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这座城没有不战而降

对不起,这个故事,可能会让你有点憋屈,我一度想放弃,因为自己写着也觉得很憋屈。但是,最终还是想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那一场在一座城市发生的大屠杀。在此之前,我们都觉得是一场一枪未放、束手待毙的溃败,但事实上,并不是。这座城市,并没有不战而降。

1

1937年12月7日,凌晨5点45分。

南京的明故宫机场起飞了一架飞机。在那架名为“美龄号”的飞机上,坐着的是蒋介石。

此时的南京城外,日军已准备正式攻城。

在此之前,蒋介石的军舰一直停在江面上,他希望通过这个信号,告诉南京的守军:我一直和你们在一起。

但如今,他要坐飞机先走了。

飞机飞离南京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蒋介石当时的心情。但从南京外围阵地前几日的战况来看,蒋介石可能会有点后悔。

电影《南京!南京!》剧照

因为当初是他力主死守南京的。

2

就在1937年11月20日,日本人得到了一个令他们大为震惊的消息:中国国民政府宣布,将中国的首都从南京迁走,转到重庆。

刚刚取得淞沪会战胜利的日本人,一直憋着股劲,要趁势拿下离上海只有300多公里的中国首都南京,进而使中国政府彻底屈服,坐下来谈投降的条件。

但现在,中国人却宣布迁都了!这是要“奉陪到底”的意思啊!

那么南京还打不打?当然要打!在淞沪会战中已经杀红了眼的日本人,早已视南京为囊中之物,日军的第十军司令柳川平助和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甚至在没有得到参谋本部允许的前提下,争相向南京进发,企图夺取头功。

11月28日,在一片少壮派军人“南京!南京!”的呼喊声中,本想停止进军开始和中国谈判停战条件的日军参谋本部,最终批准了进攻南京的命令。

日本人决定打南京了,那中国人守不守?

一直力主进攻南京的松井石根,进入南京后纵容了南京大屠杀。战后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蒋介石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高级将领的内部会议。

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态度最明确:南京不能守!

李宗仁的理由其实很站得住脚:南京虽然是十朝古都,又是首都,意义非凡,但现在从战术上说已经是个绝地,敌人可以三面合围,而南京北临长江,又无路可退。另一方面,南京现在的守军,全是从淞沪战场上溃退下来的中国军队,兵源不足不说,士气还受到了沉重打击,根本受不住。

李宗仁的建议是: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避免敌人找借口屠杀平民。中国军队主力撤到长江两岸,让日军空得南京一城,没有实际意义。

对于李宗仁的这个提议,时任参谋本部副参谋长,主持制定整个抗日计划的“小诸葛”白崇禧非常赞同。

李宗仁和白崇禧同为桂系,意见自然一致。而蒋介石自己的亲信,刚刚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淞沪会战前敌总指挥陈诚同样也坚决反对守南京,他同样认为南京孤立,要塞设施简陋,军队士气低下,不宜死守。他认为日军在“战略上已经失败”(即放弃从北向南,改由从东向西打),那么中国军队应该迅速撤离战场,开始持久抗战。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唐生智

蒋介石的智囊,时任军令部第一厅厅长的刘斐揣摩出蒋介石的意思。刘斐的意见,算是稍微给了蒋介石一点面子:象征性地防守一下。

刘斐认为,南京是孤城,守肯定是守不住的,但南京毕竟是首都所在,又不能不做任何抵抗就放弃,所以他的建议是,用十二个团,最多十八个团,象征性抵抗一下就主动撤退吧。

蒋介石一直不吭声。

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起来,朗声说:“南京是我国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面对总理在天之灵?”[1]

蒋介石点头:“南京还是要守一下的。”

那个发言的人,叫唐生智。

3

唐生智,湖南东安县人,出生于名门望族,祖父唐本友,官拜清朝广西提督。

因为政见不和,唐生智一生有三次反蒋,其中两次导致蒋介石下野。但最终两人握手言和。不过无论如何,唐生智肯定不是蒋介石的嫡系。

唐生智常年信佛,人称“佛教将军”,但他的部队,其实战斗力很强。北伐战争时期,以唐生智的湘军第四师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是整个北伐部队里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唐生智在会议上力挺死守南京,其实是有些出人意料的。有人后来曾揣摩,当时不如意的唐生智,可能是希望借这次机会,重新掌握军权。

但当时的南京危在旦夕,哪怕是出于私心,又有多少人敢出面主持这样的危局?

