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知道

萨姆提克一世和其他进行“被禁止的实验”的人(详见第2章“儿童为豚鼠”)并非是只相信人类具有一些先天知识的人。柏拉图相信,我们的灵魂在纯净的状态中绝对具备知识,但是当灵魂进入身体时,灵魂与知识的联结就被切断了。他认为,学习是一个发现先天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这种观点可以称为“先验论”,它假定知识是先验的,而且是人与生俱来的。

后来,笛卡尔还提出,某些类型的知识是先天的。他声称,这些先天的知识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上帝的知识,他认为这些知识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共同具备的(他生活在16世纪的法国,当时如果有人否定上帝的存在将被认定为异教徒而被火烧死)。其他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某些道德知识是与生俱来的。

先验的内容不限于知识,它可以包含任何天生的自然倾向或特性。有些观点认为,人类天生残忍,只能在社会中不断地矫正它们,这就像托马斯·霍布斯认为的那样,先验的存在依赖于新生儿已经存在的个人特质。与此相反的观点是由法国作家、哲学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提出的,他认为人天性高贵,但却在后天被社会所玷污。稍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卢梭的观点。

发现知识

柏拉图认为,灵魂对所有事物都有完美的认识,如果它不被困在身体里面,它就能看得很清楚。然而,一旦灵魂进入身体,它就立即失去了获取知识的机会,“除了自己去调查实情,它还被迫从监狱的栅栏中去窥视”。那么,知识就可以通过学习而被发现。他用苏格拉底和一名奴隶关于几何学的对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起初,奴隶似乎对几何学一无所知,但当苏格拉底测试他时,他慢慢地开始表现出一些理解力。柏拉图认为,这就是先验知识的明显证据。这个奴隶本来就具备天生的知识,但是一开始并不能运用。实际情况可能是,奴隶通过苏格拉底的小心提示而算出了答案。

18世纪,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表达了类似的想法。他认为,整个宇宙是由称为单子的意识点组成的,人类心灵的超强单子有观念存在,这些观念具有一种潜力,并通过经验或感官知觉来对其进行激活或实现。正如一个暗室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事物,直到有光进入才能看到它们一样。所以对莱布尼茨来说,大脑包含着先天的观念,这些观念可能后天被发现。

过去的知识

法国博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1744年—1829年)提出,进化的发生是由于后天习得的特征被遗传给后代。拉马克认为,在生命的过程中,一个有机体改变其身体的形式和行为来适应环境(通常,人们给出的例子是长颈鹿伸长脖子去够最多汁的叶子,并在这个过程中脖子变长了)。生物体繁殖出后代,它的后代就继承了这些习得的特征。通过这个过程,生物重复繁衍了几百代、几千代,也改变了自身的物种。在查尔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论出现之前,这一理论得到了一些大众的支持。

拉马克的理论吸引了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1903年),他是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作家。他采用了拉马克生物演化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心理学。这一结果产生了一种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智将慢慢地自我完善。运行良好的行为和信念将得到加强,而那些无益的行为会在未来被避免。这些教训代代相传。在人的一生中,被强化的行为会变成习惯,父母养成的习惯会被传给后代,这些习惯在其后代身上表现为本能,因为这些习惯与生俱来。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1875年—1961年)提出了一个相似的观点,以支持自己的原型理论和集体潜意识的理论,并再次提到了斯宾塞关于人类行为代际传递的理论。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一群人类进化过程中累积下来的精神结构,它在原型中有非常明显的证据,这些原型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中都有发现。他这样描述集体潜意识:“人类进化的全部精神遗产会在每个人的大脑结构中重生。”

荣格对精神性感兴趣,有时,他对集体无意识的解释似乎表明个人可以利用某种形式的普遍的精神,这让人们想起了斯宾诺莎和费希纳泛灵论的观点。荣格把集体潜意识描述为一个简单的心灵的通用结构,这使所有人都以某种方式看到和了解到某些事情,就像我们都有手或腿这个结构一样。

原型等同于本能的精神模式。人们只有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的神话、意象和其他文化艺术品以及发现这些集体无意识的意识表现形式,才能发现它们。原型意象的例子包括人物(如母亲、英雄、颇具智慧的老女人或骗子)和神话(如大洪水和启示录),这些也会表现在人类的机构和庆祝活动(如结婚或成人的仪式)中,标志着生命阶段的原型。

从柏拉图和萨姆提克到荣格的这些理论都认为人具备先天知识,婴儿一出生就具备一些或某一类知识,但人们也许要通过推理或学习的方式才能发现它们。在荣格的例子中,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原型知识,但它在我们产生的社会结构和艺术(以及梦)中得到了体现。我们很快将在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一些介于先天知识和遗传精神结构之间的理论。

《极简心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