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撒哈拉沙漠

因为偶然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介绍,于是三毛来到了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不记得在哪一年以前,我无意间翻到了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里,它正好在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面对这片凄艳寂寥、残阳如血的大沙漠,三毛几乎不能自已,她逐渐爱上了沙漠的狂暴与沉静,爱上了沙漠的美丽星空。

“从机场出来,我的心跳得很快,我很难控制自己内心的激动,半生的乡愁,一旦回归这片土地,感触不能自己。”

来到沙漠,她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经常用中餐款待荷西和他的朋友们;经常教邻居的女孩们识字,并且用简单的医疗知识解除他们的病痛;甚至她曾在刚结婚不久一个人跟着运水车,深入沙漠的腹地,了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

说起非洲,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非洲大草原,但恐怕也没人会忽略被称为“沙漠之王”的撒哈拉沙漠吧,这片全世界最有名、最神秘、也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非洲北部版图的全部。“死亡”与“荒凉”总是被人们当做沙漠的代名词,撒哈拉更是如此,它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但就算如此,撒哈拉仍旧是冒险家们的乐园,同时也是浪漫主义者的天堂,由于沙漠的变幻莫测,不同的人来此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撒哈拉沙漠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有个性的地方,它既能让人体验生与死的选择,又能带给人们温柔、甜蜜的感觉。有人说,去了撒哈拉沙漠你才能爱上这个世界,也会同样爱上撒哈拉。台湾女作家三毛就是这样爱着撒哈拉的:

“撒哈拉沙漠,在我内心的深处,多年来是我梦里的情人啊!我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的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这让撒哈拉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一道唯美孤寂的风景,而也正是三毛所说的这份苍凉使撒哈拉将大自然的究极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悲凉而华丽的金色震撼

“这些沙堆因为是风吹积成的,所以全是弧形的,在外表上看去一模一样。它们好似一群半圆的月亮,被天空中一只大怪手抓下来,放置在撒哈拉沙漠里,更奇怪的是,这些一百公尺左右高的沙堆,每一个间隔的距离都是差不多的。人万一进了这个群山里,一不小心就要被迷住失去方向。我给它取名叫迷宫山。”

——三毛

一粒沙子,代表一个原始的细胞;一座沙丘,代表一个旺盛的生命;一片沙漠,代表一世历史的延续。站在这片沙漠之中,享受万籁般的寂静与宁静。这让我们更懂得了生的艰辛,更了解了活的可贵——为了那一汪的幽蓝,那一丛的青绿。沙漠自然有其美丽的缘由,它的存在也无不合理性;远离红尘喧嚣与名利的追逐,恪守着孤傲的虚无以及清醒。心灵的东西从此获得了物质的形式,正是造物主让人类在沙漠里面看到了鲜花遍地开、泉水叮咚响的精神花园。即使是在深深的沙漠下,也依然有淙淙的流水,仅仅只是你还没有挖掘到它罢了,这就犹如我们的人生。自己置身其中,发生的一切让人目不暇接,唯有惊叹不已。大自然的杰作,堪称是鬼斧神工,偏又奇妙无穷。有沙漠的地方,不一定只有荒芜与悲凉。拥有沙漠的心也不会只被搁浅。

大漠孤烟直

“想起了沙漠就想起了水,想起了爱情就想起了你……”

——三毛

“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可以说撒哈拉沙漠就是沙漠中的沙漠。

沙漠中是很少有人烟的,更别说绿色的植物了,这样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年三毛与荷西要冒险去总督的花园里偷植物来装饰自己的小家了:

“那个晚上,我们爬进了总督家的矮墙,用四只手拼命挖他的花。”

如果让人在沙漠中行走几个小时,应该很少有人不晕的吧。但是,传说在四千多年前,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却在这片沙漠里走了三个多月,而他身后还带领着200多名从埃及逃出来的以色列奴隶,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摩西,他将带着这些奴隶们穿越撒哈拉、横贯红海、翻越神山之巅,奔向上帝所指示的福地(《圣经旧约》之出埃及记)。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长久以来,撒哈拉沙漠的确犹如天险一般阻碍着旅行者的深入探险。时至今日,几条穿越大漠的路线终于相继开通,使冒险家们的梦想得以成真。沙漠中的旅行是对人的体力、耐力、心理承受能力与智力的挑战,虽很煎熬,但却奇异而刺激:游走漫漫大漠,远离城市的喧嚣。穿越撒哈拉是世界十大奇旅之一。进入撒哈拉,起点一般始于突尼斯或摩洛哥。在深入大漠以前,可先游览沙漠周边古老的城市,随后乘坐专门的车辆,融入沙漠旅行队,浩浩荡荡地启程。穿越起伏连绵的沙丘,走访神秘原始的部落,在绿洲集市上买卖寻宝。行程日期是不一定的,但是可做调整,基本上都在三周以上,有的甚至可延续两个月。

撒哈拉沙漠的地形是复杂而多变的,就像三毛说的那样,像迷宫一般。一个不注意就会迷失在其中。

“这些沙堆因为是风吹积成的,所以全是弧形的,在外表上看去一模一样。它们好似一群半圆的月亮,被天空中一只大怪手抓下来,放置在撒哈拉沙漠里,更奇怪的是,这些一百公尺左右高的沙堆,每一个间隔的距离都是差不多的。人万一进了这个群山里,一不小心就要被迷住失去方向。我给它取名叫迷宫山。”

之所以说它复杂是因为沙漠里包括了多种地形:盆地、大绿洲洼地、多石的高地,陡峭的山脉以及遍布沙滩、沙丘和沙海,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差点让荷西丢了性命的流沙般的泥淖:

“我打开车门一面叫一面向他跑去,但是荷西已经踏进这片大泥淖里去了,湿泥一下没到他的膝盖,他显然吃了一惊,回过头去看,又踉跄地跌了几步,泥很快地没到了他大腿,他挣扎了几步,好似要倒下去的样子,不知怎的,越挣扎越远了,我们之间有了很大一段距离。”

那么沙漠里最缺的是什么?自然是水源了。三毛曾这样说过:

“常常听到一首歌,名字叫什么我不清楚,歌词和曲调我也哼不全,但是它开始的那两句,什么——‘想起了沙漠就想起了水,想起了爱情就想起了你……’给我的印象却是鲜明的。这种直接的联想是很自然的,水和爱情都是沙漠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东西,只是不晓得这首歌后段还唱了些什么事情。”

撒哈拉沙漠的水源是非常之少的,只有几条河源徘徊在撒哈拉沙漠外,为沙漠内提供了宝贵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撒哈拉沙漠中最有名的河流当属尼罗河了,它的主要支流在撒哈拉沙漠汇集,并沿着沙漠东部边缘向北流入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南面的查德湖,以及东北方向的蓄水层。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有时就像女人的脾气,忽冷忽热,一会儿柔情似水,一会儿又变得暴躁冷酷,令人捉摸不透。这主要归功于撒哈拉沙漠的两种气候情势:北部属于干旱副热带气候,南部则归干旱热带气候主宰。由于这两种气候情势,造成了沙漠温度常出现许多极端,比如,早晚温差极大,白天最高温有时能达到50℃以上,但是只要一到晚上,太阳一落山,气温骤降,马上就到了零度以下,对于体质较弱的人是很吃不消的。三毛也吃过这方面的亏:

“夕阳黄昏本是美景,但是我当时的心情却无法欣赏它。寒风一阵阵吹过来……太阳完全看不见了,气温很快地下降,这是沙漠夜间必然的现象。”

撒哈拉沙漠(不包括尼罗河谷)的居民人口数估计只有二百多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个人。偌大的面积基本上空无一人,但是只要瘦瘠的植被能供养牲畜,或有可靠的水源,散落的人群便会在这世界上最艰困的环境中和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下生存下去。三毛也称赞过沙漠居民们顽强的生存能力: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得近乎优雅起来。”

撒哈拉居民大多数都是游牧民族,三毛将他们称为“撒哈拉威人”。三毛对于撒哈拉威人有过一段描述:

“撒哈拉威女人胖但是美丽,出嫁很早,裹着蓝色布袍,皮肤也是蓝色的。”

根据这一说法推断,自然不可能真有什么蓝色皮肤的人,事实上应该是这些沙漠的游牧民族,他们每天都要骑马,致使流汗较多,让蓝色长袍沾了汗水脱色,所以把皮肤染蓝了。说到游牧民族,在撒哈拉沙漠里最有名的就是图阿雷格人。他们以好战和狂热的独立个性闻名。并且仍保留女族长的组织,且图阿雷格妇女享有不同寻常的自由,详细说来,他们是生活在撒哈拉沙漠里的一支游牧民族,族人大多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此外图阿雷格的男人脸带面纱,据说是为了防止魔鬼从嘴巴进入身体;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图阿雷格的男人们出去打仗,妇女们在家做好饭菜,等待着他们胜利归来。到黄昏的时候,男人们才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们失败了。妇女们气愤极了,纷纷将头上的面纱扯掉扔到了男人们的脚下,说:“打了败仗居然还有脸来见我们,从今以后你们就把脸用面纱遮起来吧!”男人们都羞愧地捡起面纱缠在了自己的头上。这种面纱叫“达格里”,最长的可长达五米。图阿雷格人通常身配长剑、匕首和白羚羊皮制成的盾,以骁勇善战而著称。西面的摩尔人集团原先拥有强有力的部落联盟;提贝斯提及其南部边境的特达人主要是骆驼牧人,以独立性和吃苦耐劳而著称。

三毛是爱极了撒哈拉的。爱撒哈拉的黄沙,爱撒哈拉的绿洲,爱撒哈拉的人,爱撒哈拉的风。撒哈拉对于三毛来说既是亲人,也是朋友,又似情人。三毛与撒哈拉是一语道不尽的:

“四周的世界,经过她魔术似的一举手,好似突然涨满了诗意的叹息,一丝丝地钻进了我全部的心怀意念里去。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将你的爱情,用它亘古不变的大地和天空,默默地回报着你,静静地承诺着对你的保证,但愿你的子子孙孙,都诞生在它的怀抱里。”

古城迷踪

“那个擦亮了我的眼睛,打开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经自愿淹没的少年时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师,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见,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无法回报,我也失去了语言。”

——三毛

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荒漠之中,大风肆虐,漫漫黄沙,风沙之后,在夕阳的照射下,显示出了一座古城的轮廓,不多会儿,风暴骤停,古城矗立在了眼前,破败、残旧,但却巍峨巨大。事实上,撒哈拉沙漠里没有古城,因为撒哈拉不是武侠,但是撒哈拉沙漠的周围却有许多充满魅力与个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镇等着人们去探索。

圣城——凯鲁万

走进凯鲁万麦地那,便见古街老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路似迷宫。两旁房舍,墙白如粉,门窗湛蓝,甚是悦目。沿途不时见到一座座清真寺尖塔、礼拜寺半露在街旁巷内,寺内总是挤满了虔诚的信徒,匍匐在地向真主顶礼膜拜。沿街店肆林立,货摊鳞次栉比,眼前的商品琳琅满目,耳边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一派醉人的阿拉伯市场风情。

城内寺庙星罗棋布,因此凯鲁万有“三百清真寺之城”的美誉,但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城东北隅的奥克巴清真寺,又称为“大清真寺”。它不仅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且是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站在十几公里之外,就可遥见大清真寺高耸的尖塔,它已成为凯鲁万的特殊标志。该寺最初的设计、建造者是奥克巴·本·纳菲,这位阿拉伯第三次远征军的统帅,既是一位骁勇善战、富于谋略的军事指挥官,又是一个有治国方略的总督。他意识到要治理北非这蛮荒民众,除了行政的统治外,还必须用宗教从精神和思想上去教化他们。因此,他在创建凯鲁万城之初就决定建两个机构——清真寺和总督府,凯鲁万正因拥有此寺而被阿拉伯世界誉为第四圣城。

说到阿拉伯的远征,有段历史不得不提。自公元7世纪以来,不断兴盛的哈里发东方阿拉伯帝国,经过多年的征战,特别是自公元644年至公元713年的七十年“圣战”终于征服了突尼斯土地上的柏柏尔人,不仅将阿拉伯文化带到了突尼斯,而且使柏柏尔人从语言、文化到信仰、习俗完全归化了阿拉伯民族。这段历史,是突尼斯历史上充满神奇和英雄传说的年代,它既使柏柏尔人感到自豪,又足以使阿拉伯人感到荣耀。这期间所建的奥克巴清真寺就是阿拉伯建筑、文化、艺术的经典代表作。

奥克巴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布局精妙。环绕大院四周的连拱柱廊、排排石柱和巍峨的尖塔,营造出庄严、肃穆、圣洁的氛围。置身其中,倍感造化之神秘,宇宙之无穷,个人之渺小。

圣城凯鲁万,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一个梦幻般迷人的古城。

蓝色小镇——西迪·布·撒以德

如诗如画的西迪·布·撒以德位于突尼斯城以北20公里的地中海悬崖上,是北非最美丽的小村落,始建于13世纪。白屋蓝窗的安达路西亚风格的小屋是这个美丽小镇的特色,因为这里的大多数居民都是当年为躲避迫害从西班牙迁徙而来的。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求婚者的天堂,因为在这里说声“I LOVE YOU”会使你和你的情人牢记一生。

