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避型人格”与“回避型依恋”

幼年时表现为“回避型”的孩子,

长大后可能会发展为“回避型人格”,不过,更为典型的情况,

还是可能会变成“自恋型人格”或“反社会型人格”或“类精神分裂型人格”。

这三种人格类型有一个共通之处,

那就是对于他人的心情和苦痛等都表现得非常迟钝。

婴儿时期不会“感觉麻烦”?

要探寻“感觉什么事情都很麻烦”这种状态的起源,其中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要弄清楚,到底是从何时开始表现出这种状态的?

若把这种“感觉麻烦”的倾向当作一种先天状态的话,那么在婴幼儿时期就表现出这种倾向,也不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吧。

针对有这种倾向的年轻人,就其婴儿时期的样子,与他们的母亲进行询问后发现,虽然也有一小部分会表现出“不怎么吃奶”“不怎么哭闹”的状况,但是更多的答案还是“会像神经质一样地啼哭”“怎么哄也不睡觉”,也就是说,在婴儿时期大部分人都还是非常活泼、健康的。其中,也许确实有一些人是先天性的缺乏活力,但是那些婴儿时期表现得非常健康的小孩,直到上小学为止,也都还是表现出非常积极旺盛的好奇心的,只是后来逐渐长成了暮气沉沉的青年。

将刚刚出生的婴儿放在母亲的胸前,虽然其手脚尚不灵活,但还是会拼命地晃着脑袋去寻找乳头,一旦找到了就会一下子含住并用力地吮吸。这真可谓一种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啊。

在奶粉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年代,吮吸母乳是婴儿摄取营养的唯一方法。如果母亲的乳腺最初还不够通畅的话,那么这种拼命吮吸的动作,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可以让自己生存下去的粮食。但在最开始的阶段,由于母乳量不够等原因,会让婴儿处于饥饿的状态,所以,一出生体重就下降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通过婴儿的吮吸,能让母亲的母乳逐渐多起来,这样体重也会有所增加。但是如今,由于可以立刻用奶粉来替代母乳进行喂养,所以,在与饥饿状态战斗的过程中,“拼命吮吸母乳”的行为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以往是“若觉得吮吸母乳很麻烦的话,就没法让自己生存下去”的时代,而现在则是“若体重没有增加的话,就用奶粉来补充营养反而比较轻松”的时代,这样是不是可以说,生活方式从原点上就表现出了差异性呢?

不过话虽如此,即便是奶粉,如果不拼命吸奶嘴的话,也是喝不到嘴里的。所以,母乳也好,奶粉也好,对成长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不怕麻烦地去摄取。

而人生的下一个关口,就是学习走路了,这个阶段的表现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很多孩子会在一岁左右学会走路。早一点的话大概会在十个月大时,晚一点的话也在一岁两个月左右。为了掌握站立行走的能力,都要先从搀扶着站立开始,然后再扶着墙壁练习走路,直至最后能鼓足勇气迈出自己的第一步。用弱小的身体去平衡沉重的头颅,这绝非易事。经过几百次的尝试,不断地失败,最终才能迎来奇迹出现的瞬间。

即使是那些“感觉麻烦”的年轻人,也都是从这一关过来的。不畏失败敢于挑战,才能让自己掌握这项技能。即使是那些觉得摔倒很可怕的人,也都是经过了无数次摔倒,然后再含泪站起来,并在不断地尝试之后,才能像现在这样很自然地站立行走。

总之,至少在婴儿时期是看不到这种“感觉麻烦”的倾向的。

那么,在之后的十年、十五年间,又是什么原因让这种“感觉麻烦”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呢?

“感觉麻烦”的根源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接触一个例外的情况,虽然我们之前说过在婴儿时期,并不会觉得“生存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是其中也有例外。而这种例外的情况,也与“感觉麻烦”这种状态产生的根源有关。

在婴儿群体中,也会有对生存的意识很弱的个例,他们不愿意吮吸母乳,也不想学走路,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兴趣,只是会无意义地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有时还会有自残的行为,对疾病也缺乏抵抗力,最终会因为极度衰弱而死去。即使是刚出生时非常健康的婴儿,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那么,这种对生存失去了意愿的婴儿,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有些是因为与母亲分离被送入保育机构,有些则是因为没有得到母亲的照顾,被放任不管。也就是说,在非常幼小的阶段经历过所谓“虐待”或“无视”的孩子,就会产生“生存很麻烦”这样的想法。

