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的障碍 为什么付出了却没有回报

社会学家埃德蒙·休伊(Edmund Huey)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真正了解阅读时大脑的运作过程,会是心理学家最大的成就,因为这能够描述人类心理中诸多错综复杂的运作,揭示整个文明的诞生。现实中,我们学到的很多东西都会慢慢遗忘,有些知识我们发现特别难学,有些知识感觉学懂了但是不会用。这都有哪些原因呢?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知道感——知道了就代表懂了吗

可能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考试的时候,看到一些题目觉得自己会写,可是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具体的知识点。又或者,考试前感觉整张试卷基本都会答,自我感觉良好,直到试卷发下来……

1.知道感

这其实就有“知道感”的原因。“知道感”就是我们自以为把信息储存到了记忆中,自以为掌握的主观感觉。缺乏足够的练习,我们学到的很多知识其实是不牢固的。

有的时候,别人在问我们学过的相关问题时,如果没有给我们一些提示,我们也很难记起来。这就像同一个问题设置成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我们更容易做正确的原因,因为前者在选项中提醒了我们。

我们听了一场讲座,听的时候总感觉收获颇多,有时甚至感觉热血沸腾。但是再过一个小时,我们吃个晚饭之后,再让我们回忆讲座讲了些什么内容,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想不起来,只记得讲师好像很博学的样子。

而那些我们听过的讲座内容,因为没有得到强化和巩固(比如做笔记),就会像电影《头脑特工队》里面的“记忆小球”一样,很快被磨灭而遗忘。

“知道感”对我们大脑的意义是节约我们的认知资源,当我们短期内重复接触相同的事物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重复抑制”。内在变化是,神经元的激活水平会下降,而外在变化是,我们会对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自动化潜加工,绕过一些神经细胞。

也就是说,“知道感”只会让知识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粗略的浅加工,很难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足够深刻的痕迹,形成长时记忆。

2.刻意训练

丹尼尔·科伊尔(Daniel Coyle)在其著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里面引用过一个“刻意训练”的概念。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习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生活,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是这样很难让我们进步。因为我们在用我们舒服的方式去生活和解决问题时,是以自动化的方式去进行。虽然能够节约我们的认知资源,但是却让我们不再需要更多的思考。我们也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

科学家们通过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去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滑雪,而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动作。

普通爱好者踢足球纯粹是为了享受踢球的过程,而职业球员则会集中练习各种极端不舒服的动作,比如反脚踢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其实,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如果我们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想学到更深刻的知识,那么,我们就需要适当地离开自己的舒服区,而不是反复用那些我们已经掌握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即使我们不得不用同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我们也应该增加它的“刻意性”,多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和怎样改进它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工作了十年都没有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知道感”。他们已经在长期的工作中知道这种方式可行,而且没有出过问题。当他们下次使用这些方式去解决问题时,他们可以熟练地操作,但是他们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在思考了。

很多人的职业瓶颈就是这样产生的。再有难度的工作,在不断地重复中也会被简化成“流水线”,技术含量被大大降低,他们把脑力工作变成了体力工作,做再多也不会有明显的进步。

3.短期效能的取舍

坏习惯的纠正,我们可以通过稳定的方式来改掉,因为那符合我们大脑的“效率至上”原则。

但是在学习新技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我们也应该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多尝试一些办法。因为“刻意训练”的初期常常伴随着“短期效能”的降低,但是能够带来长远的成长。

拿我自己来说,我初学电脑的时候,总是对键盘感到很排斥,觉得它的速度比我手写慢太多了,所以我能够坚持用手写的就坚决不用键盘打字,但是后来实在没办法了,不得不学习用电脑处理文稿,当自己习惯用键盘打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效率提高了几个等级。

同样,我们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时,会因为对原有方式的熟悉和新方式的陌生而选择熟悉的方式,排斥新方式。这会让我们错过更大的世界。而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学习新的技能,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本能反应。

正如吴秀波所说的:“不逼自己一把,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当我们习惯了新的方式,我们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这样也才能突破自己的成长瓶颈。

注意的注意力——我们真的全都学到了吗

认知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认为,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变化的过程。我们通过对信息吸收和参与场景的体验,学会某种行为或行为潜能。

这就导致了我们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主观成分,是基于某种场景的合成物。这会影响我们后期吸收其他知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那么他眼里看什么都像钉子。”

1.立场决定注意力

当我们长期处在一个领域时,我们的思维就会更多地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即使出现了不是我们领域的问题,我们还是倾向于用我们的专业思维去思考这些问题。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学习一项新知识时,会不自觉地过滤掉很多信息。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Simons)和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Christopher Chabris)为了研究人的选择性注意的现象,设计过一项实验——看不见的“大猩猩”。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所有被试者观看一场篮球比赛的录影带。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分为“白衣队”和“黑衣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记录“白衣队”球员总的投篮次数。

在比赛过程中,研究人员让一个装扮成大猩猩的人走到播放录像的场地中间,保证所有人都能够看到,而且这只“大猩猩”在场地中间来回走了多次,且通过猛拍胸脯来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对大家的纪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家对“白衣队”球员总的投篮次数的统计误差不大。但是,当被试者被问及是否看到“大猩猩”的时候,超过一半的被试者的回答都是没有。

当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记录“白衣队”总的投篮次数时,他们的注意力都被聚焦到了某个方面,即使出现非常明显的“黑猩猩”,被试者也没有看到。这就是我们在认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将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某个点上,而忽视全局。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时,我们就会自发地忽视和屏蔽与我们目标不相关的信息,从而被我们所掌握的单一维度的信息所拘囿。

2.思维窄化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提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想赚钱反而越赚不到钱?

