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系视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你的好心指点有时会适得其反

创造一个纯粹留给对方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是自由的,只有真实的反馈需要面对,而没有谁规定他必须“怎么做”。

我见过一些人,常常指点别人: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对你最好。这当然是一片好心,但这种好心有时会让人不大舒服。

我女儿还小的时候,有朋友来家里做客,一起吃饭。一道菜女儿嫌不好吃,怎么喂她也不张嘴。客人帮着劝:“多吃蔬菜好,不吃菜就长不高哦。”女儿反正也听不懂,就是坚持不吃。我们赶紧打圆场,说不吃就算了。客人有点儿不理解:“怎么可以算了?小时候的习惯养不好,长大更会挑食的。”

当天稍晚一点儿的时候,她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不是我说,你对孩子有点儿太娇纵了,什么都听她的——有些事,该坚持的就要坚持。”

我心里很生气,恨不得立刻反驳。反驳倒不是为了真理。她说的话对不对,对当时的我其实也不重要,我根本无暇思考养育原则那种问题。在那之前,我就已经被情绪填满了。就算她说地球是圆的,我也想要辩上一辩!

我扪心自问,不是一个听不进负面意见的人。有时候我写了文章,别人告诉我不爱看,我还充满感激地问:“哪里不好?看到哪一段的时候开始不爱看的?”对我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意见,它们让我知道,我的文章在别人眼里会是什么样子。有些地方我自己写得很得意,但是读者读下来感觉并不好,我会思考原因,并且调整写法。如果没有别人的反馈,这些进步就谈不上。

但是如果一个人告诉我:“你的文章我不喜欢,建议你把这一段删掉,还有这一段,结尾的逻辑也要改一改。”我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来了。

在我看来,这两种表达有本质的差别。

前者是一个诚实的读者,这是我需要的。而后者不仅是一个读者,同时也在扮演一个指导者。那些出于善意的建议,其实也在暗示:“在写文章这件事上,我比你更专业,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当然,他可能确实很专业。在写文章这件事上专业的人很多,所以虽然不快,但我大概还能接受。

而在做父母这件事上,这种暗示就有一点儿越界了。毕竟,没有任何人有权对任何人说:“在你的家庭、你的孩子、你们的关系上,我比你更专业。”

如果我的朋友换一种方式表达,说:“我有一点儿疑惑,孩子挑食到底该不该顺着他们呢?我们家孩子我是坚决不顺的,但是看到你这样,我又有一点儿拿不准。”她把这种疑惑表达出来,我猜我会很有兴趣,会认真思考养育边界的问题。也许我们会有一场愉快的讨论,对每个人都有启发。她参考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现象。作为一个讨论空间,每个人从各自的视角去解读这个现象。

但是当她说“你对孩子有点儿太娇纵”的时候,她用自己把所有空间占满了。不需要讨论,她把自己树立为权威,而我只可以按她的意见去做事。

这当然也不能怪她,也许在她看来,她代表的就是正确的意见。给孩子树立规矩——这事有什么好讨论的呢?好,就算如此,你有一个正确的意见给别人,你的态度仍然很重要。当父母或老师的人,常常会遇到这种状况:孩子或学生明明犯了错,明明有更正确的做法,这种时候,直接告诉他们难道不对吗?

我们从孩子的视角看一看。

毫无疑问,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犯了错。但知道这一点,这件事情并不算完。他们还需要思考下次怎么样做才能不犯错。“犯错”是一个结果,而“怎样做才不会犯错”,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要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哪怕直接向父母或老师求教,也是一种解决的方式。

比如这种情况:

父母:“你这样说话,你的朋友会伤心。”

孩子:“是吗?哦……嗯,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父母:“你应该这么说……”

这是常见的一种良性互动。在这段对话里,孩子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句话并非毫无意义。它代表了孩子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经历了短暂的思考,没有找到答案,于是邀请父母给自己提供帮助。他想解决问题,出于自己的需要(不让朋友伤心),而非别人的干涉。虽然父母提供了权威的意见,但自始至终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对比另一种情况,可以看出差异所在。

父母:“你这样说话,你的朋友会伤心的。你应该这么说……”

孩子:“知道了。”

从孩子的角度感受一下,就知道后者的体验要差很多,知错固然是知错了,但是被耳提面命地灌输了一通道理,总归还是会有点儿不是滋味。

但是仔细对比一下两种说话方式,你会发现父母说的话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最大的区别不是说了什么,而是在给出建议之前等一等。等孩子邀请的时候,再提出进一步的建议。这就创造了一个纯粹留给对方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是自由的,只有真实的反馈需要面对,而没有谁规定他必须“怎么做”。就是这么简单的等一等,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难做到。眼看马上就要成为那个权威了,要在这时候停下,把权利交给对方——有多少人忍得了这种诱惑呢?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