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想写一本叫《京范儿》的书,是三四年前的事情。当时拙作《京味儿》出版不久,受到不少像我一样深爱北京的朋友们喜欢。同时,也为更多希望了解北京的朋友们推开了一扇窗。那扇窗的棂子上油漆已然斑驳,却擦得干干净净,本色的木框光滑油润,那是岁月的痕迹。窗户后面走动着一群群普通的北京人,他们炒菜、做饭,走亲戚、看朋友,过着简朴却讲究的日子,享受着淡淡的人间烟火。

正是因为这本书,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当中有土生土长的北京娃,有迁进来多少年的移居者,有偶尔到访的外乡客,也有对传统充满好奇的新生代。他们共同期待着能有一本涉及面更广的书——关于北京的那点儿神髓,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限于吃食——展现着一个骨子里的北京,一个谁都体会得到却说不清楚的北京,一个真北京。

我想到了“京范儿”这个词儿,想写些个北京特有的精气神,哪怕只是有那么点儿意思。但,当我指端轻敲键盘的时候,发现我给自己出了道难题。因为我拿不准,到底什么才是北京城特有的那种范儿。又是什么最能彰显北京人的风格,北京人的派头,北京人的神采,北京人的品性。我越写越觉得是“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写出近万字后,只好放下。

转眼又写出两本小册子之后,我始终放不下这个心结。究竟什么是京范儿?那红墙碧瓦和青砖灰瓦之间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气韵?使那么多天南海北来的人只要在这儿住长久了,都能融进这特有的气韵里,举止言谈遵从了这儿的规矩和礼数,沾染上了京城的做派。于是,我默默想着,慢慢写着。看见不紧不慢行走在胡同深处的街坊邻居,听见一阵阵清纯透亮的京腔京韵,时光的指针重新划过我的指端……

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太多朋友的支持。我永远忘不了:中国书店的马建农先生掰开揉碎地给我讲解古旧书行;故宫博物院的秦明先生带我实地考察御花园那块琴砖;中华茶人协会的耿海先生陪我采访茶庄老店员;古逸名庄的刘博先生给我示范怎么架鸟;皇城小院的秦雪皓先生亲自演示大、小德合勒的区别;正阳书局的崔勇先生帮我找到难觅的老书;还有书中提到的工艺美术大师张东升先生、琴人王实先生……他们都是些最平常的北京人,生于斯,长于斯,和我一样对这座古城充满深情。基于这种共鸣,他们为我答疑解惑,帮我收集资料,陪我走街串巷考据旧物。正是带着京范儿的他们帮我成就了这本《京范儿》,让我有幸为着无限眷恋的北京做了一点点事。在此唯有由衷感谢!

更应该感谢的是我年迈的父亲、母亲。每当我请教那些陈年往事的时候,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帮我慢慢回忆,绘声绘色地仔细讲解。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们的辛劳。爸、妈:谢谢您!

感谢中华书局的刘树林老师,她几经辗转找到我,诚挚地向我约稿。至于我为什么谢绝了众多出版同人盛情邀约而选择了中华书局,源于我个人的某种情结。作为编辑的我始终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在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各出一本书。在我心目中,这三家历史悠久的出版机构象征着品位,象征着文化,象征着出版人的追求。如今,这个梦就要实现了!借此机会真诚感谢那些曾向我约稿的朋友,也诚望能得到您的海涵。

这本书是否写出了您和我心目中的京范儿?应该是没有。毕竟,北京太大,太深,太美!凝聚了中华大地之精妙,孕育了七八百年的那种神髓,又岂是用文字能够描述清楚的?所以只能说:献丑了,您多包涵!

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在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各出一本书。在我心目中,这三家历史悠久的出版机构象征着一种人文精神。如今,这个梦就要实现了!

崔岱远

2013年5月

《京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