蒋介石随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那么唐生智手里有多少牌可打?说实话,实在不多。算上淞沪会战退下来的残兵,有七个军,但因为都是编制不全的部队,所以满打满算,只有十五个师,大约10万人——按照另一种确切的说法,大概8万人左右,还是士气低落的8万人。

淞沪会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但也损失惨重

而日本方面,因为是要攻占敌人的首都,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整个投入的兵力为30万人左右,南京正面战场大约聚集了10万日军,携带大量优势装备。

但唐生智还是决心死守。

为了表示决心,唐生智向交通部长俞飞鹏提了一个要求:把唯一能从南京出逃的长江边的下关码头到对岸浦口码头的轮渡和各类船只全部撤走。唐生智还要求驻防江对岸的中国军队:凡由南京向北岸渡江的任何部队和军人个人,都必须制止,必要时“可以开枪射击”。

有一种说法,说唐生智接受了守卫南京的任务,但第二天就把家眷都转移了。但从唐生智儿子的回忆和其他一些史料来看,唐生智和他的家人都留在南京,直到最后一刻。

唐生智曾回忆当时他和蒋介石的一段对话:

唐:我同意守南京,掩护前方部队的修整和后方部队的集中,以阻止和延缓敌人的进攻。

蒋:哪一个守呢?

(唐生智回忆:当时没有一个人作声。)

蒋:如果没人守,我自己守。

唐:用不着你自己守,派一个军长或总司令,带几个师或几个军就行了。

蒋:不行,他们资历太浅。

第二天,蒋介石又找到唐生智。

蒋:关于守南京的问题,要么就是我留下,要么就是你留下。

唐:你怎么能留下呢?与其是你,不如是我吧!

蒋:你看把握怎么样?

唐:我只能做到八个字:临危不乱,临难不苟。

从后面发展的情况看,唐生智应该是做到了后四个字,却没有做到前四个字。

4

1937年12月7日,日军全面攻城的一刻,终于来临。

清晨,在占据绝对优势的炮兵和航空兵的火力掩护下,日军开始向南京城外的第一道防御阵地展开猛烈攻击。

其实从12月1日开始,日军就开始轰炸南京,12月3日,开始对南京周边发动正式攻击,仅仅用了4天,就三面突破,推进到了南京城外的第一道防线。

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了240毫米榴弹炮,其1发重达200公斤的炮弹,在中国战场上没有什么工事可以阻挡得住

武器落后、编制不全的中国军队,实在是难以抵挡杀红了眼的日本军队。12月7日,南京东面的汤山阵地首先被突破,南京卫戍司令部急调三支部队三面围堵夹击突入的日军,但中国军队还未赶到,日军的增援部队就源源不断地涌入。

当时进攻南京的日军,配有2000门以上的大炮,其中150毫米加农炮和240毫米榴弹炮就超过700门。在敌人的优势火炮面前,中国军队搭建的防御工事根本不堪一击,很多优秀勇敢的机枪手,直接就被轰死在机枪掩体里,一枪未发。

5

12月8日,南京保卫战进入第二天。

南京城外围的东面、南面、西南面阵地,相继被日军突破。

防守南京东南面淳化镇阵地的,是第七十四军。第七十四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央军,所辖的第五十一师和第五十八师,都是中国陆军的王牌师。

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是山东人,一向敢打敢拼,他指挥的部队和进攻的日军打起了对攻战,激战三昼夜,迫使日军数次增援,依旧不克。

第五十八师师长冯圣法,黄埔一期生,做过蒋介石警卫团的参谋长。在战斗中,他穿着崭新的军装端坐在师指挥部,他说他如果被打死,日军会向他的遗体敬礼,因为他会让日军认识一个死战死拼的师长。

拥有当时中国军队罕见的反坦克炮的五十八师,击毁了日军5辆坦克,毙敌300人。

只是局部的胜利,无法挽回整体的败局。

到了12月8日晚,南京外围阵地已经基本丧失殆尽,卫戍司令部命令:中国守军全部退守南京城郭阵地。日本军队就势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包围。

8万中国军队,失去了最后一个整体突围的机会。

6

12月9日,南京保卫战艰难地进入到第三天。

这一天,日军又出动了飞机,但这次不是轰炸,而是投撒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的“劝降书”:“……日军对抵抗者虽极为峻烈而弗宽恕,然于无辜民众及无敌意之中国军队,则以宽大处之,不加侵害……”

唐生智随即下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地,摇动全军!”