这种状态也被称为“反应性童年依恋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外界不关心,同时其自身的成长和发育也很迟缓。严重者会发展为类似重度自闭症的状态,轻者也是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或是无区别地接近任何人,行为上表现为多动、易冲动,有情绪不稳定的倾向。

即便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但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类孩子也会在与养育者的依恋关系上出现问题,而这种情况占到了整体的三成至四成。虽然说并没有受到“虐待”或“无视”,但是由于养育者自己都未曾意识到问题,或者母亲因为工作或生病,而对孩子的照顾不够充分的话,结果往往也会让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变得很不稳定。

从幼小的阶段开始,就一直处于这种关爱不足的状态,会让孩子在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后,很容易就变成对他人也很冷淡,不愿意去寻求他人的善意或亲切感的那类人。具有这种特征的依恋关系,就被称为“回避型”。那么,“回避型”的依恋关系与“回避型人格”,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进行说明之前,为了让第一次接触到“回避型”和“依恋关系”等概念的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有必要先对此进行简单的说明。

维持“羁绊”、生存的结构

我们与他人结成亲密的关系,成为朋友或恋人,抑或一起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社会之所以称为“社会”,就因为是由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构成的。这种联系也被称为“羁绊”。这种“羁绊”的现象,并不单纯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实际上,也是生物学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本质就是“依恋”。

“依恋”是由一种名为“后叶催产素”的荷尔蒙所控制的结构,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具有。虽然根据具体物种的不同,其产生的作用略有差异,但我们人类能够与小猫、小狗结成甚至毫不逊色于人类间的亲密关系,也是因为彼此间都具有这种结构。

不仅我们能有这种亲密的感觉,对方也会有相同的感受。这种“相互性”也正是“依恋”这一结构的有趣之处。

“依恋”虽然说有遗传因子层面的原因,但事实上仅仅具有遗传因子,是无法使这种结构正常发挥作用的。要想使其正常运转,还必须要进行“开启开关”的工作。婴儿时期从母亲那里接受母乳的喂养、被深情地安抚或照顾,这些就像是“开关”,能够激活“依恋”的关系。如果疏忽了这个过程,那么无论具备多么正常的遗传因子,也无法使这种结构正常地发挥作用。而且,这个“开启开关”的工作,只能在婴儿的哺乳期内进行,因此也被称为“临界期”。

“眼下很忙所以拜托给别人照顾,等自己闲下来时再亲自照顾”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在关键的时期给予充分的照料,这一点非常重要。

运气好的孩子,能够从父母亲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料,与父母亲之间将会形成特别的“羁绊”,培育出一种很稳定的依恋关系。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依恋”的结构不单是“羁绊”关系的问题,其在孩子的健康和发育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后叶催产素具有缓解压力和不安的作用,同时也有增强社交性与共鸣性的作用。

幼小时期,若能在后叶催产素分泌充足的环境下成长,那么这个孩子将拥有不可动摇的安心感。同时,也能充分培养他在与人打交道时更加顺畅的“社交性”与“共鸣性”。如果很不幸,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关爱,一直是放任不管的状态,那么孩子就比较容易生病,自身的不安感也会很强烈。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其成长、智力、社交情感的发育等产生障碍。

“回避型”的生存策略

依恋关系是否稳定所带来的差异,在孩子一岁的阶段就已经能够显现出来了。而且,一岁时所表现出的倾向,也会一直延续到大部分人成年以后。

没有受到过“虐待”或“无视”、乍一看是在很普通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依恋关系依然很不稳定的情况正在增多。我们将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很稳定的一类,称为“稳定型”,而在不稳定的依恋关系中,则包括了对母亲不关心,也不愿意寻求关爱与照料的一类,即之前提到过的“回避型”;此外,还有反过来在这方面需求过剩,只要母亲一离开或者照顾不周时,就会对母亲表现出攻击或拒绝的“抗拒/两价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回避型”可以认为是已经适应了放任不管的坏境,所以放弃了在这方面的需求,即使是被无视也感觉无所谓的一种状态。而另一方面,“抗拒/两价型”则是无论如何也要寻求关爱与照料,所以其吵闹父母亲的行为,也可以看作一种表现形式。虽然同为关爱不足的情况,但也有很多是之前的某一段时期内,父母亲的关爱很充分,只是由于父母亲的原因,导致这种关爱在之后被中断了。