不知道为什么,不管当地人还是来自各国的游客都更喜欢将这个小镇称为“蓝色小镇”。蓝色小镇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包上,白、蓝两色是该镇的代表色。放眼望去,镇上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所有的院门、窗户和楼梯扶手全都漆成天蓝色,与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构成和谐的画面。

顺着小镇的柏油路而上,路两旁有各种带有撒哈拉沙漠特色的纪念品,游人可尽情地和店主讨价还价。到了山顶,还能躺在“草席”咖啡馆内大土炕的草席上,享用地道的阿拉伯水烟。在突尼斯人眼中,蓝色象征着和平、安定。到其他城镇和乡村走一走,也能看到同样风格的蓝色房屋,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在突尼斯卖蓝色油漆的人最赚钱。

撒哈拉门户——杜兹

由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市一直南下,不久之后就能抵达撒哈拉的门户——杜兹。三毛笔下《撒哈拉的故事》一派奇趣和温馨,促成了许多人的突尼斯之行,也使人们在贪恋古城、集市、海滨时也始终挂记着沙漠。

杜兹是突尼斯南部最靠近撒哈拉沙漠的绿洲,它是一座四周被沙漠包围的村镇,但是,在这里,却拥有设施十分完备的酒店。穿长袍的柏柏尔人和古老的阿拉伯建筑使小镇一直带有天方夜谭般的神话气息。

突然想起三毛说的话:

“远离我们走过的路旁,搭着几十个千疮百孔的大帐篷,也有铁皮做的小屋,沙地里有少数几只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我第一次看见了这些总爱穿蓝色布料的民族,对于我而言,这是走近另外一个世界的幻境里去了。”

杜兹是四周被沙漠包围的村镇。这里的人们仍保留着祖先饲养单峰驼的习惯。这里也是骑单峰骆驼进行撒哈拉远征的起点。

入夜,杜兹,满天星斗,沙漠的夜空星星又亮又圆又大,云一般成片分布在暗蓝色的天空里。推荐在杜兹的TOUAREG酒店(有中心泳池的沙漠王宫)下榻,领略撒哈拉沙漠宫殿那永恒的魅力。

凌晨,早起,开着车进入沙漠看日出,为了方便游客们去沙漠野营和看日出,饭店的早餐在凌晨三点钟就开始。由于凌晨天气非常冷,所以建议游客们一定要多穿衣服才行。撒哈拉的太阳,总是恪尽职守相当准时的。天际出现了一点鱼肚白,沙漠从漆黑到灰白显出依依稀稀的样貌,奇怪的是并没有看见太阳的身影,但整个沙漠却骤然变为了金黄色,晨光均匀地勾勒出沙丘连绵起伏的轮廓,犹如仙境一般的美丽!顿时就体验了三毛所说的那种“只有在深入大漠里,看日出日落时一群群飞奔野羚羊的美景时,我的心才忘记了现实生活的枯燥和艰苦”的感觉。

如果是12月份来到杜兹的话,还能赶上参加每年年底来自沙漠各处的部落族人举行的撒哈拉节(Sahara Festival),联欢节的开幕式是非常富有特色的,身披盔甲的壮士骑马在前开路,1001峰骆驼组成的队列紧随其后,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表演民族舞蹈。开幕式结束后,独特的骆驼赛跑、斗骆驼等精彩表演相继开始,入夜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欣赏阿拉伯舞蹈,一边品尝烤羊肉的味道,尽情享受大沙漠独有的欢乐。

蜜月圣地——西提普赛德

西提普赛德是突尼斯最美的小镇,也是最浪漫的小镇,因为它最适合情人散步,这是突尼斯人所公认的。西提普赛德面朝着迦太基海湾,白色楼房整齐地依山而建,颜色鲜艳的九重葛爬满了白墙及水蓝色的窗棂,加上又是属于地中海型气候,除了冬季经常下雨以外,这里阳光终年普照。营造出仿若荷马史诗般的希腊小镇的情调。

西提普赛德位于突尼斯的北部地区,距离首都突尼斯城二十公里,小镇的镇名来自于13世纪的一位伊斯兰教信徒Sufi,这位信徒结束麦加的朝圣之旅后,在这个小镇定居,小镇中心即是一座以Sufi为名的清真寺。

这里也是突尼斯著名的艺术家村落。1914年,保罗克雷、奥古斯都马克,以及路易斯马雷三名年轻画家选择在此落地生根,并且开始以西提普赛德为主题作画,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小镇风情画,这组画的重点是在于小镇的蓝天、地中海、希腊风格的建筑以及中东造型的门。突然想到,三毛也是一个画画的好手,而且她的人生也是因为那个画家老师而改变的,那个被三毛称为“一种温柔而可能了解你的人”。因为他,使在家里自闭了三年的三毛重新走入社会:

“我向他跨近了一步,微笑着伸出双手,就这一步,二十年的光阴飞逝,心中如电如幻如梦,流去的岁月了无痕迹,而我,跌进了时光的隧道里,又变回了那年冬天的孩子——情怯依旧。那个擦亮了我的眼睛,打开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经自愿淹没的少年时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师,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见,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无法回报,我也失去了语言。”

自此,西提普赛德在欧洲国家中声名大噪,声名鹊起。游客、艺术家、摄影师,每年络绎不绝地涌入这个小镇,只为了捕捉如画中的灿烂阳光、碧波荡漾的海洋和地中海南岸的慵懒气息。

历史古城——丹吉尔

由摩洛哥往北望去,似乎隐约可见古城海港丹吉尔,这是一个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城市,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入口,隔海相望于欧洲大陆,座落于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进地中海与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抑或是停泊,而从大西洋东岸南来北往的船只,也都要在这里调整航向然后再重新出发,没错,这里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处。丹吉尔城沿着海滨山坡而建,一派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气候宜人,绿色山野、白色住宅以及蔚蓝海水交相辉映,相互衬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座风光明媚的海滨山城。

丹吉尔是一座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甚至比意大利的罗马建城还要早得多。丹吉尔过去的名字是丁吉斯,阿拉伯语称其为丹杰,意为“辽阔的海湾”,这个名字倒是与丹吉尔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规模职能相搭配,而丹吉尔城的周边环境与三毛和荷西在加那利群岛住宅的周边环境极为相似,都是毗邻海湾,而风光也都是一等一的秀丽:

“我们的新家,坐落在一个面向着大海的小山坡上,一百多户白色连着小花园的平房,错错落落地点缀了这个海湾。”

丹吉尔城的名称是有来历的,那是当地自古流传着的一个动听故事:希腊英雄索法克斯是一个力大无穷,能够力拔山河的人,传说他能将塌下的天柱重新扶正,而丹吉尔城的奠基者就是他的儿子,为了纪念母亲,将这个城市命名为“丹吉”。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传说,还有另一种说法仍旧来自希腊神话,这个传说认为是海王星的儿子安吉建立了这座城市,而城市的名称原本就是叫“安吉”,只不过后来经过代代流传就演变成了今天的“丹吉尔”。

丹吉尔分为新城和旧城两个部分。新城大多是欧式建筑,街道宽阔而笔直,高楼大厦林立,别致典雅的民宅以及豪华的宾馆格外引人注目。条条街道上,百花齐放、花木争艳,街心公园和艺术喷水池则是随处可见,整座城市就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舒适、宁静。看到旧城区,就好像看到《一千零一夜》里所描绘的景象正在逐渐化为真实:石膏原料的房屋一个紧挨一个密集地靠在一起,式样可谓是千姿百态;街巷的交错,满目是小食品摊点、杂货店铺以及手工作坊,到处都充斥着软木、皮革、蔬菜、柑橘、鱼罐头等物,这里一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喧哗而热闹。如果是初访这里的旅游者,那简直就如同进入了迷宫一般,让人辨不清东南西北,找不着入口出口。在撒哈拉沙漠里也有类似像迷宫一样的东西呢:“人万一进了这个群山里,一不小心就要被迷住失去方向”。旧城区最繁华的地方要属大索科广场了,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商业广场。在广场的四周,咖啡馆里散发出了浓郁的薄荷香茶的味道,杂货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种类齐全,服装店和绸布店则更是显得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

丹吉尔作为一座历史古城,可以供游客参观游览的景点自然是很多了。座落在旧城大索科广场附近的是西迪·布阿比德清真寺,这座清真寺的顶部采用彩色陶瓷砌盖,显得端庄而朴素,宏伟而壮观。几百年来,卡斯巴城堡遗址一直雄踞在旧城与海港之间,遗址中保存有古代的清真寺、迎宾厅、法庭、苏丹王宫和国库等重要建筑,这些都是游客云集的地方。如今的苏丹王宫已经改建成了博物馆,陈列着摩洛哥历代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当年的豪华客厅以及御座大厅依然保存完好,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这个海滨城镇,游泳场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遍地都有。尽管有时大西洋水面突然间雾气蒙蒙,风急浪涌,但丹吉尔海滨却依然宁静而晴朗。面对辽阔浩茫的大西洋,斯帕特尔海角灯塔仍旧是塔身高耸,夜间则塔顶灯光透亮,来往船只都要根据灯光来调整自己的航向,而游客们总是以灯塔为背景来摄影留念。丹吉尔终年气候宜人,素有“摩洛哥夏都”之称的同时也享有“非洲旅游胜地”的美誉。

白色城堡——卡萨布兰卡

电影《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的一炮而红使得这个摩洛哥的小城一瞬间闻名于世,当人们沉醉在电影异国情调的浪漫中时,又有谁会知道卡萨布兰卡这个城市的原名叫达尔贝达?

达尔贝达(卡萨布兰卡),是一座具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同时也是摩洛哥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首都”,最大商港、最大城市、最大工业基地以及世界最大的磷酸盐输出港,几个“最”字都同时围绕着这个城市,使得人们不得不猜想它是否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这个城市的第一个名字是柏柏尔人取的,为“安法”。当阿拉伯人进入这个地方并建立了阿拉伯国家时,安法也更加的繁荣昌盛。“安法”这个名字一直叫到西班牙人来为止,当西班牙的航海者来到此地时,看到面向蔚蓝大海的白色城市,而背后则倚靠着浓绿的群山,宛如人间仙景一般,船上的西班牙人都不禁脱口而出“卡萨布兰卡!”从此以后,西方国家的人们就称它为“卡萨布兰卡”。后来,城市被葡萄牙殖民者所毁坏,当摩洛哥政府在废墟上重建新城时,将其命名为“达尔贝达”,“卡萨布兰卡”和“达尔贝达”分别是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中的“白房子”的意思,这个含义既符合这个城市的特点,又有一种浪漫的童话感觉在里面。达尔贝达城由古老的阿拉伯古城与现代化的新城两部分组成。两种城市风格各有千秋、不分上下。老城的房屋低矮,街道则曲折狭窄,但却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新城则以穆罕默德五世广场为中心。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数都是白色,街道宽阔平整,绿树夹道,一阵微风吹过,碧绿的树叶被吹的“唰唰”轻响。联合国广场一带则一反这种宁静清幽的意境,那里繁华热闹,店铺林立,美丽的建筑若有若无地掩映绿树丛中。Hassan II清真寺是这个白色城市的骄傲,它有着世界第二大清真寺之称。

此外,达尔贝达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阿拉伯式的旧街市Medina,曲曲折折用石板拼就而成的小街两旁是排列整齐的小店,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你善于发现的话。街市随着夜幕的降临而显得越来越有活力了,人们的夜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达尔贝达最繁忙的购物区分别是Rue Chakab Arsalane以及Rue de Fes,这里也是当地人饮食消费的场所。

南部明珠——马拉喀什

它是摩洛哥最受欢迎的一个旅游城市,也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虽然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地带,但是这里气候温和,花果繁茂,林木葱郁,并且以众多的名胜古迹以及幽静的园林扬名于世,被赞誉为“摩洛哥南部明珠”。

“马拉喀什”,在阿拉伯语里意为“红颜色的”,原因是当年马拉喀什的城墙采用的是赭红色岩石砌成,迄今为止,仍然保存完好。

马拉喀什城内的弗纳广场是整个城里最繁华的地方,每当午后,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为了观看弗纳广场上的各种露天表演。马拉喀什的民间文艺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以来自沙漠地区和山区的小型歌舞队表演的那种带有一丝乡土气息的阿拉伯民间歌舞最为著名,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平常这些歌舞都在广场上自由的演出,而到了每年的5月,广场上还会举行盛况空前的联欢节。整个广场上,人群围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圆圈,而在这些圆圈里,表演正在进行。除了歌舞表演之外,还有扣人心弦的耍蛇、惊险绝伦的杂技、说书人讲的娓娓动听的故事……广场附近也不冷清,房屋密集,街巷交错,店铺林立,到处都是头上缠着白巾、身上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空气中混合着各种味道,但并不令人讨厌,有散发着浓烈的烤羊肉味、有烙面饼的香味、有烤茶的清香,特色小吃店、露天饭铺满布街头,品尝完美食之后,在这里,你还可以找到质量上等的Babouches(摩洛哥传统拖鞋)以及一流的jellaba(摩洛哥传统服饰),这些商品都难得的按照服饰、地毯、皮革制品、鞋帽分成各个购物区;其中,波斯风格的古典卡伦地毯是绝对不可以错过的,这种结编的地毯是从土耳其引进,另一种结编地毯,是以奶油色为主的柏柏尔风特色的厚地毯。沿着小街不管走得多么小心谨慎,也仍然会迷路,整个市场完全是一派中世纪的繁华市面风貌。

