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乡关何处是

历史是我最喜欢又最不愿相信的事情之一。公元755年,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是极为关键的决定国家走向的年份。那一年,来自遥远边塞的一个高级军官发动叛乱,烽烟四起,使中国北方陷入长期动荡。这场战事从根本上动摇了唐帝国的政治秩序。至此,中国历史上引以为豪的一段盛世华章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看上去,这不过是一次叛乱,就像历史上发生的无数次政治颠覆一样。但历史的底片总是需要时间漫长的冲洗,才会呈现更清晰的图谱。把长焦往后拉出一千年我们才看到,相较于政治版图,那场边塞叛乱更深远的改变,在于影响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从那时开始,黄河流域,包括整个北方大地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中心在江南形成。

“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南北两线的地理特征——南方草木葱茏,清奇瑰丽;北方土厚水深,雄浑阔大。在这样有显著差异的地理环境中孕育成长的人文生态也各具特质。先秦以来,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都在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中心,南方则长期被看作是这一文化中心的边缘或是附庸。由此形成“北方伦理”和“江南审美”两种话语体系。

相较于北方的粗粝广袤,南方则是青山秀水,俊美温柔。相较于北方的政治—伦理话语,南方社会更沉溺于自己“欲界之仙都”的闲情世界。在中国人心中,江南是地理生成,也是人文生成,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审美情结。《世说新语》、南朝乐府民歌,江南一直以一个中国诗性文化的传承者形象出现,被一代又一代诗人吟唱不绝。那个“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的江南,那个“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的江南,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政治、经济甚至时间的框架,成为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精神理想。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中国北方一片焦土。大量北人包括文人士大夫向南方迁移,远离政治,远离战乱。他们认同并强化了与北方文化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艺术和诗性超越了政治的绞杀和功利,成为生活的主体。加上南方丰润的水土和气候,种稻楫舟,经济日渐繁荣,城市和市民阶层兴起。到处温山软水,莺飞草长,天地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乱入花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样的江南,有着出生和衰老的过程,有着思想、意志与情感,在南方潮热湿润的天色里,在漫长的历史流光里浸润、成长、繁衍。

北方一场尘烟千里征鼓震地的巨大动乱之后,江南的诗性精神迎来一个充分发展的黄金时代,终于成为中国人心灵版图的半壁江山。

历史的流传延续到今天,江南的诗性智慧在当下中国人的生活中成色几何?在这个东西联袂,南北同唱一首歌的经济年代,凝结我们民族千年诗性的江南情怀在哪里游荡?日暮乡关何处是,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我们由此不妨把江南看作中华民族灵魂的乡关。那里的池塘有莲花,天空飘浮着梅雨和油纸伞,那里的酒家装饰着木格花窗,还有霉干菜和黄酒,那里青灰色的石巷里桑葚繁茂昆曲悠扬,那里有我们在艰难人世中自得其乐的天地情怀,不能忘。

《愿你道路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