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童癖4

我找出了爱德华故事的原文,摘出了其中对丢失的爱雨描写的句子,放在这儿,让大家原滋原味地品品 Ped当时的心境:

Finally,just before the black hole generator disappeared in a puff ofsmoke,every lost lov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was expelled into the air and rained down in an overflow of desolation.

(PS:故事名字《爱德华和他那难以置信的黑洞》)

说完了 Ped的父母的故事,恋童癖的起因我们也就可以窥探一二。

第一,童年时受过虐待,尤其是性虐待,受害者往往在成年后也会变成一个施虐者,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往往就是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第二,缺失关爱。可以看出 Ped的母亲不是不爱她的孩子们,而是她没有能力去爱,她自己的生活都相当混乱与无助,所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又何言照顾其他呢? Ped的生身父亲就根本别提了,唯独横空出世的三爸爸,像天使一样照亮着 Ped阴暗的生活,但是最后还是被天堂收走了。

第三,难道说童年受过虐待又缺失关爱的小孩子长大后都会像 Ped一样吗?当然不是!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会左右和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比如说,先天因素。

如果 Ped骨子里没有遗传他父母的问题基因,反而有“反骨”,那说不定他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早年的糟糕经历不仅没害了他,反而会有助他日后的成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经历了这么多丑陋的事情,遭受过那么多无情的伤害的人,日后还能选择健康阳光顽强积极的生活,那他(她)的内心会有多么的强大!就像当年明月说的,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那么从此地球是阻止不了他(她)坚持自己的幸福生活了!

再比如说,社会因素。

如果 Ped能有三两个知己,或者有一个不离不弃的爱人,再或者 Ped的社交环境,包括他的学校、工作单位等给予他足够的关怀与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抚平他内心的创伤,会让他对生活的态度有所改变。

所以说,一种心理疾病的产生,绝不是三言两语和几个问题就能说得清的,因为人的心理本身就是复杂的,那么心理疾病就是复杂中的复杂。一种心理疾病往往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人的情况又各不相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上述的第一及第二条是导致 Ped产生恋童癖的主要原因,所谓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恋童癖被大多数人厌恶,所以常用的疗法都是强制性的。患者本身也很少求医,除非被亲人安排或者被有关部门抓获后。

这里纠正他们典型的三个错误认知非常重要:

①我和儿童的性接触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坏处,甚至还有好处呢。

②孩子们是能够思考的,如果他们同意那样做,就不是性侵犯。

③如果他们不拒绝或者不强烈地拒绝,他们实际上是渴望有性接触的。

电影《水果硬糖》里的男主角,正是心怀这些错误的观念,轻视了被骗来的小女孩,才最终命丧她手……

既然提到了乱伦,就顺带说一下吧。

前面说过,恋童癖不能等同于乱伦,因为不仅施暴对象有区别,施暴的动机也是不同的:乱伦很多时候只是一时兴起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乱伦者还是会以成年人作为性伙伴的;恋童癖则不然,恋童癖者专门偏爱孩童,他们与儿童的接触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并没有喝多。

在我们当今人类社会,乱伦行为是被禁止的,因为它不仅违反社会道德,更重要是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产生遗传上的缺陷,很麻烦。

人类的乱伦有很多种类:父—女,母—子,兄弟—姐妹间的。有调查显示还存在着很少数的父—子、母—女间的乱伦,真可谓重口味中的重口味。

在这些种类中,父—女乱伦堪称是“最大的背叛”,对受害者造成的极度痛苦和长期影响都是其他乱伦类型的两倍还多。研究还发现,被自己父亲或是继父虐待所受到的伤害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虐待都要严重。

但是,什么样的男人会攻击自己的女儿?是对性伙伴不加区分,灭绝人性的一个十足的恶棍吗?其实不然。研究结果也总是让人大跌眼镜,这群人往往有着非常强的道德感,甚至笃信某种宗教,是个虔诚的教徒。

这些父亲们只是将自己的婚外性接触锁定在了自己的一个女儿或者几个女儿身上,而且一般会从长女开始。

并且,父—女乱伦的发生总是与不良的问题婚姻有关:在这场婚姻里,丈夫可能会经常折磨他的老婆,当老婆反抗或拒绝时,他们就会转而投向女儿来实施性侵犯。如果没有造成家庭破裂,这时让人无法理解的一幕也许会出现:妻子会假装不知道,因为害怕会失去一些东西;而受害者却成了家庭的管理者,甚至扮演起了替代性的妻子的角色,女儿变成了老婆。

毫无疑问,整场闹剧的背后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女儿自己,与长期的恋童癖造成的影响相似,她们也会自卑自责自我厌恶,对待他人和自己都非常冷漠,甚至容易患上一些更严重的心理障碍,比如说抑郁、焦虑等,最后导致药物滥用和自杀。

可谓生于父手,毁于父手。

《重口味心理学: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