新城区已经建立完成,这里主要以欧式建筑为主,街道宽阔干净,浓荫密布,使整个新城区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马拉喀什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吸引游客的当属库图比亚清真寺。清真寺是为了纪念击败西班牙人而建造的,是一种胜利的象征。整个清真寺富丽堂皇,周围环境更是清幽雅致,可以说是北非最优美的建筑之一。与其他一般的清真寺相比,库图比亚清真寺有一个独到之处,那就是当年在修建清真寺尖塔的时候,有近万袋的名贵香料被拌入了用来粘合石块的泥浆中,这样,建成之后的清真寺时时都散发出浓郁的芳香,颇有一种七里香的意境。最难得的是,迄今为止,库图比亚清真寺依然是香味扑鼻,因而又有“香塔”的别称。除此之外,库图比亚清真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当年登上高塔带领人们向神祈祷的宣礼员必须是盲人,这是为了防止有人趁着登高塔之际偷窥离清真寺不远的王宫后院里的嫔妃。其他著名的古建筑还有巴希亚王宫、达西赛义德博物馆以及萨阿迪王朝时代的圆顶陵墓等。

在马拉喀什的东面有一片历史悠久的橄榄园,这片橄榄园是马拉喀什众多园林之中最大的一个,步入橄榄园,园内橄榄树生长茂密,一望无际,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园内除了橄榄以外还有小型的杏园和柑桔园,园内的蓄水池体积巨大,让人叹为观止,蓄水池里用来浇灌园林的水水质透明甘冽,由上往下看去,一派清澈见底,水源是经过暗渠引来的阿特拉斯山上的纯净雪水,整片橄榄园有着大自然的朴素美,而朴素却不简陋,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此游览。

阿特拉斯山,位于马拉喀什的城郊,终年积雪的峰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甚为夺目,远远望去,犹如进入了一个无限幽静美丽的银白世界;由山顶往下,积雪渐退,开始由白色过渡到绿色,而山腰更是林木青苍,幼苗、古树交错生长,极为和谐,乍一看去犹如闪着绿色光芒的海,更似幽远古朴的古玉;最终到达山脚,无边无沿的绿草,仿佛一幅巨大的绿色地毯,而散落在上面的野花,就好像是点缀地毯的图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颜色也颇为艳丽,有红的、黄的、紫的、白的。阿特拉斯山间的还有壮观的瀑布,似一条白练从山上飞落而下,整个过程轻盈无声,“飞流之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就像敦煌飞天撒向人间的洁白花朵,秀美无比。

开国之都——非斯

非斯,“一千零一夜之城”,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已有将近三千年历史,这里是伊斯兰教圣地之一,也是摩洛哥国土上最早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城市。非斯城也被称为“圣水之城”,因为城内处处有泉水。

据说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曾孙,摩洛哥开国王朝的国王伊德里斯二世在汪达尔人毁坏的城址上命人重新修建而成的,并将它定为了摩洛哥的第一个伊斯兰王朝——伊德里斯王朝的都城。非斯这个名字是由“法斯”演变而来的。在阿拉伯语中,“法斯”的意思是“金色的斧子”,据说当年伊德里斯二世在主持该城的破土奠基仪式时,在面向麦加圣城的方向发现了一把金色的巨斧,当时的国王伊德里斯二世感到这是吉祥的征兆,当即就给城市定名为“法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法斯”这个名字逐渐被“非斯”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是非斯城的一大特点,非斯也因这一特点而著称于世。整个古城街道布局十分复杂,狭窄而弯曲,两旁的店面相隔也都很近,就算如此,仍然有很多商品直接放在店外售卖,这使得整个街区只能步行,有时迎面走来两个人还得为了相互让道而跨进店门,机动车在这里是无法通行的,主要运输工具就是马、驴或者是平板车。站在高处,放眼浏览整个城市,古老城区的建筑风格、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仍然表现出了浓厚的中世纪风貌。

在非斯古城里,只能说历史古迹遍地都是,而且这些古迹都被保护和维修得很好,实在难得。最早非斯古城内共有清真寺将近八百多座,而现在保存下来的仍有三百多座,其中以拥有270根圆柱的卡拉万纳清真寺与摩洛哥最古老寺院之一——昂达吕西昂清真寺最为著名。至于其他反映伊斯兰建筑艺术特色的宫殿、古城堡、博物馆等等,那就比比皆是了。

非斯城内最有名的大学是卡鲁因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比英国的牛津大学早将近四百年,比法国巴黎大学早将近三百年。这里是专门从事伊斯兰教学习以及研究的高等学府,这所学校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因为图书馆内藏有各类伊斯兰教书籍几十万册,其中光珍贵的手抄本就有8000多册。

非斯的名胜古迹很多,城市的南面和北面山坡上就各有两座城堡,高高耸立,引人注目,最重要的是,迄今为止,依然保存完好。北面山坡上的城堡已经被改建成了兵器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摩洛哥历代王朝制造的武器以及外国赠送的武器等,其中一把刻有汉字的宝剑,传说是古代中国皇帝赠送给摩洛哥国王的礼物。

悬崖古城——拉巴特

拉巴特这个名称来自于阿拉伯语,含“捆绑”之意。乍一听,一般人都会吃惊,为什么一个国家的首都要用这样的名称?原来很早以前,拉巴特只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小村子,当时被国王逮捕的犯人以及掳来的战犯,都会用绳子捆绑,并被士兵押送到这个村子来从事繁重的苦役,由于犯人数量增多,村子的规模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城市,并得到了一个奇怪的名称——拉巴特。关于拉巴特的名称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1150年,当时摩洛哥的统治者为了战争需要,便在沿海建立了一座军事要塞,称为“里巴特·法特赫”,就是现在的乌达亚城堡。阿拉伯语里,“里巴特·法特赫”意为“胜利的营垒”,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战争的胜利。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这座军事要塞逐渐发展为一座大城市,沿用旧名,简称“里巴特”,最后,又演变成“拉巴特”,沿用至今。

拉巴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摩洛哥的首都,城内的历史古迹也是拉巴特的价值之一。

拉巴特城内的哈桑清真寺,在北非是最大的清真寺,通体由玫瑰石块砌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充分显示了摩洛哥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坐落在海角上的乌达亚城堡,也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采,城堡内的花园里至今仍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煞是好看。

拉巴特王宫,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进入王宫,你能看到王宫的大道宽广而笔直,王宫广场的四周都有古炮,而在广场中央则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喷水池,这个广场也是摩洛哥国王亲自迎接世界各地来访的国家元首的广场。整个王宫拥有众多的、式样各异的宫殿,屋顶为绿色玻璃瓦,整体感觉华丽而壮观。最让人惊讶、也可以说最让人满意的一点是你在摩洛哥拉巴特王宫门前是可以随意拍照。

拉巴特的旧城区古香古色,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手工艺品作坊布满深街窄巷,就连这里的居民生产、生活方式都保持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给人一种穿越时空,来到了中世纪的感觉。路边的一户户人家也是卖艺术品的小店,门牌上挂着精致的写着欢迎参观的小牌子,店主很热情但却不忙着推销商品,一切都是客人自便,给人来去自如的轻松。

新城区是阿拉伯传统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相互混合搭建,交相辉映,错落有致,街道两侧仍旧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随处可见优雅别致的街心公园。傍晚时分,轻松地漫步在大西洋岸边的海滨大道上,望着西坠的落日,聆听着浪涛的呼啸,别有一番情趣。说到看日落,有一处地方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在城中最高处的尽头是一个广场,广场之下是汪洋大海,这个广场是傍着悬崖峭壁而建的,从这里可以观赏拉巴特的日落日出——民宅、古墙、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切的一切正在诉说着北非的浪漫风情。

贝壳城——努瓦克肖特

努瓦克肖特,一个以贝壳筑成的小城。说到贝壳,让我想起了台湾女作家席慕容的一篇同名散文。三毛与席慕容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她们生于同一年,有同样的家乡,有同样的职业,有同样的成就,甚至于同样热爱画画。但是,她们之间仍有不同之处,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艺术追求,以及不同的作品风格。席慕容的《贝壳》是一篇短小但不失神韵的散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篇风轻云淡的美文吧: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呀!

在海边捡起这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是如此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也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感叹:“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哪!”

努瓦克肖特的东南北三面都被沙漠包围,西面则面朝大西洋,就像是漂泊在金色沙漠与蓝色海洋交汇处的一只小小的扁舟,艰难但顽强不屈的向前航行。努瓦克肖特在当地语言中有着“风城”的含义,因为在努瓦克肖特,一年当中不论雨季还是旱季,只要刮起风来,整个城市都会天昏地暗,笼罩在铺天盖地的黄沙之中。

走进努瓦克肖特的市内,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材料是别具一格的。无论是平房还是别墅区,用的砖都是由贝壳制成的,而市里的马路也大多是用沥青混凝土和贝壳混合铺成的,整车的贝壳在建材市场里叫卖,始终是生意兴隆,由于很有特色,所以一直很抢手。原来在数万年前,努瓦克肖特这里曾经是浅海,大量贝类生物在这里繁衍后代,形成了一层很厚的堆积层,后来当海水退去时,堆积层成了陆地,经过测量,这里的地下贝壳层有一米多厚呢!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建筑石料无法运到这里来,所以当地人就发明了使用这种贝壳,将其与水泥混合制成各种各样的砖,再用这些砖建造各种各样的建筑,天长日久,努瓦克肖特就有了“贝壳城”的美誉,成了北非华丽的一景。

沙漠梦工厂

“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飞机上的机师面部被全部烧伤,当地的人将他救活后送往了盟军战地医院。这个机师由于受伤,不能想起自己是谁,因此只被叫做“英国病人”。护士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战争使她失去了男友麦根,在伤员转移途中由于误入雷区,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这使她身心交瘁。于是她决定独身留下来照顾这个“英国病人”。这是意大利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地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以上,是《英国病人》的剧情,这是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电影,观看这部电影,人们都被电影中美丽而又凄绝的沙漠景观所吸引,而这部电影的拍摄地正是突尼斯的棕榈之乡——托泽尔。

托泽尔,突尼斯西南部沙漠最大的旅游城镇,游客在这里络绎不绝,那用1001眼泉水浇灌着的棕榈树和椰枣林已经成为了突尼斯西南沙漠地区的代表性标志以及特产。

在托泽尔向北走60公里处,就是著名的雪碧加山谷绿洲与达马扎山泉。前者是荒山深谷内的片片椰林和一泓渠水,而后者正是奥斯卡获奖影片《英国病人》的拍摄地,那眼温润的泉水至今仍在山涧里欢快地奔腾,引得影迷们前来参观,说不清是《英国病人》成就了达马扎山泉,还是达马扎山泉成就了《英国病人》。在靠近阿尔及利亚边境线的米德斯则有壮观的山涧供人欣赏,让你仿佛有种到达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感觉。

距离托泽尔西南60公里处的远屋姆迦麦,则是当年拍摄另一部电影《星战前传》的其中一个地点。这个地方的沙子都呈白色,很特别,也很有拍摄电影的意境,看着在万里白沙之中矗立着的十几座圆弧曲线形状的“外星城堡”,步入其中,真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宛如自己也成了电影中的一员。

说到《星战前传》,应该没有人不知道这一系列的电影吧,也许已经有人如数家珍的说出了它的剧情、演员等内容,但是,除了上述的远屋姆迦麦以外,还有一个地方也是《星战前传》的拍摄地。

玛特马他。北非原住民柏柏尔部落的总称,这是一个迷人的村落,它大方地向外来者展示了沙漠穴居住宅这种独特的建筑。由于这里长期受到阳光直射,所以气温很高。当地人为了躲避阳光而开凿出了许多洞穴型的房屋,哪里会想到,这居然成为了本地的特色,就连《星战前传》的导演都被吸引过来了。现在,多数的原住民都已经迁居到了现代化的多层楼房,而空出来的洞穴就改为了酒店用以招揽顾客。

在玛特马他的南部,高大褐石裸露的山峦遽然矗立在那里,满目望去,沟壑纵横,深深浅浅,一些棕榈树在这里艰难地生长着,据说《星战前传》厮杀战斗的场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SIDIDRISS是当地一个酒店的名字,这个酒店在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原因是它凭借着独特的人工洞穴和地貌被《星战前传》的制片人两度看中,并在这里拍出了影片。酒店里面的洞穴房间没有窗子,只有一道不上锁的门,明明处在地下,但白天在里面亦不感到闷热,反而是夜里还有些清凉。酒店中的客房是分院而建的,最大的院子里有七个岩洞客房,而且这里的接待前台、盥洗室、仓库都是建立在了独立的洞穴里,在酒店的二层也有洞穴客房,酒店走廊的墙上则贴满了当时斯皮尔博格拍摄《星战》时的工作照。

