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一个有个性的华生

题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约翰·华生

归根结底,巴甫洛夫和桑代克都只能算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引路人”,算不上真正的创派祖师。就像武侠小说中那些隐藏在深山中的世外高人,随手指点了主角几招剑法,最后融会贯通乃至开宗立派还是要靠主角自己。

行为主义心理学真正的创派祖师是美国人约翰·B. 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看到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侦探小说爱好者会觉得非常亲切,因为和这位心理学家基本同一时代的柯南道尔名著《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的密友华生医生恰好也叫约翰,不过他的全名是约翰·H. 华生。更为巧合的是,这位心理学家的妻子和华生医生的第二任妻子一样,也叫玛丽……

约翰·B. 华生是美国人,1878年1月出生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偏僻村庄里。和铁钦纳那种从小就是“学霸”的天才学生不同,华生小时候成绩很差而且脾气也不好,最后还是靠求助教会才上了大学,学的是神学。按理说他这样的人和心理学应该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是上了大学以后他就像被一个好学生灵魂附体一样,学习非常刻苦,最终跨专业考上了文学硕士。之后他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是心理学,于是又再次跨专业来到芝加哥大学拜入了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罗兰·安吉尔门下,并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华生在芝加哥大学留校任教,然而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格格不入——不管是铁钦纳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还是威廉·詹姆斯所代表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在他看来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又不可能不要自己的饭碗,于是他只能当一次两面派:白天在大实验室教学生们做铁钦纳式的思维实验,晚上或者节假日在自己的地下室做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实验。

经过了数年积累之后,或许是觉得羽翼丰满了,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文章《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在文中,华生直指当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最大痛点: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是围绕着人类头脑当中像幽灵一样的“意识”进行的,然而“意识”看不见也摸不着,于是只能选一些可以准确表达自己思维的人——比如说大学的学生们——来做实验。在华生看来,这样的实验根本无法反映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根本不是真正的心理学实验,而只是捕风捉影的神棍行为,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可言,这样的心理学统统都只配叫“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

那么别的心理学家就要问了:我们是观察不了人类的意识,难道你华生就能观察到了吗?华生笑了,说:我也观察不到意识,但是我可以观察行为啊!

发问的心理学家蒙了:你有没有搞错啊?我们是心理学家啊!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思想啊!你跑去研究行为做什么?这不就跟俄国的那个“虐狗狂魔”巴甫洛夫一样了吗?行为研究得再好,意识不还是看不见吗?

华生解释说:我们可以把人的意识看成是一个黑色的箱子,一边是输入信号的装置,另一边是输出信号的装置,但是我们即使用最先进的仪器也看不到里面有什么东西。不过我们知道里面确实有某种装置,可以在一边受到刺激的时候,让另一边做出反应。以往的心理学研究都是想撬开这个箱子以便知道箱子里面到底藏了什么东西,现在呢,箱子无论如何也撬不开,于是一帮人只好坐下来瞎猜。叫我说啊,不如根本就不管这个破箱子了,直接看这边装置动的时候另一边会怎么反应,然后把它们都记下来,总结出规律,最后无论这里边装置怎么动,我们都能知道另一边会做出什么反应了。

应该说华生不愧是在美国20世纪初客观实用主义哲学空气弥漫的环境中长大的心理学家,他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传统心理学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研究实际心理问题时没有任何作用,也一直因为内省法的桎梏没办法变成真正的自然科学。所以他对心理学的手术第一刀也就砍在了这里。

华生心目中的心理学是一个完全摒弃了意识研究的纯理性的、跟生理学没多大区别的学科。华生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所谓思维无非就是受到刺激——做出反应两个步骤而已,他认为与刺激能得到条件反射的反应类似,其他所有器官也会有类似的反射作用。

华生甚至可以在一本心理学书籍中完全不使用“意识”“精神状态”甚至“感觉”“听觉”“触觉”等带有主观状态的词汇,而代之以“视反应”“身体反应”等。他完全简化掉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传导、决策过程,认为人也是一种“刺激—反应”组成的机器,也因此,华生可以被称为S-R(刺激—反应)心理学家。

