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hD希望被称作Doctor?

谁是真正的“doctor”?

在英语中,如果问“doctor”是什么意思,大家的回答基本一致:掌握现代医学、救死扶伤的职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医生。

但是,“医生”并不是“doctor”这个单词的唯一定义。名词“doctor”来源于拉丁语中的动词“docere”,意思是讲授。最早的“doctor”其实是传道者,讲授《圣经》的人。不久之后,“doctor”又被引申为学者之意,即积累了大量知识、能够对他人进行教育的人。

当时教师和学者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而自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开始,另外一种行业的社会地位却近乎止步不前——药学。例如,1348年黑死病肆虐英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因为该病死亡。其实疾病真正的源头是卫生问题,但是中世纪的药师仍然在用水蛭和草药医治患者。

正因为医生在这一时期并未得到太多尊重,于是希望借用地位象征来改善这种状况。因此,他们就开始称呼自己为“doctor”。

数百年之后,医生最终放弃了水蛭疗法,开始用抗生素治病救人。进入21世纪,医学界借助科学力量,大大提升了现代医护水平。当代医生创造出众多奇迹,“doctor”这一词也因医生这一职业大放异彩。

但是,如果你在英语国家的大学校园里散步,你会发现称为“doctor”的人不一定是医生。现在的高校一般都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即PhD(doctorofphilosophy)。大部分大学教师都被称为“professor”(教授),但是也有一些大学教师坚持让他人称呼自己为“doctor”(博士)。有趣的是这一现象在美国的某些地区更为明显。在美国东北部,教育很受重视,“professor”一词象征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会令人产生敬意,大学教师被称为“professor”并无不妥。但是在美国南部,“professor”一词并没有相当的分量,因此大学教师更愿意被称为“doctor”。

那么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研究显示,当缺乏权力与地位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公开强调自己的职业头衔。在高校的网页上就可以发现这一点,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辛迪·哈蒙–琼斯发现,相比等级较高的高校,等级较低的高校在其院系网页上会罗列更多的教授。同样,如果一个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同行引用的频率较低,这位教授会在自己的邮件署名中附注更多的职业头衔。

社会地位标志的使用在男女教授之间也有差别(前文提到,性别差异往往是权力差异的伪装)。卡洛塔·贝利是女性非裔美国人,是一名工程学教授。她曾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写道:“我在课堂上做自我介绍时,我会说我是贝利博士,而且我坚持这一身份认定……我的一些同事可能会让人直呼其名……他们大部分是男性,基本上都是白人,所以他们有资本这么做。而作为非裔美国人,在白人和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工程学领域工作,我没有这样的资本。”另外,我们团队中某同事曾经工作的学校有这样一个案例。当时有一个四人教师小组,两男两女。两位男教授在给学生的邮件中都直接署名(不带姓氏,不带职称),而两位女教授在给学生的邮件中都会署名“某某教授”。在一些学校中,女性教授获得的尊敬不及男性教授(这种现象确实可悲而不公),职业头衔能够帮助她们获得应有的尊敬。

综上所述,“doctor”一词最初只是描述一种职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赋予了社会地位的内涵。但有时候,这个过程是反向进行的。称谓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赋予负面含义。“纳粹”就是一例。最开始,“纳粹”只是代表德国的一个政党——民族社会主义党,和“民主党”“共和党”这些名称并无二致。但是,这个政党因为种族至上主义和独裁专制政策闻名,“纳粹”后来就成为独裁专横的代名词。不久之后,“纳粹”又与大屠杀等残暴行径联系在一起。现在,“纳粹”代表极度严厉的斥责。称呼一个人为“纳粹分子”可以说是最严重的羞辱之一。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称谓的意义会随着时间或地域的改变产生差异。有一些称谓(例如“doctor”)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社会地位,感受控制权,从而更有效地竞争。下一节将会讨论称谓(蔑称和诨名)也可以成为伤人的尖锐武器。

《怪诞关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