电影,对于三毛来说应该是个永远的痛吧,正所谓,爱的越深,恨的也越深。在《滚滚红尘》的“前言”中,三毛告诉大家:

“我之选择了以另一种文字形式来创作,主要动力仍出自对电影一生一世的挚爱。”

《滚滚红尘》,是一部讲述张爱玲与胡兰成爱情故事的电影。而三毛正是这部电影的编剧,这是三毛的第一部影视剧作,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她投入的心血最多,但结局却也令她最失望。当年,《滚滚红尘》获得了八项最佳,却独独漏下了本该属于三毛的“最佳原作剧本奖”,带着失望,三毛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滚滚红尘。陆士清、孙永超和杨幼力在他们合著的《三毛传》中曾满怀深意地写道:“《滚滚红尘》为三毛的艺术生涯揭开了新的一页,也带来了她生命的终结。”三毛就这样走了,挥一挥衣袖,却不带走一片云彩。

纯粹的人类瑰宝

撒哈拉沙漠,与其说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地方,倒不如说是一个被上帝始终眷顾的地方,因为它有着如此之多的珍贵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深厚的历史沉淀更为它披上了一层让人捉摸不透的面纱,但是它的魅力却是不可否认的,三毛也同样震撼于它的美丽: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在这种时候的沙地,总使我联想起一个巨大的沉睡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地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的感动着。”

所以,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出现并不奇怪,这只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它的美了。

卡斯巴哈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卡斯巴哈的评价:从空中俯瞰海岛,有一座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的迦太基贸易驿站,这就是卡斯巴哈。卡斯巴哈是典型的麦地那式或伊斯兰式的城市,是地中海最杰出的海岸景观之一。这是一处促使人们回顾历史的地方。它保留了城堡,古代寺院和奥斯曼宫殿,同时保留了传统的城市建筑以及根深蒂固的民族观念。

卡斯巴哈是一座建立在小山顶上的城市,因为倾斜的地势,使得狭窄而又错综复杂的小街夹杂着一段又一段的楼梯。一个小小的广场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你能看到一座古老的清真寺矗立在广场之上。每天都会有五次悠扬而嘹亮的唱经声从清真寺塔尖的喇叭中传出,每次这个时候,整个城市都会因此而静默,因虔诚而静默,在诵经声中,每个人都变得从容与安详。

土黄低矮的围墙,狭窄阴暗的小巷,毫无章法堆积的房屋,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这里是阿拉伯人最古老的聚居地,但也是一个缺少人气的地方。唯有这里的孩子,他们像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一样,永远的快乐而阳光、天真烂漫,活泼可爱。顿时眼前一亮,刚才的阴郁已不复存在。就像三毛说的一样:

“风里带过来小女孩们游戏时发出的笑声。有了人的地方,就有了说不出的生气和趣味。”

阿尔及尔人无论男女都是天生的卷发,这些孩子由于胆怯,一开始只是远远地看着你,之后仰起可爱的笑脸,然后接近你,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彼此眼里都充满了友好。

提姆加德

提姆加德,恢弘、苍凉而又衰败的提姆加德,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废墟,但仍然可以根据残迹想象出其昔日的辉煌和繁华。整座城市沿着欧雷斯的北坡而建。有着正方形的高低石制围墙、垂直方向的设计,伴着两条贯穿东西和南北、穿越城市中心的交叉型十字石板大道,所有建筑据此展开,这是美妙绝伦的罗马式城市建筑设计,城外有围墙。是北非最大的,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罗马遗址。该遗址位于阿尔及利亚东北部的奥雷斯山脉地区。城市的周围被群山环绕着,依山伴水。

提姆加德的中心地带海拔较低,而巨大的城市广场就占据在这里,附近有一个露天剧场、四处主要浴室、一个图书馆以及朱庇特神殿。城市里的其他建筑还包括一些比较坚固的民用房屋及商店,郊区建筑广大而随意地分布在城市外围的各处。这些建筑物有很大一部分都只留下了基础和廊柱,当然,也有一部分保存得非常完整。提姆加德是当时古罗马设计的最完美的城堡,城内商铺云集、客栈遍布,技工们在自家店铺里出售着自制手工用品。广场建在城堡的中心,歌剧院则位于城堡的南部。在十字大道的石板上有两条明显的深约2—5厘米的平行凹痕,这两道凹痕铭刻着数百年来川流不息的来往马车在提姆加德城里驰骋的盛况。城市中心的西北面是一座由北朝向南面的市政厅;东北面则是神庙,神庙比市政厅的地基高约3米,从东南西北四方均可拾级而上,显示出了宗教在当时的显赫地位,西南面是露天剧场,观众席是半圆形的,由整齐的条石呈阶梯级状铺设,舞台与城市广场在一条水平线上,两者隔着石板路相对而望;城市的东南面就是商铺、公共浴室以及公众图书馆等建筑了。民居在十字石板大道两侧次第建设,井然有序,大小街巷贯穿其间,显示出了当时较高的城市规划水准。

整个城市最显眼的地方就是巨大的圆形石柱和巍峨的凯旋门。凯旋门位于市政厅和神庙的中间,整一个横跨石板大道,整座凯旋门纯石结构,呈现灰黄色调,由一高两低的3个圆拱共同组成,再装饰以圆形的石柱以及石雕,大门的前后均沿着石板大道的两侧矗立着两排同等直径的圆形石柱,使气氛显得异常的厚重与气派庄严。整个遗址内有着数不清的圆形石柱,形态各不一致,有的或高或矮,有的直刺苍穹,有的或长或短,有的僵卧路旁,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以及石板大道两旁的房屋前均建有石柱,以此来体现古罗马帝国上升时期大气、典雅、庄严的建筑风格。

提姆加德城里保存最为完整,也可以说最有名的建筑就是露天剧场。整个露天剧场可同时容纳3500人,就当时来说已经很伟大了。在这个露天剧场里自古以来不知上演了多少剧中以及现实人生的悲喜剧。从1978年开始至今,每年的7月份还会在这个露天剧场举行为期两周的提姆加德国际音乐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Timgad),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曾在此演出过,在第26届的提姆加德国际音乐节上,中国艺术家登台献艺,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音乐节通常都在夜晚举行,晚上,遗址附近的霓虹灯被点亮,默默地点缀着那苍茫的遗址,让人犹如在古老和现代的时空里穿越。剧场东南角的顶端自然风化出以红砖为基座的、泥石结构组成的“马头”与“马颈”,让人不由地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与埃及的狮面人身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宛如一匹战马奋力从地下钻出并引颈东望,一瞬间为苍凉的遗址带来无限生气。

古代的提姆加德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风景秀丽。据说,这里最初是古罗马某位皇帝在北非的一座行宫,有无数年轻漂亮的妃子居住在里面,在夜深人静之时倚着行宫居所的雕花栏杆吟唱幽怨绵长的古代歌谣,如今的夜幕里似乎还隐隐约约飘忽的歌声,听起来是那么的动人,但却充满了悲情,让人内心的孤单寂寞之感喷薄而出,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把人的神思带到了19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其实,提姆加德是那时古罗马帝国在北非山区的一个重要的屯兵之所。为了解决罗马士兵的亲属居住、伤残老兵养老养伤以及后勤补给等问题,公元100年时,罗马帝国的特拉让皇帝下令在此大兴土木,兴建基地,于是,命令之后,这片原本荒芜的地方开始热闹了起来,并逐渐成为了古罗马帝国在北非最大的城市之一。虽说期间曾发生了柏柏尔人与罗马人之间的战争,最后结果是柏柏尔人赶走了罗马人,但提姆加德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仍然继续繁荣。直到最后,才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以及城市居民对植被的持续破坏,致使当地的水源枯竭,土壤沙漠化。终于,来自南部撒哈拉的黄沙毫不犹豫地掩埋了这个日益衰败的城市,曾经繁华一时的提姆加德彻底被修建她的人类以及滋养她的自然同时抛弃。直至有一天被从英国而来的旅游者在黄沙和荒草下发现了提姆加德其中的一些遗迹,提姆加德遗址才得以重见天日,时隔多年后撩开它那神秘的面纱供考古学家们研究解析以及游人的凭吊与叹息。

提姆加德城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提姆加德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从遗址内发掘出的所有文物,包括有石器、木器、骨器、银器、铁器以及各种材质的饰品和雕刻,最有名的就要属马赛克画作了,保存至今仍然色彩鲜艳,画面依然清晰可辨,不仅重现了当时部分的社会风情,还体现出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博物馆外面还有很多的墓葬碑石及石雕,石雕的内容通常都是人物雕像,轮廓清晰、线条流畅、表情生动、动作优美,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丧葬传统。

姆扎卜河谷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姆扎卜河谷的评价:姆扎卜河谷景观,是伊巴丹人在10世纪时围绕着他们的五个吉苏尔或称为城堡而修建的,完工之快令人称奇。简单,实用并极适应环境。姆扎卜的建筑结构是为群体居住而设计的,但同时也考虑到了家庭的结构。当今城市建筑的设计者可以此为借鉴。

姆扎卜河谷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北部,也就是西部大荒漠的东北部,就好像是一片从石灰岩高地切割出来的谷地。进入姆扎卜河谷,就犹如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里是一个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整个河谷弥漫着一派安静、祥和的舒服气氛。这个居住地是由回教的分支,信仰着伊巴德教派的莫查莫部族,在西元十世纪时围绕着他们的五个村庄修建而成的,从此就被完整地被保存于姆扎卜山谷中,因此,河谷居民们有着相同的信仰。而这种简朴、实用以及适应环境的特性,也是专门为了群居的生活而设计的,由此可见,姆扎卜河谷的居民们是非常重视家庭结构的,这种观念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非常的难能可贵,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也许,这与河谷恬静的生活环境以及居民们虔诚的信仰也有点关系吧。而姆扎卜河谷的建筑对于近代的建筑家而言则是设计灵感的泉源,这让很多设计师如获至宝。河谷内的五个村庄分别是:盖尔达耶、贝尼·伊斯奎、艾·阿特乌弗、梅利以及克和布·诺拉。纵观整个河谷,75平方公里的莫扎比特包括了五个防御性的村庄、季节性的工事(也叫夏季“要塞”)、墓地以及茂密的棕榈树林。在河谷内顺流而下,可以看出围绕着河谷的五个村庄都分布在五个各不相同的地型区域中:小岛、山梁、丘陵顶端、峰顶以及盆地之中。姆扎卜河谷所处的这个位置可说是得天独厚的,因为就连流动的游牧部落也很少能到达这里,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无人打扰的理想居住地。

那么,为什么姆扎卜河谷的居民会长途迁移至此建立居住地呢?根据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姆扎卜河谷居住地莫扎比特建立于公元十一世纪,历史上主要是起防御的功能。公元十世纪时,由相当数量的非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徒组成的伊巴底斯教派(其中包括柏柏尔人)统治着马格里布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被称为伊巴底王国,它的首都是塔赫特,这里也是这个教派的圣城和发源地,每年都有很多信徒来此朝拜,这个教派的学说奉行两个反对,即反对什叶教派,同时也反对逊尼教派。后来,没过多少年,塔赫特被法蒂玛王朝的缔造者(信奉什叶教派)摧毁了。伊巴底斯仍旧幸存的教徒们逃亡了世界各地。他们在努力寻找,努力寻找新的领地以便定居下来,因为,他们已经厌烦并恐惧这种到处漂泊逃亡的生活了,于是,他们来到了姆扎卜河谷,并在这个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姆扎卜河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更易于防守的定居点,然后,开始了虽然平淡,但却安宁惬意的桃源生活。

五个防御性村庄并不是互不来往的,他们之间经常相互往来交流,不仅如此,除了五个村庄以外,还有一个共同人口区,这些共同的人口在更大规模的一个城市中和平共处,倒也相安无事。每个村庄都分布在从清真寺到城墙的若干同心圆中,非常规律,也非常齐整。而每个村庄都在其城墙的外面拥有夏季“要塞”,这样,从表面来看,安全是很有保障的;这种夏季移民点往往没有正式的固定形态,常常包括人工棕榈树林、清真寺以及公墓。每个防御性的村庄房屋的外观都是和谐的蓝白相间,让人不由的想起晴朗天空中的蓝天白云,这些村庄的房屋都建在拥有一个尖塔的防御性清真寺的周围,这座尖塔则担负了望塔监督的作用,犹如众星拱月一般。姆扎卜河谷的建筑景观是由简单的覆盖石灰的泥砖结构建筑组成的,这些建筑的外观呈方方正正的立方体,旁边有狭窄矮小的出口、阳台、拱型走廊以及水平通路等。处于城墙外面的夏季“要塞”,从建筑看上去都具有防御的用途。

