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 关于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论

马斯洛(1908--1970)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他是人本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马斯洛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遗产,《动机与人格》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无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这是一本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的著作,甚至他晚期提出的“后人本心理学”的思想,在这本书里面也可以发现一些萌芽。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动机与人格》这本经典著作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在这里不准备全面评价这本书,只就“需要层次论”提出一些心得和看法。

一、评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标准

如果从1954年《动机与人格》初版发表算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到今年(2007年)已过半个世纪。这一理论自提出以后,一方面不断得到引用、引证、应用,一方面也不断地遭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尽管有的批评者试图提出更好更完整的需要理论,但迄今仍然没有一种需要理论能够取代它的位置。可以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个已经经受了一定时间的考验、具有相当重要价值的心理学理论。它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心理学,涉及多个领域。

如何看待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衡量人格理论的价值的六条标准或者六个维度[参阅美国雷克曼(Richard M.Ryckman)《人格理论》(Theories of Personality),2003年]。用这六条标准来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我们可以对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完整的看法。这六条标准是:

1.涵盖面(comprehensiveness)

它是指一个人格理论能够在多大范围内解释有关人的事实、现象以及有关资料。

2.简约性(parsimony)

它是指一个人格理论应该以尽量少的概念和尽量简约的方法来解释各种不同的现象,把不必要的重复、自相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

3.精确性(precision)和易测性(testability)

它是指一个人格理论所提出的概念具有相当的清晰度和精确度,容易测量,能够推导出新的假设。

4.经验验证性(empirical validity)它是指一个人格理论应该在经验中得到证实。好的人格理论应该对人的行为具有预测力。

5.实用价值(applied values)

它是指一个人格理论应该得到实际的应用,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带来一定效益。

6.启发价值(heuristic values)

它是指一个人格理论应该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励、帮助其他理论或者观念等的产生。

十个指头有长短,很难有一种人格理论能够面面俱到地满足这六个标准。如果用这六条标准来衡量,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精确性和可测性方面有明显的不足,但在启发价值、实用价值、涵盖面等方面却相当突出。总体来说,应该是相当不错。

这里将着重就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一些重要的、但不够清晰的问题和概念做进一步的探讨。为了在进一步探讨时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我尝试运用诠释学的一些方法。

按照我国台湾学者傅伟勋的说法,创造性的诠释学认为诠释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实谓”层次,即原典实际上说了什么话,为诠释的展开提供较为真实可靠的材料。第二是“意谓”层次,即原典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或它所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通过语义澄清、脉络分析、前后文意的贯通、时代背景的考察等功夫,尽量“客观忠实地”了解并诠释原典的意思,探问其意向、意指如何。第三是“蕴谓”层次,即考究原思想家可能要说什么(或他所说的可能蕴涵的是什么)。这一层面已跳出文本本身,而进入所谓“历史意识”的领域。第四是“应谓”层次,即追究原思想家本来应当说些什么(或诠释者应当为原思想家说出什么)。到这一层面,诠释者的洞见和诠释的力度已完全穿透了原有思想结构的表层,而掘发出更为深刻的内涵,从中显现出最有诠释理据或强度的深层意蕴和根本义理。第五是“必谓”层次,即思虑原思想家现在必须说出什么(或为了解决原思想家未能完成的思想课题,诠释者现在必须践行什么)。“必谓”层次最能体现诠释学的创造性。

二、需要层次论的层次究竟是几个?——马斯洛的原意

在理解人的动力结构方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迄今没有其他理论能够替代的模型。尽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影响极大,被广泛引用和介绍,但对其理解却有一些混乱和互相矛盾的地方。例如,就我所见,国内外的心理学著作和心理学教材中,有的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自尊、自我实现需要,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学》(2001)就是如此。有的讲是七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自尊、自我实现、认知、审美需要,即加入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排在自我实现之后,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学》(1994)就是如此。美国D.克雷奇等著的《心理学纲要》讲的是五个层次(1976)。美国E.R.希尔加德等著的《心理学导论》(1982),也是讲七个层次,但是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排在自我实现之前,即生理、安全、归属、自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五个层次的文献,忽略了马斯洛对于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的论述;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七个层次的,则是简单地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也各看成是一个层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首要的原因应该是马斯洛“实谓”的情况不太统一,一些概念不太清晰。

那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到底讲的是几个层次?马斯洛的原意是什么呢?我们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应该有怎样的理解?

