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心灵之旅

探究神秘不仅有益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指引我们奔向心灵旅程的终极目的地,寻求生命的真正意义。信仰令人困惑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出于各不相同的原因开始信仰。有些人接近信仰是为了接近神秘,而有些人则是为了逃离神秘。我不批评那些利用信仰逃避神秘的人。因为有些人在他们心灵成长的特殊阶段,需要一些非常明确的教条式的信念和原则,以便他们能够去遵守,就像嗜酒者转而求助匿名戒酒协会,罪犯皈依到道德准则中去那样。而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并不恪守教义,他们像一个探索者,像一个彻头彻尾的科学家一样,不依靠任何信仰。真实,是他们唯一能够接近和信奉的东西。我们努力探究真实,有点像一个试图探究手表构造的人。他看到表面、手柄,甚至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但是他不知道打开盖子的方法。如果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或许能够勾画出一个粗略的构造图,把所有他看到的东西对号入座,但是他永远无法确定,他画出的图是否是唯一的解释,也永远无法拿他的图与真正的构造图进行比较,甚至想都不敢去想。上面这段话是爱因斯坦说的,他是一个公认的天才,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知道得多。他还写到,我们能够观察并阐述理论,但是,我们绝不会知道真相,我们只能不断接近。然而,某些信教的人却错误地认为,上帝就在他们的后口袋里;而一个完全成熟的人则能更准确地去理解上帝。如同更高的力量一样,真实也不是某种我们随便拴在漂亮可爱的小包上、放进我们的公文包而占有的东西。也就是说,不是我们占有真实,而是真实占有我们。心灵的旅程也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真正成熟的人必定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或许比追求真理的科学家还要执著。不过,就像某些人的信仰是为了逃避神秘一样,某些人探求科学也是为了逃避神秘。我们都知道或听说过,有些科学家花费一生时间,去研究鸽子的前列腺组织,以确认其pH值在3.7到3.9之间。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兴趣就这么一点点。他们只在自己的小块领地探索钻研。在该领域登峰造极,这让他们感到安全且心满意足。但就探求真理而言,固守一隅,蜷缩在里面,就无法探知宇宙的更多奥秘,他必须跌跌撞撞地从里面走出来,进入未知,进入神秘。治疗的时候,病人(以正常人的方式)有时会对我说:“哇,派克医生,我太困惑了。”那么我会说:“那太好了!”他们就会说:“你什么意思?真可怕!”我会说:“不,不,那意味着你将有福了。”他们会说:“什么?那种感觉很可怕。你怎么能够说我将会有福呢?”我会回答:“你知道,耶稣在布道时,从他嘴里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困惑是福’。”如果你不理解,我会告诉你,困惑能激起人们寻求答案的动机,而寻求的欲望又会促使人们不断学习。例如,1492年的某一天,许多人彻夜未眠,脑中一直在推想,地球究竟是平的还是圆的。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却得知地球是圆的。此前,他们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他们经历了一个困惑和探索的全过程。在新、旧理念的博弈中,我们常常需要痛苦地徘徊、困惑、选择,这是个必经的过程。这个过程让人沮丧,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它却是有福的。因为,当我们在经历这一过程时,尽管我们在心灵上感觉可怜,但我们却是在寻找新的和更好的道路。我们将自己暴露在未知的、神秘的世界,在神秘与困惑中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耶稣说:“困惑是福。”实际上,这世界上所有的邪恶,都是那些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造成的,而不是那些处于困惑中的人造成的,不是那些“心灵可怜之人”造成的。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一书里我说过,质疑是通往神圣之路。只要去寻找,你就能发现许多真理的碎片,并且拼接成图。但是,你永远不可能穷尽这样的智力游戏。你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碎片拼接到一起,由此窥视浩瀚宇宙的冰山一角,欣赏它们的美丽。如果生活都深埋在神秘之中,就如同婴儿在黑暗里蹒跚而行,那么我们如何生存下来?我认为:一个是一口咬定斯科特·派克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错了,他们肤浅无知,我们知道的远超他们所想象的;另一个就是承认我们是受保护的,这其实正是我的看法。但是,这种保护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并不知情。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