杰米拉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杰米拉的评价:杰米拉属于阿尔及亚的宗教圣地,古代名城,座落在北非塞蒂夫省900多米高的山丘上,杰米拉遗址使阿尔及利亚成为了拥有世界上最壮观罗马遗址的国家之一。尽管这个遗址本身的占地面积不是最大的,但它却被保存完好,而且与之相邻的博物馆里还收藏有极其精美的镶嵌壁画,这些工艺品经常被送到很远的阿尔及利亚其他博物馆展出。杰米拉也因拥有北非保存最完好无缺的古罗马遗址而被万众所瞩目。

杰米拉在公元一世纪被建成一个军事要塞,但是根据杰米拉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土壤的肥沃度,这里本该被开发成为一片富饶的农业用地,一世纪时,古罗马人为了扩张领土范围,显示威力,开始在这儿建城,终于,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现在的城南建造了一座庙宇,是一座用于纪念罗马塞蒂米厄斯王朝的庙宇。走近庙宇,可以看到,这座庙宇三面都被圆柱和檐廊所环绕,院内则是举行仪式的地方。杰米拉市内的广场也是用来祭神的地方,西面是大教堂,北侧则是供奉朱庇主神、天后朱诺以及智慧之神弥涅乐瓦的神殿。城内古迹众多,还有保存完好的农神庙、塞维鲁家族宗庙、城北大教堂等。

杰米拉城内有两个广场和一个可以同时容纳3000人的歌剧院,只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这座城市的占地面积实在是过于狭小,因此不得不把歌剧院和广场建在了城墙外面,这样看来,不免有点凄凉和被抛弃的感觉。后来,在杰米拉城内又新建了一个漂亮的洗礼池和一个庄严的长方形教堂。那个时候,是杰米拉城发展的全盛时期,人口急剧膨胀,而全盛之后往往是衰败,两百年后,杰米拉败落了下来。十九世纪时,杰米拉古遗址的发掘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杰米拉博物馆的入口相对于博物馆内所容纳的大量馆藏来说显得非常狭小,极不协调。博物馆的三个房间都被装得满满的,其中还陈列着前面所提到的镶嵌画和一些精美的大理石雕像,除此之外,还有油灯之类的生活器皿以及烹饪用具。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众多的建筑物之中,有一个名叫欧洲剧场的歌剧院,它的名字来自于剧场内的一幅同名的镶嵌画。踏入欧洲剧场的大门,可以看到剧场的场中建有一个精致的庭院,周围如同星辰般围绕着18个小房间,这些房间内都装饰有一些立柱,看上去并不突兀。除了欧洲剧场外,城中还发现了一个较大的洗礼池,这个洗礼池内的装饰壁画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就如新的一般。但是洗礼池的屋顶却是后来修复的。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洗礼池里面的大浴室功能保存完好,至今仍能使用,因为在洗礼池内部的很多地方仍然可以见到供热水循环的导管以及每个导管上带有的两个面板。在洗礼池的后边,有一扇大门,通向先前的基督教区,这样方便洗礼净身结束之后,去教堂进行祷告。在杰米拉遗迹发现不久,杰米拉的周围地区,就开始出现倒卖“古董真品”的现象。当然其中的很多所谓的古董根本就不是真的。

邦克达·阿让国家公园

世界遗产的邦克达·阿让公园,面积广阔,风景优美,公园里有两个地带:海洋地带以及陆地地带,这两个地带各自占公园总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也就使得公园内的景观变得相对更复杂、也更有特色了,公园内的动物种类也更加丰富。

邦克达·阿让公园处于撒哈拉沙漠与大西洋之间,是从撒哈拉沙漠到大西洋的一个过渡地带,而该地也是唯一一个代表了撒哈拉大沙漠与大西洋之间过渡区域的典型。它有着星罗棋布的漂亮海岛以及绵长柔润的海岸线,有着大片撒哈拉地区粗犷的风沙地貌,又联合了广袤平坦而又湿润的湿泥地带以及在提德拉岛附近形成的非常独特、堪称世界奇观的潮浦地形。

邦克达·阿让公园包括了大面积的岛屿以及沿海地带,从撒哈拉沙漠吹过来的沙子覆盖了公园的很多地带,不用怀疑,这就是三毛所提到的“迎面如雨似的狂风沙”。在提德拉岛上有许多的潮汐地和海岸沼泽地,被命名的岛屿总共有15个,面积较大的岛屿只有几个,不算太多,其中提德拉岛长35公里宽8公里,是最大的一个岛屿。布兰克角和提米里斯角之间的海水则很浅,虽然很浅,去游泳的话还是过于危险了。受旁边撒哈拉沙漠的影响,公园内贫瘠的内陆地区时常有一些沙丘和沙石山,这些沙丘呈弧形,据说是因为“风吹击成的”。公园内的悬崖处很高,也是极其危险的。在邦克达·阿让公园内有一片三千多亩的红树林,非常耀眼炫目的红色,这片树林是过去这一地区潮湿气候的见证,当时的邦克达·阿让公园是撒哈拉地区的内河流入海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邦克达·阿让公园恰好处于热带非洲与古北极双重地貌的交汇处。从海岛地区开始,途中经过湿泥地带,最后到达海岸沙地的这一过程中,几种喜光植被都可以在这里生长,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公园的陆地区域之中,撒哈拉植被也占有着一席之地,这都要归功于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邦克达·阿让公园内还拥有大西洋东岸最北边的红树生长区,其中有大约一半的沼泽红树生长在泥地边缘,而另一半则生长在本土的海湾之内。

据鸟类专家估计,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鸟类通过大西洋迁徙路线往南飞行,以此来避开严寒的直接侵袭。其中,约有30%的大西洋迁徙鸟类会选择在邦克达·阿让国家公园内越冬,它们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涉水禽鸟越冬群,场面蔚为壮观,令人惊叹;除此以外,这些越冬的鸟类还打破了另一个记录,那就是它们的到来组成了世界上种类最繁多的筑巢类食鱼鸟群落,这使得在热带非洲以及古北极地区出现的至少108种鸟类被记录在案,在这当中,邦克达·阿让公园可谓功不可没。成千上万的黑燕鸥、红鹤、灰千鸟等鸟类使越冬鸟的数量超过了三百万只,这也是邦克达·阿让公园吸引旅客前往的原因之一。

最近,在邦克达·阿让公园内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在属于公园的一些海岛上还发现了阿尔莫拉威德文明的痕迹,这些都将成为邦克达·阿让公园的另一个魅力亮点,当然,也是吸引更多游客的一个资源。

迦太基古城

不知不觉之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迦太基古城已有3000年的历史,对于“迦太基”这个词只要是稍微熟悉一点突尼斯的人都应该听说过才是,毕竟,迦太基国际节与迦太基国际电影节的名字都是来自这里。迦太基古城遗址坐落于比萨山顶,距离首都突尼斯市东北只有十几公里,根据史料记载,迦太基旧城曾是古代迪铎王朝的首都。整个迦太基古城的古迹范围十分辽阔,其中包括了古罗马人的祭坛、别墅遗址、剧场以及公共浴池和供古代军用或商用船只停泊的码头等。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迦太基就发展成为了覆盖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区的贸易帝国,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孕育出灿烂的文明。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四处扩张领土、显示国威的古罗马灭亡,有失必有得,新的罗马—迦太基城又在原来的废墟上重建了起来,成为了仅次于意大利罗马的第二大城市。现在的古城遗址主要就是这一时期的建筑。

历史上的迦太基帝国曾经势力强大,是当时地中海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业和农业的中心。那时的迦太基帝国疆土辽阔,威甲一方,繁荣富庶。迦太基古城的中心更是鸟语花香、景色优美。

迦太基古城遗址内发掘出了众多的迦太基古建筑,古城周围是一座宽厚的城墙,虽然已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但依旧坚固、厚实、难以摧毁,整座城墙是由巨大的方形石块砌成的。迦太基神庙由于地位的崇高,位于古城的中心,也是这里最早的古建筑,神庙高大宏伟、设计精巧,隐隐透露出一种庄严而不可侵犯的气势,是古希腊建筑艺术中的精品及典范,如今,在神庙里还可以看到许多大小不一的石棺以及一层层堆积着的石碑。

夕阳西下,残日如血。今日的迦太基古城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昔日的繁华风韵早已都被罗马人付诸一炬而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如今的迦太基城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占领迦太基时重建的。因此,今天的迦太基古城见证的不是“迦太基的正午”,而是“迦太基的黄昏”。

安东尼浴室是迦太基古城中的重要古迹之一,也许是考虑到汲水的方便,浴室紧邻海边而建,面积约0.035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的罗马浴池。由于年代的久远,浴室上部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但通过留下来的遗迹可以看出,当年安东尼浴池的奢华与别致。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位于浴室左侧的马加尔蓄水池至今仍保存完好。这个蓄水池规模巨大,蓄水量一次性可达3万立方米,至今仍然可以使用。在安东尼浴室的周围还有许多石砌的渡槽,这些渡槽也没有遭到破坏,当年安东尼浴室就是通过这些渡槽将需要的浴室用水从60公里以外的扎古旺引渡过来的,说它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也不为过。

◎特立独行到极致

在撒哈拉沙漠定居的人是形形色色的,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有他们的习俗,就像三毛在沙漠生活时对邻居的评价:

“感谢这些邻居,我沙漠的日子被她们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

这些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都间接地向我们展现出了沙漠的另一面。

野蛮的婚礼

在撒哈拉,当地的撒哈拉威人结婚都很早,尤其是撒哈拉威的女性结婚更是早到不可理喻,甚至还是小孩的时候就要嫁为人妇:

“我们沉默地又喝了一道茶,最后我忍不住问罕地:‘你不觉得姑卡还太小了吗?她才十岁。’罕地很不以为然地说:‘小什么,我太太嫁给我时才八岁。’”

这种年纪在当时的中国,也只是作为童养媳而已。由此可见,撒哈拉威人的新娘有时候还真是小的离谱。

此外,撒哈拉威人结婚时的风俗也是非常特别的,特别到让人有些无法理解,但这正是当地特有的民族风俗。首先是结婚前少女压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谁,见面自然更是不可能(这到和中国古代封建时期挺像),而且通知女孩她要结婚这个消息的并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的父母委托一个认识的朋友来告诉女孩,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事情是“不好直讲”的,说这话的时候,不但不觉得自己迂腐,反而非常的理直气壮。

在中国,男女双方结婚时,男方应到女方家下聘礼,关于这点,撒哈拉威人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聘礼的含义要更多一层而已。

“在撒哈拉威的风俗,聘礼是父母嫁女儿时很大的一笔收入。过去沙漠中没有钱币,女方所索取的聘礼是用羊群、骆驼、布匹、奴隶、面粉、糖、茶叶……来算的。现在文明些了,他们开出来的单子仍是这些东西,不过是用钞票来代替了。”

之所以会收这么多的聘礼,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婚后新郎是要住进新娘家的,而且要住满六年才走这也是习俗。

接下来的一个月,撒哈拉威的准新娘就要开始做装束上的改变了,

“不到一个月,姑卡的装扮也改变了。罕地替她买了好几块布料,颜色不外是黑、蓝的单色。因为料子染得很不好,所以颜色都褪到皮肤上,姑卡用深蓝布包着自己时全身便成了蓝色,另有一种气氛。虽然她仍然赤足,但是脚上已套上了金银的镯子,头发开始盘上去,身体被涂上刺鼻的香料,混着常年不洗澡的怪味,令人觉得她的确是一个撒哈拉威女人了。”

这一个月的准备,也算是一种间接的婚前培训吧。

结婚前一日,新娘是要离家的,只有到结婚的当日才由新郎将新娘接回来。这个时候新娘照例还是要打扮一番的,由新娘的母亲以及新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来进行,首先要弄的是头发,这可是一项及其重大的工程:

“她的头发被放下来编成三十几条很细的小辫子,头顶上再装一个假发做的小堆,如同中国古时的宫女头一般。每一根小辫子上再编入彩色的珠子,头顶上也插满了发亮的假珠宝,脸上是不用化妆品的。之后,再换上新衣服,也就是新娘装,这是一条肥大的裙子,等姑卡穿上那件打了许多褶的大白裙子后,上身就用黑布缠起来,本来就很胖的身材这时显得更臃肿了。”

因为在撒哈拉威人眼里女子一定要胖才美,这也许和胖的人看上去比瘦的人更能多子多孙也有点关系吧。

结婚当天,新娘家会敲起羊皮大鼓,可能是起到辟邪的作用吧,不过节奏据说有点诡异:

“黄昏了,太阳正落下地平线,辽阔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红。这时鼓声响了起来,它的声音响得很沉郁,很单调,传得很远,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婚礼,这种神秘的节奏实在有些恐怖。在打鼓的同时,女人们开始唱歌,歌声实在是不好听,她们随着鼓声开始唱起没有起伏的歌,调子如哭泣一般。”

而男人们则在旁边配合着拍手,这个过程会持续好几个小时,一直到清晨三时就可以随着新郎去迎亲接新娘了。接新娘的时候,新娘要拼命挣扎反抗,拿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结婚不挣扎,事后要被人笑的,拼命打才是好女子。直到这个时候三毛开始不喜欢这个结婚方式了,之前的三毛对于这个婚礼是“幻想着,我正跑进天方夜谭的美丽故事中去。”而现在,三毛对这个婚礼是有点愤怒了。之后到了新娘家,还有一个名为“哭叫”的类似仪式一般的过程,说白了,这个过程就是“结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夺取一个小女孩的贞操而已”,经过这个仪式之后,三毛彻底地愤怒了:

