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问题在那里?

泰德好像点石成金似的,他一帆风顺,高中的各科都极优秀。到了大学,他得到体育奖学金,仍然保持完美记录。大学毕业,他继续享受接踵而来的成功。三十岁的时候,他已是百万富翁。他在小区受尊重,娶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为妻,并有两个「完美」的孩子。他似乎拥有一切。

渐渐地,他的成功消退了。诉讼发生,名誉受损,短短几年,他失去了地位、名誉、家庭。泰德无法调适,想以自杀结束生命。

在医院中,他终日恍惚,几乎不说话。他拒绝任何朋友探视,他不要他们的「英雄」被看见是躺在精神科中的。

当泰德向他的痛苦敞开时,我们清楚看见,他无法处理失败。只要对他理想中的自己有威胁时,他就去寻求更多的成就,建立一个镜子似的房屋,掩饰他的失望和痛苦。他有极多的痛苦要隐藏,包括来自幼年以来家庭破碎的伤害。

泰德以更多的善来对抗他家庭及环境的恶。在无力对付不完美的世界时,他成了一个定时炸弹。三十八岁时,炸弹爆了。

泰德试着建立完美的形像和生活。当坏的事发生,他马上觉得毫无希望,一切都成为坏。

我们周围的世界有善有恶。我们周围的人有好有坏。我们也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我们自然的倾向就是要分别善恶,把坏的和好的完全分开。我们自然想要经验到那善的我、善的别人、及好的世界是「全然善的」。为此,我们将那恶的我、恶的别人、及坏的世界看为「全然坏的」。这产生冲突――一个不根据事实,不能经历时间考验的分裂。

这分裂使我们不能忍受恶、弱点、和失败,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它导致两种基本问题:有时我们否认恶的存在;有时我们否认善的存在。当我们失败,我们觉得我们一无是处,尽都是恶。当我们做得好,我们觉得我们一切都是好的。

当别人不能达到我们期望的全善时,我们会责怪、惩罚他们。有时我们拒绝承认别人的恶,结果我们与他们的关系是不真实的,终究会失败。

我们对周围的世界要求完美,对使我们失望的人群、教会、工作加以贬损。我们要不就是从教会、人群、工作中退缩。去到另一个不完美的地方;要不就是对坏处闭起眼睛,把它理想化。简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忍受及处理善恶的并存,我们就不能成功地面对及生活在这世界上,因为世界和我们就是这样:善恶并存。

《改变带来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