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梆子井

    梆子老太远远望见,大队办公室的玻璃窗户上亮着电灯光。春天的夜晚,温柔的夜风。从敞开的窗户里,传出忽高忽低的说话声,一阵争论,又一阵笑声,总能听出杂乱的声音里胡长海那种苍劲的声音,那声音里透出一种刚强和沉稳的气色。梆子老太听惯了胡长海吭吭吧吧的那种说话声,现在倒像是蜕换成另一个人了,说话畅快了,声音高昂了。她此刻听到这种变化明显的声音,心里怪不是味儿。
    胡长海在办公室召开什么会议呢?咋能连她也不通知参加?梆子老太生气地想,没有她参加的会议,算是什么会议呢?自从梆子老太登上梆子井村的政治舞台,大队办公室是她一贯坐阵的地方。她在这儿主持召开各种会议,接待来人来访,给五类分子训话……胡长海像是有意躲避她似的,从来是绕着大队办公室的门口走。现在,他召开什么会议,竟然不通知梆子老太参加?她所负责的临时领导小组虽然名存实亡,而贫协主任却是毫不含糊的。
    梆子老太愈想,气儿愈加不顺,把出席过地区一级“活学活用”的先进人物摔开,胡长海眼里还有谁呢?她照直朝大队办公室的大门走来,你不通知我,我自个找上门来,看你咋说?贫协主任有权监督一切!
    她气突突地走进门,往屋子中间一站,一只手不自觉地叉在腰上了。果然,在她往常坐用的那把红漆靠背木椅上,坐着胡长海——不,这家伙不是坐着,而是蹲在椅子上,身子前倾,正在和谁大声争论,会开得好像很热闹。
    “你们……正开会?”梆子老太想直问,你们开什么黑会呢?可是看看会场那四五个人的脸色,这样的话不好出口了。她的舌头临时打了弯儿,把话改变了。
    “噢!”胡长海转过头,这才注意到她,眼一眨,完全明白了梆子老大的来意,毫不含糊地解释说,“党支部召开支委会,研究工作哩!”
    梆子老太肚里气得鼓鼓,却开不得口,她不是支部委员,毫无办法!多年以来,在她执政的年月里,从来没有分门别类地召开过什么名堂的会议,全是“一揽子会”。在好多场合下,需要谁参加,全是由她点了名,再让会计花儿去通知。胡长海从来也没主动召开过支委会,倒是她有时通知他来参加一些会议,表示有党的领导人来哩。胡长海在她主持召集的大小规模的会议上,总是蹲靠在办公室里那根明柱下,头低在两膝之间,自头至尾不发表任何意见。梆子老太不由地瞅瞅往常开会时胡长海常蹲常靠的那根明柱,现在空下了,胡长海蹲到桌子旁边的椅子上去了!坐在他周围的那四个支部委员,没有谁打算搭理她,脸上全是明显的或隐蔽着的厌烦之色。梆子老太有点尴尬,贫协主任能监督一切,却不能参加党支部会议。她勉强装出无意间走进办公室的神气,说:“那好,你们开会……我走。”
    “没关系,会开完咧。”胡长海大声说,“你坐下,甭急着走,我正想寻你哩!”
    那位女支委懒洋洋地挪一挪屁股,给梆子老太在长凳上腾出一席之地,绷着脸儿招呼她坐下。
    “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胡长海看着梆子老太坐下来,就说,“我晌午到公社参加了党委扩大会,后晌回来先给支委们传达。按照公社党委的安排意见,先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有计划有组织搞好这件工作……”
    “唔……”梆子老太恍然大悟,早就风传着要给五类分子平反,现在可见是实事了!怪道你胡长海说话声音这么粗壮,调门这样响亮呀!这些五类分子要是都平反了,那么她这多年专他们的政,要他们老实劳动,老实改造的事,全都错了!她的心在往下沉,慌乱了,说话也有点结巴了,“那……怎么弄呢?”
    “我来挂帅!”胡长海说。
    梆子老太心里轰然一响,鬓角限限直跳。胡长海口大气粗,简直浑身都是劲儿了。这是上级党委安排的工作,她有什么办法呢,世事怎么一下子翻了过来,怎么料想得到……看着胡长海得意的样子,她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
    胡长海确实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的多年闭着的眼睛,现在闪闪放光了!这个受梆子井村庄稼人拥戴的领袖人物,重新抖擞起精神来了!