南京守军,誓死不降。

日军真的会对中国的民众和军队仁慈吗?

当时,从东京来到南京前线的新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王,签署了一道“机密,阅后销毁”的密令:“杀掉全部俘虏!”

7

12月10日,守城第四天。

从东面到南面,日军向南京的中华门、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等要点发起全面进攻。

在光华门,一股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了中国守军第二五九旅的阵地,突进南京城内100米左右。同样是中央军嫡系的第八十七师被调了上来,他们得到的命令是:“把突入城内的日军消灭,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这场战斗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突入城内的日军被击退,但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和参谋主任倪国鼎双双阵亡。

到了晚上,中国军队发现已经封闭起来的光华门门洞里,居然还藏了一股日军,这伙日军准备届时和冲进来的日军里应外合。教导总队的团长谢承瑞组织士兵,往城门洞里浇汽油,把日军全部烧死。

战斗才进行到第四天,围绕城门的争夺,已经惨烈至此。

8

12月11日,第五天。

南京紫金山一带,一场让日军也近乎疯狂的战斗打响。

守卫这里的中国军队,是蒋介石身边最精锐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支队伍是精英中的精英,当时堪称是中国所有陆军里最强的部队。蒋介石一般不舍得拿出来用,但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战场,他也只能把王牌甩出来了。

教导总队的火力猛,工事坚固,日军数日不能前进一步。当日军终于弄明白,对面防守的是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后,他们在加强飞机大炮火力掩护的同时,开始使用毒气弹。

最后,双方进行了白刃战。中国军队的顽强大大出乎了日军的预料。

与此同时,驻守雨花台阵地的第八十八师在敌人猛烈炮火的轰击下,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向中华门退去。而300多名日军竟然跟着撤退的中国军队攻进了中华门。关键时刻,卫戍司令部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亲自到一线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巷战,最后全歼敌人。

但蒋介石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日军的国崎支队当日渡过了长江,开始向浦口方向加速运动——中国南京守军的唯一退路,将被切断。

全德械装备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
日军用120毫米加农炮发射毒气炮弹。士兵都带着防毒面具。此照片为日本方面的照片,照片上盖着明显的“不许”印戳

这时候,蒋介石慌了。11日的中午,长江北岸的顾祝同给唐生智打来了电话:“委员长已下令要南京的守军撤退,你赶快到浦口来!”

唐生智不肯,说必须要见到蒋介石的亲自命令。

11日晚,蒋介石拍来了电报:“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9

12月12日,南京保卫战的第六天。

这一天的拂晓,南京城郭的所有中方阵地,遭到了日军雨点一般的炮火攻击。在各个阵地上,因为伤亡数实在太大,原先由排长带头的敢死队,开始由连长、营长,甚至由团长带头冲入日军阵地。

基本都是无一生还。

在雨花台阵地,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连工兵营都全部冲了上来,阵地前双方尸体叠在一起,鲜血居然汇成了涓涓小溪。

下午,中华门西面的城墙终于被轰塌,日军蜂拥而入。中华门内的南京老百姓们,慌乱地开始向城北逃去,而残留在城内成百上千的中国士兵,此时已经失去了统一指挥,但他们身边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于是,他们向着日军蜂拥而入的缺口,自发地迎了上去……

这一天的黄昏,唐生智召开师以上的军官会议。

唐生智问:大家觉得南京还能守吗?

