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2)

这次带领纽约地铁工人"闹事"的,就是美国"交通工人工会"的纽约子工会"地方100"。由于公交工人是"国企"工人,他们的合同是与纽约州政府的都市交通局签订的。05年12月,上一个合同到期,新的合同进入协商阶段。正是在这个关头,"地方100"与都市交通局爆发了针锋相对的"阶级斗争"。经过漫长、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在很多问题上都达成了一定妥协和共识,然而,在养老金的问题上,谈判被卡住了:都市交通局提出,以后新录用的工人必须抽取收入的6%作为自己的养老金筹款,这比现有合同增加了两个百分点,而"地方100"坚称它不会"出卖"以后新录用的工人,坚决不妥协。

于是,2005年12月20日凌晨3点,"地方100"宣布*,地铁、公车系统陷入瘫痪。这是纽约交通工人25年来的第一次*,时逢寒冷的冬天,对于依赖公交系统的7百万纽约市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以后的三天,成了"长征"的三天,人们在零下几度的天气里,迎着寒风,一步一步向自己的办公室或者学校"挺进"。如果说第一天大家还有点新鲜感,还有种走路的"振奋"的话,到第三天,人们已经开始怨声载道了,有的群众干脆在接受采访时说:"把那些工会的人给抓起来,扔到监狱去,就这么办算了!"

在所有这些愤怒的人中,纽约市长布鲁伯格无疑是最生气的。在他看来,谈不拢再接着谈啊,你罢什么工啊。他在20号的声明中说:"交通工人工会将他们的私利摆在了公共利益之上,这不但是对公共服务这个概念的羞辱,而且是通过让这个城市给他们下跪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根据纽约州的泰勒法,公共行业的工人*是违法的举动。布鲁伯格抓住这个法律上的"辫子",敦促法院对工会做出处罚。

众所周知,在这个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养老金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欧洲近几年的工人*,也往往与养老金问题相关。这次纽约公交系统在养老金问题上双方爆发冲突,并不出人意料。在"地方100"看来,这次妥协,可能是将来工人福利进一步被侵蚀的开端。对都市交通局来说,交通工人的待遇已经比其他公共行业的从业人员(警察、公立学校的教师、消防员)要高了,55岁就开始领退休金在私营行业也是闻所未闻。对白领阶层来说,交养老金的份额就不是百分之四、百分之六的问题,全国平均而言,白领阶层对自己养老金的贡献率为32%左右。更重要的是,长远地看,按照现在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支出,可以推算出都市交通局在2009年将要背上10亿美元的赤字。"如果一个巨浪即将打过来,你要在这个巨浪到来之前就闪开,而不是等它打到你之后才开始闪避"。

纽约的舆论越来越一边倒,甚至连"地方100"的母工会"全美交通工人工会"都宣布他们不支持*,并敦促工人立刻返回岗位,同时法院也开始传唤"地方100"的领导人,在这种形式下,"地方100"结束了*,三天之后就回到了谈判桌。

这次*,"地方100"和都市交通局两败俱伤,所以一回到谈判桌,双方口气都软了不少。几天之后,双方达成了新的协议。都市交通局不再要求提高工人对养老金的贡献率,但是双方同意工人对医疗保险的贡献率要提高。同时,作为补偿,都市交通局会部分返还工人已提交的养老金,使每个工人能得到8000美元左右的现金收入。当然,这只是双方高层达成的协议,对工会来说,它还需要得到几万工人的投票批准,对于都市交通局来说,也需要董事会的批准。

在这整个"戏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小人物"的命运随意地拍板钉钉。都市交通局不能随意决定其员工的工资待遇,必须与工会定期协商,决定合同内容;市长不能随意下令逮捕谁,只能"督促"法院采取行动;联邦政府不能干预州内事物,只能象征性地表示关注;甚至"地方100"工会本身也不能决定合同的有效性,他们只是代表工人协商合同,只有工人的投票才能决定合同的有效性。

其次是工会的势力。没有人任何人能任意鱼肉"小人物",恰恰与工会强大的势力相关。一个文明的社会,必须给予劳动者政治上的声音,这一点至关重要。然而,就美国的某些行业来说,这种保护有时候已走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在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对劳动力的过度保护,已经削弱了美国许多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通用汽车在日本同行面前的节节败退,最近开始大量裁员和关闭工厂。通用的市场眼光固然有失误,美国汽车行业的"军事化的"强大工会也令其喘不过气来。据通用公司声称,在他们每一辆汽车价格中,有1500美元是用来付其员工和退休员工的养老金。中国的轻工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大面积占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对工人缺乏保护、美国对工人过度保护的结果。正是因此,美国竟然出现了工人自?地抵制工会势力的奇特现象:许多工人自发地打出了"我们要工作,不要工会"的口号。美国工人的工会加入率也连年持续下跌,从战后的33%下跌到今天的12%左右。

众所周知,政治是一种斗争的艺术,然而,同样重要却经常被忽略的是,政治也是一种妥协的艺术。在一个协商性的政治里,没有任何一方可以为所欲为。"地方100"工会最大的教训恐怕也在这里,煽动群情激愤等固然姿态华美,然而当它滑出法律的轨道,为了一个团体的利益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时,这种华美也就沦为小题大做的滑稽了。毕竟,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争取更多的利益,有别于一个真正的弱势群体捍卫自身的基本权利,因而也缺乏广泛的社会呼应。这已经不是一个高呼"失去的只有锁链,赢得的却是整个世界"的时代了,更务实的做法是回到谈判桌前,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失去的只有的医疗保险,赢得的却是整整7百万人的安宁。

《民主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