“我对婚礼这样的结束觉得失望而可笑,我站起来没有向任何人告别就大步走出去。”

之后就是婚礼的庆祝,要进行六天,六天里都是同一个节目:吃喝唱歌击鼓,而在这个期间,新娘是被隔离在屋子里的,三毛曾去看望过姑卡,她的变化让三毛惊讶:

“看见她过去胖胖的脸在五天之内瘦得眼眶都陷下去了,我心里一抽,呆呆地望着她。”

这与未婚以前的姑卡简直是判若两人:

“那时的姑卡梳着粗粗的辫子,穿着非洲大花的连身长裙,赤足,不用面纱,也不将身体用布缠起来,常常在我的屋外呼叫着赶她的羊,声音清脆而活泼,俨然是一个快乐的小女孩。”

相比之下,三毛与荷西的婚礼虽然简单朴素,但却温馨感人。因为是在沙漠,所以举行中式婚礼不太可能,只能举行一个简单的西式婚礼,按照西式婚礼的一般形式来说,结婚当天,新郎应该穿西装,新娘则穿上纯白的婚纱,但是对于三毛来说那一天,她和荷西的打扮实在让人难以和结婚联想在一次,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边:

“我伸头去看了一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蓝的衬衫,大胡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蓝色的。我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种朴实优雅的风味。鞋子仍是一双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了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没有花,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没有用皮包,两手空空的。”

婚礼是在镇上举行,由于没有车,两人只好步行走到镇上:

“漫漫的黄沙,无边而庞大的天空下,只有我们两个渺小的身影在走着,四周寂寥的很。沙漠,在这个时候真是美丽极了。”

婚礼由当地的法官主持,之后交换戒指,婚礼结束。

撒哈拉沙漠附近的城市,有很多不同的结婚习俗,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区的柏柏尔人居住地的“新娘市场”。每年的9月份一到,阿特拉斯山区就要开始为“穆塞姆节”做准备,这个节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圣徒纪念日,同时,也是一个求偶盛会。节日期间,女方的家长或亲戚领着准备出嫁的女子来到市场,而小伙子们则睁大自己的眼睛悉心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女子们的打扮各不相同,待字闺中的未婚少女穿着鲜亮,戴着面纱,头上披着圆形头饰;而准备再嫁的寡妇则身着肃穆的服饰,也戴着面纱,只是披的头饰换成尖顶的。求偶的男子可以主动与自己相中的女子搭讪,如果女子对他也很中意,就允许他握住自己的手。随后,有专门的负责人在帐篷里为彼此中意的男女填写结婚申请表,由摩洛哥政府授权的代表签字之后,婚姻正式生效。

内外兼修——独特的沙漠洗澡方式

沙漠中居住的人们很少洗澡,通常三至四年洗一次,就连三毛的邻居姑卡,结婚头一天也还是不洗澡。

而沙漠里用来洗澡的公用澡堂也是相当简陋的,进入澡堂,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小房间:

“那个小房间大约只有三四个榻榻米大,有几条铁丝横拉着,铁丝上挂满了撒哈拉威女人的内衣,还有裙子和包身体的布等等。”

这里就是脱衣服的地方,脱下的衣服则挂在铁丝上。之后拿了空的水桶再进到另一个房间,整个澡堂的格局是“一节一节地,好似枕头面包一样”,这个房间里可以看到一口深井,有水从井口冒出来,洗澡的话用空水桶打水,然后直接往身上倒,这个房间里的水是凉的,如果觉得冷,可以再往枕头面包的下一个房间前进,那里有热水。

进到热水房:

“一阵热浪迎面扑上来,四周雾气茫茫,看不见任何东西,等了几秒钟,勉强看见四周的墙,我伸直手臂摸索着,走了两步,好似踏着人的腿,我弯下身子去看,才发觉这极小的房间里的地上都坐了成排的女人,在对面墙的那边,一个大水槽内正滚着冒泡泡的热水,雾气也是那里来的,很像土耳其浴的模样。”

房间内的温度很高,地面也很烫,三毛的脚被烫得不停地动来动去,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烫的地面那些撒哈拉威女人还能直接坐在上面呢。之后,三毛看见这里面的女人都是在用小石头来搓澡的,这个过程让她连吸气都忘了:

“我看见每一个女人都用一片小石头沾着水,在刮自己身体,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现一条黑黑的浆汁的污垢,她们不用肥皂,也不太用水,要刮得全身的脏都松了,才用水冲。”

房间各处的卫生也不是太好,再加上在房间里洗澡的女人都是好几年才来一次,所以她们搓澡的景象实在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每在这个房间里多呆一分钟,三毛就越接近崩溃的边缘:

“这个房间很小,没有窗,加上那一大水槽的水不停地冒热气,我觉得心跳加快,汗出如雨,加上屋内人多,混合着人的体臭,我好似要呕吐了似的。挪到湿湿的墙边去靠一下,才发现这个墙上积了一层厚厚如鼻涕一样的滑滑的东西,我的背上被粘了一大片。我咬住牙,连忙用毛巾没命地擦背。”

最终,早已到达极限的三毛落跑了:

“我呆看着这可怖肮脏透顶的景象,胃里又是一阵翻腾,没法子再忍下去,转身跑出这个房间”。

而撒哈拉威人的洗澡远不止这样,上面的澡堂是用来洗身体外面的,撒哈拉威人还有洗身体里面的习惯,那么这个里面又是怎样洗的呢?身体里面的清洗通常是在海边,那里也有专门清洗的地方,远看上去还不错:

“蓝色的海水平静地流进一个半圆的海湾里,湾内沙滩上搭了无数白色的帐篷,有男人、女人、小孩在走来走去,看上去十分自在安详”。

但是近看又让人震惊了,有点恐怖又有点恶心:

“这些女人将水桶内的海水提到沙滩上,倒入一个很大的罐子内,这个罐子的下面有一条皮带管可以通水。一个女人半躺在沙滩上,另外一个将皮带管塞进她体内,如同灌肠一样,同时将罐子提在手里,水经过管子流到她肠子里去……水流光了一个大罐子,旁边的女人又倒了一罐海水,继续去灌躺着的女人,三次灌下去,那个女人忍不住呻吟起来,接着又再灌一大桶水,她开始尖叫起来,好似在忍受着极大的痛苦。我们在石块后面看得心惊胆裂。”

灌一次就感觉很痛苦了,更何况这种痛苦远远不止一次:

“这样一天要洗内部三次,一共洗七天才完毕”。

这种洗澡方式在撒哈拉被称为“灌肠澡”,是一种在海边盛行的习俗。之所以要这么洗澡是有原因的,因为撒哈拉威女人以胖为美,并且这一风俗根深蒂固,所以每一个撒哈拉威女人都一直致力于怎样让自己更胖,那么以胖为美与洗澡又有什么联系呢?撒哈拉威女人认为想要胖就必须要多吃,如果连肠子都冲洗干净了,那么胃口自然就好。肚子空空,也就会多吃,肥胖的日子指日可待。因此,“灌肠澡”在撒哈拉才会越来越流行,撒哈拉威女人的这招儿简直是种创造!如今,已过去二十多年了,外界以瘦为美的观念也在逐渐影响着撒哈拉的女人们,但不管是以胖为美还是以瘦为美,撒哈拉依旧是撒哈拉,这是不会改变的。

繁复的面面俱到——沙漠见面礼

虽然同属撒哈拉沙漠地带,但由于信仰不同、所属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使得撒哈拉沙漠附近的见面礼都各有特点,如果想要与沙漠居民们好好相处,学习他们的见面礼就是最佳的捷径。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人是非常注重礼节和礼貌的。无论是在见面还是在分别时,一般都行握手礼,如果是与挚友见面,有时也行拥抱礼或贴面礼。阿尔及利亚人在与其他人见面时的问候以及祝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是:“愿真主保佑你。”阿尔及利亚人十分的慷慨、好客,注意礼节。他们见面时,通常要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候。他们还喜欢别人在他们的头衔或职称前面加姓,然后以此来称呼他们。如果遇到客人来访,主人总是很热情地款待。当客人坐定时,主人通常要先习惯性地问一句:“请问要喝茶还是喝咖啡?”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在没有喝到茶或咖啡时,客人是绝对不能匆忙起身告辞的。

在很多地方都有见面送花的习惯。阿尔及利亚也不例外,他们把花束扎得精致而悦目,花朵的数目一般为双数,拜访朋友或是客人时,鞠躬并献花,同时祝福一番,所有动作一气呵成,这种举动被通常视为是一种对待朋友和客人的热情而又高雅的举动。

在这里,阿尔及利亚人恪守伊斯兰教规,不吸烟,也不喝酒。因此,作为客人,如果主人不吸烟,也未请吸烟,则最好不要吸烟。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人非常重视见面礼节,即使是一般的熟人见面,也要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热情地与客人寒暄一番。

毛里塔尼亚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请客人喝茶,称为“见面三杯茶”。在毛里塔尼亚的家中没有多余的餐具,所有的食物均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用餐时,必须先洗手,然后用手抓着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手抓饭。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因此一定要切记,不可用左手抓食。

在毛里塔尼亚,出访一般不带家眷,家里来了客人,女人一般也不出来作陪。除非是非常熟悉的客人,女人才能出来陪坐一会儿。

男女见面,男子不可以主动与女子握手,如果女子认为对方是信得过的人,她会主动伸出9手来的。

与妇女交谈时,千万不要问她有几个孩子,这个问题会让她很生气。

摩洛哥

摩洛哥人与客人相见或告别的时候,一般都习惯使用拥抱礼,握手礼在摩洛哥也是较为普及的。摩洛哥的女人与宾客见面时往往要施屈膝礼。

去摩洛哥的人家做客,在进入家门以前,客人应该主动提出脱鞋,而在进入清真寺时则必须脱鞋。

突尼斯

突尼斯人十分友好。熟人见面总要热情打招呼,互相问候,经常还要说一连串的问候语。比如:“你好!”、“你身体好吗?”、“向你致敬!”等等。吃饭以前则经常喜欢说“祝你胃口好!”;饭后则说“祝你身体健康!”等等,对于突尼斯人来说。客套话几乎是不离嘴的。

在突尼斯东部的尼牙库茨克姆人,村落与村落之间有着严格的规定。外村人进入另一村时,一定要向该村落打招呼,这样才会免除不必要的误会。而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竟然是用唱歌来表示,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借路歌”。外村人进村时要一边唱歌、一边进村。本村人看到外村人唱着“借路歌”进村时,会礼貌性地点点头,有时村里人也会唱起和歌,以表示对外来人的欢迎。

在突尼斯的南部地区,当家里来了客人时,饭后他们不会让客人在家里洗脸的,而是邀请客人去小河边洗脸。不仅如此,主人还会亲自捧一把清凉的河水泼在客人脸上,以此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有时甚至把客人的衣服都泼湿了,这时客人反而要向主人连声道谢。

突尼斯的诗斐米德人遇到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一定会拿出两条蛇装在客人的口袋里,以此来体现自己对客人的盛情欢迎。这一黑一红两条蛇,黑的表示友好,红的则表示欢乐。身为客人,不仅不能表示出恐惧以及厌恶,还应按照当地的风俗来向主人表示自己的谢意和高兴,否则主人会认为你不厚道,甚至产生反感。

突尼斯的女青年,尤其是少女,都很喜欢别人当面夸奖她漂亮,既使是不太熟悉的人,只要赞美她,她也会极为高兴的。

突尼斯人还喜欢鲜花,他们认为鲜花是友谊纯洁的象征。其中,他们最喜欢的花朵颜色有三种:红、蓝以及白,因为突尼斯人认为红色象征爱情,蓝色象征和平,白色象征兄弟情谊。

◎恋恋沙漠

持续的旅途能带给人心灵的成长,以前对此到并没有任何感慨,但是一路的黄沙盖地,季风在耳旁呼啸,那种金色的震撼却油然而生。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真正的旅者,沿着驼队走出的蜿蜒沙道,穿过沧桑而古老的沙漠古城,游走于古代历史与现代文明之间,想要像吉普赛人那样放纵自己的双脚,轻盈地踩着黄沙,清晰地打着鼓点,这一刻,无人是我的观众,让我的灵魂在这舞步中得以释放吧!如我,只是一个渺小而又脆弱的生灵,沙漠见证了我用生命灌溉而出的舞之花,沙漠不似海洋,却滋润了我在城市中已经干燥许久的心灵之水,不知不觉间,让我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与情感,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于是期待着再次上路!