没有一个人回答。

于是,唐生智拿出了蒋介石那封“可相机撤退”的电报。

随后,唐生智开始布置突围计划。

如果说,之前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唐生智一个人能够控制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唐生智应该背负他应有的责任:当时的南京,三面城门均已被突破,只有背靠长江的下关码头还在中国军队控制中,那也是北渡长江突围的唯一安全通道。

根据突围计划,能从下关码头撤退的,只有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师(当时该部队负责防止其他部队逃跑,维持码头秩序)、宪兵部队、司令部直属部队以及负责掩护的第十军。而其他的部队,都应该从自己的阵地往东、南、西正面突围。

但是,唐生智下了一个口头命令:允许第七十四军、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以及教导总队由下关码头北渡长江。

这些部队,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而这个口头命令,也给其他部队不按照计划突围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借口。

一场大混乱,由此爆发。

日军坦克列队由中华门进入南京。城墙上的四个字是“誓复国仇”

10

12月12日晚,混乱之夜。

唐生智没有践行当初“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坐上早就准备好的船,到达了江对岸的浦口。

司令官先跑了。

而唐生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会议上布置突围计划之后,整个南京守军就陷入了混乱。

有的部队长官,回部队做了布置,就立刻率军撤离了阵地;有的长官只是打了个电话,部队都没回,自己就先走了;还有的长官,甚至没通知自己部队,自己就走了。

没有协同,没有掩护,之前还拼死抵抗的中国军队,瞬间全部放弃了阵地,争相撤退。

被命令固守乌龙山要塞的第十军,在军长徐源泉的带领下,在突围会议一结束就放弃了阵地,北渡长江。而乌龙山要塞俯瞰下关码头,一旦阵地丢失,日军可以直接用炮火封锁码头和长江江面。

原本是担任掩护南京守军撤退的第十军,居然成了第一支撤退的部队。

下关码头成了逃生的唯一通道,却也成了人间的炼狱。

各路撤退的部队蜂拥通过必经之路——只剩一个门洞的挹江门。部队之间互不相让,吵骂不断,和维持秩序的三十六师几乎发生火并。而前文提到的那个用汽油烧死日军的教导总队团长谢承瑞,竟然在这场拥挤中被活活踩死。

到了码头,成千上万的士兵却发现,江面上空空如也,只有两三条渡船——为了表达破釜沉舟的决心,唐生智在开战前就把所有船只都收缴了。

那些无船可乘的官兵,要么抱着木桶、木板跳入江中,要么索性直接开始游泳。但那个时候,日军的军舰已经赶到了,在江中漂流的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成了活靶子,被不断扫射,一时之间,江面上全是浮尸。

而发现已经不可能渡江的官兵们,只能放下武器,一批批地成了日军的俘虏。

被俘虏的国军官兵

南京陷落的第二天,日本内阁首相近卫文麿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南京守军坚持不肯投降的行为说:“不但中国军人,包括所有中国人,都是‘不可救药’的劣等人。”

于是,日军“拒绝对中国施用国际法”。[2]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此开始。

馒头说

南京究竟应不应该守,当时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从战略上,毫无疑问应该放弃,但从政治影响上,却又不能轻易放弃。

但是无论战略是否欠缺,战术是否失当,指挥官跑了没跑,那8万死守南京的中国将士,不应该被今天的我们忘记。

他们并没有不战而降,他们也希望能保卫自己的首都,哪怕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1937年12月7日,日本不顾一切发动了南京战役,随即获得了一个他们认为的巨大胜利。

但是他们错了。他们以为中国会就此屈服,其实绝不可能。正相反,他们进一步陷入了中国战场的泥沼,直到战败,再也没能抽身而退。

很巧,四年后的1941年12月7日(美国夏威夷时间),日本人又认为获得了一个巨大的胜利——他们成功偷袭了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但是他们又错了。他们以为美国会就此低头谈判,但美国那台超级巨大的战争机器,反而因此开始全力开动,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在战略判断上,日本从来都是输家。

不过,“12月7日”这个日子,应该总是会被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念念不忘的吧?

那么他们是否会知道33年后的一个“12月7日”?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在华沙的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这位总理双膝跪地,诚恳道歉。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以及亚洲那么多国家,却依然还在等待。

[1] 《正面战场·南京保卫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亲历记》,唐生智、刘斐等著。

[2] 《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美】赫伯特·比克斯著。

《历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