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规章制度规范社会行为

我所接触的大部分患者,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辜负了家庭领域和社会领域对他们的期望,他们深感自己的无能与脆弱,认为自己并不值得别人尊重。一些人会变得很沮丧,而一些人会变得很愤怒,这些情绪的产生都是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害怕自己无法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

一些孩子会不遵守宵禁限制,另外一些则会拒绝外出进行社交。在我所接触的滥用药物的案例中,这些药物成瘾的孩子也不会遵守儿童禁止饮酒的规定。其中一些人还会偷盗、损害公物、袭击他人。这些犯罪的孩子被抓后,并不会被送到监狱,而会被送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由于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青少年的行为更容易受到其大脑边缘系统的控制,而较难使用前额皮质进行理性思考,所以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哪怕当时他们处于自身的一个最佳状态。

他们的冲动行为经常表现为不遵守规定,违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比如逃课、不按时睡觉,或者超速行驶。我们成年人认为一些规章制度就是大部分人达成的共识。

一些规章制度则是宗教和法律传统的延伸,比如“金箴”(Golden Rules),一种基督教的待人原则:想要人家怎样对待你,那你就要怎样去对待别人。还有一些新的规定不断被制定出来,就是为了顺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比如妇女拥有投票权,公民拥有平等的权利,同性可以结婚。有些社会团体的文化不会像其他文化一样遵循同样的标准,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

一旦有足够多的人认可一项基本规定,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称之为“法律”。大部分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某种秩序,一旦有人违背这种秩序,那么整个社会团体就会集结起来追究他的责任。法律系统会使用人们对于监禁和惩罚的恐惧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一些社会团体会摒弃西方司法制度,运用由宗教机构或者当地领袖主导的法庭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他们都会拥有一定的规定,这些规定就是约束该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系列准则。

这些规定之所以会被制定出来,并被人们遵守,主要是源自人们内心的恐惧情绪。一个社会团体一开始被组建出来的时候,其所制定的规定就是人们对这个社会的共同期望。

在一个规章制度都被严格遵循的世界中,这些规定可以对人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产生一定的保护。如果,一个人打破了某项规定,那么他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赔偿因其违法行为而受到伤害的个人和团体。人们对于规定的遵守需要依靠其对未来的预估能力。

如果我正在做某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一定会对将来产生影响,我就必须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预估,绝不能违反相关规定。同时,人们对规定的遵守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其心智领域能力和信息对比能力的影响。

心智理论能力能够让人们做出推测,在其遵守规定的情况下,别人对其行为的评价,而且人们还会对比遵守和违反规定会造成的后果,再做出相关推断。遵守规定,意味着我们更有可能留在一个团体中,若是违背了规定,那么我们被驱逐出团体的可能性也就大增,这也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惧怕的事情。

遵循社会和家庭领域中规定,通过自我认知领域和心智理论能力来理解并回应这些规定,这样才能极大降低被驱逐出团体的可能性。只有在一个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危险。

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后果,我们十分惧怕自己会被群体抛弃,失去社会对我们的保护。罗斯福总统在谈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时候,就十分精准地论述了人们对失去团体保护的恐惧。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详细了解了我们大脑的进化与构造,也就应该明了为何人类会选择群居。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