食之有味

沙漠的美食就如沙漠一样,粗犷而感情浓重,大气而又不失精致,这些都是中国江南那些香软小点所不可比的。一方水土在养一方人的同时,也在孕育着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三毛,非常直白的坦言自己对做家事的痛恨,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煮菜的兴趣,因为她认为做菜是一种艺术,经过三毛的巧手做出来的各种美食让荷西欣喜不已,诚然,三毛在承认自己热爱煮菜的同时,不也承认了自己也是名美食家吗?如果不是因为遍尝美食,那又怎能制作美食。撒哈拉沙漠虽然贫瘠,但是它的饮食文化底蕴却极为深厚,饕餮之宴,现在开始。

烤全羊

“烤全羊”,最盛情的款待,只有在欢迎贵宾时才会出现的高级料理。是整个穆斯林世界的一道名菜,不过,依据地方的不同,还是各有特色的。要做好一道烤全羊,从原料开始就要十分讲究,通常是选用两岁以内的肥羔羊,杀后去羊蹄与内脏,再将各种调料细致地混合成糊状物,然后均匀的涂满羊的全身,最后放入电烤箱,焖烤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直至羊肉变成金黄色为止,即可取出食用。有时,在偏远的乡镇没有电烤箱,可以用“馕坑”来代替,将羊放入其中,不断翻动,直到烤熟。

薄荷茶

撒哈拉的居民们非常喜欢喝绿茶,他们煮出来的茶浓如咖啡,喝时,茶里要加入少量的白糖和鲜薄荷叶,当然,加入的量多量少一切以个人喜好为主。这种薄荷茶味道香甜醇厚,略带苦涩味。名字叫做“纳纳”茶,“纳纳”在当地语中就是“薄荷”的意思。

北非的薄荷茶堪称世界闻名,是与藏族的酥油茶、蒙古的奶茶以及美国的冰红茶齐名的世界四大特色饮茶方法之一。在撒哈拉地区,不论是在哪里,上到政府机关或者跨国公司的办公室,下到简陋的施工工地或民房,都会看见有人在烧“纳纳”茶,甚至还有人会热情地邀请你去喝上三杯,根据当地的礼节,客人一定要当着主人的面,将三杯茶分别一饮而尽,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的行为。

薄荷茶的制作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使用铝质或银质的茶壶,将水和绿茶放入后烧煮,水开之后再放入白糖,等到烧煮片刻后,高举起茶壶往茶杯里倾倒数次,以此来察看糖量的多少,等到糖量合适准备饮用之时,再放入备好的新鲜薄荷叶,即可饮用。这时茶的味道又香又苦又甜,再加上新鲜薄荷的清新爽口,好喝极了。

在撒哈拉以及附近的很多地方都非常缺水,蔬菜种植甚少,但是薄荷的种植却是非常的普遍,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新鲜的薄荷,因为量多,所以商店卖的薄荷也很便宜。

Cous cous

撒哈拉沙漠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主食,其实就是俗称的“中东米”,在一个深口大盘tagine里装上北非的米食——粗粒小麦粉,然后用鸡汁蒸熟后在上面轻敷陈年奶油再蒸,一直要反复三次,这样,鸡汁的甜、奶油的香才能渗入,均匀分布。这时将各式的肉类、蔬果以及汤汁淋上,米饭最后看起来是黄橙橙的,十分讨喜,就像小米饭一般,三毛也很爱吃“cous cous”:

“阿里的母亲捧着一大盘‘古斯古’和浓浓的甜茶上来给我们吃。我用手捏着‘古斯古’,把它们做成一个灰灰的面粉团放到口里去,在这样的景色下,坐在地上吃沙漠人的食物才相称。”

文中三毛所说的“古斯古”与甜茶就是撒哈拉沙漠及附近周边地区人们的传统食物之一——“cous cous”与薄荷茶,甚至可以说这两样东西是大部分非洲地区的传统食物,只不过由于地域原因会在做法上有些许差别罢了。

“cous cous”吃到口里感觉松松软软,没有特殊的味道和感觉,但是却十分爽口,不知不觉间就吃下了小半碗。虽然北非很多地区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手抓饭”说法,但是现在人们早就已经使用碗碟和刀叉来吃饭了。

羊肉炖蔬菜

这是一道蔬菜和肉类合理搭配在一起的主菜,是在一种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厨具之中烹调出来的,通常都要炖几个小时直到羊肉酥烂为止。

羊肉炖土豆饭

这道羊肉炖土豆也是在一种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厨具之中烹调出来的,用的是精挑细选的羊肉,通常也都要炖几个小时直到羊肉酥烂为止,做出来的羊肉原汁原味,口感浓郁,土豆顺滑,也是一道常备菜。

咸橄榄炖鸡肉

橄榄是非洲的特产,当作调味品用在肉菜里可以压制肉类原本的腥味,让味道更为鲜美。这道橄榄炖鸡便是取自这样的道理,把精选出来的鸡肉同橄榄放在特制的器皿中煮上一段时间,直至把骨头里的水都带到汤里为止。即可食用,一般的吃法是先吃完鸡肉,之后,香浓稠厚的汤汁还可以用来蘸面包吃。

飞塔(fetta)

摩洛哥式的泡芙饼,是一种饼的中间放上鸡肉与牛肉〈或牛肉与羊肉〉,旁边放置三角形的面饼,再淋上香浓鸡汁与葡萄汁鸡肉佐食,制作这个饼时,由于面粉中添加了无糖的奶水,所以烤好的泡芙饼散发出了一阵阵淡淡的奶香,吃时愈嚼愈有味,可以说完全迥异于其它的料理。

大酥饼

这种饼的外面是一层极薄而又酥脆的面皮,咬上去口感极好,酥脆鲜香,饼上还撒了一层糖粉,酥饼的里面包有鸡蛋、蔬菜、巴旦杏等馅料。一张大饼的直径约为2尺、厚度2寸,可同时供七之八人食用。

斋月汤

这是一种糊糊状的浓汤,汤里面放有大米、肉丁、鹰醉豆以及各种香料,吃的时候再往汤里挤一些鲜柠檬汁,这样口感更佳。这种汤味道可口,能润肠,由于加入了鲜柠檬汁,所以还能增加食欲。

苦中作乐

“一千零一匹马”节

穿过号称北非最雄伟古城门的巴博·曼苏尔门,绕过古色古香、曲折狭窄的老城街巷,来到被宫殿高墙环绕的马厩广场,柳暗花明之中你便进入了一个骑士与骏马的世界。马是最著名的柏布高头大马,骑士是最剽悍的柏柏尔骑士,身穿传统的雪白长袍,肩扛重达十多公斤的旧式火绳前装枪,刹那间时光仿佛倒流数百年,回到柏柏尔骑士驰骋撒哈拉南北大地的岁岁年年。

整个赛马节上最有气势的,要属“组队冲锋”了。10人为一组的骑士们,列成一队整齐的横队,在号令下达的同时呐喊冲出,骑马奔驰一段距离之后再同时举枪向天射击,提前或延后开枪的就会被淘汰出局。由于旧式火枪既笨重又难操作,在颠簸的马背上要想实现齐射难度极大,因此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项目,最后的优胜者将会获得最崇高的荣誉。

在历史上,柏柏尔人曾经创造过盛极一时的马背帝国。阿拉维王朝的开国君主尤其喜爱骏马和马术,豢养名驹500匹,并为这些名驹修建了豪华气派的大型马厩。在君主的影响下,原本就酷爱且擅长骑射的柏柏尔人热情更甚,因此形形色色的赛马节也应运而生,驰骋、列队、马上射击等等,这些都是骑射民族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绝技。

如今的摩洛哥在非洲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富裕国家,在大部分地区,摩托车、越野车等交通工具代替了骏马,成为了牧民们的日常交通工具,但向来注重传统的柏柏尔人并没有把赛马废弃,而是把赛马当成了保持本色的重要形式。在本国,人们的结婚典礼上必须表演“赛马秀”,这已经成为了一项传统,“赛马秀”上,骑士们横枪纵马,在新人和贵宾面前表演了马上齐射的绝技,有幸入选的青年则会引以为豪。

之所以被称为“一千零一匹马”节,是因为“1001”这个数字在阿拉伯语里代表“无数”的意思,实际上参赛马匹不止1001匹,整个“一千零一匹马”节一般要持续5天之久。这项活动早在路易十四时期就已经通过法国行吟诗歌的赞颂而广泛传播于欧洲,再加上有关方面特意包装宣传,赛马节那天总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旅游者,甚至就连那些笨重的火枪也成为了旅游者们争相购买的抢手货;如今在欧洲,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这种中世纪的武器了。

撒哈拉联欢节

杜兹,最靠近撒哈拉沙漠的绿洲,被称为撒哈拉的门户与入口,这是一个被沙漠包围的村镇。到了每年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这个小镇,将被披上盛装。彩带、彩旗、用棕榈枝搭建的凯旋门,当然还有载歌载舞的人们……国内外大批游客届时也蜂拥而来,使小镇格外热闹欢腾。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上一年一次的难得盛会,这是有着死亡之海称号的沙漠边缘的狂欢节日——撒哈拉联欢节。

眼前的沙丘仿佛大海的波涛一般此起彼伏,漫漫黄沙,金黄的沙粒,雪白的云母,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黄白相间,慵懒地闪动着亮光。当你感到有点困倦的时候,也许你能看到在低空中,或在天地相连的地平线上,隐隐约约地出现一排像是多层楼房的建筑群在烈日下晃动着身影,或者是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洲以及波光潋滟的湖泊,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当你还沉浸在海市蜃楼幻景中时,所乘的越野车可能已经把你送到了一个真正的绿洲。好客的沙漠主人会热情地把你请到帐篷里,让你品尝新鲜的羊奶和椰枣。这里就是杜兹,你将通过撒哈拉联欢节,来体验这场一切无极限的盛会。

撒哈拉联欢节有两项主要比赛,一个是被称作杜兹国际能力与耐力比赛的赛马,一个是被称做“麦哈里”的骆驼比赛。沙漠的历史是绝对离不开马和骆驼的,如果想要重现这段历史,并且确定它的根源以及复兴它的价值,是离不开这两种动物的。

赛马比赛开始之前,参赛者要先列队,就像是电影演员在等待电影的导演发出开始的信号,为了拍摄一个阿拉伯征服其他国家的镜头,或者也可以说他们是在经历一场真正的战斗。整装待发的马匹都是光彩照人的,唯有它可以与那充满求胜愿望的脸以及灿烂的阳光媲美。比赛开始,赛手们在跑道上策马奔腾,全程要经过四道“兽医门”,这四道“兽医门”是用杜兹当地的优质毛织品做成的。由于比赛跑道坎坷不平,一直延伸到沙漠之中,还要一直穿过黄沙和森林,因此比赛是十分艰难的,但同时,也是惊心动魄的。

为了确保赛马的健康以及比赛中连续奔跑的能力,狂欢会的举办方特意设立了兽医门以及兽医诊所,专门为比赛选手及其赛马服务。在比赛的每个回合结束后有时会有40分钟休息时间,这个时候,国际兽医委员会的裁判就会淘汰任何不能继续比赛的马匹。比赛的优胜者将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完全程的骑手,在被授予的称号之中还有给参赛马匹的,也就是“最佳马匹”奖。

在比赛的最后一个回合中,骑手们及其马匹们都竭尽全力,最后一搏。他们运用那比美国西部牛仔还要娴熟的动作拔枪向空中射击。你会看到他们一次两次地向空中旋转着自己的枪支,动作颇轻松自如,又像是在跳拾柴舞。直到通过终点时,骑手们的嘴里还在吟唱着:“我们紧张,像是骑在风上”。当然,赛马在比赛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分量绝不比骑手轻,在这舞蹈般的表演之中,与他们的骑手争相献艺。

在第一项比赛表演结束,第二项比赛还未开始之时,场中会有精彩的节目表演,表演结束后,第二项比赛开始,也可以说这是另一场精彩的演出开始了,人们的眼睛又被沙漠之舟的表演吸引住了。骆驼赛跑与赛马一样也是撒哈拉联欢节的传统节目之一。骆驼平时给人的印象是迟钝而又安稳的,可是在一决高低、你追我赶的赛跑表演中,却一反平时的温和常态,犹如插上了翅膀或者装上了一个马达,疾跑如飞,有时时速甚至可达60公里。比赛一开始,身着民族服装的骑手们就使劲一挥鞭,骆驼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终点飞奔而去。

还有一种运动项目称作“法尔加维也”,在阿拉伯语里是值得一看的意思。这个运动项目的内容是由两只经过专门训练的公骆驼进行格斗。一只公骆驼全身都在戒备之中,突然间颈、身并用,想以此击倒它的对手,观看比赛的人们围成一圈为其助威。当两头势均力敌的骆驼碰到一起时,战斗一触即发,比赛开始的号令一响,便彼此不管不顾地开始疯狂地嘶吼、追逐着,时而头顶着头,时而又脚踩着脚,时而脖子缠着脖子,张口互咬,总之一旦交锋,两只骆驼就死死缠住对方不放,颇有一番不见输赢誓不罢休的架式。几秒钟之后,为了不伤害到自家骆驼,在已看出胜负但将要分胜负之前,主人便会把它们架开。别开生面的斗骆驼比赛将联欢活动推向了高潮。