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着重提出的,我们就从这本书谈起。这本书在美国迄今共出版了三版。1954年出版第一版,1970年出版第二版,1987年出版第三版。第三版出版时马斯洛已经去世,编者罗伯特·弗雷格(Robert Frager)略有删改。第二版是马斯洛1969年8月亲自定稿的,他根据第一版出版后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发展做了适当的修改。应该说,如果要探究马斯洛的原意,第二版至关重要。

那么,马斯洛的原意究竟是什么?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应该各看成是一个需要层次吗?

马斯洛是在《动机与人格》“人类动机理论”这一章中详细论述需要层次问题的。这一章在英文的第二版中安排为第四章,在英文的第三版中安排为第二章。这一章的内容在第二版和第三版中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小标题有一些改动。这一章分为几节,每一节有一个小标题。下面是该书英文第二版和第三版的“人类动机理论”一章的标题以及章内的小标题对照:

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版在论述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需要时,是在“基本需要的层次”这一更大的标题下进行的。而无论是第二版还是第三版,在论述完这五种基本需要后,即在“自我实现需要”这一小节之后,紧接着是“基本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这一节。在论述完“基本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后,才是“了解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这两节。马斯洛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为什么会在论述“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之前,中间要隔一个小节?从章节的布局、分段、用语等上看,马斯洛并没有明显的要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纳入需要层次系列的意思,尽管他认为这两种需要非常重要。

三、需要层次可以扩展为六个

关于“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与层次系列的关系,马斯洛似乎还没有考虑成熟。这应该从他的整体思想来进一步理解。

第三版的编者在“了解和理解的欲望”这一节之前,加上了“基本的认知需要”这一标题。这符合马斯洛的原意吗?

要深入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必须对马斯洛的“基本需要”这一概念进行探究。什么是“基本需要”(Basic needs)?马斯洛关于“基本需要”的论述有不统一的地方。按照他的说法,“基本需要”至少有两个含义:

(1)“基本需要”是指最根本的需要。它们构成了需要层次系列的需要,它们在层次系列里具有优势递进的性质。基本需要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欲望、冲动等的特征。当我们对一般的欲望、冲动、想法、意图等进行追溯的时候,总会发现它们还有另外的根源,即另外的欲望、冲动、想法、意图等。当我们不断追溯,直到最后不能够再追溯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欲望、冲动、想法、意图等才是“基本需要”。例如,正如马斯洛写道:“如果我们仔细审察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就会发现它们至少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我们需要钱,目的是买一辆汽车。因为邻居有汽车而我们又不愿意感到低人一等,所以我们也需要一辆,这样我们就可以维护自尊心并且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当分析一个人有意识的欲望时,我们往往发现可以追溯其根源,即追溯该人其他更基本的目的。”(见本书第一章)“这种更深入的分析有个特点,它最终总是会导致一些我们不能再追究的目标或者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似乎本身就是目的,不必再进一步地证明或者辨析。……也就是说,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见本书第一章)马斯洛以买汽车为例。我们需要钱,这是一种需要。但钱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的目的是买一辆汽车。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有汽车为什么还要买?这是因为别人的汽车比我们的好,我们不愿意低人一等。这样追溯的结果是发现,最终的需要实际上是自尊需要。这样,实际上最后追溯到的自尊需要才是“基本需要”。

从文化与日常欲望的角度来看,“基本需要”可以看成是相对于日常欲望的一个概念,它是产生日常欲望的主体因素,是更根本的东西。人的“基本需要”是一种“类本能”,是由人种遗传先天所决定的。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则要取决于后天的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它总是要表现为一定的日常欲望。人类的“基本需要”不像有意识的欲望那样个人化、区域化,“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可能提供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某一特定的欲望。以自尊为例,在一个社会里,一个人靠成为好猎手来满足自尊,而在另外一个社会,却要靠当一个伟大的医生”。

(2)马斯洛使用“基本需要”,还有另外的含义,这就是指自我实现以下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亦即“匮乏性需要”。所谓“匮乏性需要”,是与“成长性需要”相对的一个概念。“成长性需要”是指自我实现需要。这两种需要具有重要的区别。在与外界的关系上,“匮乏性需要”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和环境,而“成长性需要”则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他人和环境。在满足的效应上,“匮乏性需要”的满足主要是可以避免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导致更积极的健康状态。

那么,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是不是属于“基本需要”的范畴呢?我认为,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符合人的最根本的需要的性质,也就是马斯洛所使用的“基本需要”的第一层的含义。

如果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看成是“基本需要”,它们又在哪一个层次上呢?