实际上,这就是因为,在我们思考的维度不够高的时候,将自己的思维缩窄到了金钱上面。我们以为自己思考得非常全面,但很多有用的信息却因为我们的选择性注意而被忽视,而被忽视的信息又导致了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如果我们固定了我们的角色,那么我们看待事物所总结出来的观点会非常单调。我曾经跟朋友说,我非常不喜欢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因为它让我感觉非常封闭,而且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数人都会碍于朋友关系而不会去否定我们的观点,这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我们是对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我们的注意力选择性有关,我们选择了那些与我们观点相近的人做朋友。这就容易造成我们的注意力窄化,很难看到更大的世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别的领域的知识来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则经常会有新的启发。3.能力的“钉子理论”

曾经有人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我们的能力应该像一个图钉,在一个点上很精尖,但是我们也需要足够的基本面去保护自己。

当自己使用这个图钉时,不会让自己因触碰到钉尖而受伤。如果想要让自己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和有效,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宽自己的思维面。

一些公司为了营销产品会吹嘘一些专业名词,在外行看来显得非常高大上。比如普通的不锈钢说成“奥氏体304”。

这些名词一听都感觉很有技术含量,但是本质上这些都是非常日常的事物。如果没有一些常识,我们很容易被忽悠。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价低配的商品还能够流通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都缺乏这些常识。

我们在看待事物、学习事物时,也需要有这种多维角度看问题的想法。在我们的专业领域我们要有所长,但是别的方面的知识储备也不应该是零。这样既能保护自己不容易上当,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启发。

所以,我们也应该感谢我们的基础教育,让我们在每个方面都有基础常识,扩宽我们的思维。这样,我们就不至于产生过强的专业偏差,让自己的思维发生窄化和偏见。

攀登障碍——学习也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

学习的意义到最后都是为了用。即使我们读“无用之书”,那些思想最后也会被我们用起来,构建成我们的思维体系和价值观念,进而指导我们的行为。

不过,无论我们读实用书还是读“无用书”,如果想要让我们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我们则需要将那些知识付诸实践,否则我们很难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目的。

1.学习的等级

美国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在其著作《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中,将学习目标分为三个类别:认知、情感、技能。而这三个类别在认知领域中由低到高细分为六个层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识记:就是记忆,能回忆具体事实的概念、方法和原则等基础知识;

理解:就是把握知识材料的意义,能够解释,对事实进行组织,从而搞清事物的意思;

应用:应用信息和规则去解决问题或理解事物的本质,将其迁移到不同的情景;

分析: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解释因果关系,厘清事物的本质;

综合: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从而创建新的思想并预测可能的结果;

评价:依照某种标准对所得信息做出评价和比较。

这六种思维级别被广泛接受和使用。这份认知技能列表,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最简单的认知技能是对知识的回忆,最复杂的认知技能是对观点的价值做出判断。如果我们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拿出来实践,那么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会一直停留在低等级的收获上,缺乏深度。

在大脑的运行机制中,我们不经常使用的知识会被消磨和“压缩”,即使我们依然拥有推理和分析的能力,但是最基础的那部分却容易遗失,这样我们就无法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了。所以,我们也需要通过不断重复来实现记忆的巩固。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通过实验记录了人们记忆的相关规律。结果发现,我们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这个开始急剧下降而后平缓的遗忘曲线代表了知识记忆遗忘的典型模式。

及时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让其遗忘得慢一些。也只有知识记得住,才能够有后面对知识的其他方面的加工。

比如,很多人可能会抱怨我们以前学计算机知识时,学了很多感觉没用的基础概念,但是如果想要进行知识的巩固,并在以后和其他知识进行关联,那么这种看似没用的知识的价值则会非常大。

2.有效的学习方式

对于巩固自己所学知识最有效的办法是为别人讲解。

美国学者爱德格·戴尔(Edgar·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这个理论将我们的记忆学习分为六个等级,效率从低到高分别是: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

最高级“教授给他人”的效率远高于“听讲”,最能够巩固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并且在我们的教授过程中,我们会对知识有更多的语言和思维的加工,这样的过程会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分析。

总之,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能,更有收获,我们需要将这些知识用起来。也只有用起来,我们才能够在知识的深度处理上有所进步,思辨能力也才会有所提升。

大脑的假设——它可能是台高阶超级计算机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对大脑的记忆机制完全了解,无法具体衡量和估算出大脑的信息储存量。但是,凡是物理的,即使没有边界,也都是有限的。我们的大脑本身也是作为物质而存在的,那么它在容量上也很难是无穷的。

《科学美国人》里发表过一篇关于大脑容量的文章,估计大脑的容量是2.5PB.这个数据看上去很大,实际上一点都不够用。

因为我们随便往一个地方那么瞥一眼,都是一张高清图,我们收到的数据都是以GB单位计量的。如果这样看,我们的大脑内存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不够用的。那么,人类的大脑为什么能够储存貌似会超过“内存”的信息呢?