除了两场传统比赛、斗骆驼、捕猎、剑舞、井边吟唱、米阿加夫球(与曲棍球极为相似的比赛)、杜兹传统婚礼队伍、等待在热灰里焖熟的面包等以外,撒哈拉联欢节还特地邀请了一些传统的手工业艺人前来为观众们献艺表演。比赛的广场上悬挂了各种宣传画以及标语牌,它们体现着人们的愿望、变幻着沙漠的生活,撒哈拉联欢节用几个小时表达着数千年。

傍晚,夕阳向西缓缓倾斜而下,欢乐的夜晚延续着赛场上的火热气氛,人们的情绪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加高涨。围坐在熊熊的篝火旁,用来烧火的树枝在火焰中啪啪作响,没有人注意这些,因为人们正在欣赏奔放有力的阿拉伯舞蹈、悦耳动听的民间音乐,同时,又不忘品尝阿拉伯的传统烤羊肉,在这无关风月的残酷沙漠中尽情享受着这独有的欢乐。整个杜兹小镇沉浸在了欢乐与喜庆之中。

三毛的沙漠趣事

悬壶济世的神医三毛

当时三毛所在的撒哈拉是一个落后而贫瘠的地方,尤其是医疗设备方面,对于生活在沙漠中的撒哈拉威人来说有病不去看医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特别是撒哈拉威女人,中国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倒是深深的扎根于她们身上,并且一直努力的贯彻到底。

“想不到此地妇女全是我的同好,生病决不看医生,她们的理由跟我倒不相同,因为医生是男的,所以这些终日藏在面纱下的妇女情愿病死也不能给男医生看的。”

于是稍微具备点初级医疗知识,并且药品配备齐全的三毛成了附近生病妇女的免费医生。

三毛会治皮肤病,邻居姑卡在出嫁前半个月出了点小毛病,腿上长了个小东西,而且那个小东西的体积与日俱增:

“初看时只有一个铜板那么大,没有脓,摸上去很硬,表皮因为肿的缘故都鼓得发亮了,淋巴腺也肿出两个核子来。第二天再去看她,她腿上的疖子已经肿得如桃核一般大了,这个女孩子痛得躺在地上的破席上呻吟。”

看医生是肯定不行的,这里的女人就算病死也不找男医生看病。于是,三毛突发奇想,用中国药方黄豆来为姑卡治疗,居然奇迹般的治愈了:

“那一日我将黄豆糊擦在姑卡红肿的地方,上面缠上纱布,第二日去看疖子发软了,我再换黄豆涂上,第三日有黄色的脓在皮肤下露出来,第四日下午流出大量的脓水,然后出了一点血,我替她涂上药水,没几日完全好了。”

三毛救活了将死之人,当然,事实没有这么严重,也没有这么夸张。邻居哈蒂耶的表妹来了,但据哈蒂耶说,表妹正在死去,所以需要三毛的帮忙。看到那个女孩时,的确是一副将死的样子:“看见一个骨瘦如柴的年轻女孩躺在地上,眼睛深得像两个黑洞洞。”但是除了比较瘦、比较虚弱以外,这个女孩一切都很健康。三毛知道了,这个女孩只是极度营养不良的典型罢了,喂饱就没问题了。就这样,神医三毛又再次妙手回春。

三毛悬壶济世了很长一段时间,当过接生婆,做过兽医,甚至客串牙医,每一样都做的风生水起,不过最终,由于荷西的极力反对以及三毛自身条件的限制,三毛终于放弃了医生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只不过多了些愉快的回忆。

蜜月旅行的甜蜜三毛

三毛与荷西结婚了,婚后的蜜月旅行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两人驾驶着租来的吉普车,出发了。

旅行的第一站是荷西的工作单位——德国克虏伯公司下属的摩洛哥磷矿厂:

“坐在公司的吉普车上,我们从爆矿的矿场一路跟着输送带,开了一百多里,直到磷矿出口装船的海上长堤,那儿就是荷西工作的地方。”

眼前的情景让三毛联想到了007,又把自己比做邦女郎,最后还不忘把荷西及其公司打趣了一番,非常吵闹,也非常快乐。

终于,参观完磷矿厂,蜜月旅行开始转入正轨,真正的蜜月旅行开始了:

“结婚的蜜月,我们请了向导,租了吉普车,往西走,经过‘马克贝斯’进入‘阿尔及利亚’,再转回西属撒哈拉,由‘斯马拉’斜进‘毛里塔尼亚’直到新内加边界,再由另外一条路上升到西属撒哈拉下方的‘维亚西纳略’,这才回到阿雍来。”

三毛把蜜月旅行的内容布置的极为丰富,几乎横渡了整个撒哈拉:

“这一次直渡撒哈拉,我们双双坠入它的情网,再也离不开这片没有花朵的荒原了。”

在蜜月旅行的途中,三毛和荷西遇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人和事,其中就包括邂逅火烈鸟:

“那个中午,我们慢慢地开着车,经过一片近乎纯白色的大漠,沙漠的那一边,是深蓝色的海洋,这时候,不知什么地方飞来一片淡红色的云彩,它慢慢地落在海滩上,海边马上铺展开了一幅落日的霞光。我奇怪极了,细细地注视着这一个天象上的怪现象,中午怎么突然降了黄昏的景色来呢!再细看,天哪!天哪!那是一大片红鹤,成千上万的红鹤挤在一起,正低头吃着海滩上不知什么东西。”

三毛所说的红鹤其实就是有名的非洲大红鹳,也被称为大火烈鸟。没来得及拍照,红鹳们就群起而飞之了:

“荷西不等我再说,脱下了鞋子朝海湾小心地跑去,样子好似要去偷袭一群天堂来的客人,没等他跑近,那片红云一下子升空而去,再也不见踪迹。”

但是,当时那绝美的景象却驻留在了三毛与荷西的脑海之中,不可磨灭:

“没有拍到红鹤自是可惜,但是那一刹那的美丽,在我的心底,一生也不会淡忘掉了。”

考试第一的忙碌三毛

三毛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她的文学修养或是厨艺上,应该说她不管做什么都很有才华,在开车上亦是如此。三毛没有考过驾照,却能用自学的驾车技术把车开的风生水起:

“对于开车这件事情,我回想起来总记不得是如何学会的。很多年来,旁人开车,我就坐在一边专心地用眼睛学,后来有机会时,我也摸摸方向盘,日子久了,就这样很自然地会了。”

一般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因为别人无意间的纵容以及三毛的自欺欺人,所以她始终没考驾照:

“这些交车给我的人,总也忘了问我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他们不问,我也不好贸然地开口,所以我总沉默地开着车子东转西转……因为车开得很顺利,也从来没有人问起我驾驶执照的事情,我不知不觉就落入自欺心理的圈套里去,固执地幻想着我已是个有了执照的人。”

终于在父亲与荷西的双重“威逼”下,三毛开始了她的考试之路,一切只为能爬上天梯。

就算是在撒哈拉这样一个地方,没有多少红绿灯,没有多少汽车,没有多少交通警察,甚至没有多少交通规则,但是驾照仍旧还是不好考的。决定考驾照时,首先应该去当地的汽车学校报一个培训班,教授驾驶技术,之后由驾校来帮你向当地的驾照考核机关申请考试,这点与国内没有什么差别。在汽车学校报名学车的人一向是很多的,并且交通警察也会经常在学校里出现,三毛曾被警察发现她根本没有驾照,但还一天到晚却都在开车,不过幸运的是三毛当时没在车上,警察想罚也罚不了。考试前有两门科目要学,一门是实际操作课,一门是交通规则学习课,在实际操作课上,如果你原本就会开车的话,你的教练会很轻易地就让你翘课了,三毛就毫不犹豫地翘课了,因为白天学车真的很不舒服:

“正午的沙漠,气温高到五十度以上,我的汗湿透了全身,流进了眼睛,沙子在脸上刮得像被人打耳光。上课才一刻钟,狂渴和酷热就像疯狗一样咬着我不放。”

至于交通规则学习课,由于老师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浓厚兴趣的关系,基本上变成了三毛每天教授老师中国文化知识。

考试的第一项是笔试,有十五分钟的时间答题,笔试过关,才能进行下一项考试,通常笔试过后,只能剩下不到一半的人了。三毛的笔试通过的很乌龙:

“问了两大张纸,都是诸如此类的疯狂笑话问题。我看了考卷,闷笑得快呛死了,闪电似的给它做好了。最后一题,它问:你开车正好碰到天主教抬了圣母出来游街,你应该(一)鼓掌,(二)停下来,(三)跪下去。我答‘停下来’,不过我想考卷是天主教国家出的,如果我答—‘跪下去’,他们一定更加高兴。这样我就交卷了,才花了八分钟。”

第二项是“场内车试”,这项考试的内容又多又杂:

“换档,再换回档,停车,起步,转弯,倒车如注音符号∧形,再倒车<字形,开斜道,把车再倒入两辆停着的车内去把自己夹做三明治的心;过斜坡,煞车,起步,下坡,换档……”

这一项三毛没这么好运:

“我这么高兴,一时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病,突然回身去看主考官坐着的塔台。这一回头,车子一下滑出路面,冲到粼粼的沙浪里去,我一慌,车子就熄火了,死在那儿。鼓掌的声音变成惊呼,接着变成大笑,笑得特别响的就是荷西的声音。我也忍不住笑起来,逃出车子,真恨不得就此把自己给活活笑死算了,也好跟希腊诸神的死法一样。”

第二次考试三毛顺利通过了第二天;接着是第三项:路考。考试内容与国内差不多,考完试之后,会发临时执照给考试通过的人,一直到下发正式执照为止。

改造住房的主妇三毛

初到撒哈拉的三毛在荷西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的新家:

“地是水泥地,糊得高低不平,墙是空心砖原来的深灰色,上面没有再涂石灰,砖块接缝地方的干水泥就赤裸裸地挂在那儿。抬头看看,光秃秃吊着的灯泡很小,电线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苍蝇。墙左角上面有个缺口,风不断地灌进来。打开水龙头,流出来几滴浓浓绿绿的液体,没有一滴水。”

为了不让荷西伤心,三毛只在内心把这个房子称为“灰暗的家”,并决定要慢慢地布置它。首先买了必须的生活用品及小家具,“东西贵得令人灰心。”三毛终于知道了在沙漠生活的不易,但没有退缩:

“撒哈拉沙漠是这么的美丽,而这儿的生活却是要付出无比的毅力来使自己适应下去啊!我没有讨厌沙漠,我只是在习惯它的过程里受到了小小的挫折。”

做家具的木料很贵,而且还缺货,于是三毛就向五金店的老板讨了一堆原本用来装棺材的木箱,没花一分钱。最后在荷西的巧手和三毛的努力经营之下,这个家有了很大的改观:

“我们正式结婚的时候,这个家,有一个书架,有一张桌子,在卧室架好了长排的挂衣柜,厨房有一个小茶几塞在炊事台下放油糖瓶,还有新的沙漠麻布的彩色条纹的窗帘。”

屋子里外的墙壁也被荷西都刷成了洁白,干净而清爽。

三毛开始发挥她做手工的天分了。首先要做一个沙发:

“我用空心砖铺在房间的右排,上面用棺材外板放上,再买了两个厚海绵垫,一个竖放靠墙,一个贴着平放在板上,上面盖上跟窗帘一样的彩色条纹布,后面用线密密缝起来。它,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长沙发,重重的色彩配上雪白的墙,分外地明朗美丽。”

然后再油漆书架,使它看起来更加的厚重而精致,荷西送的骆驼头骨放在书架上成为了一个特别的装饰品。之后三毛又做了许多东西,顺便也充分发挥了她的拾荒能力:坐垫、插花的小瓶以及古怪但特别的装饰小物:

“用旧的汽车外胎,我拾回来洗清洁,平放在席子上,里面填上一个红布坐垫,像一个鸟巢,谁来了也抢着坐。深绿色的大水瓶,我抱回家来,上面插上一丛怒放的野地荆棘,那感觉有一种强烈痛苦的诗意。不同的汽水瓶,我买下小罐的油漆给它们厚厚地涂上印第安人似的图案和色彩。”

荷西除了做大件家具以外,又被三毛逼着用铁皮和玻璃做了一盏风灯,甚至被迫与三毛拾荒到了总督家的后院,为了三毛喜爱的绿色植物。

远方的家人和朋友寄来的东西,也成为了新家的一部分。用来铺桌子的细竹帘卷、中国棉纸糊的灯罩、陶土的茶具、大卷的现代版画、大堆的书籍、怪里怪气的海报、中国书法以及大堆的衣服。终于,三毛的小家基本成型了。

“这样的家,才有了精益求精的心情。”

东西越来越多了,录音机、电视、无意中从坟场买来的个性石刻等等,家也越来越像家了。

“屋顶的大方洞,不久也被荷西盖上了。我们的家,又添了羊皮鼓,羊皮水袋,皮风箱,水烟壶,沙漠人手织的彩色大床罩,奇形怪状的风沙聚合的石头——此地人叫它沙漠的玫瑰。我们订的杂志也陆续地寄来了,除了西班牙文及中文的之外,当然少不了一份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三毛与荷西的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宫殿,对于这个家,外边的人也是好评如潮,诸如“全沙漠最美丽的家”,“你们把美丽的罗马造成了”等等评价不绝于耳。

《听三毛讲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