最有趣的是,华生认为人类根本没有所谓“本能”一说,人类一出生就能够对各种外界刺激产生一定方式的反应,如呼吸、心跳、打喷嚏等,这些反应叫非学习行为,根本不属于行为的范畴。后天学来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类行为,比如游泳、划船、骑自行车等,这些行为完全是人类自己在生活环境当中学会的,因此人的一生命运跟遗传因素一点关系都没有。

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这句话在那个血统论尚未完全被人们摒弃(其实现在血统论也没被摒弃)的时代,无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激励着那些平民出身的人们去攀爬生活的新高峰。

华生的学说固然遭受到了来自心理学界保守势力的质疑和污蔑,但对于那些正为了找不到前方发展路线而一筹莫展的中青年心理学研究者来说,不亚于一道深夜中的霹雳惊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卡尔·拉什里、秉持“目的论”的埃德温·霍尔特、认知心理学的先驱爱德华·托尔曼等一大批自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年轻人聚拢在华生的周围,再加上支持行为主义学派但是反对华生本人观点的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短短一两年时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已经占据了心理学界的半壁江山,发展速度之快让人目瞪口呆。他们很快就彻底终结了世纪之交时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乱战,让华生在1915年登上了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的宝座。

华生总是那么特立独行,1918年他开始做婴儿的“恐惧实验”,在当时来说也算得上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做法招来了许多道德上的谴责。不过对华生来说都无所谓了,因为最后实验大获成功,行为主义心理学也获得了一个极大的卖点。这个实验在心理学史上大名鼎鼎,所以我们也简单介绍一下:

华生找来一个叫“艾尔伯特”的婴儿,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只有九个月大。华生首先让他看毛茸茸可爱的小白鼠、猴子、狗,以及白色羊绒棉,婴儿没有任何恐惧心理,要摸小白鼠,华生就在后面哐当敲铁棒,巨大的响声把孩子吓哭了;又放白鼠,还想摸,哐当敲铁棒,又哭了;连续几次,一见白鼠就哭了。就这样华生给婴儿建立了一个“小白鼠等于恐惧”的条件反射,就算没有巨响,婴儿也会害怕小白鼠。随后,华生又把小白鼠换成了猴子、狗,以及白色羊绒棉,同样,可怜的小婴儿对这些东西也产生了恐惧。过了一个月之后,华生再次把这些东西拿给婴儿看,他依然恐惧。

这个实验又被称为“艾尔伯特恐惧形成实验”,它证明恐惧是婴儿从生活环境当中学来的。比较让人难过的是,在实验结束之后,华生并没有试图消除小艾尔伯特被训练出来的恐惧心理,而是放任这个孩子带着恐惧离开了实验室。这也是真实世界里的心理学家和某些鸡汤故事里的心理学家的不同之处。

心理学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触犯伦理禁区的一门学科,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当心理学家们以人作为实验对象时,就难免会对这些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尤其是很多心理学实验还充满了阴暗的恶趣味。因此,自心理学实验出现以来,人们对它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从这层意义上说,华生被世人诟病似乎也不能仅仅归咎于他的人品问题。

既然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么离经叛道,为什么它能存活下来呢?其实何止是存活下来,行为主义在20世纪中前期的主流心理学界绝对是统治地位,如果不是有精神分析学说跟它抗衡,行为主义简直是一统天下。原因很简单,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正道。

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观察、实验、总结三步法,然而行为主义之前的心理学流派,所谓的实验还是要依赖于并不怎么客观的内省法。到了行为主义这里,内省法才真正被抛弃了,每一个过程都真正客观化了,这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另一方面,不管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罢,本质上还是一种偏实用的科学。行为主义的理论更是把这种实用性放大到可以随取随用了,对于想开心理诊所骗钱,哦不,是拯救心理疾病患者的人来说,行为主义真是最好的方式。既不用管患者有什么心理疾病,也不用管他幼年有过什么心理创伤,反正就用行为矫治就行了。

