尽数砸毁焚烧。多年之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反复地警思,青春的生命为什么可以疯狂成如此模样,而这样的景象是否会在日后的历史中再次重演?

答案是模糊和不确定的。

我愿意把视野放得更广泛一点,来思考这个问题。

放眼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你会发现一个十分奇异的现象:在那几年,陷入狂飙的不仅仅只有中国,那似乎是一个“造反者的年代”。

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战后“婴儿潮”一代正集体地进入青春期,当有关人类命运的伟大叙事渐渐让位于平庸的商业生活时,这一代青年人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不安,他们在寻找宣泄的出口。哈佛大学的美籍日裔学者入江昭(Akira Iryie)日后评论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全世界的青年人都在反对他们的领袖。

在美国,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发生学生游行,他们反对越战,要求性自由,自称是“垮掉的一代”,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和伯克利大学一度被学生“占领”。

1968年的4月4日,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一家旅馆阳台上被刺杀,愤怒的黑人在100多个城市发动了抗议示威。

在日本,学生运动也是风起云涌,东京大学的安田讲堂大楼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城堡,在这里经常发生学生与警察的冲突事件。

到了5月,法国首都巴黎爆发了全欧洲规模最大的学生运动,巴黎大学的学生们集体罢课并占领了大学校舍,警察封闭了校园,学生们在街头筑起街垒同警察对峙。接着,工人举行总罢工,20多万人涌上街头,高呼反政府口号。学生占领学校,工人占领工厂,水陆空交通停顿,整个法国陷于瘫痪,戴高乐总统被迫改组了政府。

在那些渴望革命的欧美学生中,最让他们醉心的偶像是两个社会主义的领袖。一个是毛泽东,很多人把他的头像刺在手臂上,据1967年2月17日的《纽约日报》报道,《毛主席语录》正风靡全球,它出现在纽约曼哈顿的每一个书店和书报摊上,在日本东京售出了15万册,而在法国巴黎,甚至成了畅销书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有关数据显示,在十年“文革”时期,全世界出版了50多种文字、500多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总印数达50余亿册,以当时全世界30多亿人口计算,男女老幼平均每人拥有一本半还有余,以至于它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另一个是古巴的切·格瓦拉,他在追随卡斯特罗取得古巴革命胜利后,又跑进南美丛林中继续打游击战,1967年10月,39岁的格瓦拉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玻利维亚政府军杀死,谁料这竟让他成了左翼学生运动的“圣徒”,在后来的40多年里,他的一张头戴金五星贝雷帽的头像被印在无数的T恤、咖啡杯、海报和钥匙串上。

然后,与中国不同的是,1968年的欧美学生风潮没有演变成一场颠覆性的社会革命,如法国政治评论家雷蒙·阿隆所描述的,它最终成了一场发泄情绪的“心理剧”。而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杰出的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给出了解释:其一,日渐富足起来的中产阶级没有成为学生的同盟军,革命失去了必要的社会土壤;其二,知识分子表现出了理性、制衡的能力;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西方产业工人的结构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1965年开始,以出卖体力为主的制造业工人数量开始大幅度下降,服务业迅速繁荣,“知识工人”成了新的主流,在英国和当时的联邦德国,煤炭和纺织工人的数量在10年间减少了一半,在美国,钢铁工人的人数甚至少于麦当劳快餐连锁店的员工。新型资本主义的产业特征和商业进步轨迹,最终改变了成型于19世纪末叶的阶级斗争理论。

也就是说,中产阶层的成熟是让一个国家摆脱非理性疯狂的唯一药方。

这样的结论不知是否适合当今的中国,不过,我们也许从此可以寻找到一个思考的出口。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生运动中,一个叫艾伦·金斯堡的大胡子诗人是青年们的偶像,他最出名的诗歌是《嚎叫》,它的头一句是——“我看见这一代精英被疯狂毁掉。”

很多年后,当过红卫兵的中国诗人北岛与金斯堡成了好朋友。在《失败之书》中,北岛写道:“说来我和艾伦南辕北辙,性格相反,诗歌上旨趣也不同。他有一次告诉我,他看不懂我这些年的诗。我也如此,除了他早年的诗外,我根本不知他在写什么。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我们的友谊。让我佩服的是他对权力从不妥协的姿势和戏谑的态度,而后者恰恰缓和了前者的疲劳感。我想这50年来,无论谁执政,权力中心都从没有把他从敌人的名单中抹掉。他就像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地和严阵以待的王作战,这残局持续了50年,而对峙本身就是胜利。”

是的,“对峙本身就是胜利”,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空前迷人的青春姿态。不过,50年来,金斯堡死了,北岛老了。此刻,在江南初秋的暗夜中,当我读着金斯堡的诗歌和北岛的散文,却开始想着另外的话题——

比如,对峙是否有理性的边界?所谓的胜利是单边的压倒还是双边的妥协?青春的建设性与破坏性是否可能合为一种力量?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