马斯洛看到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明确地把它们简单地归入层次系列,因为它们不像那五种需要一样,在层次系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递进的性质。也就是说,如果把它们看成是与生理、安全、归属、自尊需要、自我实现意义相同的基本需要,归入需要层次系列,很难确定它们在哪一个位置。例如,如果把它们看成是在自我实现上的需要,它们与自我实现的区别又在哪里呢?难道满足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没有自我实现的含义吗?

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出来。例如,它们可以在自尊需要的层次上表现出来,也可以在自我实现的层次上表现出来。它们还具有超越自我的性质。正如马斯洛在谈到认知需要时说:人类的认知是没有止境的,人们在不断地受到激励,“一方面要使认识越来越细致入微,另一方面又朝着某种宇宙哲学、神学等方向发展而使认识越来越广阔博大”。(见本书第二章“人类动机理论”)“这个过程被一些人称为寻求意义。”看来,如果我们把认知需要归入自我实现需要也未尝不可,但有言不尽意的感觉。“自我实现”这一术语没有把人的认知“朝着某种宇宙哲学、神学等方向发展”、“寻求意义”这一特点表达出来。认知需要的这一特点也可以说体现了人的“终极关切”。所谓终极关切(ultimate concern)是著名存在主义神学家保罗·蒂里希提出的一个概念。在这里,“终极”既是指关切的对象,又是指关切的状态。它作为关切的对象,是指在宇宙中和现实中,“无条件地与我们有关”、起着我们难以解释的神秘作用的那种力量。终极关切就是对这种力量的体悟、探究。关于这种力量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包括:“上帝”、“终极者”、“超越者”、“无限者”、“绝对者”、“全能者”、“真主”、“道”、“理”、“空”、“规律”、“真我”、“大我”等。终极关切作为人的一种状态,它具有能量最大限度的畅通、摒弃偶像崇拜、不执著、不断追求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理想等特点。终极关切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它可以看成是对自我实现的一种超越。

但是,马斯洛在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时候,尽管已经看到了认知需要可以具有超越性质,但还没有明确的上述关于终极关切的思想。马斯洛的心理学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马斯洛出身于俄罗斯裔的犹太教家庭,由于他自身的素质和童年的一些经历,使他对宗教有一定偏激的看法。例如,他的母亲对他十分严厉,经常因为一些小过失就冲他喊:“上帝会惩罚你!”(参阅爱德华·霍夫曼《马斯洛传》,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这反而促使马斯洛在年轻时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倾向。马斯洛在学习心理学时,受的是严格的实验心理学的训练,这也许使他在面对人的认知“朝着某种宇宙哲学、神学等方向发展”、“寻求意义”等特点时,有某些犹豫,不知道如何归纳人的这些特征。这样,尽管马斯洛强调了心理学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性的高境界,但他关于人性的模型仍然是不充足的。

马斯洛毕竟是一位极具开发性和创造性的人,他自然会觉察到终极关切的含义。到了晚年,马斯洛的心理学思想逐渐成熟,对于人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宗教的理解和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人的灵性更加关注。他提出了心理学的第四思潮“后人本心理学”的思想。他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指出:“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所谓“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是指突破以前的以人为中心的狭隘,以最广阔的视野来看人。马斯洛还说:“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这更是明确地有了终极关切的含义。与此相应,他还频繁使用“metaneeds”(超越性需要)和“metamotivation”(超越性动机)等概念。他在去世后才出版的著作《人性能达的境界》中写道:“自我实现的人(即更成熟、更完整的人)的定义是,他们在基本需要方面已经得到了适当的满足,现在又出现了更高级的动机,即‘超越性动机’。”(A.H.Maslow,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p.299,The Viking Press,1971)《人性能达的境界》是一本论文集,收录了马斯洛晚年的一些重要的文章,包括《超越性动机论》、《超越的种种含义》、《Z理论》、《人性发展能达的境界》等。其中,《超越性动机论》在1968年的《人本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超越的种种含义》、《Z理论》、《人性发展能达的境界》在1969年《后人本心理学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在这些文章中,马斯洛表述了丰富的关于超越性和灵性的思想。但是,在这部书以及这些文章中,他也并没有说明白,超越性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的区别是什么,或者超越性动机只是自我实现者的一种动机。他也并没有明确地提出需要层次应该扩展为六个,超越性需要应该是需要层次系列中的第六种需要。但尽管如此,应该说,他关于“自我超越需要”的思想已经比较成熟。