在其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获得弥补的话,也能够转变为“稳定型”,反之,如果受到了伤害的话,则会加剧这种不安的程度,而直至成年,这种个人所固有的依恋关系才会确立下来。我们将其称为“依恋类型”。“回避型依恋”就是其中的一种,其表现出的特征是并不寻求亲密的关系,同时对于与他人分享情绪也不感兴趣。而与“回避型依恋”正相反,则是对他人的关爱和认可过分需求的“不安型依恋”,这是与孩童时期的“抗拒/两价型”相对应的一种依恋类型。

“回避型人格”与“回避型依恋”的异同点

让我们将话题重新回到与“回避型人格”的关系上来。“回避型人格”与“回避型依恋”,虽然也有共存的情况,但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回避型依恋”是通过无欲无求来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与之相对的,“回避型人格”原本是有需求的,只是因为恐惧而无法付诸行动,是一种进退两难的状态。

因此,“回避型”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变得对他人更为冷淡,也不关心他人的事情。

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男孩子到七岁后都会离开自己的父母,接受严酷的训练。因此,斯巴达的战士素来以勇敢、残忍、不怕死而闻名于世。至少,作为训练强悍战士的方法,斯巴达式的养育方式是很有用的。但是,如果是要培养温和的市民的话,就不太合适了。

多年的研究证实,“回避型”的孩子在未来更容易出现暴力、欺侮等反社会的破坏性行为的问题。对温柔和撒娇不再有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以武力来控制对方,让对方俯首称臣。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因此也就很自然地学会了这些行为。

另外,他们也会表现出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或不擅于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倾向。所以,只会一直勉强自己,直至自己的身体开始拉响警报,这样引发心身疾病或分离性障碍(歇斯底里症)的风险也会很高。表面上似乎很坚强,但其实背后也有脆弱的一面。

幼年时表现为“回避型”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发展为“回避型人格”,不过,更为典型的情况,还是可能会变成“自恋型人格”或“反社会型人格”或“类精神分裂型人格”。这三种人格类型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都很冷淡,缺乏对他人的“共鸣性”,对于他人的心情和苦痛等都表现得非常迟钝。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也同样用到了“回避”这一提法,但是“回避型人格”中所包含的依恋类型,大多数情况却并不是“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人格”的人,因为对“他人是否能接受自己”这件事过于敏感,所以会主动避免与他人接触。但是,“回避型依恋”的人则不同,这一类型的人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出毫不在乎的态度,无论是好话还是坏话,他们反应都很迟钝。

“回避型人格”与“恐惧·回避型依恋”

既然“回避型人格”中所包含的依恋类型并非“回避型依恋”,那应该是什么呢?

其实,是在“回避型依恋”的基础上,同时又有对“他人是否能接受自己”这件事表现出强烈不安的“不安型依恋”,所以这被称为“恐惧·回避型依恋”。这种“恐惧·回避型依恋”是“回避型人格”中最为典型的依恋类型。

不过,“回避型人格”中有偏向于“类精神分裂型人格”的一类,它所包含的才是“回避型依恋”,他们往往对人很冷淡,也不关心他人的心情。

依恋的类型与特征

与之相对的,“恐惧·回避型依恋”是一直在担心是否会被对方拒绝,因此就会主动回避亲密的关系,这也是“回避型人格”原本的定义。

由于担心被拒绝所以不敢靠近,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望着被关爱的。因此,一旦能够与“回避型人格”的人建立起特别亲密的关系,就会表现出与之前那种疏远、容易害羞的形象完全不同的另一面。

他们对于亲近的身边人,那种害怕被抛弃的“不安型”的一面,要比“回避型”的一面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与其害怕失去对方,不如自己率先离去,或是反过来想牢牢地束缚住对方,独占对方。由于过度依赖,一旦出现不合自己心意的情形,就会很容易表现出不满或愤怒。看着原本保守稳重的伙伴突然一下子翻脸,这也会让对方完全不知所措。

而且,由于不擅于说出自己的真心话或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这就更难让对方琢磨清楚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所以,当对方留下一句“讨厌”并转身要离去时,会让当事者更加愤怒并大骂其“笨蛋!”。

因此,“回避型人格”的人往往在“对外关系”和“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副面孔。给“外人”看的面孔,会刻意保持距离,让对方感觉不容易靠近,或者只是戴着好孩子的面具,很难让彼此的关系更进一步。但是,只要越过了这道防线,就能看见“回避型人格”的人更深层的内心,同时他也会呈现出强烈渴求被关爱与认可的一面,当然也会对对方提出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也常常会向自己非常依赖的对象,抛出犀利和否定的评价。