举个例子:行为主义矫正法里面最著名的一种方法叫系统脱敏法。这个法子是怎么回事儿呢?比如说一个患者说了,他害怕猫,见猫就想躲开。精神分析派的心理治疗师多半会从这患者小时候什么时候被猫咬了啊之类的开始想。行为主义就简单了,第一步,让患者天天听“猫”这个字;过一段没反应了,让他看猫的图片;再过一阵没反应了,让他戴个仿猫皮手套;再过一阵,隔着玻璃看猫;然后离远点看猫,再然后这人离不开猫了……当然这只是简单一说,其实系统脱敏法有很详细的一套步骤,但大体意思就是这些了。

1919年出版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一书可谓华生行为主义思想的集大成,它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和事例,阐述了行为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情感、情绪、本能、思维、言语、习惯、人格等。华生笔下的“行为”是一系列的整体,从受精卵开始直到进入坟墓,人都处在行为当中,“思维”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脑内行为,“情绪”也是一种脑内行为,至于“人格”,则是刺激与反应一系列“投资”与“负债”的总和——总之一切传统的心理学词汇,华生都能给你整出一个不一样的行为主义解释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华生的威望在心理学界达到极盛之时,他和助手兼学生罗莎莉·雷纳的偷情事件东窗事发,由于媒体的持续性报道,华生和整个心理学界都感受到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毕竟在那个保守的时代里,这对他的名誉是一种毁灭性打击。很快,他被学校解除合同,更被心理学界放逐,一代大师黯然离开了他最热爱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事业。一直到40多年以后,年近80高龄的华生才被美国心理学协会请回来颁奖。因为他的私生活并不属于心理学的内容,我们将在顿悟瞬间里为大家介绍。

顿悟瞬间:是大师,也是渣男

题记: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弗洛伊德

1957年,早已退休多年,已是八十岁高龄的约翰·华生突然接到了美国心理学会的一封来信,信中告知他被授予了一个学会颁发的金奖,因为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是“现代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耄耋之年的老心理学家十分高兴和激动,感慨万千,然后拒绝了参与学会的颁奖仪式,而是让儿子代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既不是华生谦虚,也不是他想要炒作,纯粹是因为他离开美国心理学界实在太久了,他害怕自己在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会不由自主地痛哭失声。

自从1921年华生被芝加哥大学开除教职后,就几乎与心理学界断绝了往来,投身于广告业,一做就是将近四十年。中间历经空前的经济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回望前尘已是恍如隔世。不过尽管他应得的荣誉姗姗来迟,但还好总算是赶得上——在终于再次获得主流心理学界的认可之后的第二年,华生病逝。

作为20世纪中前期心理学的主流学派之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约翰·华生为什么会被逐出心理学圈子,整个后半生与心理学无缘呢?这一切都要从他的一起不怎么光彩的狗血桃色事件说起。

前文里面我们说到过,华生是那种最典型的性情中人,为人处世往往随心所欲,与此同时,作为男人的他总是缺了点纪律观念,这就让他成为故事里那种彻头彻尾的渣男。我们知道华生博士毕业之后就直接在芝加哥大学留校任教,既是芝加哥大学第一位心理学博士,也是最年轻的讲师。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同时又年轻有为的华生很快俘获了许多女学生的芳心,而其中的一个最终成为他的妻子。

他的这位妻子叫玛丽·伊吉斯,来自美国上流社会的一个大家族,她的哥哥后来成为罗斯福内阁的内务部长。据说她对华生一见钟情,甚至发展到在华生监考的考场上公然给他写情书的地步。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温柔漂亮的玛丽小姐很快就如愿和华生坠入了爱河,两人很快结婚,过上了甜蜜的二人世界。

婚后不久的1908年,华生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offer。尽管他对母校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开出的价码实在太高,比如让他来指导一个单独的心理学实验室之类,当然更少不了相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度担任了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一直到1920年,他遇到了自己宿命中的一段孽缘。