考虑到以上因素,我认为,在诠释学的“应谓”或者“必谓”的层次上,我们可以把“超越性需要”补充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系列,在自我实现需要这一层次之上,明确地再增加一个层次,称为“自我超越需要”。这样,需要层次系列就可以明确地扩展为六个层次。当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层次扩展为六个之后,人类的动力结构就更加充分了,同时也可以与“身、心、灵”新的“大健康”的概念对应。

我个人认为,结合后人本心理学关于人性的进一步研究,我认为需要层次还可以扩大为七个层次,即在“自我超越需要”之上,加上“大我实现需要”。但它已经不属于这里论述的范围了。

认知需要与需要层次的关系到底如何呢?我认为,它或者可以归入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或者可以归入自我超越需要的层次。在潜能一般发挥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认知需要归入自我实现的层次,在终极关切的意义上,则应该归入自我超越需要的层次。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的第二章中,谈到“审美需要”时十分简略,也许他当时还没有详细地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和认知需要一样,我们既可以在自我实现的层次上来看待审美需要,也可以从自我超越的意义上来看审美需要。人们习惯于把“真、善、美”并称,其实在终极关切的意义上,它们是融合为一的。或者说,在终极关切的意义上,真的,同时也是善的和美的;美的,同时也是善的和真的。

四、关于“优势需要”问题

有不少心理学书籍在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时候,认为需要层次论讲的是“需要的更替”,即一种需要满足之后,更高的需要产生的问题:

人的需要形成一个阶梯,在较高需要产生之前,必须先满足较低需要。[(美)布恩:《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第272页,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者部分得到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彭聘龄:《普通心理学》,第324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在需要等级中,某一水平的需要至少部分地得到满足,才会萌发下一水平的需要;因此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者部分得到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孟昭兰:《普通心理学》,第37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这些说法都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过,从“实谓”的角度看,马斯洛在论述需要之间关系的时候,在不少地方本身就不够清晰。下面是他在《动机与人格》中的一些说法:

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又有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出现(emerge)了,……(见本书第二章)

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见本书第二章)

人类动机生活组织的主要原理是基本需要按优势(priority)或力量的强弱排成等级。给这个组织以生命的主要动力原则是:健康人的优势需要一经满足,相对弱势的需要便会出现。(见本书第三章)

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最根本的后果是这个需要被平息,一个更高级的需要出现。(见本书第三章)

上面的这些表述,容易使人认为需要层次论所讲的动力结构的变化是需要的更替。而需要的更替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即一个时候只有一种需要存在。马斯洛对于自己的表述问题是有觉察的,他在另外的地方有更精确的说法。下面是他关于需要之间关系的更好的表述:

如果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则另一个需要相继产生。这个说法可能会造成这样的虚假印象:一个需要必须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下面的需要才会出现。事实上,对于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其全部基本需要都部分地得到了满足,同时又都在某种程度上未得到满足。要想更加真实地描述这个层次序列,就应该在这个优势层次序列中逐级减小满足的百分比。例如,为了说明情况,我可以任意假定一些数字,也许一般公民大概满足了85%的生理需要、70%的安全需要、50%的爱的需要、40%的自尊需要、10%的自我实现需要。

至于说到一个新的需要在优势需要(prepotent needs)满足后出现这一观念,这种出现并不是一种突然的、跳跃的现象,而是缓慢地从无逐渐到有。例如,如果优势需要A仅满足了10%,那么需要B可能还杳无踪影。然而,当需要A得到25%的满足时,需要B可能显露出5%,当需要A满足了75%时,需要B也许显露出50%,等等。(见本书第二章)