回避纠纷的“回避型依恋”、进退两难的“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大多是“恐惧·回避型依恋”,往往表现出进退两难的状态。想要被关爱,但是又无法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的这种心情,即使对方表现出了好意,但是又不太敢相信。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受伤,会选择独自离去。

曾创作出《第九交响曲》(又名《命运》)以及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等伟大作品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就是一个“恐惧·回避型依恋”的典型例子。像他这样一方面渴望着被爱,另一方面又在爱情上表现得很迟钝的人,真的很罕见。这种心理上无法逾越的鸿沟,让他的命运充满了坎坷,当然也使其创作出了数量众多的杰作。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酗酒消沉的男高音歌手,常常像虐待一样地让贝多芬学习乐器,贝多芬只是为他赚生活费的工具而已。十六岁的时候,贝多芬的母亲去世了,全家收入的重担只能落在少年贝多芬的肩上。

虽然自己的才华逐渐得到认可,也收获了不少喝彩,但是听觉的丧失,还是让他的人生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之中。贝多芬对自己教过的女性以及贵族女性都曾流露出爱慕之情,但每一段感情都无疾而终。可以说他是因为理想高远,只喜欢那些有身份或有教养的女性,但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也许是因为只有得不到的人,才能让他安心地喜爱着吧。

实际上,从流传后世的肖像画上看,贝多芬也是一位很英俊的男子,所以也有女性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并主动爱上他,但最终彼此都错过了对方,恐怕这也与其“恐惧恋爱”的一面有关吧。

与渴望被爱的同时又害怕相爱的“恐惧·回避型依恋”不同,“回避型依恋”的场合,由于很少会有纠纷,因此也就很少会有烦恼。“回避型”的生活方式,就是以回避那些“令人烦恼的麻烦”为最优先考虑,基本方针就是对所有情绪化的事情,都一概地采取不期待、不迎合的态度。由于原本这种需求的意愿就很淡薄,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即使遇到不合心意的地方,也不会感到苦恼。

另外,“恐惧·回避型依恋”则是非常渴望被他人接受、渴望被爱的。可是,却又无法得以实现,所以才会非常苦恼。

《美女与野兽》故事中的野兽,他的苦恼就源自他心中渴望被爱的想法。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样复杂的心理,只要化解掉他心中所萦绕的恐惧,就能真正地收获爱情。

再说到“回避型”的一方,虽然纠纷很少,但如果想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反而会比较困难。

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原有的生活方式有必要现在再去改变吗?既不是快乐也不是喜悦的事情,有必要强迫着自己去做吗?此外还有一种看法是,既然适应不了符合世间一般常识的生活方式,那就应该去实践并摸索出新的生活方式。在讨论与“回避”有关的问题时,常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意见。

但是,如果仅仅从表面的行为来看的话,大部分情况下两者很难被区分开。“回避型依恋”和“回避型人格”无论哪一种在“人际关系”和“融入社会”等方面,采取的都是回避的态度,只是维持表面的关系。不愿意去做麻烦的事情,所以只做到必要的最小限度,身上的负担和责任有一点点的增加,都会感觉非常的麻烦,在这一点上两者十分相似。这两类人都缺少积极主动的意愿和行动力,比起与他人亲密交往来,更喜欢一个人独处。非常不擅于应对感情上的问题与交流,所以也不愿意去过多地涉及。两者都表现出过度的敏感,容易受到伤害,抗压能力也不强。

现在的年青一代中常会表现出暮气沉沉、漠不关心,以及对生活抱以消极的态度,总之一句话就是“凡事都感觉很麻烦”的状态。而当我们要对其进行研究时,有必要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结合其特点来进行理解。

“回避型依恋”产生的原因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在婴儿时期表现出的“回避型”,往往都是因为被无视或长期处于关心照顾不足的环境导致的。过早地失去母亲,也会给依恋关系带来破坏。

之前介绍过的井上靖,他和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以及埃里克·霍弗等人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都在幼年时期与自己的母亲经历了生离死别。

众所周知,井上靖并非是在双亲的抚养下长大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托付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祖母照顾,直到小学毕业前,都是祖孙二人在一起生活。虽然祖母也很溺爱他,但是他与其双亲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疏远。上中学后,又住进了宿舍或寄宿在别人家里,开始了远离亲人的生活。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