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情绪能传染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妙龄女郎咬了一口水蜜桃,瞬间汁水四溅。受到了这个画面的刺激,我的口水也流了出来。我敢肯定你们也有过相似的经历。

当你看到一个面部表情惊恐的人,是不是会感受到一丝丝的恐惧,甚至会环顾四周看看是否有潜在的危险。几名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我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无意识的举动,正是因为我们的脑细胞“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

1996年,一组来自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将两只恒河猴带到了实验室,并对它们运动前区皮质中的532个神经元放电活动做了记录。

首先,这两只猴子的四肢被捆绑了起来,以确保他们无法活动。然后,在它们面前让另一只猴子去拿香蕉。这时,它们的运动前区神经元立刻活跃了起来,就好像它们自己也准备去拿香蕉,这说明它们的大脑正在模仿其他猴子的行为。我们可以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如果一只猴子能通过吃香蕉获得了营养,那么另一只猴子看到了就会模仿,这样它们才不会错过任何的食物来源。

人类的镜像神经元不仅仅会被吃桃子或吃香蕉这类行为激活。他人表现出来的情感也能激活我们的镜像神经元。若是看见了一张狰狞的面孔,我们会下意识地模仿其恐怖的表情;若是看见了一个情绪低落的人,我们也会感到沮丧;若是看到了一个心情愉悦的人,那么我们也会感到快乐。我们看到危险,产生恐惧之后,镜像神经元便会做出强大的生物反应,和我们机体中的其他生物系统一样,都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

难以抹平的恐惧创伤

面对轻微的恐惧情绪,我们的身体也只会做出相对温和的回应。就比如,面对病菌的威胁,我们只会用消毒液为小孩洗手,不会做出其他过激的反应。若是遭遇了创伤性事件,让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情绪,这种恐惧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再次遇到此类危险,深深根植于我们内心中的恐惧会帮助我们做出快速反应。
不过,大部分时候这种情绪会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会导致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做出异于常人的举动。比如,一些人在经历了战争、强暴后,会在日常生活中被他人并未察觉的异动惊吓到。在精神病学中,此类条件反射被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一般夜晚都难以入眠,这是因为大脑为了应对再次发生的危险,而一直处于警戒状态。不过,从“最佳状态”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身体机能的紊乱,而是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做出的加强性反应。尽管这种反应是不恰当的,但也是生物领域为了应对家庭和社会领域可能出现的危险所做出的反应。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