    “四清”运动中,他被斗得死去活来,没有弄出一分钱一斤粮的问题。临近“四清”运动结束时,工作队长说运动“考验”出他是“比较好的干部”,要他继续革命。他说他再经不起拳头和唾沫的“考验”了,当不了支书。直至工作队长用开除党籍来威胁,他才松了口。胡长海留任支书后,还没来得及开一次支委会,“文革”开火了,造反派们要夺权了。他拍手大笑,拱拳作揖:“不用抢不要夺,这权我还没掌稳哩!谁要谁拿去……”
    前年整党时,公社里要他当支书……仍然是在以处分相加的压力下,他又当上了。他当是当上了支书,实际跟没当一样。他整天在地里出工,偶尔被梆子老太叫去开会,他低头蹲到散会,总是不哼一声。他冷漠地看着梆子老太在村巷里奔走呼号……
    “支书,公社里布置批林批孔……”
    “你领着人去批吧!我记性不好……”
    “公社明天要汇报,开了几回批判会,写下多少批判稿……”
    “你去汇报吧!我感冒咧……”
    他把梆子老太从眼前支使开,自己就又扛起家活下地去了。
    他心灰意冷……待他从“四清”运动骤然而起的冰雹中苏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是被这场雹灾彻底击倒的前大队长胡振武。他和振武从土改干到一九六六年春天,人称梆子井的“左右手”,他比他更惨,一巴掌给抽到敌对阵营里去了……每当他看见振武脊背上背着打×的白布块,在村巷里扫街道,在田地里担稀粪,在河滩里扛石头,和那个老地主胡大头一起做惩罚性劳动,心里就不寒而栗!太令人伤情了啊!他的老婆一天三次给他敲警钟:“你大公无私!你一心为社员!你……振武的下场等着你哩!”
    他冷眼看着梆子老太东奔西颠,唾沫飞溅,而不予理睬。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多嘴多舌的女人放到眼里。那纯粹是一个既没有本事,也没有德行的人;怎能指望一个既无本事而且心术不正的人办出有益于社会和群众的事来?
    他和景荣老五年龄相仿,他和年轻的伙伴们从黄家讫载把她用花轿给景荣老五抬回来,在一个村庄里生活了几十年了,他不知她的什么秉性呢!作为一般妇女,她有令人同情的生理缺陷,谁也不能因此下看她,这是普通常识。作为一般社员,她心眼窄些,有点“盼人穷”的毛病,也坏不了梆子井任何人的任何事,须知旁人是无法“盼”得“穷”的嘛!可是,梆子老太一登上梆子井的权力宝座,这个女人一下子变得非同小可,搅得四处不安了!
    他决计不跟她共事。她喊她叫,他只是不在乎地笑笑。他不屑于跟她去辩争——揭露和排除这样一个女人能费多大劲嘛!问题在于:时势不对。时势正在把这个昏头昏脑的女人轰抬起来,竟然登上县和地区的讲台了……他能跟她争执什么呢?
    “我来当组长。”胡长海重复一遍,毫不拖泥带水,过去的那种干练的办事作风又显现出来,“领导小组三个人,还有你和大队长。”
    梆子老太本想一口回绝:不当!不当你的什么平反领导小组成员!要她给那些人去平反,那不是让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想想,即使她不当,平反工作还是要进行的,反倒失去了监督胡长海他们的机会。她终于没有应声,算是默认了。
    “下设专案组,拟定七个人。”胡长海继续说,“工作量大!咱们小小的梆子井,粗略算一算,两场运动(‘四清’加上‘文革’)中需要复查的人,不下二十个!当然,有些人的案子简单些……”
    “专案组的七个人都是谁呢?”梆子老太问。领导小组的三个成员,是由支部、大队管委会和贫协三家的头头组成,各代表一方。专案组物色的什么人呢?胡长海肯定会把他的人手安插进去。她准备在这个问题上不作退让。
    “专案组的成员,一要公道,二要有点文化。”胡长海说,“明天召开社员会,让大家推举。”
    “那样……”梆子老太一愣,这样的选举办法,对于她所信用的那几个人,一个也选不上去。她急中生智,“我看应该先在贫下中农中间酝酿,提出人选,再放到社员会上通过。”
    “算咧!咱村除过一户老地主,五户中农,剩下全是贫下中农,甭多费一番手续了!”胡长海断然说,“时间短,任务重,麦收前要搞出个段落,免得干扰三夏。”
    “可是,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
    “那些受冤受屈的人,早压得一天也憋不下去了!”胡长海从椅子上下来,站在梆子老太当面,沉重地说,“咱们少绕些弯路,该当早一天给他们把套枷打开!”
    “怎么能是‘绕弯路’呢?”梆子老太认真地争执说,“依靠贫下中农,是党的路线……”
    “你有意见,咱们个别谈。”胡长海并不戒意她的话,可也并不打算改变已经定下的办法。他对支委们说,“大家回去吃晚饭吧!”
    四个支委一转身全走掉了,好像谁也不愿意再听她啰嗦。梆子老太心里冒气,全都把她当什么累赘一样讨厌了。是谁刚走出门,就在院子里呼喊起胡长海,也叫他赶快回家吃饭……
    梆子老太似乎感到脚下铺地的砖块在下陷,在崩塌,不祥的阴云愈加浓厚地聚积到胸间。
    无法改变了!无可挽回了!她也不再开口,示威似地猛转身,走出门去了。给胡长海点难看!