马斯洛还说:

需要一旦满足,就不再起积极的决定或者组织作用。我们的一般需要通常是在优势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满足问题因而在动机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见本书第二章)

马斯洛在上述说法中,体现了他自己提出的“类本能”和“优势需要”(prepotent needs)的概念。所谓“类本能”(instinct oid),是他自己创造的一个词汇,是在本能(instinct)之后,加一个后缀“oid”而成。“oid”的意思是类似的、相像的、相近的等。“类本能”的概念,也是他提出的一个假说。基本需要是一种类本能,这意味着它在先天上有人种遗传的基础,但它的表现和满足要取决于后天的文化和环境。“类本能”这一概念也表明了基本需要的满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上面的表述中,需要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马斯洛提出的“优势需要”这一概念,在《动机与人格》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也没有一个严密的定义,但它对于理解需要层次论十分重要。根据马斯洛著作的上下文,所谓的“优势需要”应该这样来理解:人同时存在多种基本需要,但在不同的时候,各种基本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支配力是不同的,在所有的基本需要中,对人的行为具有最大支配力的需要就是“优势需要”。如果某一种需要成为“优势需要”的时候,它就很容易转化为现实的动机,浮现在人的意识中,人的大量的行为都是在围绕满足这一需要。

综上所述,如果从“意谓”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讲的是“优势需要”的更替,而不是“需要”的更替。

对于优势需要的理解,还可以参考肯·威尔伯关于进化和成长的思想。进化和成长的过程既是超越又是包括。需要满足是一个成长过程。只把需要层次的上升理解为超越或者包括都是错误的。例如,当个体的优势需要上升到安全需要的时候,他的需要满足状态超越并且包括了生理需要。所谓超越,是指他的生理需要已经不再占优势了。所谓包括,是指当个体在满足需要的时候,他不仅能够满足安全需要,而且能够满足生理需要。只不过现在他在满足需要的时候,已经不用在生理需要上花费时间,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安全需要上。同理,对于其他需要也是一样。马斯洛说:“爱因斯坦在他的晚年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爱因斯坦,是靠了他的妻子,靠了普林斯顿,靠了他的朋友们等等。爱因斯坦免于面面俱到做到自我实现,是因为许多事情有别人为他代劳。如果把他抛到荒岛上,单独地,他也许还能有戈尔茨坦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即‘在环境容许的条件下尽他的所能’,但是,无论如何,这不是爱因斯坦已经达到的那种专门化的自我实现。或许,在那种情况下,自我实现根本就不可能,他或者早就死了,或者由于自己的无能而深感懊恼和自卑,或者退到匮乏性需要满足的水平上。”这段话,也可以采用优势需要的概念来理解。当爱因斯坦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他的其他需要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处于一种维持状态。他之所以能够把精力放在自我实现和科学研究上,是因为那些更低需要的满足已经不成为问题,他已经建立了满足这些需要所必需的支持系统。

五、关于“需要”与“动机”的区别

在《动机与人格》中,马斯洛使用了“需要”(need)、“动机”(motivation)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马斯洛并没有对它们进行明确区分,在很多时候是混淆使用的。如果我们对这两个概念做一个明确区分,可以使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更能够自圆其说,能够更好地解释一些问题。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研究过“需要”与“动机”的区别的问题。他写道:“作为个体的主体,生来就是有其天赋需要的。但是,再重复一遍,作为一种内部力量的需要,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实现出来。”(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只是由于对象被发现,需要才获得自己的对象性,而所感受的(想象出来的、思想上的)对象则获得了它激励和引导活动的机能,也就是说,变成了动机。”(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列昂捷夫的这种区分是有意义的,完全可以整合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自己的著作中虽然没有对“需要”和“动机”做出这样的区分,但根据他关于需要的论述,特别是他关于基本需要的类本能性质的论述,可以认为在他的理论中已经蕴涵了列昂捷夫所论述的意思。或者说,“需要”与“动机”的分别,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必然的逻辑后果。需要层次论中的需要,其性质既然是类本能的。而需要的类本能性质意味着需要是潜在的、可塑的,必须转化为“动机”,才表现为对行为的现实支配力。

在需要与动机之间做了这种区分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回答一些难题。例如:

(1)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上一节所讨论的“优势需要”的问题。在有了“动机”与“需要”的区分,再加上“优势需要”的概念后,我们也可以说需要层次论讲的是“优势需要”的更替。那种关于是“需要”的更替的看法,实际上一般是把“需要”与“动机”混淆了。

马斯洛本人就常常有这样的混淆。如前面所引:

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又有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出现(emerge)了,……

更精确的表述可以是:

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又有来源于新的(更高级的)动机出现(emerge)了,……(黑体字是笔者添加的)

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

更精确的表述可以是:

如果来源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动机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来源于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的动机就会产生,……(黑体字是笔者添加的)

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最根本的后果是这个需要被平息,一个更高级需要出现。

更精确的表述可以是:

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最根本的后果是这个需要被平息,一个更高级需要的动机出现。(黑体字是笔者添加的)

(2)有人曾经对马斯洛提出这样的质疑:“创造需要是先天固有的吗?”有了“需要”和“动机”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后,就可以这样回答:作为心理学水平的类本能的自我实现或者创造需要是先天固有的,即人人都有发挥自己潜力和创造力的潜能,但作为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水平的具体创造动机和欲望却是后天形成的。例如,贝多芬和陈景润都具有自我实现需要或者说创造需要,但贝多芬的创造需要或者说自我实现需要的具体化则是写作第五交响乐《命运》等的欲望与动机,而陈景润的创造需要或者说自我实现需要则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欲望与动机。

六、关于需要的“满足”的问题

有的文献批评马斯洛,说马斯洛没有指出低一层的需要究竟要满足多少,高一层的需要才能够出现。例如,美国心理学家雷克曼认为:“在下一个较高的需要出现之前,一个人必须体验到多少满足,马斯洛对此缺乏精确的说明。”

其实,马斯洛曾经明确指出,优势需要的更替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需要层次中的其他需要的满足状况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关于需要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正如我们在上面曾经引证的:“关于一个新的需要在优势需要满足后出现这一观念,这种出现并不是一种突然的、跳跃的现象,而是缓慢地从无逐渐到有。例如,如果优势需要A仅满足了10%,那么需要B可能还杳无踪影。然而,当需要A得到25%的满足时,需要B可能显露出5%;当需要A满足了75%时,需要B也许显露出50%,等等。”(见本书第二章)在需要层次系列中的需要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这样,正是由于人的行为决定于很多因素,需要满足状况只是其中一种。

再从马斯洛“类本能”这一概念来看,正是由于基本需要的性质是类本能的,它们在满足的过程中就更受诸多后天因素的影响。需要的满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所谓“在下一个较高的需要出现之前,一个人必须体验到多少满足”,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它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优势需要的更替只取决于一种因素,就是前一种较低的需要的满足状况。也就是说,即使能够精确地说明一个人“体验到多少满足”,我们还是无法预知下一个较高的需要什么时候出现。我认为,马斯洛关于需要满足的表述的确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但是,面对人类复杂的需要满足情况,他的表述迄今仍然是可以采用的。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是根据美国1987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修订版)翻译的。本书的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二章是在刘锋先生原译文的基础上修改的,第二版前言、第七章、第十八章是在程朝翔先生的原译文的基础上修改的。该书第三版出版时,马斯洛已经去世。那么,第三版有什么变化呢?这在“第三版前言”中已经有交代:“突出了马斯洛的创造性思想,强调了其意义深远的概念。在本书中,我们重新编排了前两版的章节,给其中一章增加了新的标题和副标题,并删除了一些过时的材料。第十三章是本书新增加的部分,是1958年马斯洛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演讲内容。为使读者更加了解本书的历史和学术背景,本书第三版还增加了以下内容:马斯洛的简要传记,马斯洛的前瞻对现今时代生活的深远影响的回顾,章节介绍,引文研究,以及马斯洛著作的完整的书目。”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英文第三版前言将其概括为四个主要部分:动机理论;心理病态和正常状态;自我实现;人类科学的方法论。

我的翻译和理解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欢迎批评指正。我也乐意和对人本心理学、后人本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讨论任何有关问题。我的E-mail是[email protected]。也欢迎大家访问我主持的“全人心理学网”:www.xujinsheng.com。

许金声

2006年10月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动机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