信息的“压缩”

有一种解释是,大脑具有强大的信息压缩能力。我们能够记住每个人的脸,但是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储存每个人的脸,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大脑通过压缩,在大脑储存了一套通用的模版——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

当我们遇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再在这个模板上进行加工,进而实现识别和区分的功能。这个时候,我们就不用记住每个人的脸了,否则也太占“内存”了。你也可以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描述为“脑补”。

这就像我们的手机内存不够了,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照片的压缩软件,将照片从高清压缩到标准一样,虽然图片模糊了一点,但总归还是能够无聊时翻看的。我们的大脑就能够腾出非常多的空间去存储更多的信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有错误回忆。

但是,就像被压缩的照片会模糊一些一样,我们获取的信息也被这样压缩后,当我们“翻看”回忆时,我们也无法很清晰地记起全部的信息。而这会导致我们记忆的部分丢失,甚至是错误回忆。因为我们的大脑将信息压缩并不总是压缩到恰好我们能够回忆起来的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其重复的次数。

如果那些信息我们不经常使用,那么可能刚开始是1TB的信息,到最后可能只剩下了1KB.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记忆好像被遗忘了,但是却能够发生“闪回”。压缩得越厉害实际上越会增加这部分信息的提取难度,但是记忆并没有完全消失。

信息的“备份”

抵抗这种大脑压缩的办法之一,是在它压缩的时候进行巩固。当我们回忆时,实际上就是对我们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在大脑还未完全将信息压缩到很少的时候,尽力脑补回来。这样就可以延迟大脑对其进行的信息压缩。

而当记忆信息结合到我们的情绪,或者我们回忆的次数足够多时,这些信息则会加强我们的突触连接,并且生成新的突触和适当相关的蛋白质。这就好比随机RAM(读写内存器)转变到ROM(只读内存器)一样,不再一关机就遗失。

这就像我们读一本小说,即使我们再认真地逐字逐句看完,当我们合上书籍时,我们对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也都会忘记,而能够让我们记住的,基本上是重复出现几次或有很强的情感带入的片段。

当然,这个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我们记忆机制存在的很多问题,但它始终是一个假设,需等待后来人的证实。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利用这套理论的可取之处去指导我们的日常学习。

忘掉不开心——遗忘是大脑的自清理过程

传统看法都认为遗忘是被动过程,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记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遗忘并非被动的,遗忘对我们的大脑也有许多积极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遗忘呢?

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记忆材料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也就是编码不足。这就像我们经常阅读同一篇文章,但是当老师突然要求我们背诵全文时,我们还是很难完成任务。因为我们的加工程度不深,关于文章的很多细节没有进入长时记忆。所以当自己需要这方面的信息时,自然无法提取。

而通过不断强化,我们的长时记忆又为什么会遗忘呢?目前得到最多验证的学说是干涉理论——我们先前学到的知识会影响我们后来学习的知识,而我们后来学到的知识也会干扰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干扰程度越大,遗忘的信息越多。

清华大学曾经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遗忘的生理研究文章。他们以果蝇作为实验对象,找到了调控果蝇信息遗忘的蛋白。他们通过遗传学手段控制这种蛋白的含量。

当消除果蝇体内的这种“遗忘蛋白”时,发现果蝇的遗忘速度变慢了。而慢慢增加其含量,果蝇的遗忘速度又增加了。

随后,他们再以此去证明干涉理论,发现当消除果蝇体内的“遗忘蛋白”时,果蝇在学习两个任务的记忆之间的影响明显下降。当不减少“遗忘蛋白”并且让果蝇学习另一种行为时,则发现这种“遗忘蛋白”的含量增加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遗忘并非生物体的被动行为。一些研究也认为,老年人之所以难以再学习新的知识,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的遗忘能力下降了。当学习新的事物时,生物通过控制这种蛋白的分泌,让自己适当地遗忘,这样有利于对新事物的学习。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遗忘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降低脑细胞的消耗速度。我们的大脑细胞以每天10万个左右的速度凋亡,而如果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我们脑细胞的死亡速度会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就大大增加了大脑的负担。

而遗忘能够大大减少这样的消耗,让自己不那么痛苦。

把信息中不重要的部分忘掉,可以让事物减少冗杂度,从而减轻记忆和认知负担,这就相当于清除手机缓存,删除不常用的文档,腾出更多空间。

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有一位大学生,他在图书馆的石阶上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脑受到撞击。从此,他的记忆好得不能再好,什么东西都过目不忘,像《真理报》这样的大报,从头版到第八版,只要他阅读后,每篇文章就都能倒背如流。

《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