    夜幕笼罩着树荫苍郁的梆子井。西边河天相接的地方,有轻烟似的一缕亮光。河川里的麦苗的气息,随着夜风弥漫到村巷里来了。有人在畅快地谈论,日前那一场透雨下得太好了,太神了!与麦子拔节好,与棉花播种也好,与一切庄稼的生长都好极了!
    “经公社党委批准,将胡振武同志在‘四清’和‘文革’中受到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全部推倒,予以平反。现决定:一撤销胡振武家庭地主成分的决定,恢复下中农成分;二撤销对胡振武作出的地主分子的决定,恢复一切公民权利;三恢复胡振武同志中国共产党党员……”
    公社党委常书记亲自宣布党委的决定,还没落音,掌声就把一切声音都淹没了。
    这是一九七九年的早春时节,历史将记载这个重要的年代,梆子井的庄稼人,也难以忘记这个年代发生的生动的一幕。
    胡振武浑身颤抖,头脸上涌下黄豆大的汗珠。这个强硬的庄稼汉子,在他扣着地主分子帽子的整整十三年里,梆子井村的男女老少,谁也没见过他流一滴眼泪。现在,汗水和泪水从鼻翼两边涌流下来了,竟然站立不稳,一个踉跄,几乎摔倒。站在麦克风前主持大会的胡长海双手扶住他,两人抱扶着,“哇”地一声哭了,同时在讲台上蹲下身去……
    梆子老太作为平反领导小组成员,也坐在主席台一角,无论怎样努力使劲,总是抬不起头来。平心而论,在给胡振武订地主成分的问题上,她没有提供什么虚假的证据。只是在她把他当敌人专政的时候,也许过分了一些……人无法掩饰自己干过的亏心事被揭穿以后的尴尬情绪,更无法鼓出与几百双鄙视的眼睛相对峙相抗衡的力量……
    “欢迎胡振武上马!”
    一声粗浑的呼声刚落,立时激起宏大的响声,在会场背后的黄土崖上发出回响……
    “社员胡振汉在河滩开荒种红苕,是党的政策允许的事。现在决定:将没收胡振汉同志的三间瓦房,退赔本人。”
    胡振汉从讲台下爬上台子,愣呆呆地盯着常书记。梆子井村的庄稼人忽然发现,当年开荒种地的壮年汉子,现在老了!他腰弯背驼,一只眼睛里蒙着一层白盖儿,苍老成这个样子了啊!他哆嗦着手,狠着声问:“你这回说话算话?”常书记没有回答,瞧着老汉,嘴唇也抖动着,用涌满眼眶的热泪回答了乡村父老。
    教员胡学文十几年前在报纸上发表的那一篇小故事,“四清”时定为毒草,因为发端于梆子井,也一起平反了。常书记握着中年教师胡学文的手,鼓励他重新提笔……
    胡振武,胡振汉,胡学文……一摆溜站在主席台上,接受公社党委常书记宣布的平反决定,接受台下几百个社员同情的目光。三月末的太阳照射着甫源坡根下的绿叶葱茏的梆子井,有人在会场剥掉棉衣了,太阳的热力好强呀!
    梆子老太坐在主席台一角,心情与在场的庄稼人相去太远了。如果说胡振武被错划为地主分子与她的直接关系不大,那么胡振汉被定为国家困难时期的暴发户而被没收了三间新瓦房,却是她向工作队提供的“四十一车红苕”的确凿证据,工作队队长曾经赞扬她是“睡觉也睁着一只眼……”胡振汉老汉跌跌撞撞爬上台子,愣呆呆地问常书记“这回说话算不算话”的时候,梆子老太立时闭了眼,会场里投射过来的那么多眼光,简直要把她挤扁了。
    梆子老太真想离开会场,立即回到屋里去,把门关紧,什么人也不要见,什么声音也不要听。她坐过多少次主席台,从来没有觉得坐在众人头前是如此别扭!可是,怎么好意思走掉呢?
    需要平反的人太多了,啊啊!轮到胡选生了!梆子老太更加惶惑了,头上直冒虚汗。
    “胡选生同志,你的问题平反了。”常书记宣布过平反决定以后,征询被平反者的意见,“你和家属还有什么意见,要求,尽管说。”
    胡选生头也没抬,只是摇摇乱蓬蓬的脑袋。
    “常书记!你不知……”胡选生的父亲胡大脚,挤到台前来,溅着唾沫星,急头急脑地说,“把娃的好前程毁了哇!人家军队上原先要……”
    胡选生一把把老汉扯得坐在地上了。
    会场里响起轻微的笑声。大伙笑胡大脚可爱的愚笨的举动。能给选生平反,再不按前科犯对待;彻底否定选生娘是地主小姐的说法,再不按逃亡地主去对待;彻底否定对你胡大脚兵痞的看法……还不足够你胡大脚和那位河南籍老伴畅快一番吗?居然提出选生毁不毁前程的事……
    在那阵轻微的善意的笑声中,梆子老太愈加觉得如坐针毡了。

《梆子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