当时华生正在进行婴儿的“恐惧实验”,这个实验不但对心理学史有着重要意义,对华生也意味着自己人生转折的开始,因为就是在这个实验里他的助手兼学生后来和他发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关系。这位罗莎莉·雷纳姑娘当时年方19岁,不但生得貌美如花而且家世同样十分显赫,父亲经商,叔叔是曾经受命调查过泰坦尼克号事件的联邦参议员。

不知道是因为婚后多年的审美疲劳,还是华生和妻子分居太久过于饥渴,总之两人以研究的名义天天腻在一起,每天做一些用来研究性欲的心理学实验,就像一列出轨的火车不知道要驶向哪一个远方。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女人在丈夫出轨的问题上通常都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于是,华生出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夫人玛丽的耳朵里。为了验证这一点,玛丽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一次去“小三”罗莎莉家赴宴的机会,用精湛的演技得到了到对方闺房休息的机会,并且从书桌上、抽屉里、床单底下搜出了14封情书,全都是自己的丈夫华生写给自己这位学生的。

说起来20世纪初还是很浪漫的时代,无论是教授还是教授的妻子都是一言不合就写情书,而且写了这么多,当然这也许跟他们那个时代还没有QQ、微信、微博等更方便的沟通方式有关。

可惜无论多么精明的女人也都会有犯蠢的时候,尤其是当她还爱着对方时更是如此。玛丽拿到了关键性的物证之后立刻拿去要挟丈夫,要他赶紧离开那个狐狸精回到自己的身边,否则就让他身败名裂。谁知,华生和罗莎莉这次竟然是真爱,说什么也不肯离开。

后面的故事走向变得比较离奇,这14封情书不知怎么到了玛丽的弟弟也就是华生的小舅子手里。这位小舅子非常贪财,他拿着情书去找罗莎莉的商人父亲敲诈,没想到老爷子对华生这个送上门的便宜女婿完全不感冒,让小舅子碰了一鼻子灰。小舅子也是智商情商双商感人的人物,一怒之下把这14封情书一股脑全寄给了华生任教的霍普金斯大学,这下事情变得大条了。

在那个年代,婚外恋和师生恋还是一件很难让人接受的事,华生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知名的学术权威,他的原配和“小三”又都在政界、商界甚至娱乐界有着一票亲戚朋友,这下子算是闹开了锅,甚至上了当时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最后连罗莎莉的参议员叔叔都受到了些许牵连。最终结果不言而喻,华生和玛丽离婚,被大学扫地出门,也被逐出了心理学这个圈子。

有趣的是华生的第一桩恋情是师生恋,第二桩也是师生恋,用他自己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我们可以说他患上了“路径依赖”(2) ,一只爱上吃窝边草的兔子。

丢了工作之后的华生曾经过过一段很苦的穷日子,还好罗莎莉和他确实是真爱,两人婚后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后来还生了两个孩子。在心理学老前辈铁钦纳的引荐下,华生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据说年薪能拿到一万美元,比他在大学当教书匠挣得要多得多。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因祸得福。

尽管心理学抛弃了华生,但是华生并没有抛弃心理学。他应该是历史上最早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广告中的人,甚至还发现了一个“新产品的销售曲线的增长与动物或人的学习曲线的增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理论成果,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路在广告业中也展示了强大的威力,最后甚至改变了美国广告业的性质。

闲暇时华生还偶尔会做做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甚至跑去给大学生上课。可惜这一切好景也不长,他的第二任妻子罗莎莉就罹患传染病去世了,当时才30岁。华生心灰意冷,把两个孩子送给别人寄养,而且此后再也没有做过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一直到他自己去世为止。

在私生活方面华生毫无疑问是一个“渣男”,但他的学术地位仍然无可动摇,就如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古斯塔夫·伯格曼所说:“我认为虽然在五十年代他不像二三十年代那么受人瞩目,但约翰·华生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心理学思想史上是仅次于弗洛伊德的人物——虽然(两人的思想)相差甚远。他的思想在心理学家中被广泛接受……他不仅是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还是系统的思考者和方法论者。尤其是在最后这个领域他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段话就算是盖棺定论吧。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